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漸遠,炎炎夏日過去,天氣己經不再悶熱了。晚風吹在身上,涼爽愜意,這樣的時令適合遠足,適合放飛夢想,適合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走走,看看別樣的風景。 心意己定,簡單地收拾好行李,背上背包,就離開了家門,又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按照計劃中的時間,規劃好一路的行程,和幾位喜歡旅遊的朋友,自駕出遊,說好了一路走走停停。 想想此次出行,沿途將會遇見的山山水水。遐想那些不期而遇的驚喜,那些意外的發現,那些在心中無數次描摩過的畫面的突然呈現,心中便被喜悅填得滿滿的,背上的行囊仿佛也輕了,邁向前方的腳步,變得格外有力。
按照約定,九點整到達指定的地點,和朋友們會合,上車,出小城,沿瀋海高速一路向北。有朋相伴,一路同行,愛好趨同,志趣接近,這樣的同遊讓人想想也很開心!舒緩的音樂聲中,前方在不停地招喚,家被暫時留在了身後。 這次出門,只帶了一本薄薄的便於攜帶的小書,中華書局出版的《怎樣賞詩》,詩詞中國的普及讀物。《怎樣賞詩》,計四篇文章,卻都是名人之作。開篇是張中行的《讀詩》,之後是錢穆的《談詩》,再後是施蟄存的《唐詩絕句雜談》,最後壓軸的是王季思的《詞的欣賞》。 寄情於山水,心情愉悅自不必說,而坐車卻是枯燥無味。車窗外的風景一閃而過,都是碧綠的向後退去的行道樹,都是看了又看的藍天白雲。也有含黛的青山,也有茫茫的秋水,因為不是目的地,這些偶入眼帘的山水,全都急匆匆的向後退去了。
收回望向車窗外的目光,看看同行的朋友,全都抱著手機,刷微信,讀電子文檔,戴著耳機聽音樂。而我,則翻閱著手中單薄的便攜書,看幾行文字,閉目思索;再看幾行文字,默默懷想;坐車的單調無味,因了一本小書的調適,所思所想,居然全都生動了起來。 《讀詩》,簡潔明了,由讀談起,先說為什麼讀詩,後談怎樣讀詩。劃出路徑,由《詩經》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到《楚辭》的「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熟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再到樂府詩的純樸自然。從《古詩十九首》的情厚味厚語言厚的靜中見動、淡中見濃、家常中見永恆,到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田園詩淳樸、真摯、自然的意境……
車輪滾滾向前,我的思緒卻跟著文字追溯上古的歷史,讀到魏晉時的曹氏父子,便想起文學史上,被後人稱頌為「建安風骨」的一代文風;想到《觀滄海》和《七步詩》,想到「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己」的千古名句。 讀到左思的名字,自然而然就聯想到前段時間,囫圇吞棗地讀過的,他面壁十年,以其獨特的視角和寫作方式,呈現給後世的,三國鼎立時期魏、蜀、吳各都城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歷史風貌和人文特色的不朽名篇《三都賦》……
有書相伴的車程,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下午三點多,按預定抵達山東的東營。把行李存放進酒店,一身輕鬆地出門,去找遊玩的第一站,全國首個以展現黃河文化為主題的城市公園——清風湖公園。
站在東營的街邊,感覺這裡的道路特別寬敞,也比較乾淨。走在人行道上,細心觀察當地的行人,她們無論是一群人走在一起,還是一個人獨行,腳步都是不緊不慢的,很是悠閒自在。慢生活的小城,是東營留給我的第一印象。「養養花,種種草,賞賞月,逗逗貓。慢下來,才能發現生活之美。
順路走著,想起家中書桌上,尚未讀完的汪曾祺先生的《人間草木》封面上的這段話。 喜歡草木,每到一個地方,會先抬頭看看路邊的行道樹。總是固執地認為:路邊的行道樹,猶如一個地方的臉譜。漫步在東營的街頭,驚訝地發現,寬闊的道路邊,竟有許多高高的苦楝樹。它們排成行,兀自獨立,又彼此相守相望。它們有著挺直的枝幹,寬闊而平整的樹冠。遠望近看,它們的身姿都是那麼的修長而灑脫。儘管它們的葉子已經轉黃,而掛在空中的那一串又一串青果,卻象搖晃的風鈴,吸引著路人的目光。 仰望著樹上的青果,想起它年少時淺紫細碎的花瓣,想像它成熟之後的金黃,想到在這異地他鄉的意外遇見,我的心中莫名的對東營又多出了幾分好感。 想起小時候,最早識得的樹木裡,楝樹的印象最是深刻。
猶記那個初冬,童年的我經過屋後的楝樹下,常被懸掛在樹梢上的果實所吸引,以為楝樹的棗子就是木棗,盼望它早些成熟。奶奶看到我常在楝樹下仰望,便告誡我,楝樹棗子有毒,和藥一樣的苦,不能亂吃,吃下去會藥死人的。 一夜寒風吹徹,早上起來,樹下落了許多的楝樹棗子,我開心的撿著,裝滿了兩邊的口袋。躲過奶好的視線,偷偷地咬開一顆,還沒來得及咀嚼,那苦澀的味道瞬間就鎖住了我的味蕾,猛然想起奶奶的話,嚇得我趕緊把它吐掉,急急忙忙的跑去漱口……
今天,在我的老家,因為當年集體清除過雜樹,已經很難再見到苦楝了,而在山東東營,這個北方的小城,苦楝,作為行道樹,竟然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從酒店門前的道路向東走去,也沒有多遠的距離,清風湖就盡收眼底了。這坐佔地面積2690畝的公園,湖面水體面積達1200畝。是山東省最大的城市公園。沿著柳絲拂面的濱湖大道,踏上伸入湖面的木質棧橋,放眼望去,開闊的湖面上波光湧動,鷗鷺齊飛。這些充滿靈性的飛鳥,在水天之間展翅盤旋,它們追逐著,嬉鬧著,歡快的鳴叫聲傳出去很遠很遠……
湖心島上,蒼翠的叢林鬱鬱蔥蔥;一座白塔,莊重典雅地聳立在綠樹叢中。把目光從白塔向北轉望,五座步行景觀橋隔水相連,一路排開,湖光映襯,天高水碧,呈現在眼前的是湖島相連,古今相映,動靜相宜,水綠相諧的非凡氣勢。濱岸綠柳隨風,蘆葦臨水輕搖,背陰的湖邊,隔不多遠,就會看到三三兩兩的垂釣者,他們有老有少,戴著太陽帽和墨鏡,穿著長袖衫,聚精會神的,或坐在自帶的帆布小几上,或站在沿岸的石階上,悠悠然釣著秋水。 水界綿長濱水遊憩的氛圍,舒朗清明風高雲淡的意境。讓我們在清風湖邊流連忘返,不知不覺中已是華燈初上。
往回走的路上,感覺有點累,看微信運動,已然走了萬步以上,而我們第一站選擇東營,是為黃河入海口而來。
2018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