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中國象棋的起源與發展

2020-12-13 百家號

大家好,我是劉發花,今天給大家說說《象棋》《中國象棋的起源與發展》

中國象棋的起源與發展

中國象棋具有悠久的歷史。戰國時期,已經有了關於象棋的正式記載,如:《說苑·善說》中有(雍門子周對孟嘗君說):「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則半象棋而舞鄭女。」可見,遠在戰國時代,象棋已在貴族階層中流行開來了。據上述情況及象棋的形制推斷,象棋當在周代建朝(公元前22世紀)前後產生於中國南部的氏族地區。

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著、局等三種器具組成。兩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別為:嫋、盧、雄、犢、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著,相當於般子,在行棋之前先要投著。局,是一種方形的棋盤。比賽時,「投六著,行六棋」,鬥巧鬥智,相互進攻逼迫,而制對方於死地。春秋戰國時的兵制,以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共六人,當時作為軍事訓練的足球遊戲,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見,早期的象棋,是象徵當時戰鬥的一種遊戲。在這種棋制的基礎上,後來又出現一種叫「塞」的棋戲,只行棋不投著,擺脫了早期象棋中僥倖取勝的成分。

秦漢時期,塞戲頗為盛行,當時又稱塞戲為「格五」。從湖雲夢西漢墓出土的塞戲棋盤和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出土的彩繪木俑塞戲,可以映證漢代邊韶(塞賦)中對塞戲形制的描寫。三國時期,象棋的形制不斷地變化,並已和印度有了傳播關係。至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561一578年在位)制(象經》,王褒寫《象戲·序》,庚信寫《象戲經賦》和《進象戲經賦),標誌著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隋唐時期,象棋活動穩步開展,史籍上屢見記載,其中最重要的是《土禮居叢書》載《梁公九諫》中對武則天夢中下象棋頻輸天女的記敘和牛僧孺(玄怪錄)中關於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岑順夢見象棋的一段故事,結合現在能見到的北宋初期飾有「琴棋書畫」四樣圖案,而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格相間棋盤來表示棋的蘇州織錦,和河南開封出土的背面繪有圖形的銅質棋子,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西洋棋頗多相似之處。當時象棋的流行情況,從詩文傳奇中的諸多記載中,都可略見一斑。

而象棋譜(得蒲象戲格)三卷則可能是唐代的著作。宋代是象棋廣泛流行,形制大變革的時代。北宋時期,先後有司馬光的《七國象戲》,尹誅的《象戲格》、《棋勢》,晃補之的《廣象戲圖》等著述問世,民間還流行「大象戲」。經過近百年的實踐,象棋於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盤,將在九宮之中等等。南宋時期,象棋「家澈戶曉」,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李清照、劉克莊等文學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宮廷設的「棋待詔」中,象棋手佔一半以上。民間有稱為「棋師」的專業者和專制象棋子和象棋盤的手工業者。南宋還出現了洪邁的《棋經論》、葉茂卿的《象棋神機集》、陳元靚的《事林廣記》等多種象棋著述。元明清時期,象棋繼續在民間流行,技術水平不斷得到提高,並出現了多部總結性的理論專著,其中最為重要的有《夢人神機》、《金鵬十八變》、《桔中秘》、《適情雅麟、《梅花譜》、《竹香齋象棋譜》等。

楊慎、唐寅、郎英、羅頑、袁枚等文人學者都愛好下棋,大批著名棋手的湧現,顯示了象棋受到社會各階層民眾喜愛的狀況。新中國建立之後,象棋進人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1956年,象棋被列為國家休育項目。以後,幾乎每年都舉行全國性的比賽。1962年,成立了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的下屬組織—中國象棋協會,各地相應建立了下屬協會機構。30多年來,由於群眾性棋類活動和比賽的推動,象棋棋藝水平提高得很快,優秀棋手不斷湧現,其中以楊官、胡榮華、柳大華、李來群等最為著名。

