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日本傳統文化之美,揭秘古代日本的茶道、花道和香道

2020-12-13 種草大芒果

不得不說,日本的傳統文化藝術美得讓人難以自拔。日本的茶道、花道和香道代代傳承,歷史悠久。哪怕到當代社會,日本的這些傳統文化藝術仍然受到追捧。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傳統的茶道、花道和香道。

茶道

豐臣秀吉喜歡茶道,因而茶道在秀吉時代便已經廣傳於大名之間,到了德川幕府時代,茶道依舊是最有人氣的技藝之道。或許應該稱為「禮儀之道」,因為茶道有許多規矩,而且是幕府與諸大名進行外交時不可欠缺的禮儀文化。幕府記錄簿留有大量有關茶道的記載。

不僅大名,連一般武士門第也視茶道為最重要的外交文化,之後逐漸成為武士門第女子的基本教養之一。

茶道重視舉止言談和禮儀。

話說第三代將軍家光時代,大奧創始人春日局臥病不起後,大奧的實權逐漸轉移至側室阿萬(永光院,1624—1711)手中。阿萬是京都朝廷參議六條家名門出身,不但擔任大奧女官的舉止禮法教授,也備受家光寵愛,在大奧深得人心,是公認的春日局後任。

阿萬深諳並極為重視禮法,不但要求大奧女官諸事守禮,甚至命政治舞臺的官員也要守禮。至此為止,武士門第還殘留著戰國時代的粗魯作風,正是從家光時代起,武士門第才逐漸成為舉止禮法的規範。

當時,公式儀式禮法有兩種,一種是京都公卿樣式的「京風」,另一種則為關東武士樣式的「江戶風」。大名多是「江戶風」。

但自從將軍迎娶京都朝廷女子之後,不時舉行幕府、朝廷外交茶會,於是,大名也接二連三努力學習公卿樣式的茶道禮法,結果,「京風」逐漸蓋過「江戶風」。武士門第文化之所以和朝廷貴族文化相通,原因正在此。

花道

「花道」亦稱「華道」,起源是佛教的「莊嚴」,也就是裝飾、修飾,極盡裝飾之意。

江戶時代初期,文化中心仍以京都為主,後水尾天皇的沙龍正是當時的文化精粹所在。天皇特別喜歡花道,當時的花道指導者是池坊華道第二代掌門人池坊專好(1575—1658)。

寬永六年(1628)正月,天皇邀請池坊專好進宮舉行花會。據說,直至該年秋天,宮中總計舉行了三十三次花會。另一方,江戶城的秀忠和家光也非常喜歡池坊華道。翌年寬永七年,秀忠造訪位於櫻田的薩摩藩藩主宅邸時,茶會上的花正是池坊專好插的。

寬永十八年(1641),池坊受家光邀請,前往江戶,擔任家光的華道教授。之後,在江戶住了一年多,以大奧為主,輪流前往諸大名宅邸教授華道。

後來,隨著經濟發展,華道在庶民之間也流傳起來,市面更出版大量有關華道的書籍,於是,華道便擴展至全國各地。不過,隨著時代變遷,新型的自由插花流派興盛,逐漸取代了規則特別多的池坊華道。武士階級或庶民階級的茶會都盛行自由插花,也就是現代的日本「花道」樣式。

「花道」以江戶商家和武士門第妻女為中心,逐漸廣傳,並出現眾多獨自流派的「花道」創始人,這正是現代日本「花道」掌門人制度的起源。

如此,「花道」成為女子出嫁前的必修課程之一。

第十一代將軍家齊時代,曾發出華麗藝道禁令。本來「花道」也被列入取締對象之一,後來「花道」和「茶道」均被當做女子藝道而受幕府認可。大奧是女子學習舉止禮法的最高學府,想進大奧工作的女子,若在事前先學好「花道」,據說相當有利。

大奧到處都有演出四季風情的花器及插花作品,即便在進大奧之前學了「花道」,進了大奧,高竿者多的是,學海無涯勤是岸,還是得上課。

香道

江戶時代登場的「香道」,則是招人舉辦香會,點燃香木,讓在場的人享受其香味。現代的日本「香道」正是江戶時代的文化遺產。

江戶時代初期,民眾得知朝廷有天皇親自取名的所謂「敕銘香」後,「香道」變成一種遊戲,民間流行起類似下棋的聞香賽,日文稱為「盤物」。當時是後水尾天皇及東福門院(德川和子)的蜜月時代,宮中女官也流行起聞香賽,後來傳進江戶城大奧,眨眼間便成為大奧女官的人氣藝道之一。

「盤物」又稱「賽馬香」,就是聞出香木名後,可以移動騎馬玩偶前進的遊戲。這個「盤物」是精美工藝品,甚至成為大名女兒出嫁時的嫁妝之一。而且也出現按一定規則判別香氣的「組香」遊戲,這遊戲不簡單,需具有古典文學素養與和歌造詣。

只是,香木非常貴重且高價,參加香會的人也必須具備歌道知識等高等教養,因而不如「花道」那般流行,但人氣很高。有資格參加香會,等於你是知識分子中之精英的證明,想晉升為高級女官的人,當然會努力學習。

