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座老橋太有感情了,許昌人把它改造成「時光隧道」

2020-12-17 騰訊網

如果問一座城市最能記錄歷史變遷的東西是什麼?我想,那就是橋了。城市裡的橋起到的是溝通作用,它們連接著城市的過去和未來。歷史的車輪在前進,它們一樣,也都一直都在發生著變化。今天筆者想說的是許昌一座很有紀念意義的橋,這座橋位於東城區清潩河新興路橋南的禹鄲窄軌鐵路橋。

曾幾何時,在很多許昌人的記憶裡,這座位於東城區清潩河新興路橋南的禹鄲窄軌鐵路橋,在完成了歷史賦予的使命後,歸於沉寂。後來,這座橋還被保留了下來,橋面上窄窄的鐵軌,還在訴說著當年的輝煌。上面這張圖片顯示的是1999年的禹鄲窄軌鐵路橋全貌。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這座歷經風雨的鐵路橋依然橫亙在清潩河上。上圖這張照片是筆者在2013年春季拍攝的。橋墩依然清秀挺拔,橋下的河水依然清澈。河兩岸的樹木已經長起來了,鬱鬱蔥蔥的,把橋頭的一頭嚴嚴實實地包了起來。

2016年,許昌市的河湖水系改造拉開了帷幕。這座承載著許昌人記憶的鐵路橋,再一次走進了人們的視線。許昌人對它進行了提升改造。橋面進行了硬化,原來的鐵軌也完整地保存下來,沒有被拆除。許昌人要把這裡修建成一座景觀橋,留住歷史和記憶。

機器的轟鳴聲中,橋面上安裝了幾何形的框架。旋轉、扭曲的造型讓許昌人眼前一亮,這座老鐵路橋將會以什麼樣的全新面貌呈現在人們的面前呢。那段時間,很多人都會到建設工地附近去觀看進度,所有人都充滿了期待。

直到有一天,這座橋宣布完工了。欣喜的許昌人跑到橋前觀看,被這種新穎別致的造型所驚訝。後來,這座橋還有了一個超級夢幻般的名字:時光隧道。幾乎一夜之間,許昌這座老鐵路橋成了網紅橋,很多人都慕名前來,一睹它的芳容。

白天,你站在這座橋的一端,望向橋的另一頭,巨大的幾何造型,讓你眼前的時空好像發生了扭轉一樣,旋轉著。橋面上,窄窄的鐵軌延伸到橋的那一頭,若有一列火車駛來,簡直是身在科幻電影裡中的時光穿梭隧道。連外地人都被這座橋驚呆了。

到了晚上,華燈初上。這座鐵路橋在夜色裡呈現出更加迷人的風採。霓虹燈裝飾的幾何體橋型,不斷變換的五彩顏色,在燈影環抱的橋面上穿梭的人們,水中倒影的彩虹,把城南的夜幕裝點的分外迷人。

聽說,這裡還成了很多年輕人的表白聖地,情侶們在這樣的五彩繽紛的橋面上,訴說衷腸,許下誓言,想想都覺得浪漫啊。

在鐵路橋的西邊,還有一個小廣場,中間停了一節綠皮的小貨車,你看那斑駁的車身,每一處都記錄著當年的榮耀。在轟隆隆的汽笛聲中,駛過許昌的春夏秋冬,駛過許昌的過去,穿越到現在。恰巧,一個懵懂的小朋友騎著自己的三輪車經過火車旁,這個奇妙的瞬間,時間也好像慢了下來。

