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古詩,短短四句,不僅隱藏一個成語,還引出很多典故

2020-12-21 品詩賞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詩詞歌賦源遠流長,人們在傳承古代偉大文明的同時,也欣賞到很多文化瑰寶。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指出,「遁 辭以隱意,譎譬以指事。」詩人們喜歡含蓄,往往不願直言,而是隱藏想表達的內容,留到關鍵處再揭示給讀者,禪宗甚至還希望讀者自己去感悟其中的真意。

隱語一開始與謎語並列,後來詩歌發展到一定階段,隱語就得到了很多詩人的積極響應,比如蘇軾有詩描寫荔枝,「海山仙人絳羅襦,紅紗中單白玉膚。不須更待妃子笑,風骨自是傾城姝」,可謂淋漓盡致地運用了隱語。下面介紹一首古詩,短短四句,不僅隱藏一個成語,還引出很多典故。

古絕句

漢代:佚名

藁砧今何在?山上復有山。

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

漢武帝時期,漢樂府採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歌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後世就把這些詩歌稱為樂府詩,它是繼《詩經》、《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比如大家熟悉的《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還有《長歌行》,「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等等。這些樂府詩可謂驚豔了千年,沉醉人們的思緒。

這首詩也是出自於民間,表達了一位閨婦對羈途中夫君的思念。首句「藁砧今何在?」,藁(gǎo),藁,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中空;砧(zhēn),本意是指搗衣石,古代處死刑,罪人席藁伏於砧上,用斧頭斬之。「藁砧」在這裡暗指一個「夫」字,因為藁置砧上,用斧來剁,斧諧音「夫」。

次句容易理解,「山上復有山」,兩個「山」字疊在一起,為「出」,是說丈夫外出不在家。後來將其演化為成語「山上有山」, 唐代孟遲的《閨情》中就曾引用,「山上有山歸不得,湘江暮雨鷓鴣飛。」

第三句最受後世推崇,「何當大刀頭」,刀頭即刀身,其上有環,諧音為「還」。西漢時,大漢的使者勸說已降匈奴的李陵歸漢,因為不好直言,於是就以手撫弄刀環,暗示他應當還漢。後來詩人競相採用,比如唐代詩人高適就有「贈君從此去,何日大刀頭」;李商隱也有「空看小垂手,忍問大刀頭」,其中的刀頭都是表達盼歸的意思。

最後一句也耐人尋味,「破鏡飛上天」,破鏡為半月形,即指半月之意。唐代大曆才子錢起也化用其意,「破鏡催歸客,殘陽見舊山」;明代吳騏也有,「胡笳曲就聲多怨,破鏡詩成意自慚。」可見大家都很喜歡「破鏡」這個詞,而且也逐漸地加以引申,而且更有詩情畫意。

這四句話合起來,就是指「夫出月半當還家」,後人經常沿用這個典故,指女子思念丈夫或情郎; 或朋友間相互掛念,望其歸來。比如王昌齡的詩,「漫道閨中飛破鏡,猶看陌上別行人」;還有王安石的「世事但知吹劍首,官身難即問刀頭」,都表達了類似的意思。

這首古詩中不僅隱藏了一個成語,而且又貢獻了很多典故,比如「藁砧、刀環、刀頭、破鏡」等,一直沿用至今。這樣的例子其實還有,比如劉禹錫的《竹枝詞》,「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其中晴與情諧音;還有近代的《子夜歌》,「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芙蓉與夫容諧音,蓮與憐諧音,可見古代人真是非常含蓄,又極其有智慧。

