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儀式感的香道,其實在中國早已是百姓的生活必須

2020-12-24 凡樸香生活

香道最早起源於中國,在唐朝時被流傳到了日本,最終在日本形成了一種傳統藝術,同花道、茶道一同被稱為雅道。

日本人注重儀式感,每一個動作和每一個表情都有要求十分標準,在外行人看來非常獨特。

近年來茶道盛行,很多人都紛紛跑到日本去學,穿著和服打茶,一招一式學的似模似樣。不就是被日本的儀式感所折服的嗎?

其實我們國家的香文化比日本還要久遠,從秦朝開始就有佩戴香囊和插戴香草的習慣。到了宋朝更是鼎盛,用香成為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中隨處可見香的身影。街市上有「香鋪」、「香人」,還有專門製作「印香」的商家,甚至酒樓裡也有隨時向顧客供香的「香婆」。

宋代是香道的巔峰時期。

宋元時期的海上貿易更加繁榮。香藥是當時最重要的進口物品之一,種類包括龍涎香、乳香、檀香、丁香、安息香、龍腦、蘇合香、沉香、肉豆蔻等等,促進了海上香藥貿易的高度繁盛。

許多文人、名人不僅焚香用香,還收輯、研製香方,採置香藥,配藥和香。文人雅士之間也常以自制的香品及香藥、香爐等作贈物,應和酬答。

在此期間,多部香學專著問世,研究範圍廣涉香藥性狀、炮製、配方、香史、香文等內容。在此期間,更有多部香學專著問世,研究範圍廣涉香藥性狀、炮製、配方、香史、香文等內容。

可見香道在中國古代的應用有多廣泛,如今,了解香道這門學問的人又有幾個呢?

雖然香道原本就是中國的,但是我玩香至今用的最多的是日式的器皿和日式合香,實在慚愧。玩香、喝茶、看書、跑步都是我的個人愛好。平時在房間裡時,總是習慣性的點一根香,看著煙霧朦朧碰撞到器物上消散的樣子,真的會沉醉其中。

我承認我有點花心,香道上面我沒有什麼特別喜歡的味道,我會一次性買10幾20種味道的線香。

現在我還想玩尼泊爾的錐香,去感受它們之間香味的一個碰撞,這是國家與國家之間文化的衝撞。在我眼裡,香道帶給我快樂和跑步一樣多。

我點香比較隨性,單純只是愛好,不追求日本的儀式感。繁瑣嚴肅的儀式感,讓人呼吸都不能自由,感覺整個人都被困在約束的教條裡不得動彈,日本人崇尚的儀式感裡,總缺乏一種隨性的大氣,隨性帶來的美感更讓我著迷。

香道本來就是人間煙火,何必給它加上一個莊重的儀式?

