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情拐點的哥德巴赫猜想

2020-12-15 朱平豆

一.

估摸著看,現在全體國人最迫切盼望的,就是本次疫情的拐點到來。

因為如果拐點到了,預示著國人與新冠病毒之間的戰鬥,就到了歷史性轉折時機,可想而知,到那時,我們的工作將開始逐步走向正軌,人們的生活,也將可以慢慢重新開始。

這將是一件多麼激動人心的事情!

不管那個拐點到的時候,對新冠病毒的嚴防死守還將如何嚴厲,但人們還是會歡呼雀躍,因為冬天將要過去,春天還會遠嗎?

二.

拐點,原本是個數學名詞,又稱反曲點,在數學上指改變曲線向上或向下方向的點,直觀地說拐點是使切線穿越曲線的點(即連續曲線的凹弧與凸弧的分界點)。若該曲線圖形的函數在拐點有二階導數,則二階導數在拐點處異號(由正變負或由負變正)或不存在。

從數學上講拐點是這樣的:

從人們普通認知上看,拐點是這樣的:

三.

拐點,通俗地講,就是轉折點,這個詞人們用得更多一些。

轉折點指事物發展過程中改變原來方向的時間點,亦指事物發展過程中對改變原來方向起決定作用的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戰轉折點:

凡爾登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破壞性最大,時間最長的戰役,戰事從1916年2月21日延續到12月19日,德法兩國投入100多個師兵力,軍隊死亡超過25萬人,50多萬人受傷,傷亡人數僅次於索姆河戰役,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史達林格勒會戰與同時期發生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及阿拉曼戰役一起,構成了1942年底反法西斯戰爭大轉折的標誌性事件。

四.

新冠病毒疫情,什麼時候就到了疫情拐點呢?

一直沒有公布,一直在期待。

到這地步了,我國的新冠肺炎疫情拐點究竟在哪裡呢?

有幾種可能:

第一個時間節點:除湖北外的全國發病率為「零」,並維持3-4周。

這意味著,我國是有能力戰勝新冠病毒的;這說明,本次疫情的拐點到了。

第二個時間節點:含湖北,以及武漢在內的整個中國發病數為「零」,並維持3-4周。

這意味著,我國已經完全戰勝新冠病毒了;這說明,本次疫情的拐點到了。

第三個時間節點:是本次的全球新冠肺炎皆歸零了,並維持3-4周。

這意味著,人類是有能力戰勝新冠病毒的;這說明,本次疫情的拐點到了。

但即使如此,新冠病毒極有可能會持續地與人類不和平共處,因此,人類的新冠病毒的疫苗出來了,特別的針對新冠肺炎的藥物研製出來,可以普遍應用了,這說明人類是真正的全面可以控制與戰勝新冠病毒了;這說明,本次疫情的拐點到了。

