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在談論人的本質時,為人區分了三個不同層次。
第一個層次:我在他人那裡是什麼評價?
處於這個階層的人一般活在別人的評價體系裡。
我過的怎麼樣?我成功不成功?他都會向外界證明。
你看:我開多好的車,我住多好的房,我戴多少錢的名表,我背多昂貴的包……他們一有機會就會向外展示他們的「成功」、他們的「擁有」。
等來了一片「哇哇哇」的嘖嘖讚嘆便會心滿意足,之後再去追尋更多的物質財富來無限的包裝自己。
這類人大部分是暴發戶、拜金主義者。他們對於「我是誰?」這個哲學問題根本沒有概念。
第二個層次是:我擁有什麼?
這個層次的人會包裝自己。
他們或通過減肥、健身、美容、化妝來塑造形體美、容貌美。
或通過如何培養高情商、如何提升人際關係交往能力、如何獲得領導力等這類的培訓課程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完善自己的硬體配置。
這類人處於追尋「術」的階段。他們也懂得花錢買裝備、讓自己看起來很高級。
市場上那類成功學、高情商、實用心理學就是為這類人準備的。
他們雖然掌握了一些進階為大眾眼裡成功人士的技術,但也只是處於向外在探尋的階段。他們的人生處於「士」的階層。是社會的精英階層。
他們雖然對「我是誰?」進行過思考,但僅限於表面的包裝。內裡還是一片空虛。
第三個階層是:「我是誰?」
達到這個層面的人會向內探索,探索自我,建構自我認知系統。
他們會從「軟體」上不定期的更新系統,為「自我」的這臺電腦提速升級。
縱觀人類歷史,能給出「我是誰?」這個問題答案的人鳳毛麟角。
為什麼?這個問題是人類哲學史上的終極問題,沒有統一答案。
老子給出了「道」,釋迦摩尼佛給出「無我」。
我們普通人連自己的心都找不到,更不用說回答「我是誰?」
古來聖賢皆走在尋找自我的道路上。
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避世尋求自我;
莊子隱居南華山追尋自我;
陶淵明隱居深山自得其樂;
王維半官半隱參佛悟道追尋自我;
王陽明「從做中學」創立心學追尋自我。
那麼我究竟是誰?
我該往何處去?
如何找到真我?
對我們普通人而言,終其一生可能都無法找到答案,能做的只有不斷充實自己的內心。
多讀經典哲學,慢慢的向著這些偉大的哲學家靠近一點,多思考一點哲學問題,不斷升級我們的軟體系統。
一個人的底層邏輯系統建構好了,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就會發生根本改變,你思維的維度會告訴你做事情的方法。
就像我們從父輩那裡得來的經驗未必就是對的,你有了自己的評價體系後,就不用那些教條、那些經驗來禁錮自己。
為什麼有的人會盲目跟風、人云亦云?就是他的底層邏輯系統沒有建構好,他沒有評判標準,沒有原則底線,所以他把握不了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老子、孔子、蘇格拉底、釋迦摩尼被研究了這麼多年還沒有過期,且被人們奉為精神領袖?
是因為他們的「人格」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他們為普羅大眾該怎麼活指明了方向,他們是人類精神層面的神靈,值得後世永久膜拜。
這才是永恆的,可以被保留的東西。
「人格力量超越時空。即使有一天,人不在了,人格還在,魅力還在。」
——陳果
思考是人生快樂的源泉,精神世界越豐富越快樂
人生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煩惱。
在叔本華看來,人生煩惱的根源有兩個,一是痛苦,二是無聊。他說,「人生就像擺鐘一樣,在痛苦與無聊之間搖擺,當欲望得不到滿足時就會痛苦,當欲望得到滿足時就無聊。」
怎樣才能擺脫痛苦和無聊呢?叔本華給出的答案是,學會思考。他認為,思考是人類快樂的源泉。
叔本華認為,世界上有兩類人,一類熱愛思考,一類不愛思考。
不愛思考的人,喜歡「向外部世界尋求快樂」,比如吃喝玩樂、逛街購物等。當外部條件消失時,不愛思考的人就會感到精神空虛。
此外,不愛思考的人喜歡把目光聚焦在生活瑣事上,這導致他們的思想很膚淺,可惜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於是,他們的人生始終在渾渾噩噩中度過。
愛思考的人則不同,他們習慣於「向內心世界尋求快樂」。因為思考過程在頭腦中進行,不必依賴任何外物,當金錢、地位和名譽都消失時,這種快樂也不會消失,因此這種快樂是最純粹的快樂。
叔本華發現,熱愛思考的人有三個特點,第一,熱愛知識。一個人越是聰明,就越是熱愛知識,知識能拓展我們精神世界的疆域。第二,享受獨處。獨處能使人思考,而思考是快樂的源泉。第三,欲望較少。精神世界越豐富的人,對物質的依賴程度就越低。他們不會被物質所奴役,因而身心更自在。
總之,熱愛思考的人精神世界很豐富,他們很少痛苦和無聊。
《人生的智慧》這本書闡述了叔本華對人生諸多問題的看法,包括幸福、為人、處事、修身、財富。
很多內容,聽起來或許會很難受,因為直戳戳的說到你心裡去了,但卻又無力反駁,因為說的太準確了。
這樣接地氣,見解又深刻的內容,使得這本書在近百年來,一直被奉為哲學經典。
今天分享的句子,都來自於這本書。
我讀了這本書,感覺像給自己的心靈洗了個澡,智慧變得通體透亮了。
尼採看到他的書,說:「我仿佛馬上長出了一對翅膀」
人生的智慧,無論你在哪個年齡段,都是必須要去了解的事情。
現在這本書也非常便宜,僅需75元,一頓飯的錢,便能讀到宗師級大哲學家叔本華的這本通俗易懂、充滿哲理的書,讀完之後,你在人生道路上的許多問題,或許都能被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