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文化,這些粵語俗語的由來,你知道嗎

2020-12-15 子末之記

放飛機、巴閉

這些廣東俗話我們經常講

但90%的廣東人都不知道它們的由來!

一起來漲漲姿勢吧~

01 放飛機

話說舊香港有史以來第一次有飛機睇

那時候萬眾期待:有人要飛機睇啊!

第一日因為颱風沒有得開

第二日飛機師生病,而第三日飛機的引擎出事

所以現在就用放飛機

形容說要去做但又不做的行為!

02 巴閉

"巴閉"來自印度話,以前做生意印度人

整天說"BAP RE, BAP RE!"

意思是"我的天呀!"

於是廣東人就學他們講

後來就變成"巴閉"啦!

03 混吉

以前的小飯店

你去吃飯就會免費奉送一碗有肉味的湯

廣東人覺得"空"等於"兇",所以就改成"吉"

所以碗湯就叫做"吉水"

當時,有好多窮人去飯店

就問夥計拿一碗"吉水"

喝完就靜雞雞走了,不幫襯

因為這碗湯是免費,所以飯店唔可以捉

所以夥計就叫這種行為"混吉" !

04 杯葛

其實,"杯葛"是英文BOYCOTT的譯音

意思即系"反抗和抵制"

此BOYCOTT北愛爾蘭一個惡漢

專替貴族大地主等收租

後來佃戶一呼百應,聯合起來對付

此後但凡抵制或斷絕關係叫做"杯葛"

05 大耳窿

有一個說法,當時放貴利

都是放小額款項如三幾角錢

給勞苦大眾,為使人們知到他們有錢借

便把一個銀元塞在耳朵的耳窿

作為記號,令人認得

06 十三點

"十三點"初時意謂"敲亂鍾"

原來舊時的時鐘

每逢一小時便報時一次,十二點敲十二下

但居然敲出十三響,難道有十三點?

當然系出問題,所以

十三點就系代表人既性格癲癲地

07 丫嗚

有好長一段時間,廣東人已遺忘"丫嗚"這俗稱

"丫嗚婆",醜怪女人

因為"丫嗚"本身已經系怪物

而"丫嗚婆"當然系好極有限

08 捉黃腳雞

舊時候農民如果要拜神先'捅'雄雞黎拜

農民先將谷撒在門外

群雞就"雞咁腳"食谷,呢個時候

農民捉住它的雞腳就得啦

雄雞的雙腳呈深蛋黃色

所以"捉黃腳雞"就此由來勒

09 派頭:Pride(自豪、威風)

70年代,流行講「派頭」這個形容詞

即是「講派場、有威勢、夠鋪張」

的正面稱讚

例句:「佢哋結婚,飛去法國古堡舉行婚禮,仲包埋所有親友機票食宿,真系夠哂派頭!」

10 蛇quare:Scare(驚嚇、恐懼)

「蛇quare」來自英文「Scare」

「蛇quare」形容人

「騰雞,無膽,大驚少怪」

例句:「你唔好咁蛇quare啦!乜都自己嚇自己一餐!」

11 撲街:Poor guy(粗劣的人)

「撲街」經常被人誤以為是動詞

咀咒對方「撲喺條街度!」

其實來自英文的「Poor guy」

「Poor」不是「貧窮」的意思

而是「粗劣、低俗、破爛」的意思

12 薯嘜:Schmuck(笨人)

贊人叻仔就話佢smart

但系彈人蠢鈍就叫佢「薯嘜」

薯嘜並非源於「蕃薯的嘜頭」

「薯嘜」來自英文「Schmuck」

除了形容愚笨之外,也可應用在老土的衣著上

例句:「譁!乜你仲著校服?咁薯嘜架!」

13 花臣:Fashion(新款式)

「花臣來自英文"Fashion『』80年代

一講到「」花臣」,就是指新的gimmick(噱頭)

即是「新招數、新花款、新點子」

例句:「哼!睇你仲有乜嘢新花臣吖?!」

14 蝦碌:Hard Luck(惡運倒黴)