總之,大奧凝聚了各種禮法與藝道課程,只要在大奧習得一項藝道,出大奧後便能自己開私塾,收學生,賺學費,甚至成為某某流派的創始人。這對當時無法賺錢養活自己的女子來說,確實是個夢寐以求的理想國度。

日本傳統的茶道、花道和香道,是日本幕府時期女子的必修課。只有精通茶道、花道和香道,才算得上真正的古代淑女。

相關焦點

  • 「花道、茶道、香道」裡的中國意境
    茶道、花道、香道,並稱「三雅道」:茶道協和,花道養心,香道靜心,而這三道與中國傳統文化又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繫,在三道中悟人生之道,受到了千古雅士的追捧。讚美自然、儀禮、德行、胸中的氣韻、內心的澄明都是花道的題中之義。它所要追求的是「靜、雅、美、真、和」的意境。學習花道要注意觀察花的每一個自然的表情,花和人一樣要體現她最美的一面。
  • 【日本茶掛】香道掛軸
    十五世紀,日本進入了東山文化時代, 在精通雅道技藝的足利義政將軍支持與倡導下,日本香道的基礎基本確立,這一時期要比日本茶道、花道的形成略早一些,但總體上仍屬於同一時代的發展產物。香道被認為是一種可以使人們的生活更豐富、更有情趣的修行法門, 日本香道師泓森道提出 :「燃我一生之憂傷,換你一絲之感悟。」
  • 劍道、花道、茶道……日本為何那麼多「道」?
    例如常見的茶道、花道、香道、劍道……武士道等等,就是吃個拉麵也有面道,某種意義上來講,把尋常的事做到極致就成了「道」,而這又剛好符合日本人的特質。從什麼時候開始,日本人專注於「道文化」了呢?當然,現在日本的「道文化」,和中國道教可能已經關係不大,但道教在日本的發揚光大,但這也證明了日本很早就開始學習他國文化中的精華,非常具有「去其糟粕的拿來主義精神",以後的歷史中都在不自覺的從道文化中汲取治世的法理依據
  • 「京都遊學 · 古董祭」在茶花香道的日式美學中,來一次文化漫步
    因此要了解日本,最好的方法便是造訪京都。讓我們共同深入領略京都的歷史與人文,探究古舊絢爛的平安京。Day 3  4月2日  池坊花道資料館-六角堂-花道學習-茶道學習-傳統文化表演-祗園、花見小路由花道流派副家元展示插花,介紹日本花道誕生及發展史。一對一指導學員的插花作品修改。【茶道學習】在「無聲庵」中,了解日本茶室構造,感受、學習茶道禮儀及技法。通過一碗抹茶、一枚茶點親身感受茶道一期一會之美。參訪京都最古老的禪寺,日本禪茶文化的發源地。 【京都傳統文化表演】觀看京都傳統文化表演 傍晚自由漫步京都幽靜的祗園、花見小路。
  • 日本傳統文化——茶道
    茶道的根本是任憑自然的體態,珍視季節之感,以「接待」和「裝飾」為基本的生活文化。作為主人,首先要整飾庭園,在茶室內做好掛軸、水、茶碗等事先準備。這些都是日本的風土所孕育的文化的結晶。所以茶道是「日本的美之世界」。而且賓主之間,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馨之人情是非常重要的。這就是「和敬靜寂」之精神。
  • 茶道、花道、香道 人文陶藝家初陳勇個展講座
    茶道、花道、香道 人文陶藝家初陳勇個展講座 時間:7月17日 15:00地點:北京路314號 聯合書店臺灣唯一能同時詮釋茶道、花道、香道三道的陶藝名家初陳勇,於7月16日起,在廣州與深圳兩地展開為期三個月的「初陳勇巡迴個展」。
  • 茶道、花道、香道、古樂聚集一堂 東方美學雅集交流成功舉辦
    原標題:茶道、花道、香道、古樂聚集一堂 東方美學雅集交流成功舉辦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範萌)大雨擋不住人們求美的熱情。5月17日在大雨中,藝展講堂·對話設計之《東方美學雅集交流》在藝展中心二期8樓「藝展·創意特區」成功舉辦,現場聚集了超高人氣,可謂是「一位難求」,觀眾淋漓盡致地體驗了一番純正的東方美學生活!
  • 「京都遊學」四月櫻花季,京都深度探訪,體驗茶花香道中的美學意境
    尋訪京都,追尋盛唐的影子,體味中華文化的另一種可能。京都,也濃縮了日本歷史的眾多篇章,各類遺址的保存較為完好。因此要了解日本,最好的方法便是造訪京都。讓我們共同深入領略京都的歷史與人文,探究古舊絢爛的平安京。本次京都遊學打造以香道修學為主,茶道、花道體驗為輔,探訪專業古董大集的深度「京都文化之旅」。去京都的古巷中,尋找隱匿著的茶、花、香道的技藝與哲思。
  • 久負盛名的日本花道,從中國傳統花藝文化中學到了什麼?
    日本人習慣將品茶、習武、書法抑或插花等傳統技藝稱之為「道」,於是就有了「茶道」、「劍道」、「書道」、「花道」,這些「道」都是有文化傳承的日本花道經過長時間的文化浸染與發展,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藝術形式,盛名久負於國際插花界,在世界各國吸粉無數。
