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小說,武當為何能快速崛起,少林寺為何能傳承千年

2020-12-25 夢裡還是夢

在金庸武俠小說裡,武林中一直有兩個名氣最大,地位尊崇的門派,那就是少林和武當,這兩個門派都是習武之人的武學的聖地、正所謂、南尊武當、北崇少林。

天下武功出少林

少林寺自建寺以來,享譽武林千百年「地位尊崇」,無論任何時代,也一直是武林領袖之一。

少林寺「藏經閣」裡那無數的絕世神功,曾令武林中多少人想一睹之,但又深深的忌憚著。千百年來,無論正邪兩道的絕頂高手,也沒幾個人敢在「少林寺」輕易的造次「踏入雷池一步。

天下武功出少林 同樣的少林武功也出自天下

少林寺也是一個避世的地方,很多在「少林寺」出家的僧人,在江湖中本已經是頂尖的武林高手或者別的各種人才,因為各種原因或者看破了紅塵而選擇了出家,而少林寺就是最好的選擇。

像蕭遠山、慕容博、謝遜等他們都歸隱了少林,一身本事都成了少林的武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可以這麼說,放下屠刀,你的武功就是「少林寺」的了。

所以少林寺「海納百川,吸取了非常多的人才和各種武學,讓少林寺一直保持著強有力的競爭。

少林寺的武功傳承也比較良性,只要你有天賦、願意學武或者去藏經閣看看書,就基本可以說是武林高手了,所以少林寺從不缺人才。

在某個時代,「少林寺」存在感沒那麼強,風頭被別人壓過了,比如什麼「全真教」逍遙派、什麼東邪西毒之類的,但「少林寺」依舊保持著非常好的傳承。

而回望過去,「全真教」逍遙派」之類的頂尖門派都已淹沒在時代的洪流之中,而「少林寺」卻積澱了深厚的武學底蘊,讓「少林寺」千百年來仍屹立於武林的頂端。

如果問一下「少林寺」最後悔的事是什麼,那應該就是後悔趕走了張君寶。

張君寶少年出身於「少林寺」,因是俗家弟子被冤枉偷學「少林武功」被趕出「少林寺」多少年以後,一個叫做「武當」的門派如異軍突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武林中成為和「少林寺」並駕齊驅的領袖地位,從此少林寺在武林中再也不能一家獨大。

武當這個門派短短幾十年,猶如坐上了火箭一樣,一躍成為比肩少林寺的大門派。

像「少林寺」這類的大門派,都是經過幾十代人的努力和數百年的積累,才能有如今的輝煌。而「武當」呢崛起的太快太猛、到「倚天屠龍記」之時「武當派」在武林中已是和千年古剎「少林寺」並駕齊驅的領袖地位。

武當是怎麼一下子崛起的呢,回望過去的武林時代、第三次「華山論劍之後,也意味著一個舊武林時代的結束, 也隨著老一輩的武林名宿的逝去,武學也處於一個改革的時期。

毫無疑問張三丰是新武學的創新開闊者,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對張三丰描繪道,

張三丰是一位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大宗師。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衝虛圓通之道和《九陽真經》中所載相生相剋的內功相發明,創出了輝映後世、照耀千古的武當一派武功。

這寥寥數語以道出了,張三丰武學造詣已是巔峰級別,還有就是張三丰勇於探索研究,一百歲還走在創新的道路上,動不動就是閉關,最後還在百歲之時研究出了「太極拳」

太極功」也已深明精奧,從此武當一派定可在武林中大放異採,當不輸於天竺達摩東傳的少林派武功。

上面張三丰的話,自信的表明自己所創的武學已經決不在「少林達摩之下」「也證明了「武當張三丰」是比肩甚至超越「少林達摩祖師」的人物。

《倚天屠龍記》無論有多少厲害的武功,什麼「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也無法掩蓋張三丰的新武學「太極拳」的光芒,「太極拳」的橫空問世,令人耳目一新,也刷新了武學的新局面。

在「倚天屠師」大會上,武當的俞連舟和殷梨亭所展示的「太極拳」和太極劍」激戰舊式武學「九陰真經」毫不落下風,這也是新武學和舊武學的第一次最為正面的交鋒,這一戰「武當二俠」的武當武功讓天下群雄震驚不已,比起「周芷若」速成的九陰真經」太極拳」更讓世人驚嘆不已。

