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道、茶道、香道」裡的中國意境

2020-12-25 漯河統戰網

茶道、花道、香道,並稱「三雅道」:茶道協和,花道養心,香道靜心,而這三道與中國傳統文化又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繫,在三道中悟人生之道,受到了千古雅士的追捧。


茶、花、香給予人的不僅是它閒適、淡雅的表象,它們創造出的美的意境,正是人們在這浮躁的社會中所欠缺的!





通過插花感受自然以及生命的變化,在創作美麗的作品和欣賞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審美,這種以插花為手段,以提高精神世界修養為目的的學習生活方式,稱作花道。


花道各流派的基本精神就是「天、地、人」的和諧統一,這是東方特有的自然觀念和哲學觀念。


花道家不僅認為花是美麗,還覺得花反映了時光的推移和人們內心的情感。花道所要呈現的是一件美的事物,同時也是一個表達的方式、修煉的方式。



達到人、花一體是一種境界,這就要通過訓練讓內心平靜如鏡。讚美自然、儀禮、德行、胸中的氣韻、內心的澄明都是花道的題中之義。它所要追求的是「靜、雅、美、真、和」的意境。


學習花道要注意觀察花的每一個自然的表情,花和人一樣要體現她最美的一面。



花道和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花道本身,就帶有著修身養性的功能。在學習花道的過程中,需要平神靜氣,不可浮躁動怒,所以花道可以用來提高自身修養。


另外插花可以提高審美情趣。花道講究高低參差、疏落有致,顏色和花的種類的搭配選擇都很有講究。在細心揣摩並掌握插花技巧的過程中,個人對美的認識和感悟也會逐漸加深。



了解了美的真諦,能夠讓花更美麗的女性,同理也能夠讓自己看起來更加美麗,更有氣質。通過花道,女性可以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自然的美和力量,加強花草樹木皆有生命的意識。




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視為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領略傳統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



與花道不同,茶道被譽為是道家的化身。茶道源於中國,之後又傳入西方。道教茶道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一體,注重尊人、貴生、坐忘、無己和道法自然。


尊人:對茶的認識上,古人認為茶是天涵之,地栽之,人育之的靈芽。對於茶,天地有涵栽之功而人有培育之功,人的功勞最大。



貴生:貴生是道家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義思想。在道家貴生、養生、樂生思想的影響下,中國茶道特別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養生的功能,以及怡情養性的功能。


坐忘: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聰明。茶道提倡人與自然的相互溝通,融化物我之間的界限,以及「滌除玄鑑」「澄心味象」的審美觀照,均可通過「坐忘」來實現。



無己:即無我,這並非是從肉體上消滅自我,而是從精神上泯滅物我的對立,達到契合自然、心納萬物。「無我」是中國茶道對心境的最高追求。


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質、行為、精神三個層次。物質方面認為茶是大自然恩賜,在種茶、採茶、制茶時必須順應大自然的規律才能產出好茶。



行為方面講究在茶事活動中,一切要以自然味美,一樸實味美,東則行雲流水,靜如山嶽磐石,笑則如春花自開,言則如山泉吟訴,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應發自自然,任由心性,好不造作。


精神方面,要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靜、恬淡、寂寞、無為,使自己的心靈隨茶香瀰漫,仿佛自己與宇宙融合,升華到「悟我「的境界。




香道簡單的講就是「香氣的藝術」,它是將沉香及檀香點燃及薰香所產生的香氣、煙形加上配合富於藝術性的香道具、還有香道生活環境的布置,造出典雅清麗環境。在這種環境中作文作畫都極盡美感。


人類對香的喜好,乃是與生俱來的天性。香,在馨悅之中調動心智的靈性,於有形無形之間調息、通鼻、開竅、調和身心,妙用無窮。



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大力張揚「仁」即愛人的忠恕之道的同時,強調「仁」的執行要以「禮」為規範,提倡德治和教化,而中國香道文化就把儒家思想表現得淋漓盡至了。


