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建造了一座博物館建築——明治神宮博物館。
神社位於東京澀谷,供奉明治天皇及其夫人的神靈。博物館不僅展示了保存在神龕中的藝術作品和歷史珍寶,還通過建築形象詮釋了此處遺址的歷史內涵,表達了建築與環境和諧共存的理念。
基地內是相對原始的森林景觀,樹木茂密自由地生長,看似極少受到人類活動的幹預。
但這裡曾經是一片平原,在明治天皇去世並安葬於此後,當地收集了多種樹木,由志願者種植,將這裡打造成了豐茂的樹林。
隈研吾想延續這種改造優化自然的思想,不想因建築的存在而破壞了原有的自然生態,,所以建築以儘可能低矮的姿態匍匐於基地內。
這包括限制屋簷的高度,將屋頂分割成具有錐形邊緣的較小體量,將外牆分割成間斷的小尺度。
在博物館建設過程中,被砍伐的樹木被重新用於內部裝修材料,或作為家具材料使用,以延續材料在生長地內的存在感。
果然一看就是隈研吾的風格,明治神宮博物館採取大量木質結構,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表達了建築與環境和諧共存的理念。建築界建築施工頻道分享更多像明治神宮博物館這樣的優秀建築設計施工案例,尋找建築之美,探索建築之路,歡迎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