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靖安縣水口鄉李家村出土的徐國青銅器

2020-12-19 文化智慧達人

1979年4月,正是江南春暖花開的季節,也是春天播種希望的日子。江西省靖安縣水口鄉李家村村民為了耕作方便,決定修一條從屋旁上山的機耕道,機耕道一邊是一個長滿茂林修竹的小山包,另一邊是一條清澈的小溪。鄉村美景,很容易讓人想起「水向竹邊流出冷,風從花裡過來香」的佳句。

推土機推開山體的表層,土框、扁擔緊隨其後。村民們沉浸在修路的忙碌之中。當路平整到村子西面不到十米,一個名叫興山南坡的地方時,一聲「鐺」的金屬聲,從厚厚的泥土中破土而出!帶著絲絲歲月的寶氣,撞擊著在場的每個人的心扉。循聲望去,只見黃土中露出一色斑斕之物。扒開虛土,隱約露出一個圓形物體。原來是個大口廣腹,平底無足,兩邊安有兩個耳朵的東西。

再仔細觀察土層,發現裡面還不止一件,又陸續出土了兩件,在老表看來這就是用來烤火和鏟木炭的火鏟。看見這些,村民們不敢怠慢,趕緊在小溪裡洗去泥漬,刷子刷過,上面竟然有一些他們看不懂的文字!這到底是什麼呢?有一點兒文化知識的村民對於出自地下的這些「寶物」,從朦朧的意識上覺得應當趕緊往上報告。

聽著村民們描述,看著這些穿越時空又來到他們手中的寶貝,靖安縣文化館的同志斷定它們是青銅器。可是,他們到底是什麼年代的青銅器呢?是什麼人使用過它們呢?上面蝌蚪樣的文字,他們也鬧不懂,只好請來省裡面的專家。

在接到縣裡的報告後,省歷史博物館立即派李家和、許智範、程應林、劉詩中等同志前往實地勘察。 專家們認真地調查和清理現場後證實,三件青銅器系出自一小型窖藏之中。

其中一件盥盤,大口,廣腹,平底,無足,頸部安有兩扁平獸狀附耳。口沿內外裝飾纖細規整的雲雷紋、頸部布滿星點狀蟠虺紋,頸腹處間以一周繩索狀堆紋和雲雷紋組合,腹以下至器底飾瓦紋,附耳飾獸面紋與雲雷紋。器通高14釐米、口徑37.6釐米、底徑15釐米,重4.5公斤。在盤內底部正中央有兩行銘文:「徐王義楚,擇其吉金,自作盥盤。」盥盤是一種盛水或食物的容器。

另一件是爐盤,這件爐盤體形較大,重達16公斤,分為盤體與底座兩部分。盤體口徑55釐米、深8.5釐米,平底,有兩個對稱的環鏈狀附耳。器表滿飾工整的蟠虺紋,狀似雲雷紋組合。底座為環形,直徑45釐米,其上置十個獸首銜環狀支柱,尾端上承盤體。環座與支柱均飾繩索狀線紋。盤與座通高19釐米。銘文刻在盤內底部中央,共有18個字:「雁君之孫徐令尹者旨荊,擇其吉金,自作盧(爐)盤」。

還有一件是枓,形狀似今日的炭箕,有柄。連柄長46.5釐米、寬24.3—25.5釐米、深6—8.8釐米,重5公斤。柄中空,略呈扁八角形,長12.7釐米、徑4.5—5.2釐米,其上有一圓形栓洞.枓底和兩側有排列整齊的方形孔99個,全器素麵無銘文。

全國的知名專家迅速加入到靖安李家村出土文物的研究之中。郭沫若、李學勤,他們很快判定出那是屬於徐國國王義楚的生活用品。就是那個在中國歷史上延續過1600多年的徐國的物品。於是全國上下掀起了一場研究徐文化的熱潮。

三件青銅器,兩件帶有銘文,提到了徐國和徐王義楚。我不但想到了郭沫若、李學勤等先生們的研究和認識,還讓我想起了早在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與靖安縣毗鄰的高安縣城城西四十五裡的清泉山旁山中,曾出土了帶有「徐王義楚」銘文的銅耑(即觶,一種飲酒銅器),以及一同出土的12件徐國青銅器。由此可見,徐器在靖安和高安這一帶出現並不是偶然的。