而在同時代「一代女俠」郭襄創立的峨眉派,雖然也成為六大門派,但峨眉派實在難以和武當相提並論,就靠一把倚天劍裝逼了。

武當的成功,其創始人張三丰是貢獻最大的,但也絕少不了徒弟「武當七俠」的功勞,「武當七俠」在江湖上行俠仗義,讓「武當」的威名更甚。

武當派不像別的門派,總是惦記著前人的高深武功。而張三丰和徒弟們,對武學有著勇於創新和探索的精神。

相關焦點

  • 金庸武俠小說描寫的各大門派 位於今天哪個地方
    香港武俠小說家金庸,用15部小說,構建了一個快意恩仇的武俠世界。在這個武俠世界裡,有著各種各樣的門派。正是這些門派的存在,讓金庸小說的武俠世界更加精彩。那麼,這各大門派位於今天哪個地方呢?「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寺是金庸武俠小說裡一個非常重要的門派,被喻為「武林中的泰山北鬥」。
  • 金庸武俠小說普及金庸作品都發生在那個朝代 原來是這樣的順序
    金庸武俠小說普及金庸作品都發生在那個朝代 原來是這樣的順序時間:2018-10-30 23:20   來源:文/巴暘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金庸武俠小說普及金庸作品都發生在那個朝代 原來是這樣的順序 金庸先生一生共寫了15部武俠小說,你知道這些小說發生的朝代嗎?
  • 金庸先生早年的武俠小說中為什麼很少寫到嵩山少林寺?
    在中國武術的歷史上,少林寺具有獨特的地位,所謂「天下武功出少林」。正因如此,位於嵩山的少林寺也是各種武俠題材小說、影視劇和遊戲重點刻畫的對象,讓少林幾乎是家喻戶曉。作為現代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先生自然也在作品中對少林寺進行了描寫。特別是金庸先生佛學造詣很深,他筆下的少林寺不僅是武林大派,還很難得地寫出了嵩山少林寺禪宗祖庭的風範。
  • 金庸武俠小說實力最強的十大門派是哪些?
    要說金庸小說中實力最強的十大門派我看遍金庸武俠,總結出的這十大門派,一定會讓小夥伴們滿意。十、神龍教神龍教出自《鹿鼎記》,神龍教主是洪安通,手下有五龍使,陸高軒、胖瘦頭陀等人,教中弟子何止百萬,又喜歡招收一些年輕的男女,連小郡主沐劍屏都加入了神龍教,使得神龍教勢力愈加龐大。
  • 黃山是三山五嶽之一,為何武俠小說中只有它沒有門派
    最近,重溫了幾部金庸的武俠小說。我發現,金庸喜歡將武林門派設在名山大嶽。最著名的武林門派,當屬少林寺和武當派。這兩個武林門派,分別設在河南鄭州嵩山和湖北武當山。號稱「天下第一幫」的丐幫,位於洞庭君山。在《射鵰英雄傳》裡,郭靖和黃蓉在君山打敗了狡猾的楊康,為黃蓉奪得了丐幫幫主的位置。
  • 天龍八部裡漏洞那麼多,為何很多人卻說它是金庸武俠小說的巔峰?
    文 / 郭不二《天龍八部》乃是金庸小說中極為重要的一部,一部集思想性、情節性於一體的小說。但是,卻也不得不說,這部小說中的「漏洞」也實在是不少。雖然也不一定是漏洞,但至少看起來感覺有些匪夷所思。一直以來,人們都詬病這部小說為「爸爸去哪兒了」,言下之意就是說這部書裡的幾個主人公基本上都受到家世的困擾;再者如蕭峰的父親蕭遠山因為深仇大恨多年來蟄伏於少林寺中,可他下一次出動時,竟然好像專門是去針對自己兒子蕭峰的,讓蕭峰莫名其妙地背上了種種罵名;還有慕容博,本來指望慕容復興復大燕,結果自己卻總是在挖牆腳……類似於這樣的不足之處
  • 雍正劍俠圖:武當劍客為何是佛門中人,宋朝就有張三丰和武當派?
    雍正劍俠圖:武當劍客為何是佛門中人,宋朝就有張三丰和武當派?在這裡書迷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虛音是武當神劍門宗的師祖,虛空又是赫赫有名的武當劍客,這兩位掛著「武當」名號的高人為何會是三寶門人呢?畢竟我們所熟知的武當是非常馳名的道家門宗。其實,虛音是武當神女劍法的創始人,他創立武當神劍派雖有「武當」之名卻非是武當派的門戶,她只是在武當山上清修後新創立的一個新門派,呂四娘就是她的徒孫,她開創的神劍派與張三丰創立的武當派並無關聯。