由我國古代人民創製的象棋,在東西方大規模地、頻繁地交流的隋代和唐代,自陸路或海路傳到相鄰各國和地區,此後交流不斷,並演變成各種不同的形制。至今,日本流行著我國宋代幾種象棋的混合體—將棋;朝鮮流行著和中國象棋走法上略有差異的朝鮮象棋;蒙古流行著和我國宋代八八象棋形制相似的蒙古象棋。近百餘年來,象棋隨著炎黃子孫的足跡,傳播向東南亞,進而走向全世界。1978年,在馬來西亞古晉成立了有九個國家和地區協會參加的亞洲象棋聯合會,並多次舉辦了亞洲國家和地區間的象棋比賽。中國象棋在全球範圍內,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熟悉。

1983年,國家體委提出了將中國象棋世界化的倡議和計劃,並組成了專門機構具體實施這一戰略步驟。這一倡議得到了各界人士以及以香港愛國實業家霍英東先生為會長的亞洲中國象棋聯合會的讚賞和支持。霍英東先生提出了在90年代初舉辦中國象棋世界大賽的計劃,並於19.,年再次重申:今後5年內如有非華裔西洋棋大師在有胡榮華參加的比賽中奪魁,可獲50萬美元的巨獎。

1985年4月,我中國象棋首次遠徵歐洲,踏上了法國的土地,並奪取了由法國巴黎中國象棋協會主辦的第三屆歐洲中國象棋錦標賽團體及個人冠軍。1986年6月5日,以霍英東先生為團長的「亞洲中國象棋明星隊」一行踏上了美洲大陸,轉戰於美國、加拿大的紐約、洛衫礬、舊金山、溫哥華、卡城、多倫多等六個城市,所到之處受到了當地政府和人民的熱烈歡迎。繼後,中國隊一行五人又把車、馬、炮……帶到了德國美麗的大地,當地報宜稱,中國象棋迷住了西柏林市民。

目前,除亞洲各國外許多西方國家也相繼成立了中國象棋組織機構,例如西柏林中國象棋協會、舊金山美洲中國象棋會等,美國棋界人士還正在準備成立全美中國象棋協會並舉辦全美中國象棋賽。1984年,亞洲中國象棋聯合會一致通過了由中國棋協具體執行的「中國象棋象形(立體)棋子」方案。這是中國象棋國際化的又一歷史性突破,將對整個歐洲乃至世界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在此基礎上,1988年「世界中國象棋聯合會籌委會」在北京成立。第一屆世界盃象棋錦標賽於1991年在新加坡舉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象棋這朵古老東方的藝術奇葩必將開遍世界!

