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經典唐詩,短短28字卻為後世留下兩個成語,人人皆知

2020-12-15 讀書燈下

印象中,悲歡離合,詩人悲傷時容易有詩,憤慨時有詩,憐憫時有詩,思念時有詩,絕望時有詩,勘破時有詩……偏偏最開心最快樂的時候詩卻不多。

杜甫「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是為忽然傳來的捷報而欣喜欲狂,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是為流放被赦免而心情輕快……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描寫喜悅心情的詩,大概是孟郊的《登科後》。

這首詩今人耳熟能詳,詩僅四句,便將其進士及第後的開心與感到終於可以一展抱負、一逞胸懷的心情寫得淋漓盡致,還為後世留下兩個成語:「春風得意」「走馬觀花」。

今天我們再讀到這首詩,仿佛依然可以看見那個將憂鬱愁悶一掃而空,風光一時的得意士子,尤其後兩句,實在深入人心。

但如今人人叫好的一首詩,卻也因為太「得意」,而曾被批得很慘。

《登科後》唐·孟郊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以「苦吟」著稱,蘇軾稱他「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這首詩在他的詩作中卻是別具一格,可謂心花怒放,喜不自勝,得意無比。

此時的孟郊已經41歲,是他第三次進京科考,此前他已經兩次名落孫山,四處流蕩,除了寫詩,沒有其他可以稱道的事業。因此這次能夠考中,他的心情可以想見:一掃此前的頹唐之氣,以為可以大展拳腳、大有一番作為。

所以詩沒有委婉含蓄,一下筆就說,過往的困頓跟侷促都不值一提了,今朝金榜題名,鬱結憂愁通通一掃而空。

春花似錦

第三、四句流傳甚廣,寫詩人策馬疾馳,滿目春花無比絢爛,馬蹄分外輕盈,「嗒嗒嗒嗒……」不知不覺間便已把長安的繁花看遍了。千裡江陵可以朝發夕至,一天抵達,長安春花亦可以一天看遍,足見心情的輕快與愉悅。

如果說孟郊有詩問「出門即有礙,誰謂大地寬」,那麼在這首詩中,則很能感受到詩人騎著高頭大馬,滿面春風拂來,滿眼春花怒放,那天空是無比高遠,大地是無比廣闊,而「一日看盡長安花」,更勾勒出一種大道寬廣,暢通無阻的情景。

也正因此,宋時有人批評孟郊,說他失意落魄時覺得處處有礙,天地不寬,牢騷滿腹,一被錄取便又這樣喜不自勝、放蕩自誇,氣度簡直不大。

對此,康震老師在詩詞大會上有妙解,他認為在唐代中個進士真的很不容易,機率非常小,更何況孟郊家貧,多年來一直是母親在背後默默支持他,所以他中進士後才會格外開心。

而我想,我們古代很多讀書人本是輕功名輕利祿的,可為什麼要為了考中而一次次失敗、一次次再迎難而上?大概也並非只為個人的功名榮辱,更因為只有走上了這條路,才有實現胸中抱負的機會。

