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平羅】綠色佳品苦苦菜 賀蘭紫蘑最鮮美 大漠真味青沙芥

2021-02-07 寧農農產品電子商務中心


綠色佳品苦苦菜

民謠云: 苦菜長,清明過後,鶯飛草長,正是「春風吹,荒灘野地是糧倉。」

挑苦苦菜的大好時機。苦苦菜是我國人民最早發現食用的野菜之一。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裡,農民們在每年春天青黃不接之時,要靠苦苦菜就飯、充飢。民間還有歌謠: 帶苦嘗,勝空「苦苦菜,雖逆口,腸。」道出了苦苦菜在災荒年月的汗馬功勞。


苦苦菜,苦中帶澀,澀中帶甜,新鮮爽口,清涼嫩香。它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膽鹼、糖類、甙類、鞣質、核黃素和甘露醇等。它具有清熱、涼血和解毒的功能。農村人把它挑來燙熟,冷淘涼拌,調以鹽、醋、辣油或蒜泥,清涼辣香,堪稱野蔬佳餚。也有村婦用黃米汁醃成黃色,吃起來酸中帶甜,脆嫩爽口,堪稱一絕。近年來,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不斷增強,苦苦萊這一保健佳品已出現在餐廳盛宴上,昔日「下裡巴」菜如今登上大雅之堂,備受青睞。


苦苦菜性寒無毒,具有清熱涼血解毒的功能,民間常用它治療咽喉炎、闌尾炎、黃疸肝炎等病症。近年來,日本醫學界用苦菜汁提取甙類物質對治療白血病、宮頸癌、直腸癌、肛門癌等取得了顯著療效。


賀蘭紫蘑最鮮美

賀蘭山紫蘑菇也叫賀蘑,產於賀蘭山海拔 2000~3000米的青海雲杉及腐阜文爛的苔蘚上,平羅境內多有生長。幾十年來,人們曾努力進行人工培育,均以豐失敗告終。賀蘑吸引人的不僅僅是無可挑剔的鮮美味道,更是那「幽居在空谷」的野生魅力。


賀蘑生長於每年 8~9月,如果 8月份林區雨量充沛,溫溼度、熱量適宜,就會有大量的紫蘑菇生長,因此賀蘑的產量和質量是根據當地氣候所決定的。賀蘭山紫蘑菇是以絲膜菌為主的天然野生菌種,紫絨絲膜菌為紫紅色,菌蓋呈扁半球形,個大,肉厚,鮮食肉質細膩,口感極佳;白絲膜菌為白色,菌蓋邊沿帶鏽褐色;藍絲膜菌為藍紫色,幹後變為鏽褐色;而血紅絲膜菌為暗血紅色或紫褐色。選購幹品時最好的辦法就是聞,幹品鮮味很濃,有股奇異的略帶點發黴的味道。


賀蘭山紫蘑菇不僅營養豐富,而且藥用價值高,含有 30多種酶。入藥或食療可治療多種疾病,益氣活血,祛風除溼,化痰理氣,益味助食,利小便,可預防佝僂病,治貧血、降低膽固醇和防止肝硬化,能預防流行性感冒等症。因此,人們把它稱作當代的「保健食品」「抗癌新兵」氣味賀蘭山紫蘑菇口感純正,醇香,內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種胺基酸、菌糖、脂肪、維生素和人體所需的鉀、鐵、磷、鎂等多種微量元素。被譽為「山珍」,是饋贈貴賓的特色禮品之一。


大漠真味青沙芥

沙芥為兩年生十字花科植物,是一種分櫱植物。沙芥的再生能力極強,每隔 15~20天可採摘一次。沙芥的幼根又名山蘿蔔,因為其具有十分獨特的保健理療作用,故人稱沙漠人參。


沙芥分布在陝、甘、寧、內蒙古等省區沙丘之間,平羅境內多有生長。平羅市場上的沙芥主要來源於陶樂地區的沙漠裡。陶樂沙芥葉片肉質肥厚,有芥辣味,風味精香。沙芥渾身是寶,是人們喜食的一種蔬菜。幼苗莖葉和成株嫩葉可炒食或涼拌,亦可幹制或醃製。醃製時,先剔除黃葉後,用涼水洗 2~3遍,水控幹後,放入開水鍋汆約 4分鐘,上下翻兩次,撈出,涼後放入壇內。10公斤沙芥加 0.5公斤鹽,上面壓一塊壓菜石。把汆沙芥的水澄清,置冷後,倒入壇內,至把沙芥全部淹沒為止。用紗布等把壇口蓋好,以防塵土及蠅、蚊等進入,一星期後即可食用。取食後要把壇口用紗布等及時蓋嚴實。沙芥根洗淨清煮脫水後晾曬或醃製,既可保味又可保鮮。


