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一念向北

2021-02-22 冬歌文苑

八月漸遠,炎炎夏日過去,天氣己經不再悶熱了。晚風吹在身上,涼爽愜意,這樣的時令適合遠足,適合放飛夢想,適合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走走,看看別樣的風景。 心意己定,簡單地收拾好行李,背上背包,就離開了家門,又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按照計劃中的時間,規劃好一路的行程,和幾位喜歡旅遊的朋友,自駕出遊,說好了一路走走停停。 想想此次出行,沿途將會遇見的山山水水。遐想那些不期而遇的驚喜,那些意外的發現,那些在心中無數次描摩過的畫面的突然呈現,心中便被喜悅填得滿滿的,背上的行囊仿佛也輕了,邁向前方的腳步,變得格外有力。

 按照約定,九點整到達指定的地點,和朋友們會合,上車,出小城,沿瀋海高速一路向北。有朋相伴,一路同行,愛好趨同,志趣接近,這樣的同遊讓人想想也很開心!舒緩的音樂聲中,前方在不停地招喚,家被暫時留在了身後。 這次出門,只帶了一本薄薄的便於攜帶的小書,中華書局出版的《怎樣賞詩》,詩詞中國的普及讀物。《怎樣賞詩》,計四篇文章,卻都是名人之作。開篇是張中行的《讀詩》,之後是錢穆的《談詩》,再後是施蟄存的《唐詩絕句雜談》,最後壓軸的是王季思的《詞的欣賞》。 寄情於山水,心情愉悅自不必說,而坐車卻是枯燥無味。車窗外的風景一閃而過,都是碧綠的向後退去的行道樹,都是看了又看的藍天白雲。也有含黛的青山,也有茫茫的秋水,因為不是目的地,這些偶入眼帘的山水,全都急匆匆的向後退去了。 

收回望向車窗外的目光,看看同行的朋友,全都抱著手機,刷微信,讀電子文檔,戴著耳機聽音樂。而我,則翻閱著手中單薄的便攜書,看幾行文字,閉目思索;再看幾行文字,默默懷想;坐車的單調無味,因了一本小書的調適,所思所想,居然全都生動了起來。 《讀詩》,簡潔明了,由讀談起,先說為什麼讀詩,後談怎樣讀詩。劃出路徑,由《詩經》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到《楚辭》的「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熟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再到樂府詩的純樸自然。從《古詩十九首》的情厚味厚語言厚的靜中見動、淡中見濃、家常中見永恆,到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田園詩淳樸、真摯、自然的意境…… 

車輪滾滾向前,我的思緒卻跟著文字追溯上古的歷史,讀到魏晉時的曹氏父子,便想起文學史上,被後人稱頌為「建安風骨」的一代文風;想到《觀滄海》和《七步詩》,想到「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己」的千古名句。 讀到左思的名字,自然而然就聯想到前段時間,囫圇吞棗地讀過的,他面壁十年,以其獨特的視角和寫作方式,呈現給後世的,三國鼎立時期魏、蜀、吳各都城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歷史風貌和人文特色的不朽名篇《三都賦》…… 

有書相伴的車程,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下午三點多,按預定抵達山東的東營。把行李存放進酒店,一身輕鬆地出門,去找遊玩的第一站,全國首個以展現黃河文化為主題的城市公園——清風湖公園。 

站在東營的街邊,感覺這裡的道路特別寬敞,也比較乾淨。走在人行道上,細心觀察當地的行人,她們無論是一群人走在一起,還是一個人獨行,腳步都是不緊不慢的,很是悠閒自在。慢生活的小城,是東營留給我的第一印象。「養養花,種種草,賞賞月,逗逗貓。慢下來,才能發現生活之美。

順路走著,想起家中書桌上,尚未讀完的汪曾祺先生的《人間草木》封面上的這段話。 喜歡草木,每到一個地方,會先抬頭看看路邊的行道樹。總是固執地認為:路邊的行道樹,猶如一個地方的臉譜。漫步在東營的街頭,驚訝地發現,寬闊的道路邊,竟有許多高高的苦楝樹。它們排成行,兀自獨立,又彼此相守相望。它們有著挺直的枝幹,寬闊而平整的樹冠。遠望近看,它們的身姿都是那麼的修長而灑脫。儘管它們的葉子已經轉黃,而掛在空中的那一串又一串青果,卻象搖晃的風鈴,吸引著路人的目光。 仰望著樹上的青果,想起它年少時淺紫細碎的花瓣,想像它成熟之後的金黃,想到在這異地他鄉的意外遇見,我的心中莫名的對東營又多出了幾分好感。 想起小時候,最早識得的樹木裡,楝樹的印象最是深刻。

