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四年級開始,小學生作文開始有了明確的字數要求,400字、500字,可是有的同學不懼怕寫作文,能夠主動寫作文,但就是字數上達不到,查個幾十個字,就開始湊字數了。為了滿足字數要求、篇幅長度,小學生開始堆砌各種形容詞、成語、高級詞……字數達到了,但是作文的質量卻不高,儘管有這些高級詞的支撐,但總是哪裡有問題?這是詞語運用不恰當,家長就有疑問:難道日常輔導學生進行好詞好句的積累不對嗎?想要作文得到高分,老師不也說過,要學會多用成語和形容詞嗎?
其實,小學生作文總寫不長,罪魁禍首就是在成語和高級詞上。多用這些華麗的詞語堆砌文章,湊字數,並不會讓你的作文看起來符合要求,彰顯華彩,反而會畫蛇添足,面對作文的描寫要求、觀察要求、想像力要求,都無法達標。同學們被寫作的一些套路所困,大部分同學都是相同形式的開頭和結尾。一旦堆砌了各種成語、高級詞,作文的細節就沒有了,自己的感受呈現不出來,成語的亂使用還會讓情感表達顯得生硬無比。那麼作文字數不夠,到底拿什麼來湊?好詞好句也不對,我該怎麼寫作文?
1、 語文老師該如何引導學生
關於雷同的作文模式,字數不夠成語來湊的現象,作為語文老師一定要重視引導,告訴學生們,這樣寫作文可不對。在課堂上多做詞語練習,造句練筆,讓學生走出表達的困境。教會小學生如何運用詞語描寫所見所想,寫作文有沒有技巧?有,但是在日常的練筆中,我要摒棄這些所謂的高分套路、滿分開頭構段,區分什麼才是作文中的高級詞彙。多帶領學生們閱讀經典文學,學習名家文學大師的寫作和用詞。
2、 學會修改作文,換掉成語
語文老師在面對學生交上來的作文,如果有亂用成語,用各種詞彙湊字數的問題,一定要嚴厲指出,告訴學生這種方法不對,你必須回去修改。修改的方法也需要老師教給學生,怎麼換掉成語?用具體的句子,換掉成語。試著想一想,一個動作描寫,是否可以通過表情、語言來準確傳達。描寫畫面感,是要有想像力和空間感的,不是胡亂用個詞來形容。多修改,我們的學生就能明白,怎麼來換掉成語。
比如在寫到「放學回家很餓,飢腸轆轆的狀態」時,同學們會認為飢腸轆轆是個高級詞,所以放學回家很餓,飢腸轆轆之後就接不上了,因為飢腸轆轆把很餓的狀態直接呈現出來了。該怎麼修改呢?我們就把成語描寫的狀態,用其他的文字代替一下。放學回家很餓,我看到冰箱,腦海中馬上浮現的就是炸雞、漢堡、水果、冰棒……可是打開冰箱,是空的,什麼都沒有。肚子更餓了,餓得我在冰箱前團團轉,為什麼媽媽沒有買好吃的放在冰箱裡呢?要是冰箱能吃,我現在可以吃蝦一個雙開門的冰箱……大家看看,這段描寫,是不是很豐富?字數符合要求?同時又畫面感十足?
3、 擺脫套路,寫出真實情感
在我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我一直很反感套路教學。在所有的作文模子裡,讓學生們浸入一遍,出來以後的作文雖然得不上滿分,也不會有多差,但是整體感覺就是學生還是一樣不會寫作文。所以,讓五年級以前的學生,擺脫作文套路,這就能寫出真實情感了。不少老師會反覆強調字數,考試寫不到400字,就扣分。所以學生才會有這樣湊字數的意識,作文是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被字數限制了你的情感就很難抒發,所以我的作文教學不會讓學生們去按作文套路來寫。
小學生作文總寫不長,不代表他們不會寫,而是沒有真正去理解。寫作文不是湊字數,好詞好句的積累是不對的,小島老師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想讓同學們擺脫被好詞好句的限制,充分發揮想像力和觀察力,用最質樸的語言寫最感人的作文。關於小學生如何寫好作文,大家都有什麼困惑?歡迎留言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