中國共產黨寧波大學第四次代表大會
即將在萬眾期盼中朝我們走來
此次盛會
是對學校過去6年發展改革、探索實踐的全面總結
也將對今後5年的發展
進行系統地規劃和展望
為寧波大學注入新的源動力
過去六年
是寧波大學改革發展突飛猛進的六年
六年來學校相繼啟用了
植物園校區、梅山校區、慈谿校區
充分發揮各校區區位優勢、政策優勢和學科優勢
探索了一條多校區辦學的發展之路
本部校區:厚重如一本書
梅山校區:靈動如一汪水
植物園校區:清新如一樹綠葉
慈谿校區:跳躍如一串音符
本部校區:鋪展研究型大學新藍圖
實事求是,經世致用
本部校區位於寧波市北高教園區,是寧波大學奠基、辦學、發展的中心校區。
寧波大學是一所在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新興地方綜合性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浙江省、教育部、寧波市共建高校,國家海洋局與寧波市共建高校,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其學科涵蓋經、法、教、文、史、理、工、農、醫、管、藝等十一大門類,設有25個學院。
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剛先生捐資創立,鄧小平同志題寫校名。建校之初,由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原杭州大學五校對口援建,高起點地開始了辦學歷程。1992年列為全國高校招生本科第一批錄取院校;1995年首批通過原國家教委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1996年,原寧波大學、寧波師範學院和浙江水產學院寧波分院三校合併,組建新的寧波大學;2000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為省重點建設大學;2011年成為國家海洋局與寧波市共建高校;2012年成為浙江省、教育部、寧波市共建高校;2015年入選浙江省首批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學校在創建和發展過程中,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眾多海內外「寧波幫」和「幫寧波」人士、廣大校友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幫助,經過幾代寧大人的艱苦創業和不懈奮鬥,目前綜合實力已穩居全國高校百強行列。
學校秉承「實事求是、經世致用」的校訓和「兼容並包、自強不息、務實創新、與時偕行」的寧大精神,堅持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發展戰略的辦學宗旨,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人才,努力把寧波大學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梅山校區:賦能涉海學科「黃金島」
涉海學科集聚,潛心科研之島
梅山校區佔地528畝,總建築面積22.1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13.5億元;2016年4月30日正式開工;2018年7月建成並正式投入使用。
梅山校區現有海運學院、海洋學院、食品與藥學學院三個教學科研單位和新藥研究院的部分科研平臺入駐。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寧波(中國)供應鏈創新學院落戶於校區內,寧波海洋研究院、北航寧波創新研究院毗鄰本校區。
梅山校區現有學生3458人(其中本科生2046人,研究生1255人,留學生147人),教職工393人。
植物園校區:構築國際化辦學新空間
徜徉於法式的浪漫,沉醉於學術的芬芳
植物園校區,佔地面積73627平方米,建築面積55740平方米,是我校唯一一家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寧波大學昂熱大學聯合學院的主要辦學場所。在校區規劃設計中,遵循高起點、高標準的原則;利用中法合作和毗鄰寧波市植物園的優勢,營造出獨特的法式氛圍的國際化校區;各功能分區中西合璧、布局合理,充分考慮師生國際化工作和生活的需求。
靈動的校區激發學生創作的靈感
慈谿校區:打造產教融合新高地
探索縣域辦學,擁抱灣區時代
慈谿校區位於慈谿科教園區內,佔地面積約800畝,分為南北兩區,為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主要辦學場所。該學院成立於1999年4月,是浙江省首家進行高校體制改革試點的國有民辦二級學院;2004年11月,經國家教育部確認為浙江省首批獨立學院。2019年,學院從寧大風華路校區遷移至慈谿市辦學。
科技學院設有9個學科性二級學院,53個本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管理學、理學、工學、醫學等9個學科。學院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規模一萬一千餘人。
科技學院堅持走應用型、區域性、特色化的發展道路,加強產教融合和校政企合作。截止目前,共建立校外實習實踐基地300餘家。學院主動融入區域經濟發展,打造了一批特色化高質量的地方服務項目,成立了寧波灣區經濟研究院、產業創新中心、慈谿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等校地共建研究平臺,為慈谿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學院與公牛集團、慈星股份和新海集團,共建三個產業學院,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校企合作和應用型轉型新路徑。
從風華路818的鈴聲到梅山島的琴音
從甬江邊的風到明月湖的波
從白鷺林的晨鐘到植物園的暮鼓
這六年
寧大人的工作和生活空間
日臻開闊 越發美好
第四次黨代會即將召開
多校區辦學也將迎來
發展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全體寧大人
未來已來 將至已至
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