相關焦點

  • 時光隧道橋因為造型奇特,成為河南許昌的新地標
    2020年8月18日,在河南省許昌市東區,清潩河與新興路交匯處南側的河面上,有一座橋因為它奇特的造型和夢幻般的夜景燈光,讓它一度成為許昌的新地標。這就是許昌著名的網紅景點——時光隧道橋。看名字,就能知道它的前身,是一座鐵路橋。在夜晚七色燈光裝點下很是漂亮,可惜沒能等到夜晚拍照。這座橋還有一個名字:時光隧道。漫步其中,加上燈光的效果,有時光穿梭的感覺。
  • 長沙這座48歲的老橋今天不爆破了!
    預計今年年底前,瀏陽河東山大橋以及瀏陽河洪山廟老橋將全部完成爆破拆除工作。48歲老橋三次維修不堪重負東山大橋建於1972年是一座雙曲拱橋,根據原本的設計這座橋僅作為居民日常出行和通過普通小車使用,然而隨著周邊區域的發展,這座橋周邊出現了不少的混凝土攪拌站,橋上開始通行大載重車輛,橋梁受損嚴重。
  • 義大利「文藝古城」,有座千年老橋成「月老」,情侶在此製造浪漫
    作為歐洲一座悠久厚重的文化古城,漫步於佛羅倫斯老城,寧靜的街道、古樸的建築、豐富的古蹟,讓人宛如穿越到中世紀的時光之中。城市的每一條街、每一棟樓、每一座橋、每一扇門、每一個雕塑,都散發著古老而又浪漫的氣息。追溯佛羅倫斯的歷史,城市最早興建於羅馬共和國時期,悠久的歷史賦予這座城市厚重的文化。
  • 永康有條隧道很帶感 還有「時光隧道」的即視感
    它只有短短408米,過去長得就和紐西蘭那條原始隧道差不多,是前往大寒山自然保護區的必經之路。最近,去往大寒山景區的路因為塌方走不通了,可還是有很多遊客慕名上山——他們帶著相機,鏡頭尋找的,正是這條途中的隧道,他們說,這裡就像「時光隧道」一樣酷炫。
  • 別了,長沙洪山廟老橋!
    1月10日晚11時,陪伴長沙人50年的洪山廟大橋爆破拆除,這座在長沙人的生活中佔據不少回憶的老橋,在滾滾煙塵中完美謝幕。單志國說,為了這3.5秒的爆破,他們採取爆破與機械拆除相結合拆除洪山廟老橋,打了1638個前孔、54個深孔,共使用2.4噸炸藥分13個段別進行爆破。記者了解到,爆破實施以後,將按通航和水利要求,在3日內基本清理出河道,在汛期來臨前,全面完成清渣和河堤恢復等工作。此外,老橋北側橋臺、跨線橋及橋下通道保留,按要求將改造為老橋舊址景觀。
  • 老橋又稱舊橋,是義大利佛羅倫斯市內一座中世紀建造的石造拱橋!
    老橋建於1345年,是佛羅倫斯現存最古老的橋。從羅馬時代以來在這裡接連修建起的橋梁,老橋是最後一座,歷盡戰火的洗禮和洪水的侵襲始終保持屹立。但丁與他的摯愛貝特麗絲就是在這座橋上相遇的,因此維琪奧橋也就被天下人熟識了,所以現在仍有許多情侶在橋的欄杆上鎖上同心鎖以表真愛。
  • 優教授:老橋漫談——兼記晉中太谷石河上的兩座功勳老橋
    今天,依然能進入我們眼帘的老橋能有幾座?人們首先會想到趙州橋。趙州橋早在隋朝時期的公元605年建成,到現在已經1400多年。我們現代建設的鋼鐵水泥大橋也不過幾十年就需要大修了。現如今我們看到的趙州橋,雖然在外觀上是當年的樣子,但是它的內部實際已經成為了鋼筋水泥結構。
  • 老橋又稱舊橋,是義大利佛羅倫斯市內一座中世紀建造的石造拱橋!
    老橋建於1345年,是佛羅倫斯現存最古老的橋。從羅馬時代以來在這裡接連修建起的橋梁,老橋是最後一座,歷盡戰火的洗禮和洪水的侵襲始終保持屹立。但丁與他的摯愛貝特麗絲就是在這座橋上相遇的,因此維琪奧橋也就被天下人熟識了,所以現在仍有許多情侶在橋的欄杆上鎖上同心鎖以表真愛。
  • 馬駒橋老橋改造工程已復工 預計6月之前完成建設
    不少網友反映,   馬駒橋老橋的改造工程,   也已持續了一年多,   到底什麼時候能通車呢   *   *   據了解,「馬駒橋老橋」改造工程已於2016年9月份正式動工,將建為雙向4車道,原計劃於2017年年底前建成通車,但是因北京去年9月發布了一條「最嚴停工令,老橋也就停止了施工。
  • 下月蘭州市政大坡跨鐵路老橋正式拆除
    西柳溝立交橋正在進行跨鐵路橋梁下部結構施工,南山路西段道路下方天然氣管線的改遷已做出初步方案……近日,記者從蘭州南山路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南山路工程正按計劃加快推進,由於華林坪橋因老舊而影響華林坪隧道右線掘進,施工方將建設一座新橋,建成後拆除老橋。
  • 為了忘卻的老橋
    出版有散文集《聆聽黃土地》,獲十多項次省級以上大賽獎勵,《衡水湖賦》《桃城賦》《冀州賦》等部分辭賦作品以書法、刻石等形式展示在城市展館及公園廣場等處。)衡水素有「一湖二老」,即衡水湖、老白乾和老石橋。平湖老酒炙手可熱,只有老橋默默無聞,沉寂得讓人幾乎要忘卻了它的存在。黃昏時我虔誠地走近老橋,遠遠就見橋上熙熙攘攘。