相關焦點

  • 杜甫唐詩句句誇李白,三四句10個字連用2個典故,無愧詩聖之名
    盛唐短短幾十年,同時誕生了詩仙和詩聖兩大著名的詩人,令人嘆為觀止。而且詩仙詩聖彼此之間交往還不少,實在是古典詩詞發展之幸。他們兩人詩詞酬和碰撞的火花,多少年來一直讓人們津津樂道。杜甫和李白兩個人的友誼是非常動人的。
  • 邯鄲之戰引出四個成語典故,戰場背後的故事同樣精彩
    關於邯鄲之戰趙國如何打敗秦國的細節,今天就不談了,這裡主要說說因為邯鄲之戰引出了四個成語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是哪幾個成語典故,又是怎麼引出來的?被稱為戰國時期的四君子,也有叫四公子的分別是齊國的孟嘗君田文,趙國的平原君趙勝,魏國的信陵君無忌和楚國的春申君黃歇。
  • 李白的一首古體詩,順手借來,最後10字包含一個成語
    詩仙李白不僅是絕句聖手,而且非常擅長歌行體。他的詩歌語言變化極為豐富,不僅繼承了《詩經》中現實主義傳統,也吸收了《離騷》及漢、魏、六朝詩歌的長處,開創了壯浪縱恣、言多諷興的一代新風。下面介紹李白的一首古體詩,順手借來,最後10字包含一個成語。古風唐代:李白醜女來效顰,還家驚四鄰。
  • 這首唐詩,雖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是卻充滿了無邊禪意,瀟灑空靈
    將心中的意境,在字裡行間中,不露痕跡地表達出來,把空曠邈遠的氣氛,在一首詩裡,描繪的淋漓盡致,使人如沐春風,乘雲直上,仿佛拋開了世間的一切煩惱,真正開啟了眾妙之門。這便是禪風古詩的魅力,可以重塑人的心靈,洗去浮塵與鉛華,留下清淨和自然。就如這首唐詩,雖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是卻充滿了無邊禪意,瀟灑空靈。
  • 一首短短四句的詩歌,卻描寫了如此美麗的景象,寫作手法真高超
    今天我們來介紹一首吳均的詩歌《山中雜詩》,「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簷上飛,雲從窗裡出。」從題目看就可以看出,這首詩是寫詩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 這首詩歌利用單純白描的手法,展現出了一片山村的景象,儼然是一幅絕妙的寫生畫,形成一種特殊的環境,給人以新鮮的感覺。「山際見來煙」,山峰繚繞著陣陣嵐氣雲煙。
  • 才子夜裡被風雨吵醒,在牆上寫首僅有7字的小詩,誕生個常用成語
    古詩詞作為我們教材中必學的一部分內容,陪伴了很多人的成長,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句,哪怕是早已畢業多年,也依舊能夠張口就來。在我們學習古詩的時候其實也不難發現,古詩在字數上一般都是五言、七言居多,雖然偶爾也有三言、四言詩,但終究只是少數。
  • 唐代一位女道士,一首愛情詩驚豔千年,短短四句讓人難忘
    其實說到詩這種東西很多網友應該非常熟悉,在現實中有很多的當代詩,他們寫的一些詩都反映了當今的社會還有很多是讚頌愛情的,不過一說到詩這種文化,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唐朝所謂唐詩宋詞這可不是隨口說來了,在唐代的時候湧現了很多的詩人像是李白,杜甫等等,他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在當時有很多女人也是非常有才氣的,就比如說今天給大家介紹這個人
  • 有寓意的成語典故起名,大氣風範十足!
    成語典故不僅富含文化和底蘊,而且還很有特色,其中的意境和內涵是很多現代的簡單詞彙所不能表述出來的,所以,用成語典故給男孩起名字,基本都有特別美好的寓意。同時。這樣起的名字,既帶有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韻味,。又很有意義。那接下來獵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出自成語典故中的好名。
  • 韓愈為引逗好友出門遊玩,寫下一首詩,短短四句卻是最美春光
    而他在詩歌上也頗有成就,最出名的一首詩應該是《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寫出了令人嚮往的春天,堪稱千古絕唱。詩題中的「張十八員外」是他的好友,唐朝另一個大詩人張籍。「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便是他的代表作。他還是詩聖杜甫的超級迷弟,根據《雲仙散錄》記載,他因為仰慕杜甫,想要寫出和杜甫一樣好的詩,於是便將杜甫的詩燒成灰,然後拌上蜂蜜,每天早晨吃上三大勺。
  • 蘇軾寫了一首詩,成就了一個偉大的成語,可能你經常都會用!
    蘇軾是中國古代偉大的詩人,他寫過了很多優美的詩篇,而且他的這些詩篇裡,還有很多的成語。相信現在大部分的人說話時,那麼都會在生活日常用語上,使用一些成語,而且這些成語,能夠更好地表達我們的意思,使得對方,能夠更加清楚地知道我們的意思。所以成語,是一種非常好的表達語。