  • 真實的少林寺,比武俠世界裡還要傳奇
    熟悉金庸作品,或者喜歡武俠小說的人,一定對名滿天下的「少林派」不會陌生。作為金庸武俠江湖中的「九大門派」之首,少林派素來以江湖中「名門正派」形象屹立天下,而且門下弟子個個武藝高強、身手不凡。即使少林派並沒有天下第一的精奇武功或偏門醫術,但勝在它綜合指數最高,72絕技、少林醫宗的地位,都讓「少林」二字成為金庸武俠世界裡響噹噹的金字招牌和不朽傳奇。少林寺提到少林派,自然繞不開少林寺。在武俠小說中,少林寺是天下第一門派「少林派」的大本營,是天下武功的開山之地。
  • 金庸武俠小說偽作《夜闖少林》,懸疑驚悚,梁羽生東方玉也有掛名
    整理些手中掛名金庸的武俠小說作品,主要包括內容簡介,出版社,出版時間,冊數,以及作品的真實面目和相同內容不同名字的各種掛名武俠小說偽作,部分圖片取自網絡。目前手中這樣的武俠小說偽作約摸百來部,這些作品絕大部分並非金庸先生的真品,部分作品真實面目有待考證,慢慢的來吧。
  • 為什麼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內容那麼豐富多彩?
    金庸先生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感情經歷,他把他的很多人生體驗都寫進了他的武俠作品當中,所以我們能感受到他的武俠小說是那樣的豐富多彩。比如說金庸先生在上學期間,被學校開除過兩次,我們可以想到他筆下的楊過。我們在看這一段描寫的時候,會覺得金庸先生描寫的是那樣的酣暢淋漓。再比如說,金庸先生的人生理想是當一名外交官,可以卻事與願違,金庸先生沒有當成一名外交官,反而在小說的創作,報紙的興辦方面取得了極高的成就。這和《天龍八部》中的虛竹就及其相似。
  • 福建泉州也有少林寺,千年歷史幾經興廢,金庸為其題字免費開放!
    提起少林寺,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河南嵩山少林寺,近些年隨著商業化以及旅遊的發展,嵩山少林寺背上了「不來後悔,來了更後悔」的罵名,令人感嘆。但其實在福建泉州,也有一座少林寺,又名鎮國東禪寺,俗稱南少林,位於泉州清源山東麓,相傳為曾救唐王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閩所建。
  • 金庸武俠小說為什麼經久不衰?金庸將武和俠演繹到了極致
    上個世紀中葉,梁羽生和金庸雙雄崛起香江、橫掃東南亞之後,在六十年代臺灣也掀起了武俠小說熱潮,柳殘陽、司馬翎、東方玉、臥龍山、諸葛青雲、獨孤紅、雲中嶽、陳青雲、曹若冰等,群星璀璨,劍氣縱橫。其中捧出一輪充滿金剛煞氣的明月——武林怪傑古龍。
  • 金庸筆下的各大武學門派,在今天的哪些地方呢?
    一說起金庸大師,相信很多人都有話要講,金庸開創了一個武俠小說的時代,構建了一個江湖意氣,快意恩仇的江湖世界,讓無數人憧憬不已,金庸的小說基本上已經全部改編成了電視劇和電影,而且還不止翻拍一次,無一不是經典,知名度相當的高。
  • 該來的還是來了,這一次少林寺悍然出手,會讓局面發生什麼改變?
    這些名勝古蹟是不僅有審美上的價值,更是傳承了中國的許多文化,是我們歷史文化精神的集中體現。少林寺不僅是一座千年古剎,更是國內一個5a級景點,商業價值和文化價值同樣極高。我們都知道,少林寺在很久之前就已無數出名。經典電影《少林寺》,就曾經刷新過中國的電影票房記錄。直到今天,這部《少林寺》還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
  • 為什麼在少林寺連「掃地僧」都那麼厲害?
