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盛開「文明之花」

2020-12-11 騰訊網

12月9日,記者驅車駛進息烽縣小寨壩紅巖村,只見寬闊的柏油路穿村而過,路兩旁是成片的葡萄架,村子的正大門上寫著:「北有新疆吐魯番,南有紅巖葡萄溝」。

近年來,紅巖村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制定村規民約、發展葡萄產業等措施,已從以往的落後村寨發展為富美鄉村。2020年11月,紅巖村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完善基礎設施

改善村容村貌

「危房茅草全改變,水電路網樣樣全;買賣線上全瞭然,快遞小哥送門前。」談起紅巖村村容村貌的變化,村民陳廷俊用了這句順口溜來形容。

紅巖村進村公路的毛路於1998年打通。「路通之前,村裡主要的運輸工具是馬,買賣東西全靠馬馱。住在山上的村民去縣城買東西,要走三個小時。」陳廷俊說。

近年來,在息烽縣各級黨委政府的幫助下,村支兩委積極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紅巖村開始大變樣——

進村公路通了,告別了「人背馬馱」的時代;立面改造為農房穿上「新衣」;「廁所革命」改變傳統旱廁髒亂差的舊貌;汙水管網終端處理站將村民生活汙水進行集中處理、淨化;新安裝的路燈讓村民夜間出行更方便;修建文化廣場,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紅巖村實施房屋立面整治400餘戶、危房改造56戶、廁所改造49戶,修建公共廁所1座,安裝轉運式不鏽鋼垃圾箱32個,修建「組組通」公路5條19公裡,修建集中式水廠1處,安裝路燈411盞,修建村委會廣場、長廊2500平方米,修建紅巖廣場及現代農業園區綜合服務中心3500平方米……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紅巖村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改善了人居環境,提升了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制定村規民約

規範村民行為

在紅巖村委會廣場人居環境整治紅黑榜公示欄上,記錄著在11月表現好的村民組及組長名字。

據了解,為規範村民行為,加強村莊治理,建設美麗鄉村,紅巖村積極制定村規民約,並設立紅黑榜,反映村民遵守村規民約情況。

2016年,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紅巖村支兩委開始制定村規民約,並組織村民代表舉行會議,對村規民約方案進行談論和徵求意見,經過9次討論形成最終版本,並於2016年開始實施。

村規民約對村民的日常垃圾清理、房前屋後衛生、愛護公共設施、生態保護意識、支持經濟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村委會每月進村入戶檢查一次,並將檢查結果在紅黑榜上進行公布。

「設立紅黑榜後,村裡很少出現鄰裡糾紛、環境髒亂差等現象了。」紅巖村黨支部書記穆元舉說。

現在,村民每天主動清理飼養牲畜產生的垃圾,確保了房屋周邊及村寨環境衛生乾淨整潔;樹立了「我的環境我創造我保護」「衛生搞得好,健康跟著好」等意識……紅巖村吹起了文明之風。

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鄉村發展

「一年都難得回娘家一次,因為路不通,不出去;吃的都是苞谷飯,只有生病了才吃得上米飯。」對於紅巖村的最初印象,當地的外來媳婦總結為一個字:「窮」。

窮則思變。由於紅巖村土壤裡富含矽、硒、鉀元素適合葡萄種植,上世紀70年代,紅巖村就有村民開始種植葡萄。「為鼓勵村民種植葡萄,發展產業,我們很早就提出了『每家至少種10株葡萄』的想法。」穆元舉說。

2004年,紅巖村黨支部多渠道籌集資金,傾力打造紅巖葡萄溝,紅巖葡萄也從過去庭院種植髮展到現在規模化種植。為改良種植技術,紅巖村在2005年成立了紅巖葡萄專業技術協會,採取「支部+協會+基地」的模式,促進葡萄產業發展。漸漸地,紅巖村葡萄種植從2009年的不足2000畝迅速擴大到現在的6000畝,輻射帶動相鄰的大寨等村、流長等鄉鎮連片發展,輻射面積達上萬畝。

同時,紅巖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開辦農家樂、鄉村客棧30餘家,挖掘潮水河、溶洞等觀光景點10餘處,打造集觀光、餐飲等於一體的旅遊業。截至2019年,已成功舉辦了十三屆紅巖葡萄節,吸引了來自湖南、重慶、遵義等地的果商前來訂購。

優美的環境、淳樸的民風、優質的葡萄……這些使紅巖村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和果商前來體驗和購買。村民的人均收入從2003年的不足300元,變為2019年的16760元。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庭靜 實習記者 羅鳳琴

