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號工程」|規劃種植15萬畝 內江東興區為何聚力打造「中國...

2020-12-19 四川在線

張鐵軍張嘯 四川在線記者 鄭志浩

「大家加把勁,爭取儘快把土地翻新和整理出來,還有十多天,天冬種植的最佳時節就到了。」11月30日,內江市郭北鎮青臺村村支部書記汪東海望著眼前的300多畝土地,此刻他正帶領著村民抓緊翻新土地和育苗,為天冬種植的最佳時節來臨做準備。

藉助國家大力復興中醫藥的契機,東興區旗幟鮮明地提出了聚力打造「中國天冬之鄉」。近期,東興區召開了「打造中國天冬之鄉——內江市東興區中醫藥產業推介會」,向全社會釋放出了發展天冬產業的信心和決心。

根據規劃,從2020年到2030年,東興區將種植15萬畝天冬,並以此為依託建設國家級生態種植基地、國家級現代加工產業園、國家級倉儲物流基地和專業化交易平臺、國家級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堅定不移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走出一條「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綠色發展之路。

種植歷史悠久

發展天冬產業有底氣

據悉,天冬是內江唯一的道地中藥材,東興區的氣溫、日照、雨量、土壤等自然條件非常適宜天冬種植。《證類本草》《藥物產出辯》明確記載,天冬「以產四川為上、主產在內江縣」。權威機構檢測表明,東興天冬條粗壯、色黃白、半透明,品相佳、等級高,富有養陰潤燥、清肺生津、抗腫瘤、抗氧化等功效,有效成分含量達97%,天然符合出口標準。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內江天冬種植的鼎盛時期,規模達3萬畝。用天冬製作的天冬蜜餞、天冬藥膳、天冬酒等均是東興區特色產品,天冬蜜餞製作技術還被評選為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後來,隨著內江糖業的衰落,天冬種植面積大幅萎縮,主要是農戶房前屋後零散種植。

除了天冬,東興區還盛產多種中藥材,是名副其實的藥材寶庫。2018年全國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初步探明,東興區現有中藥資源430餘種,中藥材種植涉及鐵皮石斛、枳殼、天冬、黃精、梔子等13個品種,面積達7.15萬餘畝。其中,桑種植面積4.2萬畝、花椒種植面積1.75萬畝、枳殼種植面積5000餘畝。

抓住機遇謀發展

天冬產業推進迅速

在東興區的大力推進下,東興區天冬產業快速推進。11月30日,記者先後探訪了白合鎮和郭北鎮兩個天冬種植基地。

2018年1月,內江人陳忠佳回到東興區白合鎮種植天冬,規模從最初的10多畝發展到如今的500多畝。「明年10月份第一批種植的天冬就可以採收了,預計畝產值可達到10至15萬元。」陳忠佳表示,自己非常看好天冬產業的發展前景,將繼續擴大天冬種植規模,力爭達到1000畝左右。

隨後,記者又來到郭北鎮青臺村,一進村子,便看到遍山的土地中點綴著幾處豔紅,農耕機的轟鳴聲映襯著村民忙碌的身影,青臺村村民正忙著將眼前這300多畝土地翻新整理。「我們的天冬種植前土地開墾必須經過11道工序,並且嚴格按照國際種植標準。」青臺村村支部書記汪東海說。青臺村天冬種植不僅歷史久遠,村民大多都有著20多年的種植經驗,而且有著更為優質的種植土地,一株天冬最高產量達到過30多斤。「除了我們看到這300多畝外,另外還有將近1000畝土地正在規劃整理中,緊接著便會投入天冬種植。」

除了白合鎮、郭北鎮,東興區還有其他鄉鎮也在快速推進天冬種植。

為何東興區選擇天冬產業作為一號工程進行推進?

東興區雖是主城區,絕大部分區域卻是農村。天冬產業只是一個開始,東興區委區政府在下一盤大棋,目標瞄準的是有著巨大市場潛力的中醫藥產業,以此來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一直以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產業工作,成立了由區委書記、區長任雙組長的發展中醫藥產業工作領導小組,並即將成立『打造中國天冬之鄉』專班和東興區中醫藥大健康產業推進中心,按『五個一』標準強力推進中醫藥產業。」東興區衛生健康局局長吳大有介紹,東興區以石子鎮三縣村建設10000畝天冬種植核心基地為引領,在石子、白合、楊家、平坦、高梁、郭北、順河、田家、永福等鎮布局沿清流河種植帶,力爭2030年種植天冬15萬畝,保證每年有5萬畝天冬可以採挖。

同時,東興區將在田家鎮建設佔地2000畝的東興區現代中醫藥精深加工產業園,引進國內知名企業投資中藥材種植、生藥加工和高端製藥等行業,開展大宗中藥深度加工,提升品牌效應;在東興經濟開發區商貿物流片區,建設總規劃1052畝的東興區中醫藥倉儲物流基地及專業化交易市場,為中醫藥產業提供物流支撐;積極申請天冬、鐵皮石斛藥食兩用物質試點,充分挖掘其潛力,將天冬、鐵皮石斛與大千美食文化融會貫通,豐富壯大「康養東興」品牌。

