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操刀日本「明治神宮博物館」!以禪意打造綠林圍繞的空間

2020-08-19 9981建材家裝共享平臺

作為明治神宮2020整座百年祭的序曲,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Kengo Kuma)運用他最為眾人所知的木材質設計,打造了明治神宮博物館(明治神宮ミュージアム),他使用融建築於自然的方式,讓明治神宮博物館巧妙地融入整片林木當中,消彌建築與環境之間的界線,清新又獨特的姿態讓觀光客們再度於朝聖清單中畫上一筆!

圖片來源/kawasumi — kobayashi kenji photograph office

明治神宮建於1920年,坐落在東京市中心澀谷,為供奉明治天皇和昭憲皇太后靈位所在之處。一直以來此處便是相當受歡迎的景點,大片的樹林蔭周邊環境,讓神社猶如脫離世俗般,以祥和、平靜的姿態佇立於此。如今,在這片自然林木中、明治神宮旁,由隈研吾設計、新落成的明治神宮博物館成了與神社互相映襯的優雅藝術殿堂。

圖片來源/kawasumi — kobayashi kenji photograph office

「負建築」、「堆疊」、「與環境融合」,這三個關鍵字一直是大眾對隈研吾建築設計的印象,而明治神宮博物館的設計與空間形態也與這三個關鍵字緊緊相扣。

博物館的外觀上依循著傳統日式町屋的樣式,巧妙地結合日本傳統之美與創新要素,使用百葉窗與大面積落地窗打造開闊的視野,消除了室內外既有的界線,同時藉由控制屋高、低緩弧度的屋簷與外牆的交疊工法,使博物館隱身在這片綠地林木間,以禪意的形式與周圍的自然環境共生共存。

圖片來源/kawasumi — kobayashi kenji photograph office

圖片來源/kawasumi — kobayashi kenji photograph office

一樓大廳以挑高設計營造出開放感。

圖片來源/kawasumi — kobayashi kenji photograph office

二樓的廊道的落地窗外就是鬱鬱蔥蔥的樹林,被滿滿綠意所包圍著。

在內部建築架構上,隈研吾採用H型鋼筋為博物館創造了更寬敞的空間,並使用柏木板填充進鋼筋空隙中,平衡了鋼筋所帶來的冷冽生硬感,為整個空間增添更溫潤的氣息,走進其中就能立刻感受到遠離都市塵囂的寧靜之感。

圖片來源/kawasumi — kobayashi kenji photograph office

圖片來源/kawasumi — kobayashi kenji photograph office

圖片來源/kawasumi — kobayashi kenji photograph office

博物館共有兩層樓,一樓介紹明治神宮歷史、二樓則為文物展示,而這裡也作為複合式多元空間使用,包含餐廳、商店,以及研討會會議室等功用。明治神宮博物館已於去年10月26日正式開幕,雖目前因為疫情的關係無法前往朝聖,但想要同時感受日本文化與隈研吾建築魅力的朋友,不妨先將這裡收入未來的待訪清單中吧!