相關焦點

  • 美麗鄉村:文明之花馨香遍野
    中國江蘇網6月20日訊 剛剛過去的端午小長假,鄉村休閒遊又一次成為出遊亮點,陽山田園東方、宜興湖氵父深氧小鎮等地遊客如潮。「城裡人」熱衷回歸田園,欣賞綠水青山自然生態的同時,體驗鄉村生活的悠閒與淳樸。美麗鄉村,美在景,美在心。
  • 「一紅一綠一品」 鄉村振興在「美麗都裡」盛開「希望之花」
    原標題:「一紅一綠一品」 鄉村振興在「美麗都裡」盛開「希望之花」   初秋時節,行走在安陽市都裡鎮,水淨、村美、民樂,大地一派勃勃生機,希望的田野上釋放著鄉村振興的無限動能
  • 蓬江這個美麗鄉村榮登「全國文明榜」!
    蓬江這個美麗鄉村榮登「全國文明榜」!、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杜阮鎮長喬村登上「全國文明榜」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蓬江區杜阮鎮長喬村長喬村歷史文化悠久,為進一步提升人居環境治理,長喬村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積極參與美麗鄉村示範創建及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創建。長喬村以黨建為統領,按照綠色生態、因地制宜的發展思路,全面做好新時代鄉村振興工作。
  • 瓜州:厚植文明沃土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鄉風文明為農村發展厚植「精神沃土」,讓文明之花在廣袤土地上處處盛開。  「今年以來村上一直在號召村民們要文明餐飲、拒絕浪費,鎮上和村上的幹部經常入戶宣傳,我個人也覺得雖然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我們不能忘本,勤儉節約的精神不能丟。」瓜州縣西湖鎮北溝村村民劉軍說。  近年來,瓜州縣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農村的重要載體和有力抓手,堅持黨員幹部帶頭、示範帶動、群眾自治。
  • 三盛裡社區處處盛開「文明之花」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葡萄架、陽傘下,居民們圍桌而坐:「咱今天嘮嘮文明養寵物的問題。」新一期「文明行為大家談」如期在和平區五大道街三盛裡社區居委會的小院裡「開聊」。
  • 惠州惠陽圍繞"四個文明建設" 讓文明之花在鄉村綻放
    圖片來源:惠陽文明辦   積極開展文明創建,共建美麗鄉村   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秋長街道本著突出生態、文化和產業特色原則,深入挖掘鄉村自然、歷史人文和產業元素,科學編制各村道路、廣場、遊園、綠化、美化等建設規劃,打造「一村一景一公園」。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秋長街道堅持試點先行,與碧桂園集團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在惠陽重點打造美麗秋長小鎮——秋長茶園村示範區。堅持保護古村落在地的建築文化,尊重當地客家風俗,人與自然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讓農業成為一個有價值的產業。
  • 龍南:城鄉盛開文明花
    龍南:城鄉盛開文明花客家新聞網 特約記者葉波巍巍九連山麓、悠悠桃江河畔,「世界圍屋之都」龍南衍生出這樣一種花兒,穿越四季輪迴,跨過區域限制,在龍南城鄉大地上競相開放,該市城鄉文明風貌悄然發生改變……「文明使者」傳播文明風尚近年來,龍南市緊扣「傳播新思想、引領新風尚」目標,做好黨建引領與文明實踐相融合,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效於民,推動陣地標準化、活動菜單化、隊伍組織化、機制長效化四化建設,聚焦傳播黨的創新理論、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文化生活、推動移風易俗、志願服務常態五項重點任務,逐步形成「12345」工作思路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向縱深發展
  • 春入鄉村美如畫 沃野千裡處處花——永康美麗鄉村建設綜述
    春入鄉村美如畫,沃野千裡處處花。像塘裡村一樣,全市267個美麗鄉村如一簇簇鮮花綻放在麗州大地,詮釋「大美」之意。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深入推進,一幅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畫卷,在麗州大地徐徐展開。
  • 贛州于都縣河田村,油菜花盛開的美麗鄉村,故鄉春天迷人的景色
    河田村位於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貢江鎮貢水旁323國道瑞臨線(振興大道)穿境而過是一個風景優美民風淳樸的客家鄉村。每年冬末初春河田村的房屋就像處在花海中特別有意境,而這美麗的花就是我們特別熟悉的油菜花,在河田村幾乎年年都有種植油菜花的習慣,連片起伏的油菜花田與初春的綠色構成了一幅動人的鄉村畫卷。