9月19日,在2020四川內江人才活動周活動上,東興區政府一口氣與四川省中醫藥大健康產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省人民醫院、重慶市中藥研究所等3家機構籤訂了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規模建設中藥材產業帶、培育引進生物醫藥企業、建設中藥材交易平臺、布局發展中醫藥+康養旅遊新業態等重點內容展開合作。

「與重慶市中藥研究所籤訂的合作協議裡,就包括共同開發蜜餞、飲料等大健康食品等內容。」吳大有介紹。

相關焦點

  • 乘著中醫藥產業發展東風 四川內江東興區打造「中國天冬之鄉」
    9月20日,在「打造中國天冬之鄉——內江市東興區中醫藥產業推介會」上,東興區委書記、區政府區長康厚林當起了天冬代言人,為來自全國的中醫藥以及相關產業的企業代表強力推薦天冬道地藥材,表明東興區發展天冬產業的信心和決心。
  • 荒山變「青」山 內江東興區萬畝青花椒種出「麻辣」生活
    封面新聞記者 馬夢飛6月21日,立夏,內江市東興區新店鄉上塘坊村。上午10點,氣溫涼爽,在細雨霏霏中,一片萬畝花椒基地的神秘面紗被緩緩揭開。收穫荒山坡種滿青花椒 開啟花椒脫貧路上塘坊村,是東興區萬畝花椒基地的核心區。由於不少貧困戶通過花椒樹擺脫了貧困,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所以這裡的花椒樹又他們戲稱為「搖錢樹」。
  • 打造國際大千文化旅遊目的地 四川內江東興區文旅融合之路這樣走
    封面新聞 記者黃曉慶 2020年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江)德國海德堡啤酒項目正式落戶內江市東興區。除了啤酒生產,項目一大特色亮點就是將建設以德國啤酒文化為主題兼融「甜城」糖文化的文旅風情小鎮,這也將成為東興區聚力建設配套成渝文化旅遊協同融合發展基地的一個重要支撐。
  • 解局丨內江東興區椑木新城何以吸引投資120億元的「德國啤酒小鎮」?
    內江市東興區成功籤下投資約120億元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江)德國海德堡啤酒小鎮項目以及投資約10億元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江)年產30萬噸德國海德堡精釀啤酒生產項目。籤約項目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江)德國海德堡啤酒小鎮項目選址位於東興區椑木新城,佔地約2326畝,總投資約 120億元人民幣。
  • 內江高橋鎮關閉15戶養殖場發展蘑菇種植
    以「種」改「養」 內江高橋鎮關閉15戶養殖場發展蘑菇種植   華西城市讀本訊(記者馬夢飛)為有效控制畜禽養殖給環境和水源造成的汙染,7月31日前,內江東興區高橋街道跳墩村所有養殖設施設備全部清除,從根上杜絕養殖情況發生。
  • 內江萬畝青花椒,帶你一起「麻」一下!
    內江萬畝青花椒,帶你一起「麻」一下!這是記者8月25日在內江市東興區雙橋鎮上塘坊村的萬畝青花椒基地見到的場景——萬畝花椒基地一角「我現在每天可以掙200元左右,還能照顧到家裡的孩子,我很滿足了。」
  • 投資130億元的(內江)德國海德堡啤酒項目概念設計出爐
    德國海德堡啤酒小鎮項目選址位於東興區椑木新城,佔地約2326畝,分四期供地,總投資約120億元人民幣。同時,佔地約220.56畝的德國海德堡精釀啤酒生產項目選址於東興區田家鎮,可實現年產30萬噸。內江以自身獨特的城市、小鎮魅力吸引了來往的旅客,內江HEIMAT文旅城以此為契機,計劃投資120億打造產城融合德國HEIMAT文旅啤酒小鎮。項目以德國啤酒文化為主題兼融「甜城」糖文化的文旅風情小鎮進行建設,在保護內江甜廠的外部建築風貌的基礎上,對椑木啤酒小鎮進行保護性的開發,並對景觀內容進行重新植入與設計,打造屬於內江城市記憶的景點。
  • 投資120億元,內江城區附近要建一個德國啤酒小鎮
    內江市東興區成功籤下投資約120億元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江)德國海德堡啤酒小鎮項目以及投資約10億元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江)年產30萬噸德國海德堡精釀啤酒生產項目。籤約項目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江)德國海德堡啤酒小鎮項目選址位於東興區椑木新城,佔地約2326畝,總投資約 120億元人民幣。
  • 投資130億,內江德國海德堡啤酒項目準備這麼建
    德國海德堡啤酒小鎮項目選址位於內江市東興區椑木新城,佔地約2326畝,分四期供地,總投資約120億元人民幣。同時,佔地約220.56畝的德國海德堡精釀啤酒生產項目選址於內江市東興區田家鎮,可實現年產30萬噸。
  • 【見證內江70年】大千園:打造一張內江獨有的名片
    ◇本報記者 張小麗 整理內江打造大千文化品牌2006年,我搬遷入住的小區正好和大千園比鄰相望,隔窗就能看到園裡的風景。這裡的一草一木,迄今已和我相伴了13年之久,它也讓我有幸成為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大千文化品牌的見證者和親歷者。大千園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