相關焦點

  • 日本北陸尋找安靜:生活必須要有儀式感!
    我是作者熱愛旅遊的嘉欣,專注於旅遊原創日本北陸尋找安靜:生活必須要有儀式感!旅行本應該是一件隨心所欲的事,於是放下了所有手頭上的瑣事,在未知的旅途中,尋找未知的邂逅。為什麼會選擇去日本這個小地方呢?想尋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在黃昏的夕陽西下下,漫步在鄉間的幽靜小路上,看黃昏落日落在阿爾卑斯山的另一邊,在清晨剛起床的時候呼吸大山中清新的空氣;在日本的海邊大喊:我想要自由······獨自一人,在自己最喜歡的季節,飛往到日本的首都東京,但卻沒有在東京停留過,沿著北陸 新幹 線,一覺醒來,來到了我想要去的這個地方。
  • 玩香道(組圖)(2014-10-16 11:15:37)
    玩香讓生活進入禪境  玩香人:葉嵐(《聞香》作者)現居地:成都職業:自由職業玩香史:十五年玩香物語:香道讓生活更純粹  接觸香有十幾年的歷史了,最早接觸的是藏香,和一般的香差別很大,很多香都是香精做的。
  • 香道——風雅與禪意並行不悖
    「花道」、「茶道」、「香道」都與中國剪不斷理還亂,日本將之化為生活的藝術,從貴族拓展到平民生活的細節中,至今在仍生機勃勃,而在我國由於傳承和歷史的原因旁落
  • 讓生活變得有儀式感,日本人都很注重這一個「細節」
    走進典型的日式生活,你會發現,日本人在過日子的時候,從來都不會缺少儀式感,春天賞櫻夏天觀看流螢和花火,秋天楓葉落滿地,冬天也會有一場聲勢浩大的冬日祭。不僅這些節日富裕日本人獨特的生活儀式感,就連日本人自己在日常的生活裡面也沒有忽視自己的儀式感。
  • 在中國已經冷淡的香道,還在日本完好保留,並成為上流社會標配
    在中國已經煙散灰冷的香道,還在日本完好地保留著,並成為上流社會雅集的一項活動,與茶道、花道一起,並稱「三雅道」。有著茶道協和,花道養心,香道靜心的講究。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這三雅道中的最後一道:香道。這些流派的實際數目非常多,大大小小,有的流傳下來,有的早已不見蹤影。目前,日本的香道有100多個流派,各派都有不同的風格和展示手法。大小香室之內,香席之上,各派具體做法有所差別,但大同小異。
  • 日本師傅街頭做蛋炒飯,儀式感滿滿,中國網友:滑稽感十足!
    日本師傅街頭做蛋炒飯,儀式感滿滿,中國網友:滑稽感十足!今天我們所說的也同樣是日本的一個蛋炒飯,這是日本街頭一個特別普通的位置,而且在這個攤位上也只賣這樣一種小吃,就叫做蛋炒飯,這個老闆是一位中年男子,他正在給旁邊的客人做蛋炒飯,但是實際上他的做法和我們平常生活中做蛋炒飯的方法幾乎是比較相似的,只是說這個鍋是有一些特別的鍋巴特別長,其實在日本他們做蛋炒飯在家裡做的話也都是用的這種長把的平底鍋,那麼這個老闆也同樣適用的
  • 「花道、茶道、香道」裡的中國意境
    茶道、花道、香道,並稱「三雅道」:茶道協和,花道養心,香道靜心,而這三道與中國傳統文化又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繫,在三道中悟人生之道,受到了千古雅士的追捧。茶道亦被視為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領略傳統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
  • 日本主婦曬三餐,精打細算過日子也很有儀式感,有質量的生活獲贊
    我有一位朋友,在日本生活多年,結婚生子,到現如今孩子都長大了,每天看她發圖曬圈都覺得特別有意思,而且特別充實,有時候是她一個人的午餐,有時候是做給家人的早餐或者晚餐,每一頓都不一樣,從盤子的對稱使用,到盤子裡的食物擺放,都給人非常安心、舒服的治癒感。
  • 日本普通人餐桌上的早餐走紅朋友圈:好好吃早餐,生活才有儀式感
    日本普通人餐桌上的早餐曬圖走紅朋友圈:好好吃早餐,生活才有儀式感每天清晨醒來,聞著廚房裡面飄出來的縷縷香氣,用普通的柴米油鹽,點亮一天的生活,懂得好好吃早餐的人,她們的生活本身就非常具有儀式感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有一組日本普通人餐桌上的早餐曬圖走紅了朋友圈。對於熱衷自己做早餐的日本主婦而言,在每個清晨時光中,好好吃飯,眼前的生活才有儀式感。如圖所示,所謂早餐要吃得營養豐盛,大概就是這樣的狀態了。
  • 【日本茶掛】香道掛軸
    日本香道從源於中國的聞香習俗而來,古時人們焚香沐浴、婦女常用香袋、寺院則有焚香祭祀習慣。
  • 生活中具有儀式感的10件事|讓生活變得有質感