此外,儒學認為寰宇人文都在情感理性群體協調相處之中。



我國香道文化中清新、天然、嫻雅的精神,即是儒家思想最充分,客觀而現實的表達出來。香是自然造化之美,人類之好香為天性使然。


從早期的簡單用香,到後來的富有文化氣息的品香、詠香,體現了人類熱愛自然的積極情趣,表明了人類安逸從容的生活態度。


轉載自:武大人文教育中心


相關焦點

  • 茶道、花道、香道 人文陶藝家初陳勇個展講座
    茶道、花道、香道 人文陶藝家初陳勇個展講座 時間:7月17日 15:00地點:北京路314號 聯合書店臺灣唯一能同時詮釋茶道、花道、香道三道的陶藝名家初陳勇,於7月16日起,在廣州與深圳兩地展開為期三個月的「初陳勇巡迴個展」。
  • 探究日本傳統文化之美,揭秘古代日本的茶道、花道和香道
    日本的茶道、花道和香道代代傳承,歷史悠久。哪怕到當代社會,日本的這些傳統文化藝術仍然受到追捧。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傳統的茶道、花道和香道。茶道豐臣秀吉喜歡茶道,因而茶道在秀吉時代便已經廣傳於大名之間,到了德川幕府時代,茶道依舊是最有人氣的技藝之道。
  • 茶道、花道、香道、古樂聚集一堂 東方美學雅集交流成功舉辦
    原標題:茶道、花道、香道、古樂聚集一堂 東方美學雅集交流成功舉辦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範萌)大雨擋不住人們求美的熱情。講堂取得空前成功,眾嘉賓精彩演講與互動交流、引出許多價值觀點,活動中穿插中華花藝、古樂、香道、茶道、詩歌、漢風荷舞文化體驗,讓人從思想、視覺、聽覺、嗅覺得到全面的文化洗禮和薰陶。
  • 香道
    香道與茶道和花道並稱為三雅道。
  • 香道的風雅與禪意
    」「茶道」「香道」都與中國剪不斷理還亂,日本將之化為生活的藝術,從貴族拓展到平民生活的細節中,至今仍生機勃勃,而在我國,由於傳承和歷史的原因旁落,令人遺憾,若尋訪這些雅道還要到鄰邦去。  所謂香道,是一種以「樂香」為道藝的高雅藝術,通過眼觀、手觸、鼻嗅等形式對名貴香料進行全身心的鑑賞和穎悟,通過訓練讓內心澄明,至清無垢,不斷追求「靜、雅、美、真、和」的意境。
  • 香道——風雅與禪意並行不悖
    「花道」、「茶道」、「香道」都與中國剪不斷理還亂,日本將之化為生活的藝術,從貴族拓展到平民生活的細節中,至今在仍生機勃勃,而在我國由於傳承和歷史的原因旁落
  • 劍道、花道、茶道……日本為何那麼多「道」?
    例如常見的茶道、花道、香道、劍道……武士道等等,就是吃個拉麵也有面道,某種意義上來講,把尋常的事做到極致就成了「道」,而這又剛好符合日本人的特質。從什麼時候開始,日本人專注於「道文化」了呢?在漫長的歲月裡,道家文化在日本國土上進行不斷地發展,逐漸建設為有日本特色的宗教主義,這樣從原本的中原道家一躍發展成神道教的神學理論,也給後來的日本人熱衷於各種「道」文化打下了基礎。
  • 【日本茶掛】香道掛軸
    日本香道從源於中國的聞香習俗而來,古時人們焚香沐浴、婦女常用香袋、寺院則有焚香祭祀習慣。
  • 日本有儀式感的香道,其實在中國早已是百姓的生活必須
    香道最早起源於中國,在唐朝時被流傳到了日本,最終在日本形成了一種傳統藝術,同花道、茶道一同被稱為雅道。日本人注重儀式感,每一個動作和每一個表情都有要求十分標準,在外行人看來非常獨特。近年來茶道盛行,很多人都紛紛跑到日本去學,穿著和服打茶,一招一式學的似模似樣。不就是被日本的儀式感所折服的嗎?其實我們國家的香文化比日本還要久遠,從秦朝開始就有佩戴香囊和插戴香草的習慣。到了宋朝更是鼎盛,用香成為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在中國已經冷淡的香道,還在日本完好保留,並成為上流社會標配
