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博物館|匠心紫砂壺之供春壺

2021-01-07 網易財經

本文來源:新華社新媒體專線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供春壺的前世今生
    供春壺是所有紫砂壺中最具有歷史意義、最有故事的一把壺。它的作者為紫砂鼻祖供春,現如今市面上的供春壺,並非供春真跡。據(陽羨茗壺系)記載,供春其人,原名叫龔春,是明正德嘉慶年間人,原先為宜興進士吳頤山的家僮,吳頤山未中進士前,在金沙寺中讀書,書僮龔春看見有僧人以陶缸中的細土澄練,捏築為壺,龔春便偷偷模仿,將其細土,捏製成壺。龔春所做的壺,被認為最早的紫砂壺,稱之為供春壺,尤其是樹櫻壺。
  • 新知| 真偽供春壺
    文獻記載在明代正德年間,宜興人吳仕為準備考進士而住在金沙寺內,其家僮供春陪他在金沙寺溫習功課,在侍候主人的餘暇時間裡,其向金沙寺的老僧學習用紫砂泥仿照銀杏樹瘤的形態製作樹癭壺並取得成功。吳仕在明正德九年(1514)考中進士,於是供春所制壺在當時名重一時。清代周澍《臺陽百詠》中記述「臺灣郡人,茗皆自煮, 「最重供春小壺,一具用之數十年,則值金一笏。」可見供春壺的工藝成就和社會聲望。
  • 國寶供春壺曲折的發現歷程,與蘇州的關聯還不小!
    如果要給宜興紫砂繪一幅歷史地圖,那麼它的出發地應該是金沙寺。該寺過去位於古陽羨(宜興)君山之隅、東溪之上,原來是唐朝宰相陸希聲晚年隱居的地方。不過,歷史之所以記住了金沙寺,並不是因為這位曇花一現的宰相,而是一位名叫「供春」的書僮。
  • 紫砂壺愛好者五一福利,紫砂壺花器壺型圖譜大全
    竹段便是以竹為主題的經典壺型,壺身採用的是古典造型,筆直而粗壯的壺身,給人一種踏實之感,壺嘴、把、蓋鈕亦取竹段,生動自然,挺拔清秀。竹自清高,壺亦清高。昔有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板橋竹石圖數幅,以達文人之意。今竹寓於壺,更顯清雅。時而似有古風輕輕徐來,時而又似有君子款款走來。
  • 紫砂小知識:為什麼資深壺友看壺,都會著重看壺底?
    點擊題目下方的紫砂壺百科全書,一鍵關注本帳號  宜興的獨特材質——紫砂,造就了我們廣大的能工佳匠,造就了宜興這個陶都名片。所以說——紫砂是一種特質、紫砂是一門工藝、紫砂是一種品質、紫砂是一門道德!資深壺友看壺的時候都會著重看一下紫砂壺的壺底壺底有什麼重要的?為什麼高手一看壺底就知道壺的好壞?因為壺底隱藏了很多不為人知的信息所以看壺要看底!
  • 焱壺課堂|紫砂人物傳之-顧景舟
    當時他所仿製的製品,有的甚至已經超過了原作的水準,如臨摹製作時大彬款「生蓮居大彬」《高僧帽壺》、把下款「供春」印「壺叟」的《供春壺》,以及陳鳴遠款的《龍把鳳嘴壺》和《竹筍水盂》等,仿製水準極高。有些後來輾轉流入故宮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等館所,直到他幾十年後為博物院做鑑定時才又與自己的作品重逢。
  • 宜興陶瓷博物館,珍藏的清代至民國紫砂精品!件件難得!
    邵陸大《供春壺》。宜興陶瓷博物館藏。邵陸大,清末民初宜興紫砂藝人。供春壺造型古樸精工。溫雅天然,質純薄堅實。負有盛名。供春之壺,勝於金玉。周澍《臺陽百詠》:「最重供春小壺,一具用數十年,則值金一笏。」傳世的供春壺極少。
  • 劉瑩的紫砂藝術人生:大國匠心,臻工手制
    所製作品形、神、氣、韻兼備,無論整體造型還是氣度皆有著較高的表現,作品參加國內外精品展屢獲嘉獎,並被文物館、博物館所收藏。2012年作品《事事如意》榮獲第三屆廣州紫砂·陶瓷藝術文化節「天工杯」金獎;2013年作品《供春提梁套組》榮獲第八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金獎;2013年作品《茄段》榮獲第三屆東方工藝美術之都博覽會金獎
  • 紫砂大師汪寅仙精品壺欣賞
    此壺曾獲1983年大陸全國仿古陶瓷優秀獎。葉上蟲蛀小孔三、兩,憑添幾許拙稚之趣,生活中見情趣,自然寫意。靈根幽罄提梁壺 1992年四海壺具博物館落成,海上畫會諸名家齊聚共賀,汪寅仙制此壺為記。誇張的提梁擎起一道弧線,巧妙地為扇型圓弧壺身創造光圈效果。既像徵群英聚集哲哲耀目,又似壺界與藝壇相互輝映。
  • 顧景舟紫砂壺歷年拍賣記錄