沙芥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行氣、消食、止痛、解毒、清肺的功效。沙芥葉具有解酒、解毒、助消化的功效。根具有止咳、清肺的功效,可治療氣管炎。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平羅,「全域旅遊」藏不住了
    湖光山色,只不過是一處尋常之姿,而湖光沙色,卻具獨特的另類美。沙湖,就是這種別具風情的地方。看沙水共長天一色,看候鳥從蘆葦中振翅高飛,大自然以其鬼斧神工,造就了這一方離奇美麗之地。整個天河灣旅遊區按照規劃布局為一軸文化景觀發展軸兩帶:濱河景觀休閒帶、黃河旅遊帶四區:塞上江南文博區、沙棗林休閒度假運動區黃河溼地休閒體驗區、黃河生態林觀光體驗區布局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結合
  • 今天「曬」平羅,體驗詩情畫意田園生活,戀上市井煙火
    如今的平羅,以更加雄渾大氣、飄逸靈秀的姿態,迎接四海賓客,讓心靈疲憊的人們在藍天碧水間盡享詩意生活。天南海北「驢友」們,到了這裡總會驚嘆:走過許多山水,見過許多天地,這裡最令人心馳神往!不同於沙漠的蒼涼,它仿佛是天外來客,鑲嵌在藍天碧水間,坦坦蕩蕩,浩瀚無垠,即使盛夏時節,赤裸著雙腳在沙海上行走,把腳伸到沙的內層,也會感覺到一縷清涼,溫潤貼心,最惹人愛。因此,沙湖,亦被人稱「靈湖」,意為善解人意的湖泊。  提到「靈湖」,有個神奇的傳說。相傳宋朝年間,巾幗英雄穆桂英率領八萬雄兵,浩浩蕩蕩地來到了西大灘這片荒無人煙的沙漠裡。
  • 七月,看毓秀平羅 ,一景似一珠,珠珠串成圖!
    平羅縣將山、河、湖、沙、村、景等資源創新整合,讓旅遊與農業、體育、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美麗內涵不斷升級。自2016年開展全域旅遊示範創建工作以來,該縣主動融入寧夏全域旅遊大格局,創新旅遊發展機制,提升旅遊發展質量,讓全域旅遊成為平羅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
  • 五臺山上臺蘑飄香
    五臺山生長出的蘑菇品質優良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極高,經常食用臺蘑能夠降低膽固醇,防治腎臟病、肝硬化,具有舒筋活血、延年益壽之功效。  清初康熙皇帝數度朝臺,總以一食臺蘑為快,後來就成了歷代皇家之貢品。
  • 素食推薦 | 揭秘寺廟高僧私家菜—五臺山臺蘑醬
    臺蘑的特點:呈傘形,肉質細嫩,色澤乳白,菌體肥大,油性大,香味濃,可烹製成多種葷素名餚,是席上珍饈。做出菜來色澤素潔清新,味道鮮美甘甜,口感嫩脆爽滑。臺蘑具有舒筋、活血、增強體質、延年益壽、提高智商之功效。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極高,它含人體所需的多種胺基酸和維生素,蛋白質含量很高。
  • Word天,全域旅遊的平羅美翻了!
    ,更是歷代平羅人的驕傲。東距國家4A級旅遊景區黃沙古渡25公裡,西距國家5A級旅遊景區沙湖30公裡,在這裡可以真切感受,神奇、美麗、富饒的平羅。02大漠文化自駕遊廟廟湖生態旅遊區→拉巴湖越野車大賽基地「大漠橫萬裡,蕭條絕人煙」 蒼涼雄渾的沙漠自然景觀盡收眼底
  • 醉美沙湖 毓秀寧夏平羅
    沙湖,22.52平方公裡的沙漠與45平方公裡的水域毗鄰而居,江南水鄉之靈秀與塞北大漠之雄渾融為一體,被譽為「絲路驛站」上的旅遊明珠。平羅,這座北方古城,歷經兩千年城池更迭,造就了這片兩千平方公裡的熱土以雄渾大氣、飄逸靈秀,三十萬人砥礪耕耘,天賜福地。
  • 新鮮山葵接近200元一斤,青芥醬才6元一管,是怎麼做到的?
    青芥醬的辣,辣感不在味蕾也不在喉嚨,而是直衝鼻腔。青芥醬的包裝一般會做成牙膏形狀,通常用的量也不會太多。一般只有在日料店吃生魚片的時候才會蘸它,只需擠出刷牙的量,那種霸烈的刺嗆感,能從鼻腔直達天靈蓋,再貫穿七孔,讓吃的人一分鐘內流淚!
  • 五「味」黃渠橋|2020寧夏平羅黃渠橋第四屆特色美食文化節即將啟幕
    五「味」黃渠橋黃渠橋鎮歷史悠久黃渠橋鎮將迎來寧夏平羅黃渠橋第四屆特色美食文化節。屆時,遊客們將深切感受到古鎮黃渠橋古蘊綿長的韻味、紅色精神的原味、文化積澱的品味、風土人情的趣味、美食激蕩的香味。在爆炒羊羔肉的香氣中體驗古鎮魅力,感受古鎮活力。