相關焦點

  • 關於象棋起源與發展
    象棋不單是具有體育競技性,也具有科學性和藝術性。象棋得表現形式是體育競技,但象棋的變化包含科學規律,兩人下棋有各種藝術發揮,這是它的內涵。因為體育競技、科學技術都是文化得範疇。象棋歷史發展至今已有進2000年得歷史了,宋會群在《〈周易〉思維與象棋起源及其設計思想》中提到《周易》八卦、六十四卦中涵蓋了天地萬物的各種物象、實象、虛象。而博塞象棋正是採用唯象思維,取法於《周易》象數,充滿天地運動、日月推移、四季交替、剛柔並濟等各種象,其局子中具有「象天法地」之「象」,所以稱之為象棋。
  • 各種象棋的起源在哪裡
    在歷史上看,象棋的起源一直都有爭議,大致有中國、印度、埃及、希臘、波斯和阿拉伯等說。區分一種事物是不是和另一種事物是相同的東西,邏輯上需要尋找相同的本質。如何定義一種被認為是遊戲的象棋,就要看象棋本質上必須具有的特徵。我們可以從棋類遊戲最基礎的棋子棋盤和規則上考察。
  • 方舟子:中國古代並沒有大象,所以「中國象棋」的起源是印度
    下象棋,是一項在中國流傳了千年的益智活動。在中國古代,上至帝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都喜歡象棋。雖然現代很多人不會下象棋,但是大部分的國人都聽說過它。傳說象棋起源於上古「六博」之戲,與圍棋並稱「博弈」先鋒,屬於中國古代非物質文化遺產。
  • 中國象棋的來源與發展
    中國象棋是古代中國發明的,深受中國人們的喜愛,非常的有趣,規則簡單,能打發時間,還能讓愛好者深謀遠慮,平心靜氣,老少皆宜。那麼「中國象棋」的來源與發展大家知道嗎?中國象棋起源於古代中國的三王(堯舜禹)時期,是「舜」的弟弟「象″發明的,但「象」發明的「中國象棋」是最簡單的,那時的「象棋」還與軍事無關,只是人們的對弈遊戲。後來,在古代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有「象棋」的愛好者,根據當時的歷史背景,將軍事融入「象棋」,這時的「象棋」開始與現代「象棋」相似了。西漢時,有好事者將秦末楚漢爭天下時的歷史融入「象棋」,形成了「楚河漢界」。
  • 中國象棋電腦應用規範——論中國象棋信息化的發展
    象棋水平的發展是需要靠信息技術來推動的,西洋棋有兩個很好的範例,一個是象棋棋譜編輯和對弈程序的公共平臺——WinBoard平臺,另一個是商業的西洋棋資料庫和對弈軟體——ChessBase,他們為西洋棋愛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目前這兩個產品已經成熟。
  • 象棋真的不是起源中國?「將帥不能碰面」等規則來自中國古代人民
    中國象棋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國傳統棋類益智遊戲,屬於二人對抗性遊戲的一種,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它的起源非常富有爭議性。象戲象棋的起源象棋在發展成型之前,以「象戲」的身份活躍在古老的世界中
  • 象棋起源何處?方舟子說:古代中國沒有象,所以起源於印度
    其中,「象棊」就是象棋。眾所周知,象棋是中國傳統棋類益智遊戲,歷史悠久。儘管其具體起源時間已經無從考證了,不過據出土的文獻資料記載,象棋源於中國是板上釘釘的事實。然而,有一個人卻說中國古代沒有大象,所以象棋源於印度而非中國?這個人還是一個生物化學博士,出版過眾多生科書籍的著名中國學者方舟子。
  • 中國象棋:洶湧於廟堂,澎湃於江湖
    最近,一則令人匪夷所思的消息熱刷朋友圈——據稱印度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申遺中國象棋,並且前後申請了六次,不過均被駁回。作為一名象棋皮毛愛好者,看到這個消息,筆者心中那是相當震驚。儘管象棋的起源確實有「印度起源說」,但那是一個尚有爭議的說法,缺乏有力的佐證。不過,在筆者寫此文之際,又傳來了印度被「冤枉」的消息。
  • 象棋的發展史與大象的考證
    印度相關部門為了達到申遺的目的,列出了所謂的兩條鐵證:他們說的第1條就是波斯象棋起源於印度,中國絲綢之路將波斯象棋帶回中國,然後慢慢的發展成現在的中國象棋;第2條說我國古代沒有大象,而象棋最開始的名稱叫做「象戲」,因此印度指責我們中國象棋,並非起源於我們中國。
  • 中國象棋的由來和發展
    中國象棋具有悠久的歷史。戰國時期,已經有了關於象棋的正式記載,如:《楚辭·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並進,遒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三國之後,象棋的形制不斷地變化。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西洋棋頗多相似之處。經過近百年的實踐,象棋於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這種模式下有棋子32枚,棋盤上有河界,將在九宮之中等等。到了南宋時期,象棋已經家喻戶曉,一時間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