所以,孟郊此時此刻的開心也並非只因為得中功名,更因為他以為從此可以一展宏圖,大展拳腳了。

相關焦點

  • 馬致遠筆下一首很經典的小令,短短28個字,卻寫出了秋天的靈魂
    雖然在著兩個朝代寫秋天的詩詞數不勝數,但是,即使唐宋傑出詩人輩出,論最經典的卻是一首元曲。這首元曲是我國歷史詞曲庫中最為奇特的一首作品,單從字面上看,它什麼事也沒說,什麼情也沒抒發,只是將十一個名詞串接了起來。它雖無華麗的辭藻卻成為了元曲經典,是可與唐詩宋詞相媲美的奇絕之作!
  • 杜牧一首經典唐詩,通過一首歌,借古諷今,短短28字,成唐詩精品
    晚唐時,杜牧一首《泊秦淮》橫空出世,讓這個本來籍籍無名的河流瞬間名揚天下,家喻戶曉。從此,秦淮河再也沒有換過名字,成了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 李商隱這首詩只有28字,誕生兩個成語,其中一個兩次出現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和杜牧一起合稱「小李杜」,又和溫庭筠合稱「溫李」,是晚唐最傑出的詩人。他的詩歌情深詞婉、語言清麗、句式多變、對仗工整、工於比興、巧於用典。藝術風格非常獨特,對後世影響非常深刻。
  • 一首揚州人該全文背誦的古詩,短短28字,讓蘇軾服氣,讓揚州揚名
    當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無意間看見徐凝在開元寺題寫的一首詠牡丹詩,很是喜歡,從此便與徐凝結為好友。後來徐凝和另一位張祜一同求白居易舉薦,白居易當時只有一個名額,便捧了徐凝棄了張祜。恰好這張祜是杜牧的好友,這下子白居易算是把小杜給得罪了,小杜甚至專門在七言詩《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中諷刺白居易沒長眼睛,分不清好賴。
  • 孟郊的一首七言絕句,為我們奉獻了兩個成語,成為了唐詩裡的名篇
    其實很多的成語,那都是有典故,有一些則是直接來源於詩詞,由於一些詩句寫得太優美了,意思也表達得很清楚,所以人們就喜歡使用這些詩句,久而久之,這些詩句,也就成為了成語。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首孟郊的一首七言絕句,在這首詩作中,他同樣的為我們奉獻出了兩個無與倫比的成語,相信大部分的朋友,在日常的生活中,都使用過這兩個成語,那便是他的《登科後》。這也是一首典型的七言絕句,詩人寫得非常的歡快,也非常的有內涵。
  • 杜牧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8字極盡浪漫,最後1句成千古名句
    文/顧無【引觴漫談】在我剛接觸唐詩的時候,有這樣一個觀念,那就是唐詩過了盛唐,就再也沒有堪當門面的作品和詩人了。中唐詩人有韓孟,有元白,他們一個尚險怪,一個尚平易,都對後世詩歌的發展造成了非常深遠的影響。晚唐詩人中,則首推杜牧與李商隱,這是唐詩走向末路時,迸發出來的最後的光芒。李商隱和杜牧,雖然同屬晚唐,其不同之處則甚多。
  • 一首28字寫月亮的唐詩,全文無「月」字卻字字寫「月」
    我們之前品讀過李商隱和杜牧的兩首古詩,他們在古詩當中都在寫雨,但是全文當中並沒有出現一個雨字,堪稱是詩人別具匠心。古典詩詞當中有不少這樣的例子。讀起來是很有趣味的,甚至很多時候可以當做一個成語來猜,謎底就是這古詩的題目。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李嶠的《風》。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首唐詩,就是一首寫月亮的古詩。除了題目當中有所交代以外,全文確實沒有出現任何一個「月」字。但細讀全文的28個字,雖然沒有寫月亮的月字,但是每一個字都是在寫月亮。
  • 把人性說的最透徹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哲理深沉,引人無限深思
    提到唐詩,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青蓮居士李白、憂國憂民的杜甫、美貌與才華共存的王維、聲名遠播的白居易、歌頌愛情艱辛和甜蜜的李商隱等等,這些大詩人,在詩詞的文壇上獨領風騷,笑傲江湖,堪稱是唐詩的代言人。羅隱曾寫下一首著名的詩,題目叫《蜂》,短短28個字卻字字都是經典,這首詩看似是在描寫蜜蜂,其實是智慧深刻,裡面有著自喻和諷喻,每次品讀都讓人感慨良多,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羅隱的這首封神之作: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
  • 一首經典唐詩,無一雪字,句句寫雪,短短20字唯美動人
    一首寫雪景的經典唐詩,陸暢的《驚雪》寫出了唯美動人的冬日景色。怪得北風急,前庭如月輝。天人寧許巧,剪水作花飛。冬天刮的大多是北風,呼嘯的北風總是給人無盡的寒意。北風猛烈是很自然而然地的事情,詩人卻用「怪」字,給人一種奇特的感覺,設置了懸念,令人想一探究竟,到底是如何的「怪」。接下來詩人說「前庭如月輝」,院子前面明亮得如同月光照耀得一般。上句說北風猛烈地 吹了好久,詩人一開門就看到了月光照耀的美麗場景。夜晚月光如銀,映照到院子裡分外明亮。
  • 《全唐詩》裡有唯美的一首詩,通篇一個生僻的字,卻是美得令人心醉!
    《全唐詩》一共收錄了近40000多首詩,大部分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其中一些經典的作品,更是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所以想要系統性地了解唐詩,這部偉大的詩集,那自然是不容錯過。唐詩作為中國文學的一座高峰,在這一千多年來對於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會一直喜愛唐詩的原因。