相關焦點

  • 隈研吾操刀「明治神宮博物館」,以禪意形式和自然共生存
    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運用他最令眾人所知的木材質設計,打造了明治神宮博物館,他使用融建築於自然的方式,使博物館非常巧妙地融入於整片林木中,消彌了建築和環境之間的界線,以清新又獨特的姿態讓觀光客們再度於朝聖清單中畫上一筆!
  • 明治神宮博物館——隈研吾
    坐落澀谷、地處東京市中心的明治神宮,建於1920 年,為供奉明治天皇和昭憲皇太后靈位所在之處,擁有大片綠樹林蔭的周邊環境,讓聳立於都會叢林間的神社,有如脫離塵囂般得以用祥和平靜姿態示人,而如今造訪這座享譽盛名的神社,除了朝聖入口處高達12公尺的大鳥居,以及神宮本殿外,由建築大師隈研吾操刀的全新明治神宮博物館
  • 原研哉操刀「明治神宮博物館」Logo!終於見到大師新作了
    創建於1920 年的日本東京明治神宮,即將在今年邁入第100 周年,由隈研吾操刀的「明治神宮博物館」,請到了日本中生代平面大師
  • 原研哉為「明治神宮博物館」打造全新的「明」字標識
    明治天皇深受日本人的喜愛,他在1912年去世後,日本議會通過了一項決議,通過建一座神社來紀念他的重要性,並選定了明治天皇和他的妻子常去的菖蒲園作為建造地點。 建築於1915年開始建造,神宮的設計採用了傳統的流造風格,其主要特點是屋頂的不對稱性以及日本柏木和銅的構造。它於1920年11月1日落成。
  • 隈研吾新作賞析——明治神宮博物館
    隈研吾建造了一座博物館建築——明治神宮博物館。神社位於東京澀谷,供奉明治天皇及其夫人的神靈。博物館不僅展示了保存在神龕中的藝術作品和歷史珍寶,還通過建築形象詮釋了此處遺址的歷史內涵,表達了建築與環境和諧共存的理念。
  • 神隱在森林中:明治神宮博物館/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 神宮博物館 Kawasumi Kobayashi Kenji Photograph Office 設計單位>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項目地點日本東京 建成時間2019.10 建築面積2463.3平方米 博物館位於日本最著名的神社之一 ——明治神宮的主神社附近。
  • |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操刀
    而背後設計的,就是日本大師級建築師隈研吾,以擅長的手法打造的國立競技場,成為世界最大的木結構之一,靈感更是源自明治神宮而生!隈研吾作為一名國際著名的建築師,其作品極有日式及東方禪意,在業界有「負建築」、「隈研吾流」之稱,更善於利用天然建材,與四周環境呼應結合。
  • 日本明治神宮博物館探秘:館藏竟有天皇和皇后曾用過的私人用品!
    明治天皇是現代日本的第一位天皇。他出生於1852年,並於1867年明治維新(Meiji Restoration)的鼎盛時期登上皇位。明治維新結束了日本的封建統治時代,天皇重新掌權。在明治時期,日本實現了現代化和西方化。
  • 隈研吾操刀,大阪新歌舞伎座成藝術飯店
    為迎接東京奧運,日本全國上下皆卯足了勁,要使外國遊客見識不能小覷的東瀛魅力。而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除了操刀動京奧運主場館「新國立競技場」外,也接連帶來不少建築新作,像是甫於大阪開幕的「Hotel Royal Classic Osaka 」(皇家經典大阪酒店 )!
  • 為了新開的明治神宮博物館,今年值得去一次東京
    ……我的旅行目標明確,完全圍繞博物館進行,倒也減少了很多糾結來去的困擾。7明治神宮博物館Meiji Jingu Museum🏠日本·東京2019年秋東京地標之一的明治神宮即將迎來100周年,隈研吾設計的明治神宮博物館是為此而建的重要獻禮建築。
  • OMA與隈研吾新作即將開放
    本文授權轉自:ArchiWorld世界之旅ID:archiworld當代建築界非常重要的兩個事務所OMA與隈研吾近期都有新作落成,即將向公眾開放,OMA的作品是位於韓國,利用石材與玻璃對比創造雕塑效果的現代環球免稅店,隈研吾帶給人們的則是讓建築悄無聲息隱入擁有歷史森林的明治博物館。
  • 隈研吾操刀新博物館,燈光藝術大師索尼爾辭世