  • 關於春天,這16個成語你都知道嗎?背後的詩詞典故非常精彩!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關於春天的16個成語,帶詩詞典故與釋義。這些成語的意境都很美,配上詩詞典故的解析更是精彩,快來看看你知道幾個?春天是一個讓人心情愉悅的季節,關於春天的美好詞彙可以說是不勝枚舉,無論是成語還是詞句,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春意盎然的意境,仿佛春天就是美好的代名詞。中小學生在寫作中也經常會遇到和春天有關的話題,大家對與春天真的是太熟悉了!
  • 杜甫描寫雨的一首詩,短短四句話描繪一個故事,卻讓人身臨其境
    杜甫的這一首詩是有關於描寫雨,在這短短的四句中描繪了一個 杜甫去成都的一個小鎮上的一個故事,其中描繪的整個故事中雨的描寫讓人是身臨其境。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甫少年的時候,曾經遊歷吳越和齊趙,之後又在自己35歲的時候在長安參加應試。
  • 一首經典唐詩,短短28字卻為後世留下兩個成語,人人皆知
    杜甫「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是為忽然傳來的捷報而欣喜欲狂,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是為流放被赦免而心情輕快……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描寫喜悅心情的詩,大概是孟郊的《登科後》。這首詩今人耳熟能詳,詩僅四句,便將其進士及第後的開心與感到終於可以一展抱負、一逞胸懷的心情寫得淋漓盡致,還為後世留下兩個成語:「春風得意」「走馬觀花」。今天我們再讀到這首詩,仿佛依然可以看見那個將憂鬱愁悶一掃而空,風光一時的得意士子,尤其後兩句,實在深入人心。
  • 漲知識:一首不知名的唐詩,原來是成語「桃李滿天下」的出處
    古典詩詞當中出現成語並不奇怪。因為無論是成語還是古典詩詞,都是漢語凝練性特點的典範。限於字數,他們必須要讓每一個字詞展現出最大的表現力。所以在很多的詩詞當中,就出現了在後續得到廣泛使用的凝練性極高的成語。
  • 史上唯一一首一句詩,不但是千古名句,還催生一個成語人人會用!
    史上唯一一首一句詩,不但是千古名句,還催生一個成語人人會用!窮詩人寫詩才開個頭,催租人就來敲門要債,只此一句也流傳千古!在人們的印象中,古人寫詩最少也是四句一首,多則可上千言。其實,短詩中,除了四句詩,還有三句詩,最有名的,當數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此詩雖然只有三句,但全詩渾然一體、語言質樸、大氣磅礴,包含了雙重的思想感情,別具一格。
  • 《〈江澤民文選〉成語典故》在瓊首發 許嘉璐作序
    每條成語的解析,都對成語在《江澤民文選》中的原文進行了摘引。學習該書,不僅能賞析成語,更是對《江澤民文選》的學習和重溫。     一部由海南作家編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江澤民文選〉成語典故》11月1日下午在省新華書店海口購書中心舉行首發儀式。
  • 賀知章這首詩只有短短的四句,卻寫得極為自然,通篇猶如渾然天成
    唐朝很多的詩人,那都是個性鮮明,例如李白,他一輩子都是在遊山玩水,然後累了之後,便是坐下來寫寫詩,當然他給大家最大的一個印象,還是他的桀驁不馴,非常的傲氣,也非常的張狂,其實在唐朝除了李白很張狂之外,那麼還有一位詩人,他同樣的也是個性鮮明,也是非常的張狂,那便是賀知章,他也被稱為「
  •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
    我們都知道,宋詞的題目包括詞牌名和詞名,一個詞牌名下可能有很多首詞,提起某一個詞牌名我們能首先想到的那首詞,便是佳作了。這首詞用明淨優美的語言,通過永恆的自然與無常人生的對比,抒發了對故國往事的回憶和滿腹的愁恨,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花每一年都開,秋月年年明亮,時光什麼時候才會了解呢?在過去的歲月中,有很多令人難過的往事,小樓昨夜又有風吹來,登樓望月又忍不住回憶起故國。
  • 趙孝斌和「中國成語典故名城」
    《開封成語典故故事》一經出版,立即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也為開封申報「中國成語典故名城」奠定了基礎。之後趙孝斌又倡導創建了「開封成語典故苑」,自費創建了180米長的「成語典故文化長廊」和150米長的「成語文化牆」,舉辦了開封成語典故書畫展等,到處宣傳普及成語文化,為申報中國成語典故名城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 成語「鯉魚跳龍門」,背後有一個悽美的典故,是什麼?
    很多成語的來歷,都有一個典故,「鯉魚跳龍門」也不例外。「鯉魚跳龍門」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那麼,它的典故是什麼呢?相傳,禹闢伊闕以後,河水湍急。那時候,龍門還沒有鑿開,伊水流到洛陽就被龍門山擋住了,河水在山南積聚成了一個大湖。而黃河中的鯉魚聽說龍門的風景很好看,都想去飽飽眼福。於是,它們從河南孟津的黃河出發,遊過了洛河,順著伊河逆流而上來到了龍門水濺口的地方。但是,鯉魚們被難住了。因為龍門山上沒有水路,它們不能上去,只好聚積在北山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