    顧景舟紫砂壺歷年拍賣記錄此壺結構嚴謹勻稱,質地細膩潤澤,技藝嫻熟老練,構思巧妙。造型深諳方圓和諧之美,沉穩中見靈動,方圓中寓天地,給人一種端莊、寧靜的大雅之美,是顧景舟先生的傳世精品之作。  顧景舟 《上新橋壺》中國嘉德2011年秋拍成交價:RMB 5,175,000  此壺造型端莊在柄的環狀之上稍加改動即可安放拇指,又與壺蓋鈕相呼應,真可謂匠心獨運、設計巧妙。
  • 古壺之美【清中期紫砂大全】
    形制莊重肅穆,規整大氣,有青銅器之風韻,乃紫砂陳設器之傑作。配有底座。 作者簡介:陳漢文,清代康熙、雍正年間宜興紫砂高手,傳為陳鳴遠弟,待考。制器以精雅著稱。6.楊季初(雍正-乾隆)紫砂壺藝人、陶瓷藝人、工藝師,善制菱花壺,與陳漢文齊名。
  • 鐵壺、紫砂壺、玻璃壺、銀壺的區別
    市面上不再是紫砂壺一枝獨秀,傳統材質的茶壺古老當時興,重新流行起來,新式的茶壺往往因為新式的茶類款款而至。泡茶,你會選擇哪種茶壺與你為伴呢?   一、鑄鐵壺鐵壺文化是首先在日本流行起來的,最早可追溯至江戶時期,距今有數百年歷史,從2012年開始回潮。
  • 供春,紫砂壺的開山鼻祖
    人們將供春奉為紫砂壺的開山鼻祖,是因為從供春開始,紫砂壺由簡單的實用器,演變為具有生命力的藝術品。明正德嘉靖年間,供春仿照金沙寺旁大銀杏樹,形狀所制的樹癭壺,世稱「供春壺」,被列為紫砂壺「正始」之大家。
  • 詳解 鐵壺、銀壺、玻璃壺、紫砂壺
    銀離子還能平衡人體中樞神經,而達到清思安神的效果。而且利用銀的導電、導熱功能可以快速疏通人體血脈和生物電路,迅速減輕局部疼痛,治療腦部、關節、臟腑等人體電、熱集中區的各種疾病。銀壺煮水,能使水質變軟變薄,古人謂之「若絹水」就是說水質柔薄爽滑猶如絲絹。
  • 豪爽的男人,就應該用這些壺
    如果你是和蘇軾一樣追求豪爽與氣魄的壺友,那麼就該選用以下這幾款壺。石瓢石瓢是紫砂中的經典壺型,器型設計符合人體力學,端握舒適,炮嘴直流,出水暴爽,能讓壺友充分享受出湯的快感。仿古仿古和石瓢一樣,也是紫砂的經典器型,歷史悠久。鼓在中國古代是用來表示進軍的號令,擊鼓進軍、一鼓作氣、鐘鼓齊鳴,將鼓的外形化入紫砂壺,仿古壺自帶一種男兒氣概的昂首之姿。
  • 「我有匠心」第四屆宜興紫砂全手工制壺大賽決賽入圍選手名單公布
    他們中有家學淵源的供春世家傳承人;也有因熱愛紫砂而遠離故鄉定居宜現場制壺結束後,由大賽工作人員拍照留檔,壺身蓋「我有匠心」專用章,參賽者方可攜帶作品離場,自行燒制紫砂壺,並在規定日期送至指定地點參評。
  • 汪寅仙大師紫砂作品集
    1956年考入宜興紫砂工藝廠,先後從師吳雲根、蔣蓉、朱可心、斐石民等,後又深得顧景舟大師的指導。1976年參加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舉辦的「日用陶瓷美術設計」培訓班進修學習。五十多年來,她酷愛紫砂藝術,勤懇研習,力求創新,在壺藝中兼容紫砂各派技藝之長,是現代陶藝大家之一。她的作品造型嚴謹,追求內涵、典雅、意趣,技藝精湛,並善於將自然美的生態注入於壺藝之中。
  • 紫砂大師顧景舟,一套壺拍賣9200萬元,斯人雖去,風範永存!
    自號壺叟、老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被海內外譽為「壺藝泰鬥」,作品為海內外各大博物館、文物館收藏。        1915年10月18日出生於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鎮上袁村。         1920年入宜興縣第六高等小學堂(現在的東坡書院)學習,由錦洲改名為景洲。
  • 滌壺澄心 6款臻品賞析 | 北京巨力2018秋拍
    後來受到金沙寺僧的啟發,模仿樹樁自然嶙峋的姿態製成此型制的壺,其古樸可愛的造型受到廣泛的喜愛,因制者名字的諧音而稱「供春」壺。成壺之形制後來廣泛流傳清代以來諸多紫砂高手多有承習。如黃玉麟,裴石民,汪寅仙,徐漢棠等都對供春做過研究和仿製,他們萬變不離其宗,都按照原供春原作進行仿製。
  • 怎麼挑紫砂壺?什麼樣的壺是好壺?
    現在電窯的溫度一般在1160-1180度之間,所對應的也就是1.5號表—2.5號表下一個方面就是功,這個功是指的紫砂壺的功能性,大致就是容量適度、高矮得當、口蓋嚴謹、拿握舒適、出水順暢等基本要求,最後一個方面就是名,也就是作者是否是名家,這七點是紫砂壺的最基本要求當然對於每個喜愛紫砂壺的人來說,在您擁有一把壺之前的第一步是要問問自己,買紫砂壺怎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