    8月1日,由日本建築師隈研吾操刀設計的巨型博物館,角川武藏野博物館將進行試運營。在隈研吾的設計中,他總是用材料把在地環境和項目的使用者連接起來。在紐約,79歲的燈光藝術大師基斯·索尼爾近日辭世,他以光雕塑以及運用霓虹燈管創作而聞名。在伊拉克巴格達,一位德國策展人遭到劫持,後被伊政府軍解救。
  • 「建築界」隈研吾操刀的這座博物館,通過材質形成量的秩序
    優秀的博物館建築設計,往往會成為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標誌性符號。偉大的建築師們在世界各地設計了一座座標誌性的博物館。我們就來看看這些由隈研吾操刀的英國鄧迪V&A博物館。隈研吾英國鄧迪V&A博物館維多利亞-艾爾伯特博物館(簡稱V&A博物館)鄧迪分館是倫敦本館外唯一分館,由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以蘇格蘭東方海岸的懸崖峭壁為靈感,耗資超過8000萬英鎊,打造如帆船般的造型,期望能重新連結城市與歷史悠久的海濱
  • 隈研吾東京新作—The Kita竹謐,絕美奢宅顛覆日本豪宅設計!
    如今他在東京和巴黎的兩個工作室僱傭了150多名建築師,近期項目包括2020年東京奧運會國家體育場和鄧迪V&A設計博物館,他既是一位高產的作家和教師,也被公認為是現代日本最傑出的建築師之一。東京淺草文化觀光中心、根津美術館,北京長城腳下的公社竹屋、瑜舍酒店,上海陸家嘴船廠1862,杭州中國美術學院民俗藝術博物館。
  • 打開天窗看日本 明治神宮、上野公園、東京國立博物館(四)
    今天要去的景點,就是明治神宮。明治神宮於1920年11月1日啟用,是供奉明治天皇和昭憲皇太后靈位的地方,同時也是日本神道的重要神社。神宮內有南、北、西3條參拜道。當年修建,從日本各地捐贈來了10萬棵樹,現在已經增加到17萬棵,在大約70萬平方米的院內,蔥蔥鬱鬱的常青林,讓你很難想像這是一片人工林。
  • 一周藝術人物|隈研吾操刀新博物館,燈光藝術大師索尼爾辭世
    8月1日,由日本建築師隈研吾操刀設計的巨型博物館,角川武藏野博物館將進行試運營。在隈研吾的設計中,他總是用材料把在地環境和項目的使用者連接起來。在紐約,79歲的燈光藝術大師基斯·索尼爾近日辭世,他以光雕塑以及運用霓虹燈管創作而聞名。在伊拉克巴格達,一位德國策展人遭到劫持,後被伊政府軍解救。
  • 原設計學院新案例,明治神宮博物館視覺標誌設計
    明治神宮博物館明治神宮博物館陳列著明治天宮供奉的明治天皇和昭憲皇后使用過的物品或與之相關的物品。博物館的符號標記源自「 mei」字符,它是明治神宮這個名字的第一個字符,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代表太陽,另一個代表月亮。在這裡,人物角色經過重塑,從古代中國文字的風格形式中汲取靈感,產生了象徵符號,表達了位於東京市中心的這座神社的寧靜神秘感。它的正方形形狀,中間有圓形元素,也象徵著博物館空間,裡面有參觀者觀看展覽。
  • 新作 | 隈研吾:角川武藏野博物館
    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又有新作亮相,位於《龍貓》故鄉埼玉縣所澤市的複合型文化設施「角川武藏野博物館」(角川武蔵野ミュージアム),是所澤市與日本知名影音、出版集團「角川集團KADOWANA」共同策畫的新生活場域,邀來隈研吾操刀建築空間設計。宛如地面奇幻巨石的外觀、哈利波特魔法世界般的書架劇場,讓博物館還未正式開幕,便已引發一波話題。
  • 隈研吾操刀日本新地標,在這塊天外「巨石」裡喝咖啡
    很難想像,這座奇怪的建築是一個大型的藝文設施——新角川文化博物館(角川武蔵野ミュージアム)。一館三用,兼具圖書館、美術館的功能,由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親自操刀。館內還藏著更魔幻的迷宮書架,超現實的設計風格,突破常人的想像力,一經發布便引來無數驚嘆。
  • 隈研吾最新日本豪宅,用「竹」元素顛覆日本傳統住宅
    最近,建築大師隈研吾最新設計的頂級豪宅「竹謐」,就用全新的設計語言,徹底顛覆了我們對於日本傳統住宅的刻板定義。下面,GBE君就為大家重點介紹一下隈研吾大師的最新力作!1都市圈中的竹林秘境「竹謐」,寓意為被竹林圍繞的靜謐之感,恰好契合了隈研吾「回歸自然」的設計理念和他所嚮往的竹林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