猶記那個初冬,童年的我經過屋後的楝樹下,常被懸掛在樹梢上的果實所吸引,以為楝樹的棗子就是木棗,盼望它早些成熟。奶奶看到我常在楝樹下仰望,便告誡我,楝樹棗子有毒,和藥一樣的苦,不能亂吃,吃下去會藥死人的。 一夜寒風吹徹,早上起來,樹下落了許多的楝樹棗子,我開心的撿著,裝滿了兩邊的口袋。躲過奶好的視線,偷偷地咬開一顆,還沒來得及咀嚼,那苦澀的味道瞬間就鎖住了我的味蕾,猛然想起奶奶的話,嚇得我趕緊把它吐掉,急急忙忙的跑去漱口…… 

今天,在我的老家,因為當年集體清除過雜樹,已經很難再見到苦楝了,而在山東東營,這個北方的小城,苦楝,作為行道樹,竟然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從酒店門前的道路向東走去,也沒有多遠的距離,清風湖就盡收眼底了。這坐佔地面積2690畝的公園,湖面水體面積達1200畝。是山東省最大的城市公園。沿著柳絲拂面的濱湖大道,踏上伸入湖面的木質棧橋,放眼望去,開闊的湖面上波光湧動,鷗鷺齊飛。這些充滿靈性的飛鳥,在水天之間展翅盤旋,它們追逐著,嬉鬧著,歡快的鳴叫聲傳出去很遠很遠…… 

湖心島上,蒼翠的叢林鬱鬱蔥蔥;一座白塔,莊重典雅地聳立在綠樹叢中。把目光從白塔向北轉望,五座步行景觀橋隔水相連,一路排開,湖光映襯,天高水碧,呈現在眼前的是湖島相連,古今相映,動靜相宜,水綠相諧的非凡氣勢。濱岸綠柳隨風,蘆葦臨水輕搖,背陰的湖邊,隔不多遠,就會看到三三兩兩的垂釣者,他們有老有少,戴著太陽帽和墨鏡,穿著長袖衫,聚精會神的,或坐在自帶的帆布小几上,或站在沿岸的石階上,悠悠然釣著秋水。 水界綿長濱水遊憩的氛圍,舒朗清明風高雲淡的意境。讓我們在清風湖邊流連忘返,不知不覺中已是華燈初上。 