    武俠小說於是興起。在眾多武俠小說中,少林寺存在感比較強,雖然沒有一統江湖,但也算得上一個頭號門派。臥龍生首先給出了「武林九大門派」的設定,第一就是少林。這在古龍小說中又變成了「七大門派」,還是以少林為首,金庸則是「六大門派」,少林為首。由少林來當這個領頭羊,主要有兩點考慮。首先,少林武功出名,家大業大。其次少林位於中原,被各大門派環繞,算是武林正統。
  • 金庸小說中的門派 你知道哪些?
    少林派達摩東來所創少林派常見於武俠小說,在金庸武俠小說中,少林派是名門正派,素與武當派齊名,同被喻為武林中的泰山北鬥,兩派在武俠小說中均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一直都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的說法,這兩派也常聯合起來主持武林正義。1958年出版的臥龍生成名作《飛燕驚龍》中,列九大門派之首,少林弟子大都武功高強,以外功聞名天下。
  • 李敖評價金庸偽善,並直言:武俠小說不入流,全是糊弄人的
    近現代也出現了許多著名的武俠作家,比如寫下了《絕代雙驕》的古龍、《神鵰俠侶》的金庸、《白髮魔女傳》的梁雨生、《四大名捕》的溫瑞安。他們寫下了眾多著名武俠小說,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的"四大宗師"。"四大宗師"的作品受到了無數人的追捧,但是著名的作家李敖先生,曾經直言"金庸先生虛偽",更是直白的點出"武俠小說不入流,全都是糊弄人的",這是怎麼一回事?他為何會下此結論?而這種結論竟然也得到了不少文界人士的贊同。
  • 武俠小說泰鬥金庸畢業於何園後人創辦持志大學
    揚州網訊(記者 文體) 10月31日,一代武俠小說泰鬥金庸(本名查良鏞)逝世,享年94歲。據了解,金庸生前並未來過揚州,但在他的筆下,揚州多次出現,尤其是小說《鹿鼎記》的主角韋小寶就是揚州人。鮮為人知的是,金庸還是何園主人何芷舠第三代孫何世楨創辦的持志大學(上海外國語學院前身)學生。金庸先生寫過十四部武俠小說,每部小說書名第一個字連在一起,就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其中,1969年至1972年寫作的《鹿鼎記》,是他的最後一部長篇武俠小說。金庸先生從未到過揚州,為何將韋小寶出生地安排在揚州?
  • 為何現在的武俠小說沒有再次火爆的機會了?
    為何現在的武俠小說沒有再次火爆的機會了?估計不少人都有這個疑問,藉此機會,我也表達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武俠小說開始盛行,步入了武俠文化的黃金時代,那個時代經濟和科技都不像如今發展這麼迅猛,大多數普通人的生活還處於比較低端的層次,溫飽是大多數人的狀態,甚至溫飽是一部分人追求的理想狀態,由此帶來的則是精神領域的相對匱乏和單調,武俠文化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能通過武俠文化吸收其中的正面、積極的東西,比如俠義情懷、家國情懷,給人一些正面的力量和鼓舞
  • 難怪能金庸小說能這麼火,看看《天龍八部》武功名字來源就知道了
    導語:難怪能金庸小說能這麼火,看看《天龍八部》武功名字來源就知道了說到武俠小說,總避不了不談金庸,幾乎他的所有小說都能火,每一部都被翻拍成了電視劇,有些還有n個版本。為何金庸先生的小說能這麼火能?要說金庸武俠小說中那不武功最令人印象深刻。當然是《天龍八部》中喬峰所使用的降龍十八掌,可以稱得上是最強的外功,那這名字是出自哪裡能,其來源就是中國的經典名著《易經》乾卦:「……九五,飛龍在天;上九,亢龍有悔;用九,見群龍無首,元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