李學勤先生認為,《左傳》昭公四年有徐子,系吳出,便沒有記出名字。六年,徐儀楚聘於楚,被楚王拘禁,逃回本國。徐儀楚就是青銅器上的義楚,當時尚未為王,杜預說他是徐國的大夫。

高安所出的耑裡面的一件只稱義楚,沒有王的稱號,可能是他即位前製作的器物。《左傳》昭公三十年(公年前512年)吳國滅徐,徐子章禹奔楚,義楚早已不在王位。因此,他作為徐王的年代只能在昭公七年至二十九年之間。

靖安出土的爐盤,銘文中的徐令尹者旨荊,和文獻中越國諸稽郢一樣,是諸稽氏。據《國語 鄭語》,祝融八姓之一防姓有大彭、諸稽。大彭在今徐州,諸稽是大彭的別封,位置可能不遠,正好在後來的徐國境內,官名令尹,見於楚國銘文,說明徐人的制度受到楚國的影響很大。

春秋中晚期,徐國國勢處在吳國、楚國的強勢夾擊下開始走向衰弱。但是,與強國的頻繁交流和戰爭,卻成為徐國文化發展的鼎盛時期。各種青銅器製作精良,字體秀麗,紋飾細緻優美,獨具長江流域古文字風格。這個爐盤,更是堪稱徐國銅器的代表作。因而,徐國也成了南北接通的樞紐,它在溝通南北文化上起著重要的作用。