往回走的路上,感覺有點累,看微信運動,已然走了萬步以上,而我們第一站選擇東營,是為黃河入海口而來。 

2018年9月20日

相關焦點

  • 【散文】 薛斐/一路向北
    一路向北的丹江碧水溝通了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穿過河流219條,跨越鐵路44處,公路橋571座,節制閘、分水閘、退水建築物和隧洞、暗渠等各類建築物936座。如此浩大的工程,凝聚著數十萬建設者披星戴月、奮力鏖戰的辛勤勞動和智慧的結晶。
  • 一念相思,終腸斷~
    目光如若呆滯可以描述這般想念的目光,那麼深邃含淚的眼眸,正在極力掙脫這世俗的束縛,向北望向那樓滿江南有你的地方。寄望與風,給你暖。心念一念向北,尋你在的地方,頓然心驚如許,再也入不了這紅塵俗世。落幕處,一念向北望向你,一路向南去遠方。 一念相思,終腸斷一念相思,思君過往,你我書寫著故事。二念相思,思君現今,各自書寫著心事。三念相思,思君將來,何去又何從?
  • 讀書會:修得浮世歡喜心,一念痛苦在地獄,一念歡喜在天堂
    讀書會:修得浮世歡喜心,一念痛苦在地獄,一念歡喜在天堂修得浮世歡喜心:微型的史傳、修身的美學、詩意的時空 茶聖陸羽、詩仙李白、詩佛王維……他們的人生跌宕起伏,豪邁激越有之,才高運蹇有之,興起時浮一大白,醉裡挑燈看劍;動情處看花滿眼淚,不共旁人言。他們如此市儈,又如此優雅。
  • 向秋散文|蕩金秋之五:金秋墨石山
    拍完此樹,向北走了幾十米,忽見一棵粗大的柿子樹,樹幹高挺,枝條虯曲,金果亂墜。往年我曾拍過它,近村卻把它忘了。邊看邊拍,不免心生慚愧。站在高處,柿子樹自然美豔。此情滿卻,不免又多拍了幾張。回身西望,墨石山高處,驚現一奇觀。
  • 我找到了「北」(散文)
    在村裡溜達,目光所及的隨便一個很普通所在,都可以冠之為中國最北,例如最北的小學、最北的鄉政府、最北的邊防哨所……甚至還會有最北的公共廁所。到這裡旅遊的客人不少,臨走前大都不會忘記去最北的小郵局裡,認認真真地挑選一張極富地方色彩的風光明信片,莊重且非常有儀式感地蓋上「我找到北了」的郵戳,留作紀念。
  • 《中國散文網》全新改版 向世界推廣華語散文
    作為專門從事國內、國際散文交流的專業文化機構,《中國散文網》以散文團體、散文作家、散文報刊及散文愛好者為主要服務對象,集文化資訊、散文報導、佳作交流、名家推廣、網上展廳、團體宣傳、散文比賽、編輯出版等於一體的大型文學網站。是國內目前最優秀、發展最迅速的文學行業門戶網站。2006年註冊並開始運營,網站立足於利用網絡優勢向全世界推廣華語散文,展示中國散文和散文作家的魅力及其卓著成就。
  • 楊敏:一秒時光,一念天堂的人
    《文學天空》網刊首發原創優秀作品,是文學雙月刊《琴臺文藝》及其他雜誌的選稿基地,主發青春、情懷、鄉土、都市、親情、留守題材的小說、散文和詩歌類作品。原創聲明: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文學天空,侵權必究。#百家影評#一秒時光,一念天堂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的故事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是敵是友,僅僅取決於一念之間,取決於一個決定。還有這麼一則公案:  一位將軍聽人說「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心裡不解,就急匆匆趕去寺裡問老方丈。  方丈正在坐禪,將軍冒冒失失開了口,老方丈眼睛都沒睜開,很輕蔑地說:「你這樣一介武夫,連個起碼的禮數都沒有,還配聽什麼修禪的道理?」
  • 愛,一念執著,一念放下
    ——題記01一念執著,一念相思我用盡一生的思念,只為等你出現。歲月匆匆,一念執著,一念相思。某一天,聽到你的消息,忍不住紅了眼眶。曾許下的諾言,不覺間斑駁了時間,驀然回首,總有那麼一個人,只能陪伴一程。時過境遷,滄海桑田,很多曾經擁有過的美好的人和事從指尖穿過,化為塵埃,消散在歲月中。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常常耳邊總會聽到「善惡總在一念之間」,在我看來用現在一句很似流行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來解釋最恰當不過了。最初接觸到「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這句話是在網上一本小說上看到的, 然後真正的有所感悟卻是在自己身邊。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有好必有壞,有善必有惡,關鍵是看自己如何理解。
  • 【方志四川•散文】向素珍 ‖ 土耳其尋夢之旅