  • 日本有儀式感的香道,其實在中國早已是百姓的生活必須
    香道最早起源於中國,在唐朝時被流傳到了日本,最終在日本形成了一種傳統藝術,同花道、茶道一同被稱為雅道。日本人注重儀式感,每一個動作和每一個表情都有要求十分標準,在外行人看來非常獨特。近年來茶道盛行,很多人都紛紛跑到日本去學,穿著和服打茶,一招一式學的似模似樣。不就是被日本的儀式感所折服的嗎?其實我們國家的香文化比日本還要久遠,從秦朝開始就有佩戴香囊和插戴香草的習慣。到了宋朝更是鼎盛,用香成為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香道——風雅與禪意並行不悖
    「花道」、「茶道」、「香道」都與中國剪不斷理還亂,日本將之化為生活的藝術,從貴族拓展到平民生活的細節中,至今在仍生機勃勃,而在我國由於傳承和歷史的原因旁落
  • 花道、茶道、武士道發展迅猛,日本人為何要追著「道」文化不放?
    日本是一個很神奇的國度,可以把一些外來事物結合本國具體歷史情況進行改造的同時,又能將這些事物發展到極致,例如「道」文化,我們可以在日本的很多活動中看到「道」文化的存在,花道、茶道、武士道等等,各式各樣的活動,都可以在某種方面和「道」文化連上關係。
  • 香道的風雅與禪意
    微信號:TAIZHOUWENHUA傳播:傳統文化、書畫名家、藝術品收藏、茶道、文玩雜項私人會所、雪茄菸鬥咖啡、遊艇帆船、旅行攝影、養生美食✎主編私人微信:1647037587 「花道」「茶道」「香道」都與中國剪不斷理還亂
  • 論文鑑賞:論中國傳統文化對日本茶道的影響
    茶作為一種精神文化載體,由中國傳入日本後,與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和本土神道思想相融合,形成了特徵鮮明的日本茶道文化。日本茶道是以品茶為主而發展出來的一種特殊文化,是日本文化與藝術相結合的一個縮影,它匯集了日本園林、建築、禮儀、書道、花道、陶瓷和料理等的特質,是日本藝術的綜合體現。
  • 香道
    香道與茶道和花道並稱為三雅道。
  • 在中國已經冷淡的香道,還在日本完好保留,並成為上流社會標配
    在中國已經煙散灰冷的香道,還在日本完好地保留著,並成為上流社會雅集的一項活動,與茶道、花道一起,並稱「三雅道」。有著茶道協和,花道養心,香道靜心的講究。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這三雅道中的最後一道:香道。日本香道文化起源於約六世紀,鑑真大師東渡,在傳播佛教的同時,也給日本傳入了薰香和香文化。因此在奈良時代,無論是佛教寺廟、宮廷典禮,都會香菸瀰漫,少數用於薰香或者是室內空氣芬芳。平安時代以後,香文化從寺院走向王宮貴族,學起唐人做法,經常舉行「香會」,進行聞香、品香。
  • 【日本|研學旅行】去日本,從心發現|2018深度文化之旅
    茶道體驗  |  文化藝術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種儀式化的、為客人奉茶之事。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飯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熊本西田田鶴子茶道老師和體驗茶道的中國學生香道體驗  |  生活美學禮儀始於知識前。通過香道的學習,帶孩子們走進日本禮儀,初識禮儀的重要性。
  • 日本民俗小記
    在這櫻花盛開的季節,爭相觀賞櫻花,已成為日本人民的傳統活動。全國各地都舉行傳統的賞櫻花活動,家家戶戶扶老攜幼到公園或其他地方去觀櫻。人們聚在櫻樹下聊天、飲酒、唱歌、跳舞,熱鬧非凡。        茶道、花道、書道、香道    在日本,茶道是一種通過品茶藝術來接待賓客、交誼、懇親的特殊禮節。
  • 如果說日本茶道的精神是「和敬清寂」,那中國的茶道精神是什麼?
    #「一種中國人久已忘去的茶道,他們正弄得津津有味。那是佛教上來的玩意,表現一種欣賞小東西的沉思哲學。這種茶道的儀節是非常繁重;日本人生活裡充滿了這種類似的無聊。」日本的茶種是從我國輸往過去的,我國其實並沒有所謂茶道一說,而茶一到了日本,卻有茶道了。我們只有把茶作為一種藝術的享受,卻不知道從茶裡可以得「道」。
  • 日本插花藝術—花道
    說起日本的花道,大家腦海中可能首先浮現出一個身著和服的女子,跪坐在榻榻米上插花的場景。花道不是某一種植物或某一種造型,也不是花朵的簡單堆砌,而是一種情感的表達和藝術的創造。川瀨敏郎的《一日一花》一書和石原裡美出演的《高嶺之花》電視劇等文學影視作品也讓日本插花藝術進入了許多普通人的視野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