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一首經典唐詩,通過一首歌,借古諷今,短短28字,成唐詩精品

2020-12-14 每天讀文史

秦淮河,秦代名為龍藏浦,漢代稱之淮水,到了唐朝,才改叫秦淮河。晚唐時,杜牧一首《泊秦淮》橫空出世,讓這個本來籍籍無名的河流瞬間名揚天下,家喻戶曉。從此,秦淮河再也沒有換過名字,成了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唐朝末年,政治腐敗,藩鎮割據,邊患頻繁,國家危機四伏。詩人杜牧夜宿秦淮酒肆,眼見當權者們的窮奢極欲,荒淫無度,感慨萬千,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寫下這首被譽為"最好的秦淮河詩"。

起句就不同凡響。兩個"籠"字,把煙、水、月、沙和諧地融合在一起。煙和水是流動的,月和沙相對是靜止的;按照古人對顏色的界定:煙和水是青色,月和沙是白色。動靜相對,清白相應,既寧靜柔和,又清冷迷離。秦淮河的沙和水都籠罩在月盈水氣中。營造出一個朦朧的、夢幻般的氣氛。置身於此,仿佛回到了六朝如夢的繁華。

第二句,這是一個倒裝。按照詩人的活動順序,應該先"夜泊秦淮近酒家",然後才能見到"煙籠寒水月籠沙"。但是,這樣就顯得平鋪直敘,平淡無味了。先創造出一個秦淮河的環境氣氛,先聲奪人,吸人眼球。然後追述"夜泊秦淮",點出世間、地點,主次分明,重點突出。"近酒家"又承啟下面兩句。

後兩句:因為"近酒家"才能聽到"商女"唱的《後庭花》呀。

"不知",賣唱女是不知道亡國之恨的,她只知道客人讓她唱什麼,或者客人喜歡聽什麼,她就唱什麼。

誰知道呢?那些聽者,那些達官顯貴。他們知道這《後庭花》是靡靡之音,亡國之曲。但是,他們掩耳盜鈴,裝作不知道,沉醉於其中。

《後庭花》全名是《玉樹後庭花》,南朝陳國末帝陳叔寶所制。當年隋朝大軍已經越過長江,破城在即,陳叔寶卻和寵妃張麗華及群臣們,沉醉在《玉樹後庭花》中不能自拔。最後,陳叔寶投降,成了亡國之君,《玉樹後庭花》也就成了亡國之曲。

這些真實的歷史,聽曲的宦紳是知道的。但是,他們和陳叔寶一樣,整日尋歡作樂,沉迷聲色,享受著紙醉金迷的生活,他們根本不接受歷史的教訓。正如杜牧《阿房宮賦》所說的:"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歷史的悲劇將要重演,這就是杜牧的擔心,這就是杜牧的悲嘆,這就是杜牧的告誡。

藉助一首歌曲,寄寓興亡之感。二十八個字,既有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又有對現實的深切隱憂,立意出奇,史識高絕;語言凝練,含蓄深沉;不愧是唐詩中的精品。杜牧的這首詩,可以說讓秦淮河家喻戶曉,因詩而出名。當然全詩的最後兩句,更經典,王安石也化用過。