我們會以哪一個時間點,作為我們的疫情拐點呢?期待我國的流行病學專家,最終來宣布了。

到那時,我們就有希望了,因為,我們需要生活,我們更需要工作,來養活自己與家人。

相關焦點

  • CCTD2020年煤炭價格的哥德巴赫猜想對了幾分?
    小夥伴們是否還記得,3月27日在煤價「飛流直下」的大跌中,CCTD做了一個哥德巴赫猜想呢?時隔兩個月,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當時的預測結果: 2020年煤炭價格的哥德巴赫猜想那麼,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那我們接著往下看,在猜想裡,我們不止預測了價格,還預測了煤價拐點哦~ 從上周發布的視頻解讀《是什麼奠定了煤價上漲的基礎》可以看到:煤價在4月底觸底啦!CCTD獨家視頻解讀:是什麼奠定了煤價上漲的基礎?
  • 漫畫:什麼是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的起源說起哥德巴赫猜想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兩個人,其中一位是業餘數學家哥德巴赫,另一位是著名的大數學家歐拉。簡單地解釋,把所有寫成兩素數之和的偶數再加上2或3,就可以表示一切大於5的正整數:這樣一個等價版本的命題,就成為了後世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什麼是殆素數 ?所謂殆素數,是指素數因子的個數不超過某一固定常數的正整數。
  • 那些年,我們一起猜想過的「哥德巴赫猜想」
    今天,我們一起來聽聽這位女文青講「哥德巴赫猜想」。作者 | Helen編輯 | 羅數君文 2100字 閱讀時間約 5分鐘我們是聽著「哥德巴赫猜想」長大的一輩人。我們知道「哥德巴赫猜想」是數學界的一座高峰,幾世紀以來吸引著人們攀登。
  • 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到底在猜什麼?
    後者那篇著名的報告文學,讓很多人知道了有位中國數學家,用了幾大麻袋演算紙,將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往前推進了一步。但陳景潤究竟在這個領域取得了多大的進展呢?讓我們從哥德巴赫猜想本身說起。這也是現在哥德巴赫猜想的通常表述方式,其亦稱為"強哥德巴赫猜想"或"關於偶數的哥德巴赫猜想"。歐拉認為可以將這一猜想視為定理,只可惜他也無法給出猜想的證明。
  • 哥德巴赫猜想何時能證明出來?
    不難看出,哥德巴赫的命題是歐拉命題的推論。事實上,任何一個大於5的奇數都可以寫成如下形式:2N+1=3+2(N-1),其中2(N-1)≥4.若歐拉的命題成立,則偶數2(N-1)可以寫成兩個素數之和,於是奇數2N+1可以寫成三個素數之和,從而,對於大於5的奇數,哥德巴赫的猜想成立。
  • 方舟子:哥德巴赫猜想有什麼用
    上個世紀70年代末,由於徐遲的一篇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讓陳景潤成了中國家喻戶曉的科學家,也讓哥德巴赫猜想成了在中國最著名的數學難題,激發了無數民間人士夢想成為陳景潤第二
  • 陳景潤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有何意義?
    30年前,陳景潤是國內有名的科學明星,他將哥德巴赫猜想證明到了1+2,即大偶數可以表示為一個質數與不超過兩個質數乘積之和的形式。這項成果到目前也是最接近哥德巴赫猜想最終結果1+1的證明。哥德巴赫猜想是數論中的一道著名題目,數論是研究數的規律及性質的一門數學分支,目前看數論是非常基礎的數學,除了基本的運算,在技術領域很少用到數論知識,也很少用到質數的分布。在自然科學領域同樣也很少用到這些。這並不意味著數論不重要,研究數的數學分支,從某種意義上說可以是最基礎最重要的數學部分。
  • 陳景潤要證明的哥德巴赫猜想是1+1=2嗎?
    任何一個大於2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質數之和的形式,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的歐拉表述。這一猜想至今沒有被證明,也沒有被證偽。人們難以找出質數的確切分布規律,這可能是哥德巴赫猜想難以證明或證偽的原因。這種方法也被用到了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上,證明思路大體是這樣的,a個質數的乘積加上b個質數的乘積如果被證明可以表示出所有的大偶數,這樣就證明了a+b。把a和b逐漸減小,一直減小到1,就證明了任意的大偶數都可以表示成一個質數加上一個質數的形式,簡稱1+1。中國人對哥德巴赫猜想有著特殊的情結。
  • (楚天華章)執著成就夢想——《哥德巴赫猜想》
    我省已故作家徐遲創作的報告文學集《哥德巴赫猜想》共由《向著二十一世紀》、《石油頭》、《地質之光》、《哥德巴赫猜想》、《生命之樹常綠》、《在湍急的旋渦中》、《祁連山下》七個篇目組成,被譽為新時期報告文學繁榮的報春花。
  • 我若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能否保送清華北大?一名高中生的猜想