  • 成昆鐵路擴能改造工程永廣鐵路最後一個隧道貫通
    圖為民太隧道順利貫通。 袁野 攝成昆鐵路擴能改造工程永廣鐵路最後一個隧道貫通 預計2019年通車中新網楚雄7月24日電(袁野)24日,成(都)昆(明)鐵路擴能改造工程永(仁)廣(通)鐵路民太隧道順利貫通,這是全線最後一個貫通的隧道,為2019年通車打下堅實基礎。
  • 佛羅倫斯的老橋
    老橋的設計人,據說是大名鼎鼎的巨匠喬託的弟子,正兒八經的名字叫韋基奧橋。也有人稱老橋為廊橋,因它一側的屋頂上架空廊子通向岸上的瓦薩利長廊,連接著佛羅倫斯舊宮和碧提宮。每一位藝術家都有自己的個性風格。在眾多文藝復興風格建築群中顯得比較另類的這座老橋,和那些嘆為觀止的瑰寶相比,儘管它有些遜色,仍不失為這座不朽名城眾多人文遺產中的一個。
  • 麻湧這座老橋要拆了!珍貴照片將成為歷史!
    位於大步的花王廟橋,因曾經的花王廟得名,而這一帶的地方也被稱為花王廟。雖然現在的它看起來普普通通,欄杆生鏽斑駁,橋牌歷經風雨打磨泛白,但它在大步街坊心中始終佔據著特殊的位置。以前的花王廟橋有別於一般的橋,因地理位置臨近蕉站,橋下常會有運輸香蕉的機船通過。
  • 因為一隻13500歲的「小鳥」,「許昌人」遺址再成焦點!
    6月11日,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教授、曾擔任「許昌人」遺址考古發掘隊領隊的李佔揚和其研究團隊以《中國河南靈井遺址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鳥雕像》為題,在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雜誌上發表論文,指出「『靈井鳥雕』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像藝術品,它的發現將東亞雕塑藝術的起源提前了8000多年」。
  • 因為一隻1萬多歲的「小鳥」,「許昌人」遺址再成焦點
    「靈井鳥雕」是2009年從「許昌人」遺址中發掘的,用中等大小哺乳動物的一塊肢骨殘片雕刻而成遺址公園效果圖「這隻鳥有超大的尾巴,是為了防止被置於平面上時向前傾斜。」李佔揚說,它的發現將東亞雕塑藝術的起源向前推進了8000多年。此前所知中國鳥類雕塑最早見於新石器時代中期,其絕對年代距今6000年至5000年。
  • 濟南黃河大橋擴建工程環評新大橋長度將是老橋的兩倍
    項目建成後,新橋與老橋同時使用,原黃河公路大橋主要服務於地面交通。  該工程路線全長7.766公裡,其中橋梁工程總長6.911公裡,終點路基段總長0.855公裡;設特大橋6911米/1座;互通立交2處;分離立交2處、涵洞2處;主線收費站1處、養護工區1處、終點平交口1處。
  • 一隻1萬多歲的「小鳥」,讓「許昌人」遺址再成焦點
    入選的這座微型鳥雕像,出土於河南許昌靈井「許昌人」遺址,距今約13500年,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塑,將中國藝術中鳥類的表現提前了約8000多年。這是繼2007年、2008年出土8萬至10萬年前的「許昌人」頭蓋骨化石和大量精美細石器之後,又一次重大考古發現。
  • 馬巖松在日本改造了一條有20多年歷史的觀光隧道
    7月29日,第七屆日本「大地藝術節-越後妻有三年展」開幕。由馬巖松帶領的MAD建築事務所首次參與大地藝術節,改造了一條有20多年歷史的觀光隧道,作品名為「光之隧道」。因而它也正面臨著日本,甚至全球常遇到的常見問題:人口稀少,高齡化現象嚴重(越後妻有總人口約6.5萬人,其中65歲以上年長人口約佔37%,而全日本的平均水平是27.7%)。被稱為「大地藝術節之父」的國際策展大師北川富朗先生,1996年開始深入研究越後妻有地區,並於2000年發起「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北川先生同時也於2010年發起瀨戶內國際藝術節)。
  • [湖北]隧道LED改造 能耗降六成
    原標題:[湖北]隧道LED改造 能耗降六成   去年10月底,湖北省交通運輸廳黃黃高速公路管理處對麻武高速公路天景山隧道完成LED照明節能改造,試運行3個月來,統計數據顯示,月耗電量下降近60%。  據了解,隧道照明一直是高速公路營運管理的「用電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