    以前看《小王子》,文章裡小王子和狐狸有一段這樣的對話。 什麼是儀式?」小王子問狐狸; 「這是經常被遺忘的事情」狐狸說, 「這也是一種早已被人忘卻了的事,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 香道
    人們普遍認為,唐代鑑真和尚東渡,不僅把佛教傳到日本,同時帶去了品香文化。在奈良時代,香主要用於佛教寺廟禮儀,那時薰香的方法稱燒香、供香,當時也用於宮廷典禮、燻衣或令室內芬芳。平安時代,香料悄悄走進了貴族的生活,伴隨著國風文化的興起,焚香成為貴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們根據不同時間、場合選擇不同的香品,當時香的主要用途限於燻物。將各種香木粉末混合,再加入炭粉,最後以蜂蜜調和凝固,這就是所謂的「燻物合」。
  • 香文化(753)日本香道<三>
    在日本香道中主爐稱香元,香元備好香後,將香爐敬奉給香客。香客在日本香道中稱為「連眾」,主客稱為「正客」,坐於香元的右手側。
  • 探究日本傳統文化之美,揭秘古代日本的茶道、花道和香道
    不得不說,日本的傳統文化藝術美得讓人難以自拔。日本的茶道、花道和香道代代傳承,歷史悠久。哪怕到當代社會,日本的這些傳統文化藝術仍然受到追捧。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傳統的茶道、花道和香道。當時,公式儀式禮法有兩種,一種是京都公卿樣式的「京風」,另一種則為關東武士樣式的「江戶風」。大名多是「江戶風」。但自從將軍迎娶京都朝廷女子之後,不時舉行幕府、朝廷外交茶會,於是,大名也接二連三努力學習公卿樣式的茶道禮法,結果,「京風」逐漸蓋過「江戶風」。武士門第文化之所以和朝廷貴族文化相通,原因正在此。
  • 喝茶需要儀式感!村上春樹說:廣州人生活的儀式感離不開茶?
    都說喝茶需要儀式感,從賞茶、洗器、投茶、燒水、注水等,每一個細小的環節無不體現著愛茶之人 對茶的敬畏之心。村上春樹在自己的文章中說:儀式感是很重要的事情。儀式是什麼?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它的日子不同,使某一刻與其它時刻不同。把一件單調普通的事變得不一樣,它讓生活成為生活,而不是簡單生存。
  • 在日本,尋找儀式感的生活,來一場不可錯過的親子遊
    去日本其實不必太過於擔心語言的問題,有些時候日本人說簡單的英語,但是因為帶有口語,所以有時候也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其實在漢語中有很多能夠看得懂的漢字,反正現在也有翻譯器,所以到哪裡都不用擔心語言的問題,日本的交通是比較傷腦的,西瓜卡類似國內的交通卡,還可以在商店買東西用。
  • 愛茶愛普洱:生活需要儀式感,品飲普洱是一種生活藝術
    幾千年來,中國以「慢生活」著名。近些年來,「慢生活」,「品質生活」的呼聲不絕於耳,人們反思,成天忙忙碌碌,生活在那裡?難道追求幸福生活的唯一方式:就是把自己忙死?於是回歸傳統,回歸優雅,回歸休閒品味,回歸詩意生活的聲音又屢屢掀起浪花。不過,在欲望高漲的時代它常常被稱人為一種奢侈。其實中國的傳統文化早已指出: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 諾心LECAKE熊抱吐司 幫你尋回生活的儀式感
    工作和生活中總能聽到有人說:「好無聊,生活真沒意思」,其實很多時候不是生活沒意思,而是你沒意思。生活中幸福和痛苦的體驗都來源於自己的心態,如果逃不掉忙碌的工作,避不開瑣碎的家事,那就給自己製造一些小驚喜,比如 假期就要去度假,紀念日就要有禮物,很多時候,簡單的儀式感會讓人心生歡喜,細碎的生活中,不止有眼前的動次打次還有很多「小確幸」等著我們去發現,諾心LECAKE在這個盛夏全新推出具有儀式感的「小確幸「——熊抱吐司,讓它來開啟一場舌尖上的盛宴。
  • 致,精緻生活的儀式感
    但在內心中渴望生活儀式感的我,並不想要再如以往那般驅車前往。我想做一次只顧欣賞風景的「乘客」,讓更好的出行方式載我遠離鬧市,漸漸駛向我心中的詩意樂園。 如約而至的精緻出行    現在是早上8點半的上海,我早已提前在耀出行APP上預約好兩日一晚的用車行程。
  • 玩香道(組圖)
    然而,認識了黃稼偉,沉香又在我的生活中活了過來。  走進稼偉的 「停雲香館」,就像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那種香氣,絕對不屬於鬧市,不屬於塵世,不屬於現世。它仿佛一下子將人掏空了,又像是一下子把人填滿了。它讓人突然沉下來,又讓人輕得要飄浮起來。它讓人頓然沒有了時間的概念,空間感也變得模糊。這是一種致幻的香氣嗎?卻又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