「蝦碌」來自英文「Hard Luck」

蝦碌指忙中有錯,掛萬漏一

蝦碌還泛指拍電影時的NG片段

所謂「蝦碌鏡頭」

例句:「唔好意思,一時蝦碌,將你個文件 delete咗!你要重新再打過呀!」

15 老粒:Rob(搶劫)

90年代初,流行講「老粒」

即是搶劫,來自英文「Rob」

例句:「咪鬱!老粒呀!快啲攞哂啲錢出嚟,唔系一刀捅瓜你!」

16 符碌:Fluke(棒球術語:僥倖擊中)

「符碌」來自英文「Fluke」

是但馬虎,隨便求其

但又能幸運地完成艱鉅任務

例句:「臨尾一Q,俾佢符符碌碌咁打埋個黑柴入尾袋添!」

17 唱錢:Change(貨幣找換)

唱錢來自英文「Change」

當要換另一個國家的貨幣

便要去找換店「唱錢」,唱D美金、英磅

例句:」下個禮拜去倫敦旅行,而家趁英磅平,唱定啲錢先!」

18 茄呢啡

臨時演員叫「茄呢啡」

來自「Carefree」,這些演員不需太注重

19 咕喱

印式廣東話->咕喱 (讀音: gül?y)

系英文 Coolie 同埋葡文發音

嘅Koolie廣東話音譯,意思為苦力

20 泊車

汽車泊車的「泊」字

來自英文Parking(泊車)中的「park」

21 索

形容靚女的「索」來自「Sharp」(明豔奪目)

「條女好索!」=「條女好Sharp!」

22 發蹄騰

發蹄騰(FRIGHTENED),指好驚

23 四萬咁口

四萬(SMILE )咁口

指噬起棚牙

24 唔駛頻能

唔駛頻能 (PANIC)

千萬不要慌,不必忙亂

25 爆格

被人爆格 (BURGLARY)

指被人入屋盜竊

26 飛呢發辣

喊到飛呢發辣 (FULLY FLATED).

指喊到很悽涼!

27 丙你

信唔信我丙 (PUNCH) 你

=信唔信我打你

28 拗叫

好多拗叫 (ARGUE)

意思是好多爭執

29 木獨

好木獨 (MOODY)

無心機唔出聲

30 鋪魔

有功=鋪魔 (PROMOTE) 無功

31 吽吽豆豆

吽吽豆豆 ( OUT OF ORDER )

指行為失控不正常

原來這些俗語都是有源頭的

那麼,上面這些廣東話俗語

哪個你最經常說?