  • 大漠中藏著江南水鄉,沙與水的雙重奇遇
    「人文視野」講述景觀背後的人文內涵長河落日圓」,站在沙丘上,左看駝隊猶如在大漠之中,一片茫茫大漠的感覺。沙與水的交融,正是沙湖獨特之處。,是沙與水的交融。美麗的沙湖鑲嵌在賀蘭山下,將江南水鄉之靈秀與塞北大漠之雄渾融為一體,無愧為絲路驛站上的旅遊明珠。在南方,水景並不稀奇,但沙漠少見,在塞北,沙漠並不稀奇,但湖泊少見,而沙湖,絕妙之處正在於將沙漠與湖泊結合在一起,走進沙湖,正是沙與水的雙重奇遇。
  • 【天地歌樂 人文沙磁】探旅遊精品,尋文創佳品,這份「秒殺」攻略請收好!
    「天地歌樂 人文沙磁」重慶「雙曬」第二季沙坪垻專場直播將於8月17日20:00閃亮登場此次專場直播包含了「紅色基因」「綠色本底」「教育高地」「人文磁場」「開放熱土」五大篇章現場將為各位小夥伴帶來一場探尋「人文沙磁」根脈的「穿越」之旅
  • 濟寧又到了吃「唧唧菜」、「掃帚苗」、「麵條棵」、「苦苦菜」…的時候了,吃貨們有福啦!
    薺菜是野菜中的珍品,以其嫩莖葉作蔬菜食用,其味清香鮮美,含有多種胺基酸,其中穀氨酸的作用和味精相同。薺菜可使胃腸道清潔,還可以降低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同時降低血糖。苦蕒菜在我們大祥符稱之為苦苦菜,在花部形態和花序結構上,與分布非洲的萼角花科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胚珠卻是頂生的,種子有胚乳,花柱不裂。
  • 馬奶滋青芥焗銀鱈魚 DHA與沙拉醬的完美邂逅
    這是我在培訓時給學生形容青芥焗鱈魚的味道。我是Mr.國宴,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青芥銀鱈魚的做法。銀鱈魚作為一種高級深海魚類,備受推崇,其原因是富含「深海魚油」,而魚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飽和脂肪酸,同時不飽和脂肪酸分別是由DHA和EPA組成,其中DHA可以促進腦部發育,增強記憶,EPA可以降脂降壓降低血液粘稠度,有改善情緒和安胎的作用。
  • 生態觀察:大漠新絲路的「綠色名片」
    車輪滾滾,綠色發展理念始終是主旋律。一路走來,從規劃、選址、設計、施工,鐵路建設者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破解了一項項技術難題,終於讓天塹變成了通途。在高質量發展的今天,這無疑是踐行「綠色交通」發展的又一重大實踐。  一  社會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生態環境保護與改善,鐵路交通建設亦如此。
  • 五臺山之臺蘑
    臺蘑,是對產於山西省五臺山區蘑菇的簡稱,是一種營養極高的食用菌類作物,又稱「天花菜」,五臺山的稀有特產。主要品種有:香蕈、秋露白、銀盤、狗爪等。 臺蘑的特點:肉質細嫩,色澤乳白,菌體肥大,油性大,香味濃,可烹製成多種葷素名餚,是席上珍饈,五臺山南臺附近是主產地,也出產的品質最佳。做出菜來色澤素潔清新,味道鮮美甘甜,口感嫩脆爽滑。
  • 大漠深處的綠色傳奇 風水梁鎮生態發展「蛻變」日記
    大漠深處的綠色傳奇 風水梁鎮生態發展「蛻變」日記 2020-07-06 21: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沙產業理論忠實踐行者 挑戰荒漠的大漠之子 ——人物特寫:治沙模範...
    只有一步一步踐行錢學森提出的「多採光、少用水、新技術、高效益」的沙產業技術路線,反覆試驗,不斷探索,把沙漠的缺水劣勢縮到最小,才能使沙漠變成綠洲,創造性地發展戈壁農業。為此,柴在軍的團隊採取了一下幾條措施:  ——儲水與節水並重。有水就有生命,有水才有綠洲。
  • 宅家跟我學 燕麥青芥雙拼蝦:一蝦兩吃 雙重美味
    今天我們給大家做一個燕麥青芥雙拼蝦,做一道菜,吃兩種口味.一種是燕麥沙拉口味,一種是青芥口味,小孩和大人們都愛吃,外脆裡嫩。話不多說,看看大廚怎麼做的吧。先裹燕麥味的,準備好沙拉醬,趁熱將炸好的大蝦在裡面滾一圈,然後再裹上燕麥片。裹好之後,開始調青芥口味,沙拉醬再添一點芥末醬,攪拌均勻,均勻地裹在大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