    在中國已經煙散灰冷的香道,還在日本完好地保留著,並成為上流社會雅集的一項活動,與茶道、花道一起,並稱「三雅道」。有著茶道協和,花道養心,香道靜心的講究。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這三雅道中的最後一道:香道。對於專門的香道受業者來說,比之於茶道、花道,學習香道更顯路途漫長,而格外考驗一個人的心志:第一年專門練聞香,第二年練香灰造型,第三年進入綜合訓練,進入第四年才給「初傳」證書。晉級到「皆傳」級別需要十五年,而到最高的「奧傳」一級,則需要花上二十五到三十年的時間。
  • 你知道是誰把中國的茶種帶回日本多年以後他提出了日本茶道
    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最早記載。據史料記載,南宋紹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榮西首次將茶種從中國帶回日本,從此日本才開始遍種茶葉。
  • 「茶道花道與文化自信」研修班在長沙啟動
    新湖南客戶端11月23日訊(通訊員 李清秀)近日,國際茶模茗匠茗星學院的「茶道花道與文化自信」研修班在湖南新聞大廈至道軒啟動。 「樂以載道、和以興邦」,茶道、花道的名家們匯聚一堂,在至道軒展示了美妙絕侖的茶藝、花藝和禪舞表演。
  • 如果說日本茶道的精神是「和敬清寂」,那中國的茶道精神是什麼?
    #「一種中國人久已忘去的茶道,他們正弄得津津有味。那是佛教上來的玩意,表現一種欣賞小東西的沉思哲學。這種茶道的儀節是非常繁重;日本人生活裡充滿了這種類似的無聊。」日本的茶種是從我國輸往過去的,我國其實並沒有所謂茶道一說,而茶一到了日本,卻有茶道了。我們只有把茶作為一種藝術的享受,卻不知道從茶裡可以得「道」。
  • 上海海關查獲走私香道文玩商品大案
    上海海關20日公布了六起低報價格走私進口香道文玩商品案件,案件總值約1.54億元,目前已有九名犯罪嫌疑人落網。  據吳淞海關調查,2010年12月至2014年2月,上海源木實業有限公司及其關聯企業以低報價格手法,多次從日本走私進口薰香、香爐等香道文玩商品,案值1.08億元,偷逃稅款2150萬元。
  • 日本人的心靈故鄉,花道、茶道的繁盛之地,別有一番風情
    都說京都最初設計是仿中國隋唐時代的長安、洛陽而建,她是日本紡織品、陶瓷、漆器等傳統工藝品的產地,也是日本花道、茶道的繁盛之地。現在藝伎教師也培訓傳統茶道、花道、古琴、雅樂、狂言、舞伎、文樂等。寺廟莊嚴,樹蔭如蓋,訪客稀少,意境幽遠。此時雖無櫻花紅葉之嬌豔,而青楓搖曳,倒也別有一番風情。
  • 日本人的心靈故鄉,花道、茶道的繁盛之地,別有一番風情!
    都說京都最初設計是仿中國隋唐時代的長安、洛陽而建,她是日本紡織品、陶瓷、漆器等傳統工藝品的產地,也是日本花道、茶道的繁盛之地。經久歲月的積澱,使京都市擁有豐富的歷史遺蹟,成為日本傳統文化的重鎮之一。京都塔與京都車站隔街相望,是京都知名的地標之一,周圍全是繁華的商業街區。
  • 丁以壽:中國茶道義解 名師專欄
    茶道發源於中國。中國茶道興於唐,盛於宋、明,衰於近代。宋代以後,中國茶道傳入日本、朝鮮,獲得了新的發展。
  • 御座焚香圖的香道信息
    這個畫對中國香道史有重大意義。讓我們放大細圖觀察。宮女的手型從動作看是大指和中指把香丸從香盒放入香爐後,抬起的這個時間,這個可以自己比劃一下可知。中國傳統香道器物一般是瓶爐盒三樣,香匕(方形和圓形),香箸(兩個筷子狀)。為何用手拿香丸而不是香箸,筷子夾香丸,沒有手方便。香箸作用是啥呢?撥火取香,總宜用箸。撥火其中一個就是做爐灰形。我們從大圖可以看到這個圖中的香爐爐灰是做了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