相關焦點

  • 粵語俗語你知多少
    粵語作為香港的官方語言,作為中國的七大方言之一,全球已有將近一億人在使用,會說粵語你就可以和這一億人交流了!俗語作為粵語的一大特色,常常用於日常口語當中,是很多粵語人脫口而出的語句。看看下面的粵語俗語你都認識幾個。
  • 這些逐漸失傳的粵語俗語,你知多少?
    回到正題啦,在前段時間的廣州書展中,圈圈又剛好發現了幾本講粵語俗語的書,裡面有許多即將失傳的粵語俗語,現在的很多人已經不會說,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今天便分享給大家。《講開有段古:老餅潮語1-3冊》作者:蘇萬興出版社:香港中華書局粵語有許多生動形象的俗語(也可以叫俚語),這些俗語源於民間傳說
  • 這些粵語俗語很常用 趕緊學起來
    在粵語的學習當中,其實個人比較主張從粵語的俗語、諺語、俚語來抓起。粵語詞彙這方面肯定是粵語的一大重要版塊,掌握了它,粵語的半片江山你就打下了。除此之外,粵語的語法以及拼音這些內容學起來實在枯燥,在這過程中很容易產生放棄厭惡的念頭。所以,從常用的粵語俗語學起來,會更快一些。
  • 這些粵語方言,你都懂嗎?奇怪的萌化知識又增加了!
    這些粵語方言,你都懂嗎?奇怪的萌化知識又增加了! 呆狸:美美豬,你知道粵語嗎? 美美豬:當然啦,我非常愛看TVB劇了,裡面的粵語臺詞我還會背呢! 呆狸:那這些怪誕有趣的粵語俗語,你又知道幾個呢?
  • 有趣的粵語俗語學習
    粵語俗語具有很大的地方特色,反應出了廣東地區和香港人們的說話和生活的習慣。在真正的粵語交流當中,不是一板一眼地根據普通話翻譯過來,這樣不僅生硬,而且沒有了粵語獨特的味道。粵語俗語很多都是粵語歇後語,是粵語文化的精髓。而且在粵語俗語當中,很多都是由諧音演繹而來,很是有趣。
  • 「粵語節」的由來與發展
    「粵語節」的由來與發展可以追索到公元2010年,由全球粵人發起,將每年的7月25日定為「「粵語節」」,用來紀念【廣東省廣州江南西路撐粵語事件】更提醒世界每一個粵人,粵語不僅僅是溝通工具,既是粵人身份的認同,亦是粵人歷史文化的傳承。粵語節。
  • 粵語當中關於 食 的俗語 真是大開眼界
    隨著幾千年中華文化的沉澱,漢語言當中自然也有許多關於「食」的詞彙、成語以及俗語,其中還不乏一些有趣的典故。粵語作為漢語言的一員,自然也有著屬於它的「食」文化,下面將會介紹幾個粵語中和「食」有關的俗語,看看你都認識嗎?1.食嘢唔做嘢,做嘢打爛嘢。
  • 漲知識了,原來這些粵語俗語是這個意思
    粵語文化博大精深,粵語俗語更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想要學好粵語,俗語必不能少。接下來就看看常常聽到的這幾個粵語俗語是什麼意思。1.畫公仔畫出牆。這句俗語在粵語當中常常是帶有貶義,嘲諷他人的意味。2.留返口氣暖下肚。是指不屑於和別人吵架。按照字面上來解釋就是與其爭吵不斷,不如省點口水,省點氣讓自己的肚子舒服一下。3.一頭煙。
  • 這些粵語日常用語 你學會了嗎
    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學習粵語就是為了能夠出去和廣東人交流,雖然普通話是國語,但是在粵語地區特別是港澳地區的交流還是以粵語和英語為主。所以如果你是在粵語地區發展,那麼還是很有必要學會粵語的。無論是粵語的九音六調還是粵語俗語俚語,已經各種不同於母語的語法等等,其實學這麼多最重要的還是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如果日常生活粵語可以交流無障礙,那麼前面學不學似乎也無所謂。下面就來介紹生活中能用到的粵語日常用語。1.請入嚟坐。這個朋友來家裡做客就能用到了,表示「請進來做吧」。
  • 原來粵語的「放飛機」是這麼來的!盤點廣東俗語的有趣由來
    巴閉、混吉、放飛機等等這些廣東話俗語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說的,但你們又知不知道他們的有趣由來呢?
  • 粵語沒文化?陳小春:唐詩宋詞大多用粵語寫的
    我國各地的方言大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都是值得保存下來的傳統文化。  以下是陳小春長微博全文。  前陣子在廣州一個飯局認識了一個川音畢業的湖北妹。閒聊間,我問她:你來廣州都5年了,怎麼一句廣東話都不會說?  她:身邊沒朋友說粵語,而且粵語也沒什麼好學的。  我問:此話怎說?