  • 陸遊很經典的一首詩,清新自然,還流傳了兩個成語
    比如劉禹錫和蘇軾,不僅懂得隨遇而安,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後世。再如李商隱和秦觀,雖然才華橫溢卻又經常愁怨難解,還有詩鬼李賀,更是只在人世間活了短短的27個春秋,真是細思恐極!宋代有一位詩人就總結了兩句詩,每次讀完都很有感觸。下面就分享陸遊很經典的一首詩,清新自然,還流傳了兩個成語。
  • 詩人喜中進士後,寫了一首唐詩,後兩句名留千古,更成了2個成語
    原題:詩人喜中進士後,寫了一首唐詩,後兩句名留千古,更成了2個成語!俗話說的好「人逢喜事精神爽」!那麼在古代,對於文人騷客來講,最大的喜事莫過於金榜題名、喜中進士之時!這是光宗耀祖的喜事,同時也是通往飛黃騰達的必經之路。
  • 一首古詩,短短四句,不僅隱藏一個成語,還引出很多典故
    下面介紹一首古詩,短短四句,不僅隱藏一個成語,還引出很多典故。古絕句漢代:佚名藁砧今何在?山上復有山。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漢武帝時期,漢樂府採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歌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後世就把這些詩歌稱為樂府詩,它是繼《詩經》、《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比如大家熟悉的《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還有《長歌行》,「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等等。這些樂府詩可謂驚豔了千年,沉醉人們的思緒。
  • 修碗匠默默無聞,卻留下了一首美妙唐詩,成為後世文人必學之作
    《全唐詩》中收錄了兩千多名詩人的作品,其實在當時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販夫走卒,幾乎人人能吟詩。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等頂尖文人之下,有著龐大的群眾基礎。在中唐時期,有一個叫做胡令能的人,生性喜愛詩歌,每日勤學苦練。他的身份並不高,既不是書香門第,更不是高門大戶。史載他只不過是「為負局鎪釘之業」,這是個什麼工作呢?其實就是修碗匠,現在這個職業幾乎已經消失了。
  • 劉禹錫最與眾不同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安慰了世間多少不得志
    劉禹錫一生坎坷,被貶巴蜀23年,終於回到京都,他沒有滿腔憤懣,卻寫下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經典。他雖不像李白那樣囂張,卻當真是一個「蒸不爛,煮不熱,錘不扁,炒不爆,響噹噹的一粒銅豌豆」。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正是劉禹錫最與眾不同的一首詩,在詩中他一改平日的穩重,十分特別,開篇14個字就驚豔世人,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豁達。這短短28個字,安慰了世間多少不得志。
  • 後世對他一無所知,可他流傳下來的一首詩,卻被譽為「唐詩第一」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他們早已靜默地沉入了歷史河底——沒有一首像樣的詩作流傳下來,而慘被時光拋棄,以至於連名字都未曾留下。不過,有人卻比較幸運地抓住了命運的尾巴。張若虛,後世對他近乎一無所知,字、號、生卒年月均不詳,樣貌、脾氣、秉性皆不知,只道他是初唐時期揚州人士,一生共流傳下來兩首作品,而其中一首就勇奪「唐詩第一」的桂冠。《春江花月夜》唐·張若虛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 偉人一首經典詞作,其中一句堪為絕唱,短短7字,盡顯大丈夫氣概
    它不僅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燦爛的文化典籍,更為我們留下了無數珍貴的名勝古蹟。這些古蹟帶著歷史的塵煙,細數著過往的滄桑歲月,見證了一個古老民族曾經的輝煌與榮耀。在這些名勝古蹟中,「萬裡長城」無疑是最能代表中華民族精神的人類奇蹟。
  • 他一生只作一首詩,短短2句,卻讓範仲淹羞愧不已,還誕生一成語
    反觀我國古代另外一批詩人,他們和乾隆完全是兩個極端,一生作詩極少,但每首都是傳世經典。 但要論唐詩裡水平最高的一首,還得是《春江花月夜》。而張若虛這輩子流傳下來的僅兩首詩,光憑《春江花月夜》,他便能躋身唐朝一流詩人行列。 同樣還有一位水平相當高的大家,他甚至連詩人都算不上。這輩子僅作了一首詩,且全詩只有2句話14個字,卻一直流傳到了今天。那麼,這人究竟是誰呢?
  • 孟浩然一首送別唐詩,句句有水,28字就是俊美的江南水鄉
    王維和孟浩然並列為山水詩的代表詩人。但是當我們仔細查看兩個人詩歌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雖然他們兩個人並列山水詩代表詩人,但是兩個人詩歌創作的側重點都有所不同,王維的古詩當中多描寫山林景色之美,而在孟浩然的詩歌當中,對於水有更大的興趣。
  • 一首冷門詩,絕美無比,雖然僅28個字,卻寫盡了江南的唯美秀麗!
    常言道:「上有天堂下蘇杭」,大自然饋贈給了江許多別的地方所沒有的美景,這使得江南成為了古今以來文人墨客的嚮往之地,詩人們到了江南,領略了此處的美景後留下了無數傳世名名篇,尤其在唐詩中,關於江南的名篇更是數不勝數,不僅誕生了無數的名家,例如白居易、王維、李白、杜甫、劉禹錫,更是留下了詩詞中如畫的江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