    11月12日起,「方志四川」微信公眾號、四川省情網連載向素珍女士的散文《土耳其尋夢之旅》,敬請關注並歡迎在文後「留言」處留下讀後感言!一、飛向土耳其 一直想去土耳其走一遭,因為這是一個迷一樣的地方。她古老神秘的傳奇歷史和那穿越千年歷史、像遙遠的神話一般的特洛伊古城遺址,對我極具吸引力。
  • 為什麼說,一念永遠,剎那永恆
    佛法上說: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亦即一念有八萬一千生滅,一生一滅一輪迴。可見一念也好,一剎那也好,可是珍貴得很,誰都莫要輕視才好。如若不信,你且看看,且聽聽。有些人參禪數十載,未能悟道,這個道人卻在花開花墜無常迅速的剎那間悟得真理,不過一念之間的事而已,你說一念重不重要?02武士信重向白隱禪師請教:「真有天堂和地獄嗎?」白隱不動聲色激怒信重,信重怒得拔劍。
  •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我在人間
    向是個惡性循環。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在我們生活寫照裡,往往就是伴隨著無數個選擇,是勇敢點,走出自己的步伐,還是唯唯諾諾跟在別人背後,都是自己寫下的故事。沒給你時間就擠出時間,沒給你機會,就創造機會,現在的苦難是造就你還是毀滅你,選擇權在你手裡。你還在人間,在肅殺的冬天燃燒起自己夢想的火焰,走出瀟灑的步伐,壞人有很多,你這樣的有的更多。
  • 文殊法堂 一念三千
    「一念三千」,我們生一念就通於這個三千世間的境界。學佛的人,不可以不注意這個事情。禪宗參禪,要提起你的念頭;淨宗念佛,要消滅你的妄念;密宗修法,身口意三密結合,目的是要達到大圓滿境界,證得空性。證空性就要離開虛妄,就要保持「正念」或者「淨念」。「正念」就是不邪,走正道;「淨念」就是不染汙,保持清淨。
  • 【散文】鳳凰鳥/黃藹北
    文/黃藹北(廣州) 我姐夫廖永文、姐姐黃冬秀飼養過一對朱雀,時隔現在三十六年了。當時他們的兒子廖肇明才三歲多些,不到四歲,女兒廖輝蘭可能還不到六歲。東青龍,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對應著飛龍、鳳凰、神龜、麒麟。我外甥廖肇明抓回來的是朱雀、火鳳凰、鳳凰鳥。鳳凰鳥雄的是凰,雌的是鳳。它們長著雞首一般的頭,春燕一樣的美頷,靈蛇那般的脖頸,又有著神龜一樣的脊背和武昌魚那樣的尾巴。渾身的羽毛以通紅色為主,恰到好處地點綴著藍、白、綠、黃、青、紫色,七彩紛呈的,煞是好看。兩隻鳥都未完全長大,稚嫩稚嫩的,在地上和草坪上跑來跑去的,招人喜歡。
  • 一念花開,一念花落。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一念花開,一念花落。一念放下,萬般自在。多點時間努力,少點功夫矯情,要知道,前半生就算再美,後半生也要靠智慧和錢生活。哪怕你是對的,也不用非要證明別人是錯的。對聰明人來說,解釋是多餘的,而對於蠢人來說,解釋是不夠的。所以,終歸沒有必要去解釋什麼。
  • 許福元:心靈的春水|散文
    《文學天空》網刊首發原創優秀作品,是文學雙月刊《琴臺文藝》及其他雜誌的選稿基地,主發青春、情懷、鄉土、都市、親情、留守題材的小說、散文和詩歌類作品。原創聲明: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文學天空,侵權必究。#文學天空散文隨筆#秦景棉散文集《春水》序秦景棉以一個朝聖者的虔誠,在文學創作之路上,一步一步堅韌地前行。無論換什麼樣的鞋子,她只認準在這一條路上跋涉,她對文學的持抱一直沒鬆手,一直秉持著耐心和毅力。現在的這一本散文集《春水》已經是她第五本個人專集了。
  • 人生的苦,一念執著,一念放下
    經歷了坎坎坷坷,看淡了風風雨雨,卻原來人生的苦就在一念之間,一念執著,一念放下。太過執著的人,容易受傷。凡事總把自己逼得太狠,太追求完美,一根弦總是繃著的人,太累,太苦……執著是一種精神,一種堅持,然而太過執著,只會把自己困在牢籠之中。
  • 一念起,萬水千山;一念滅,滄海桑田
    東北 | 漠河 你說在白茫茫的雪地才能見本心我獨自走到最北的北方沙子一樣的雪粒撲滿額頭的瞬間才知本心原來是你在草原上最喜歡的那一刻是我望向別處時你落在我身上的目光明天9月1日就是開學季了,算起來,上半年的美國展、日本展、香港展、上海展、廣州展、吳川展,竟是一刻都未曾停歇,加上正在籌備的下半年的希臘展、南非展,今年看著這是要踏遍五大洲的節奏……雖然奔波,然而一念起,萬水千山也就不遠,能為中國文化的海外傳播,盡個人一點微力,正是義不容辭的事,紅塵萬端,皆因有你。更多小林作品,長按二維碼關注
  • 一念地獄,一念天堂,五大最危險極限運動介紹
    一念地獄,一念天堂,五大最危險極限運動介紹 運動,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