  • 你知道這些粵語都是英文單詞來的嗎?
    粵語是廣東包括香港澳門的一大特色方言,在南方說粵語的人的數量也不可小視。而由於歷史原因,香港的英語普及程度較高,粵語裡面廣泛使用英語外來詞的情況可能比起廣東地區為普遍。但是同學們說了那麼多年粵語,或者來廣東聽了那麼久粵語,都知道有哪些詞其實是英文單詞音譯過來的嗎?
  • 粵語沒文化?陳小春深夜叫屈:唐詩宋詞大多用粵語寫的
    我國各地的方言大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都是值得保存下來的傳統文化。 粵語是不是真的就高人一等以下是陳小春長微博全文。前陣子在廣州一個飯局認識了一個川音畢業的湖北妹。閒聊間,我問她:你來廣州都5年了,怎麼一句廣東話都不會說?她:身邊沒朋友說粵語,而且粵語也沒什麼好學的。我問:此話怎說?
  • 粵語日,十大經典粵語臺詞,你知道什麼意思嗎?丨日籤
    7月25,粵語日。為了弘揚粵語文化,廣府人在2014年發起倡議,將每年7月25日定為「粵語日」。粵語不僅僅是溝通工具,也是粵人身份的認同,是粵人歷史文化的傳承。提倡者希望每一個中國人知道,中華文化是中國各地各族語言文化的多元集合體,中華大地上每一種語言文化都值得珍視。
  • 你知道粵語的發源地在哪裡嗎?
    粵語(Cantonese),又稱廣東話、廣府話、唐話,俗稱「白話」,是漢藏語系漢語族的一種聲調語言。粵語是漢族廣府民系的母語、廣府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廣府民系基本標誌性的文化識別之一。粵語具有完整的九聲六調,保留較多古漢語特徵。
  • 湖北妹子稱粵語沒文化 陳小春笑答:唐詩宋詞大多用粵語寫的
    閒聊間,我問她:你來廣州都5年了,怎麼一句廣東話都不會說? 她:身邊沒朋友說粵語,而且粵語也沒什麼好學的。 我問:此話怎說? 她很diao的說:大家都講普通話就好了,像粵語這種比較沒文化的方言,都快被邊緣化了,學它幹啥呀?學來有啥用呀!…… 作為一個講了幾十年粵語又叫讀過下書的香港人,我對他(她)說的當然是不以為然。
  • 廣州粵語 VS 香港粵語,不在同一個頻道,到底誰才是正宗粵語?
    華輝美食人作為一個原生的廣州人,經常聽到身邊的人說港式粵語更好聽,其實廣州和香港的粵語又有什麼區別呢?廣州粵語PK港式粵語雖然同為粵語,但一些廣州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詞,在香港卻有不同的意思。首先是詞彙,香港的粵語詞彙中有很多英語詞彙和傳統粵語詞彙,加上受西方文化影響較大,出現了很多比如草莓-士多啤梨,充電寶和尿袋,空調和冷氣等詞彙。發音上,廣州人說話比較硬,抑揚頓挫。香港人講話比較軟,懶音較嚴重,而且各帶當地哩音,一聽就能區分出來。最常見就是「我」字發音,香港人特別是女孩子都發音為「哦」。
  • 香港粵語與廣州粵語的區別
    為何韶關南雄縣的「珠磯巷」及肇慶封開縣這兩處相距甚遠的地方都被稱為嶺南文化的發源地?為何近代史上只有廣東人大規模地遷徙外國,並誕生了孫中山這樣改變中國歷史的人,以及「辛亥革命」這樣改變中國歷史的轉折?這些都涉及到漢民族發展歷史上的眾多重大事件,並且是一環扣一環地一直發展到如今!以下詳細講述!
  • 盞鬼粵語,與「水」有關的廣東話,你知道多少?
    粵語擁有完善的文字系列,是中國唯一可以完全使用漢字(粵語字)表達的方言,具備完整九聲六調的古漢語特徵的粵語,是中華傳統文化不可多得財富。方言,則「地方語言」,為地方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因社會、歷史、地理等方面的因素形成發展而來,作為「落雨大,水浸街」的廣東,「水」自古司空見慣,與「水」相關的粵語多不勝數,盞鬼粵語(粵語盞鬼形容事物十分有趣、過癮、可愛等),這些與「水」有關的粵語,你知道多少?
  • 粵語講古
    「粵語講古」是藝人用廣州方言對小說或民間故事進行再創作和講演的一種語言藝術,在廣州及珠三角地區深受老百姓喜愛。粵語講古來源於古代的說唱藝術,但只說不唱,據說明朝末年,江蘇泰州說書大師柳敬亭出任抗清將領左良玉的幕客,隨軍南徵時把說書藝術傳入廣東,並吸收、融合粵語方言藝術,形成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曲藝樣式,因此講古藝人尊柳敬亭為祖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