    經過幾天的網絡膨脹發酵,傳說中網絡上面能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那位高中學生(自稱數學物理滿分,但是文科偏科,英語長期30分),終於在1月1號跨年當天公布了答案,整整5頁紙的推算過程(其實實際有意義的加起來不超過兩張紙),引起了網絡軒然大波。
  • 陳景潤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難度究竟有多大?
    1742年哥德巴赫提出了這樣的一個猜想:假設1為素數,任一大於5的整數都可寫成三個質數之和。(n>5:當n為偶數,n=2+(n-2),n-2也是偶數,可以分解為兩個質數的和;當n為奇數,n=3+(n-3),n-3也是偶數,可以分解為兩個質數的和)。
  • 哥德巴赫猜想——一個好玩的假設
    假設n=a+b n是大於5的偶數,也就從6開始(我們假設哥德巴赫猜想成立)a、b為質數,a、b以n/2對稱。(假設哥德巴赫猜想成立)c<n<d ,n>5的偶數 c、d為質數 c+d=2nc+y=n=d-y(y>0的奇數)c=d-2y(y為偶數,c為質數 c+y為奇數,n
  • 「哥德巴赫猜想」是否會讓「數學」尷尬
    那麼問題來了:哥德巴赫猜想現在還沒有被證實那麼是否會有:有且唯一的質數分解是只包含了1與一個大質數的。如果有,算「哥德巴赫猜想錯誤」還是「咱們現代質數定義錯誤,其實1還是應該為質數的」。哥德巴赫猜想能否讓當代數學「尷尬」。
  • 數學界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難道就是要證明1+1=2?
    這幾天一直有朋友在評論區或者私信我說講一講哥德巴赫猜想,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哥德巴赫猜想。首先我們在這裡強調一下,哥德巴赫猜想不是證明1+1=2,不是1+1=2,不是1+1=2,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以後出去千萬別說哥德巴赫猜想就是證明1+1=2,這實在太雷人了!1+1=2其實是定義,2就定義為1與1的和。哥德巴赫猜想說起來其實很簡單,就是證明任意一個大於2的偶數,都可以拆成兩個素數的和簡稱1+1。這裡的1+1是一個素數加另一個素數的意思。素數就是指那些只能被自己和1整除的整數,比方說5,7,11,13都是素數。
  • 哥德巴赫猜想不是證明1+1=2!數學皇冠上的明珠究竟是什麼?
    那哥德巴赫猜想究竟是什麼呢?1742年,一位普通的中學老師哥德巴赫給數學家歐拉寫信,提出了這個猜想的初始表達:任一大於2的整數都可寫成三個質數之和。歐拉版的哥德巴赫猜想也被稱為「強哥德巴赫猜想」或「關於偶數的哥德巴赫猜想」。而根據這個「關於偶數的哥德巴赫猜想」可以推出:任一大於7的奇數都可寫成三個質數之和的猜想。如7=2+2+3,11=3+3+5,這被稱為「弱哥德巴赫猜想」或「關於奇數的哥德巴赫猜想」。
  • 前兩天,哥德巴赫猜想被一位中國高中生證明了
    12月24日,知乎用戶@證明 在知乎發帖,表示自己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並表示自己會在2019年1月1日放出具體證明過程。原文標題:《如果高中生能證明哥德巴赫猜想,會被清華北大數學系保送嗎?》,該問題截至本文出稿時,已被瀏覽15000000+次。
  • 哥德巴赫猜想並不是證明一加一等於二,陳景潤為了它做了多少努力
    但是在哥德巴赫猜想面前,數學家們也低下了高傲的頭顱。不過如今的網絡上流傳著一些奇葩的論斷,說什麼哥德巴赫猜想就是證明一加一等於二,實在是誤人子弟,偏偏還有不少人相信。在這裡奉勸這些人不要胡說八道了,哥德巴赫猜想和一加一等於沒有任何關係,相信這句話的人只能說你根本不了解哥德巴赫猜想。
  • 希爾伯特第八問題有望終結: 哥德巴赫猜想獲證!
    由於此引理獲證,可多米諾骨牌式地解決哥德巴赫猜想、齋藤猜想、孿生素數猜想、波利尼亞克猜想、莫德爾猜想、比爾猜想、ABC猜想、奧波曼猜想和黎曼假設等系列相關問題。(參考《用重合法和相鄰論可嚴密證明哥德巴赫猜想原題及相關猜想》一文中的p027第14行前後內容。)
  • 中學生稱自己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還問這能保送清華北大嗎?
    一名高中生(知乎用戶名@證明)自稱證明哥德巴赫猜想,將於 1 月 1 日在知乎上發布相關證明文章,並提出問題「如果高中生能證明哥德巴赫猜想,會被清華北大數學系保送嗎」。
  • 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 5G時代「哥德巴赫猜想」是什麼
    原標題: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 5G時代的「哥德巴赫猜想」是什麼?5G作為新一代基礎技術,在萬眾矚目中加速商用。9月3日,在華為第五屆亞太創新日上,華為公司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表示:「在萬物互聯中,5G作為連接一切的技術,構築著智能世界的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