  • 愉悅蓼嬌美盛開的花朵,鄉村秋日的景色美麗別致
    熟悉的人就會知道愉悅蓼總狀花序呈穗狀,頂生或腋生,長3-6釐米,花排列緊密;苞片漏鬥狀,綠色,緣毛長1.5-2毫米,每苞內具3-5花;花梗長4-6毫米,明顯比苞片長;花被5深裂,花被片長圓形,長2-3毫米;雄蕊7-8;花柱3,下部合生,柱頭頭狀。
  • 五千年前的世界,四大古老文明,文明之花悄然盛開
    今日看點:五千年前的世界,四大古老文明,文明之花悄然盛開五千年前的世界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與環太湖流域有著大體相近的文化發展階段,同步性明顯,在文明形成之前都有過幾千年的文化積澱,最終均在公元前3300年前後社會複雜化積累到一定層次,成熟文明和早期國家開始出現,而又在公元前2300年前後文明進入衰退期或轉型期。
  • 日照莒縣:美麗鄉村綻放幸福之花
    日照莒縣:美麗鄉村綻放幸福之花 2020-09-23 0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建設鄉村良好生態文明 擦亮美麗鄉村底色
    美麗鄉村是美麗中國的底色,也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家園就是最美家園。離開了綠色,鄉村就失去了本色;沒有農村的生態文明,就沒有整體的生態文明。推進鄉村環境治理,不斷增強鄉村振興的綠色動能,需要把鄉村環境治理放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大格局中,努力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貫通起來。
  • 美麗鄉村 文明為先
    10月21日,季宅鄉開展「文明戶評選」、和美季宅繪畫和垃圾分類手抄報巡迴展等活動,切實把鄉風文明建設延伸到家庭,引導全鄉廣大群眾養成講文明、講衛生的生活習慣,進一步加強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樹立鄉村文明新風。
  • 商丘市睢陽區宋集鎮:美麗鄉村入畫來
    五月的大鄧樓林場村,花香撲鼻,一幅幅崇德向善的牆畫醒目美觀,一盞盞造型別致的路燈燦若星辰;一個個鄉村孩童歡蹦亂跳、親吻著盛開的鮮花,享受著花的清香;悠閒自在的老人在農家書屋沉醉在知識的海洋。這就是睢陽區宋集鎮搶抓鄉村振興戰略機遇「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的真實寫照。
  • 安徽亳州:「特色文化牆」扮靚美麗鄉村 文明鄉風吹進村民心頭
    文化是美麗鄉村的靈魂,文化建設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內在要求,而文化牆是弘揚先進文化的有效載體。近年來,安徽亳州把鄉村文化牆作為宣傳鄉風文明的有效載體,充分利用壁畫、牆體繪畫等表現形式,將村民喜聞樂見的內容等展現在村民面前,既給美麗鄉村建設增添了別樣的色彩,也在潛移默化中滋潤了村民的精神土壤。
  • 2020武漢鄉村文化旅遊節鄉聚花博匯花火夜遊!
    2020年8月15日晚7點半,2020武漢鄉村文化旅遊節在花博匯景區揭開序幕,現場匯聚了精彩的歌舞表演、非遺節目、武漢鄉村特色農產品,還上演了花博匯浪漫煙花秀、玩水大作戰、網紅橋挑戰賽等花火夜遊活動,現場2萬遊客飽覽了花博匯美麗鄉村風光和繽紛夜遊風景。隨著「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活動的推出,花博匯也準備了一系列遊樂項目、餐飲、住宿等優惠促銷活動,讓遊客出行玩得更划算。
  • 2020武漢鄉村文化旅遊節鄉聚花博匯花火夜遊!
    2020年8月15日晚7點半,2020武漢鄉村文化旅遊節在花博匯景區揭開序幕,現場匯聚了精彩的歌舞表演、非遺節目、武漢鄉村特色農產品,還上演了花博匯浪漫煙花秀、玩水大作戰、網紅橋挑戰賽等花火夜遊活動,現場2萬遊客飽覽了花博匯美麗鄉村風光和繽紛夜遊風景。
  • 【決策雜誌】打造美麗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明光樣本」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謀劃「十四五」發展的關鍵之年,明光市立足實際,著力推動農村繁榮,鄉村振興闊步邁進,使得現代農業效益進一步提升,鄉村旅遊潛力進一步釋放,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美麗鄉村建設持續穩步推進。
  • 甘肅敦煌:大漠花海正盛開鄉村旅遊熱起來
    8月初秋,一個瓜果飄香、鮮花盛開的浪漫季節。鳴沙山下數百畝油菜花、薰衣草、百日菊、格桑花盛開,形成了大片大片的花海,吸引了大批市民和遊客前來賞花遊玩、觀光拍照,活躍了敦煌鄉村旅遊。(王斌銀 文/攝影)鳴沙山下,一片片花海已經長成你想看到的樣子,美麗多姿,隨風搖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