相關焦點

  • CCTV我愛你中華《共享之旅》欄目組到江西省靖安縣考察調研
    靖安縣是革命老區,戰爭時期紅色故事人物很多,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靖安縣年均降水量1800毫米,森林覆蓋率高達82%,是中國有名的綠色生態縣、綠化模範縣、碰柑之鄉、娃娃魚之鄉。靖安縣還是我國的奇石之鄉,境內所產的潦河水墨丹青國畫石,以青灰白色為底、水墨色調為主,呈現出的水墨畫面有人物、山水、田園、房屋、樹木、花草、鳥獸、文字、神話傳說、自然景象、成語故事、寓言故事等等。
  • 江西靖安縣旅遊熱歡樂多
    10月6日,天氣晴朗,秋高氣爽,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處處洋溢著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10月6日,在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雷公尖鄉鶴棲谷景區,遊客興奮地體驗天空懸廊項目,感受驚險與刺激。(唐詩文攝影)10月6日,在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雷公尖鄉鶴棲谷景區,一名遊客正帶著孩子體驗「步步驚心」玻璃棧道項目。
  • 「神秘古徐國」亮相中國邳州博物館揭開神秘面紗震撼世界!
    春節將至,喜事臨門,邳州博物館面對全球對外開放,震驚世人的邳州梁王城遺址,被考古專家鑑定證實為「古徐國」、即世界徐氏文化發源地。其中大量出土的文物,在邳州博物館「古徐國展廳」、東夷文化展廳」展出。再現當年一個國家的繁榮及文化。
  • 百名詩人作家攝影家走進靖安縣水口鄉青山熊家探訪唐風遺韻
    9月19日,在江西靖安縣水口鄉青山熊家,「夢回大唐 詩話青山」文化旅遊周活動正式開幕。青山詩友會、深柳讀書堂、助農直播、唐風夜話等多項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輪番上演。靖安縣政協二級調研員楊立賢宣布活動開幕。江西省人民政府參事、省政協原副秘書長徐良平,江西省委宣傳部一級巡視員、省委講師團團長、北大江西校友會執行會長李江源,江西工人報社原社長、總編輯華光耀,江西省環保廳土壤環境保護處副處長郭豫章,江西省書法協會副主席張建華,江西省作協常務理事彭文斌及靖安縣水口鄉黨委書記張梅,水口鄉黨委副書記、鄉長羅斌等領導嘉賓出席。
  • 大洋洲青銅器是「江西製造」還是外來文明?
    沒有想到在1989年9月20日,在江西新幹大洋洲發現了商代大墓,也就是三千二三百年前的大墓。裡面出土了475件青銅器,這個是過去我們做夢都不會想到的。過去我們曾在遂川、吳城這些地方出土過一些青銅器,但都是零星的,從來沒有這麼集中過。 不僅是出土了475件青銅器,還出土了700多件(套)玉器,100多件陶器,一共1000多件。
  • 青銅器之鄉的周原遺址,考古發掘70年,曾出土晚清四大國寶
    周原遺址,這四個字幾十年來經常見於考古發掘方面的新聞中,時不時會發現「一堆」文物,以青銅器最多。為什麼用「一堆」?因為在周原遺址的發掘歷史中,只要出土器物,都是「批量」的,截止目前,周原遺址的發掘工作已經進行了七十年,還在繼續發掘,累計出土了萬餘件珍貴文物。
  • 靖安縣
    【概況】靖安縣位於江西省西北部,轄5鎮6鄉75個行政村,總面積1377.49平方千米,其中城區面積8.1平方千米。耕地面積1.17萬公頃,林地面積11.6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84.1%,城區綠化率43.46%。
  • 靖安縣點「特」成金做大全域旅遊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朱小麗、唐詩文報導:靖安縣地處贛西北,總面積1377平方公裡,總人口16萬,經昌銅高速到南昌37公裡,距昌北國際機場56公裡。依託「冷」資源 發展「熱」產業5月19日的陽光明媚,靖安縣中源鄉旭日山莊的老闆陳煦和在熱心服務已入住的3名遊客的同時,依序晾曬各個客房的床單被套,積極為即將到來的避暑高峰做好準備,因為他家58張床位已全部預訂出去。
  • 江西宜春靖安縣三個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喜歡的不要錯過了
    靖安縣:歷史與江西宜春市,位於江西省西北部,宜春市北部,區域總面積1377.49平方公裡。靖安縣是全國綠色小康縣、全國綠化模範縣、「中國椏柑之鄉」、「中國娃娃魚之鄉」、國家園林縣城。境內著名的旅遊景點有三爪侖國家森林公園、中部夢幻城、九嶺森林溫泉度假村等。
  • 江西靖安縣水口鄉郎官邸,距今237年,向人們述說人世的滄桑
    郎官邸坐落於江西靖安縣水口鄉來堡村境內,距縣城 7.5公裡,系陳氏祖先——清代敕授登仕郎州吏目借甫來安縣尉陳三峰,於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歷時三年所建,距今237年。現僅存一塊長2.02米、寬0.84米紅底金字木質橫匾,書有「甲第維新」四字,系乾隆四十九年為郎官邸落成時由江西南昌總駐靖安軍方賀送。廳前方左右一對粗楠木貼有「祝母氏春秋茂,願兒孫耕讀承家」的對聯。廳兩側各有正房兩間、偏房兩間,房前後有花 隔板過道。東院280餘平方米,為廚房、柴房、 倉房、碾米房、豬圈、廁所等處所,由馬頭牆與正屋隔開。四進後廳。
  • 新疆若羌縣米蘭遺址出土罕見青銅器
