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戶制鋼所數據造假醜聞不斷發酵,目前已有包括豐田、波音等500多個客戶受到了問題產品供應鏈的影響。就在輿論漸漸歸於平靜之際,神戶制鋼所近日又發現4起疑似篡改數據的案例,社長川崎博宣布,公司將成立一個獨立的審查委員會,並於2017年底前提交調查結果。
神戶制鋼所造假醜聞其實只是日本製造業存在的醜聞之一。10月初,日產就因曝出車檢作弊而被迫召回110萬臺汽車。之前,東芝、高田、旭化成、三菱汽車等知名企業也被曝出一連串各式弊案,幾乎讓以高品質著稱的「日本製造」神話化為泡影。
為了業績好看可能是不少問題企業選擇作弊的癥結所在。就百年老店神戶制鋼所造假而言,表面上看也是源於其經營業績的巨大壓力,試圖通過數據造假以遏制連續虧損的經營頹勢。但從根本上看,還是企業內部管理出現了問題。由於公司實施多元化戰略,除傳統鋼鐵業務之外,公司還涉足於焊接、鋁銅、機械等多個領域。由於這些業務之間的關聯性相去甚遠,導致內部信息溝通交流不暢,再加上研發經費投入嚴重不足,最終導致問題爆發。
一連串問題企業的出現,反映出的根本問題是:長期以來支撐日本製造業走強的社會根基趨於瓦解。首先,上世紀曾在日本蓬勃興起的企業家精神已漸漸消失,類似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本田宗一郎似的領軍人物,現在已經變得罕見,日本製造業整體上已經從進攻型轉向防守態勢。
其次,日本一度領先世界的生產組織方式也已落伍。一方面,輝煌一時的精益生產方式正受到蘋果商業模式的狂轟濫炸;另一方面,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革命正孕育著新的生產方式革命,這些新趨勢對剛剛走出技術孤島化誤區的日本企業形成了新的考驗。
再次,日本企業的整體基礎研究水平也在不斷下降,相關人才呈現短缺,大學和企業不再願向很難迅速產生效益的基礎科學投入經費,從事基礎研究的年輕人也變得越來越少。
從企業經營管理層面上看,由於企業紛紛轉向重視股東利益的歐美模式,經營層慢慢將過去傾力構築長期經營的體制轉向了唯利益論,更加關注各種短期財務報表,質量管理意識趨於淡薄。正如小松公司原會長坂根正弘所指出的,「質量問題已經很少能提交董事會討論」,更多的是「交給基層負責人處理」。另外,日本用工體制轉型也加劇了執行傳統質量管理體系的難度,不同於終身僱傭制,佔總人數已近40%的非正式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大打折扣。伴隨著熟練技術人員的大批退休,日本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出現普遍滑坡。
總之,傳統體制趨於瓦解,適應時代潮流的新體制又尚未建成,這可能是日本製造開始走下「神壇」的根本原因。
(作者為南開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
《 人民日報 》( 2017年11月06日 22 版)
(責編:王吉全、劉潔妍)
世界聚焦中美元首會晤11月8日至10日,美國總統川普將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意味著,川普將成為中共十九大之後訪華的第一位外國元首。【詳細】
「日本製造」走下「神壇」?神戶制鋼所造假醜聞其實只是日本製造業存在的醜聞之一。10月初,日產就因曝出車檢作弊而被迫召回110萬臺汽車。之前,東芝、高田、旭化成、三菱汽車等知名企業也被曝出一連串各式弊案,幾乎讓以高品質著稱的「日本製造」神話化為泡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