  • 從戰場沙盤到佔卜祭祀,象棋的發展歷程
    關於象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這款益智類遊戲發展到今天已經非常完善成熟,也衍生出了很多競賽項目。那麼象棋最開始的起源是怎樣的呢?象棋裡的楚河漢界是真實存在的嗎?就讓我們一起去探究象棋的歷史。到了戰國時期象棋的作用逐漸演變為貴族之間的遊戲,《楚辭·招魂》記載:「菎蔽象棊,有六簙些。」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當時的象棋形式是六博,即雙方各為黑白六子,相較現代象棋在形式上要簡單很多, 而且與現代象棋有一個很大的區別點在於六博並非雙方輪流落子,而是靠「投箸」來決定行動步驟,玩法更類似於現代的飛行棋。
  • 中國象棋介紹
    象棋定型於中國北宋末年,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棋盤遊戲之一。共有32枚棋子,棋盤中有楚河、漢界,將帥呆在九宮之中且不能互相照面。    在第一屆世界智力運動會中,象棋共設5個小項。分別是:男子快棋賽、女子團體賽、男子團體賽、女子個人賽和男子個人賽。
  • 中國象棋的起源地?
    我們經常會看倒三五成群的人們圍成一圈下象棋。關於象棋的起源,有神農氏說,有黃帝說,有韓信說,還有北周武帝說。而贊皇縣棋盤山景區的鄉民,卻言之鑿鑿:棋盤山是中國象棋的故鄉。還拿出了響噹噹的憑據,說中晚唐時期,趙州贊皇有一對著名父子宰相李吉甫和李德裕,父子在閒暇時,常常在棋盤山一帶演習「象戲」,並對戰國末期盛行的「六博」象棋進行變革,增加「將、馬、車、卒」四個兵種,最終發明了中國象棋,鄉民遂將這座山取名「棋盤山」以為紀念。向周末借了點時間,我走進了棋盤山。不是來考察什麼象棋的起源,真正的目的是來山裡放鬆一下心情。
  • 象棋的起源說竟然有六種,除了中國其他五家你知道嗎?
    象棋的起源說竟然有六種,除了中國其他五家你知道嗎? 象棋的起源一直都有爭議,大致有中國、印度、埃及、希臘、波斯和阿拉伯等說。其中以中國、印度、埃及、希臘說最盛。如果認為象棋起源於西洋棋,那麼就必須知道西洋棋從何而來。
  • 何為象棋排局題名 中國象棋為何是5個卒 為何棋類屬體育項目
    象棋排局是一種以實戰成例為基礎,經編排加工而得的殘局形式。  排局題名可按其製作情由分為五類。一、態勢:即以初始或結尾時的雙方態勢定名,多運用借喻、比擬和借代等手法。象棋棋子:卒中國象棋中的一個兵種是小卒,紅黑兩方各五個。為什麼它只有五個卒子呢?原來跟象棋起源時的軍隊編制有關。象棋起源於周朝,當時軍隊的基本編制是"伍",由五名步兵組成,作戰兵器是弓、殳 、矛、戈、戟五種武器配合使用。
  • 圍棋,中國象棋,西洋棋
    大家好,我是姚豔玲,今天給大家說說《圍棋》《中國象棋》《西洋棋》圍棋圍棋是科學性和藝術性相給合的產物,力競技活動,也是目前我國的體育項目之一是一種充滿妙趣的智下圍棋設備簡單,不受場地的限制。中國象棋中國象棋,即人們常說的象棋。歷史上又有「象戲」、「桔中戲」等名,是最富於傳統中國文化特色的娛樂項目之一。它一向為千家萬戶所熟諳、喜好,為無數智者所迷戀、研究。象棋的影響十分深遠。
  • 我介紹象棋軟體棋局的2個目的,象棋軟體發展的瓶頸、作弊的判斷
    我介紹象棋軟體的棋局,主要有2個目的:第一個目的,讓大家知道目前地球上最厲害的中國象棋水平電腦的象棋水平比純人厲害太多了(我們純人第一中象高手王天一在電腦面前也是小孩一樣),目前象棋軟體雖然全面碾壓純人
  • 象棋之美盡在思索與快樂中——從12個問題了解中國象棋博大精深
    象棋,又稱中國象棋。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屬於二人對抗性遊戲的一種,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中國象棋是我國正式開展的第78個體育運動項目之一,為促進中國象棋在世界範圍內的普及和推廣,希望大家能更了解中國象棋博大精深。
  • 中國象棋界的「新東北虎」!在象棋大棋聖戰中,「生擒南國少帥」
    在我國的傳統體育中,象棋可以說是有著非常悠久的文化傳承,是非常受到人們的喜愛。我國的象棋界,從出現無數優秀的,其實它們在世界範圍內都是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我國的歷史中,曾經出現過一位被稱為是中國象棋界的新東北虎,曾經在象棋大棋聖戰中生擒南國少帥。
  • 中國象棋:象棋幾乎是按照古代戰爭設計的,5個卒原來是這個意思
    象棋釋義在中國,象棋是最流行的一種棋藝活動,其普及程度,遠遠超過圍棋。但是,就目前而言,絕大多數了解象棋的人,僅僅停留在它的規則之上,其文化蘊意,幾乎無人知曉。象棋是一種由兩人參與的對抗性遊戲,圓形棋子共32枚,紅、黑雙方各持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