    24日,記者從新疆若羌縣文物局獲悉,若羌縣近日從米蘭遺址發掘出土一件龍頭鳳尾青銅器,外觀和組構特徵與古代青銅器「斧鉞(yuè)」極為相似。圖據百度據若羌縣文化體育廣播影視局局長孟捍高介紹,這件從米蘭遺址發現的青銅器中間帶圓孔,圓孔直徑2.6釐米,一頭似扇形的斧,寬8.4釐米,上方有鏤空的V字形花紋,另一頭似錘,呈橢圓形
  • 靖安縣:鄉村旅遊大發展 鄉村振興大跨步
    近幾年,江西靖安縣在大力發展傳統景區景點休閒度假、觀光娛樂旅遊的同時,提出了「以大型旅遊項目為支撐,以鄉村旅遊為背景,以鄉村振興為使命」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把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作為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和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舉全縣之力推進鄉村旅遊建設,大力促進鄉村振興。
  • 陝西寶雞出土罕見青銅器,內部刻「中國」二字,如今成為鎮國之寶
    而陝西寶雞被譽為「炎帝故裡,青銅器之鄉」,寶雞作為周秦王朝發祥地,迄今為止寶雞地區出土的青銅器數不勝數,因此寶雞被譽為「青銅器之鄉」。今天我要講的是上世紀60年代,村民賣到廢品收購站的東西,後來竟然是國寶。事情回到1963年6月,陝西寶雞賈村鎮村民陳堆因老屋住不下,於是租了隔壁陳乖善的兩間房子,而院子的後面就是土崖。
  • 江西靖安縣以「路長制」開發「公路+旅遊」項目
    靖安縣省道S418寶峰段,公路路面暢通整潔,公路沿線綠樹成蔭、沿途景觀節點錯落有致。宛如一條彩帶穿行於秀美鄉村之間,令人流連忘返。靖安縣省道S418寶峰段景區。靖安縣「國省幹線路長制」工作介紹。靖安縣寶田村綜合治理中心。該鎮自2017年9月啟動路長制工作以來,結合靖安縣創建5A景區活動,全面開展公路沿線環境綜合整治,大力實施「公路+旅遊」項目,打造了彩色道路、七彩景觀大道、公路驛站、觀景平臺等一批公路沿線旅遊項目,全力打造了一條「暢、安、舒、美」的最美公路。
  • 江西靖安縣三爪侖鶴棲谷景區「空中玻璃漂流」酷爽體驗
    導遊小鳳帶您來到江西省靖安縣三爪侖鶴棲谷景區遊玩避暑。鶴棲谷景區位於江西省靖安縣雷公尖鄉鶴坪森林公園內,景區以「鶴文化」為主題,展現雷公尖鄉「飛來仙鶴定殿堂」的故事傳說,彰顯大自然原生態與人類的和諧統一。該景區共分為網紅娛樂項目區、綜合服務區、林間度假區等三大區域。
  • 江西靖安縣中源鄉三坪村紮實推進黨的基層陣地資源整合試點工作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訊 舒惠龍、唐詩文報導:群山連綿,炊煙嫋嫋,落霞滿天,走進三坪村,仿佛走進了一幅風光旖旎的美麗畫卷。室內是黨群服務中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室外是煥然一新的文化廣場。一切的變化源于靖安縣中源鄉三坪村持續推進的黨的基層陣地資源整合試點工作。今年以來,三坪村堅持以「黨建+」和「文化+」為引領,強化陣地整合、資源整合、功能整合、力量整合,打造了「黨群服務+文明實踐」綜合體,打通了服務凝聚、宣傳教育、組織動員的「最後一公裡」。
  • 江西168個村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江西168個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奉新有一個村子,往下看江西又有168個村名列其中!快來看看咱們奉新在哪裡?贛州市上猶縣雙溪鄉大石門村贛州市安遠縣長沙鄉篔簹村贛州市龍南縣武當鎮大壩村贛州市龍南縣裡仁鎮正桂村贛州市龍南縣裡仁鎮新裡村贛州市定南縣老城鎮老城村贛州市寧都縣大沽鄉暘霽村贛州市于都縣車溪鄉壩腦村贛州市興國縣社富鄉東韶村贛州市興國縣城崗鄉白石村贛州市尋烏縣澄江鎮周田村
  • 靖安縣寶峰生態特色小鎮景區入選「2020江西避暑旅遊目的地」
    本報訊 記者丁銳、實習生陽孫報導:8月21日,「2020江西避暑旅遊目的地」發布會在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溫湯鎮舉行。會議對2020江西「尋找避暑旅遊目的地」活動結果進行發布,我市靖安縣寶峰生態特色小鎮景區成功入選「2020江西避暑旅遊目的地」。  本次活動旨在發掘江西省高質量避暑旅遊氣候資源,提升避暑旅遊目的地的品牌形象,並推進氣候旅遊融合發展,助力生態文明及美麗中國「江西樣板」建設。
  • 江西春秋古墓挖掘出土 掘出天下第一劍
    專題:圖片頻道製作十分精美,紋飾顏色鮮豔的「天下第一劍」全國首次發現的一坑多棺靖安縣李洲坳古墓    江西省靖安縣李洲坳古墓,從2007年1月6日開始發掘,到2008年1月14日,經過一年多的考古發掘,專家們認定,該墓葬時間為距今約2500—2600年的春秋晚期,一坑47具棺木,這種一坑多棺葬俗全國首次發現。    目前,墓葬中共出土文物近千件,並有多件國寶級文物。
  • 記者探訪長興水口鄉「民宿村」
    通訊員 譚雲俸 攝然而,面對突如其來的產業困境,水口鄉並沒有徹底沉寂,這裡的民宿業主和村幹部開展了一系列復工復產舉措。3月16日,我們驅車駛入水口覓春光,探尋這片民宿集聚區在危機中謀發展的轉型之路。清洗農產品、打包塑封、核對訂單……一大早,水口鄉顧渚村宇凱農家樂的老闆娘胡燕就忙活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