  • 魅力東興丨北海的沙子、新疆的葵花、福建的海棗……正從天南海北匯聚到東興區新店鄉的「天荷瀑布」,商機無限,盡在東興~~~
    在可期的兩三年內,這些昔日貧窮落後的山村,將被一個佔地面積3000多畝的農業旅遊觀光園連成一片,涵蓋數百種花卉苗木和幾十個遊客體驗項目。 (部分內容 源於最內江)去年10月,在東興區大力實施「回家工程」的返鄉創業大潮中,身為東興區雙橋鎮人的劉欽回到家鄉,在新店鄉的雙流村、金鼓村、豆芽村共流轉土地3000多畝,開發建設集農業生產、觀賞體驗、休閒養生、娛樂健身、住宿美食等五位一體的農業旅遊觀光園,總投資達5億元。
  • 書寫內江文旅產業新篇章 打造城市文化旅遊新名片
    2020年12月2日上午9點,內江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戴震等攜內江小組全國人大代表及內江選出的省人大代表一行蒞臨萬達·內江文旅城項目視察調研,就項目工程施工進度、展示中心建設風格、文旅設施建設情況表示熱切的關心和支持。萬達投資集團萬達·內江文旅城項目總經理陳斌攜班子成員出席陪同視察。
  • 佔地200餘畝,內江松山公園對外開放!
    春節期間,陽光明媚,節前開放的內江松山公園,成了市民們休閒娛樂又一個好去處。2月20日下午,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享受難得的冬日暖陽。松山公園裡,市民們三三兩兩結伴而來。據了解,松山公園於2月13日開園,內部主體建築和道路鋪設均已全部完成,目前僅剩部分綠化工程尚未完成。公園佔地200餘畝,西北部區域最高,海拔389.74米,站在公園頂端環視,大半個內江城盡收眼底。
  • 內江唯一上榜旅遊地!
    近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公示第二批四川省文化旅遊特色小鎮建議名單,東興區範長江文旅特色小鎮榜上有名!,距內江城區12公裡,距成渝高鐵內江北站8公裡。2017年1月3日,範長江文化旅遊園區正式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成為內江市和東興區對外開放的文化窗口和文化名片。
  • 內江這裡的「荷塘月色」就等你來
    花都開好了7月2日,內江東興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高梁鎮首屆特色農產品展示暨第五屆荷花節相關情況。記者從會上獲悉,高梁鎮首屆特色農產品展示暨第五屆荷花節將於7月9日在楊嶺村開幕,整個荷花節將持續到9月底。
  • 內江高新區 奏響全域規劃最強音 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內江高新區鄉村公路。 內江高新區鄉村全景圖。   2018年1月1日,內江高新區正式託管東興區勝利、高橋街道所屬以及東興街道、西林街道部分村社。  在此基礎上,內江高新區正在多極打造孵化器,重點引進「四新一大」企業,堅持與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和內江師院、內江職院以及市外高等學校之間的合作,利用高鐵新區的優勢,加強成渝戰略合作,注重人才引進,將如何依託「數字網際網路+數字經濟融合+一體化大數據平臺+……」模式實現託管區的產業增值,已成為高新區探索和思考縣域發展的前瞻性課題。
  • 打造「夜明珠」,破題夜經濟 內江萬達文化旅遊小鎮要來了!
    「內江萬達文化旅遊小鎮」是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和四川、重慶黨政聯席第一次會議之後,四川籤署的第一個重大文旅項目。「內江萬達文化旅遊小鎮」項目位於內江高新區高橋片區和東興區南部新城,項目主題為「夜內江」,業態打造和規劃設計突出夜間經濟和內江特色,包括文化旅遊區和旅遊新城區兩個部分。
  • 土拍|五星水庫131畝商業用地成交,會用來打造什麼?(附設計圖)
    今天,內江主城區迎來6月的第一塊土地成交,總面積87349.3㎡(131.02畝),總成交價約2.5億元,樓面價5759元/㎡,由內江路橋集團競得。01具體情況此次成交地塊位於內江市東興區謝家河片區屏街北側,晨望路西側,面積131.02畝,
  • 內江首屆「廣電惠民服務月」啟動儀式在內江東興區大千園廣場舉行
    12月28日,由內江市委宣傳部、內江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主辦,內江廣播電視臺聯辦,四川廣電網絡內江分公司承辦的內江市首屆「廣電惠民服務月」啟動儀式在內江東興區大千園廣場舉行,正式拉開我市「廣電惠民服務月
  • 看萬達·內江文旅城如何為「新內江」添彩?
    應運而生的萬達·內江文旅城項目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地理坐標:內江高新區高橋片區和東興區南部新城,以漢安大道東段和漢安大橋為界分為南北兩片,東側以內江繞城高速公路為界。基於內江厚重的人文歷史和得天獨厚的交通區位優勢,萬達·內江文旅城致力於內江城市願景的完整表現,打造成渝城市圈文旅新地標、旅遊休閒目的地。據悉,萬達·內江文旅城由文化旅遊區和旅遊新城兩大組團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