相關焦點

  • 杜牧回憶江南的一首唐詩,其中寫到了一個著名景點
    後來他寫了一首唐詩,就是寫給在這裡交下的朋友的。雖然只有28個字。但是全文卻表達出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尤其是第三句的前四個字,更是說明江南的一個著名景點。且看這首唐詩的全文: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 杜牧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8字極盡浪漫,最後1句成千古名句
    文/顧無【引觴漫談】在我剛接觸唐詩的時候,有這樣一個觀念,那就是唐詩過了盛唐,就再也沒有堪當門面的作品和詩人了。晚唐詩人中,則首推杜牧與李商隱,這是唐詩走向末路時,迸發出來的最後的光芒。李商隱和杜牧,雖然同屬晚唐,其不同之處則甚多。在生平上的差別這裡不再細舉,在文學創作上,李商隱開闢了唐詩新的題材,以一系列的《無題》詩著稱於世。而杜牧的作品,多是吸取前輩的經驗技巧加以自己的理解和創作,所作多詠史抒懷,以及表現自身生活的題材。
  • 女子秋夜仰望星空,卻給了杜牧靈感,寫出一首詩意又帶涼意的唐詩
    對比晚唐文學史上李商隱詩歌的晦澀難懂,我們更喜歡杜牧唐詩的精煉和圓潤。杜牧的經典唐詩一般都是七言絕句,語言的凝練性非常高,但是又大都通俗易懂。杜牧的唐詩,我們熟悉的有《泊秦淮》、《遣懷》等等,那些詩歌也代表了他唐詩的成就。
  • 晚唐杜牧一首送別唐詩鮮有人知,但是最後14個字卻讓人印象深刻
    一提到晚唐詩人杜牧,我們就會想起他的「霜葉紅於二月花」、「春風十裡揚州路」、「豆蔻梢頭二月初」、「玉人何處教吹簫」。上述的這些古詩是杜牧最為出彩的七絕。作為晚唐和李商隱相提並論的重要詩人,杜牧的詩詞成就是很突出的。尤其是他的那些膾炙人口的七絕唐詩,不精雕琢卻散發著獨特的意境之美。
  • 一首28字寫月亮的唐詩,全文無「月」字卻字字寫「月」
    我們之前品讀過李商隱和杜牧的兩首古詩,他們在古詩當中都在寫雨,但是全文當中並沒有出現一個雨字,堪稱是詩人別具匠心。古典詩詞當中有不少這樣的例子。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首唐詩,就是一首寫月亮的古詩。除了題目當中有所交代以外,全文確實沒有出現任何一個「月」字。但細讀全文的28個字,雖然沒有寫月亮的月字,但是每一個字都是在寫月亮。且看:昨夜圓非今夜圓,卻疑圓處減嬋娟。
  • 馬致遠筆下一首很經典的小令,短短28個字,卻寫出了秋天的靈魂
    雖然在著兩個朝代寫秋天的詩詞數不勝數,但是,即使唐宋傑出詩人輩出,論最經典的卻是一首元曲。這首元曲是我國歷史詞曲庫中最為奇特的一首作品,單從字面上看,它什麼事也沒說,什麼情也沒抒發,只是將十一個名詞串接了起來。它雖無華麗的辭藻卻成為了元曲經典,是可與唐詩宋詞相媲美的奇絕之作!
  • 唐詩三百首中杜牧唯一一首五律,看到第三聯10個字就讓人想家
    作為晚唐時期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杜牧被譽為「小杜」,在唐代詩詞文學史上有著很高的地位。他和李商隱並稱為小李杜,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比如「豆蔻梢頭二月初」,比如「春風十裡揚州路」,又比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等等,代表了唐詩沒落時期的最高水平。
  • 唐朝不知名詩人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卻成唐詩三百首壓軸之作
    《唐詩三百首》是流傳最為廣泛的一本詩歌選集,編者是清朝的蘅塘退士。他在書中收錄了77位詩人的311首作品。這些詩人有鼎鼎大名的詩仙李白,也有默默無聞的小詩人,例如金昌緒,若不是他的那首「打起黃鶯兒」,恐怕我們都不知道他是誰。
  • 孟浩然一首送別唐詩,句句有水,28字就是俊美的江南水鄉
    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唐詩就是如此。是孟浩然最精美的送別詩作,每一句都有水,28個字背後的背景就是俊美的江南水鄉。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淼茫。日暮徵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這首唐詩就是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題目當中告訴我們這是一首送別唐詩,唐人的送別詩非常之多,尤其對於孟浩然這樣在文壇久負盛名的人來說,結交天下的好朋友更是不可勝數。
  • 【用日語讀唐詩】杜牧——山行
    【用日語讀唐詩】杜牧——山行 2015年01月19日10:54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人民網日本頻道將每期為大家送上一首優美的漢詩,一起來欣賞其中的奧妙吧。
  • 杜牧有10首古詩入選唐詩三百首,這一首七絕的出鏡率是最低的
    晚唐詩人杜牧一共有十首古詩入選唐詩300首,其中多數是七絕。這十首唐詩作品分別是《赤壁》、《泊秦淮》、《寄揚州韓綽判官》、《將赴吳興登樂遊原》、《金谷園》、《旅宿》、《遣懷》、《贈別其一》《贈別其二》以及《秋夕》。
  • 一首經典唐詩,無一雪字,句句寫雪,短短20字唯美動人
    一首寫雪景的經典唐詩,陸暢的《驚雪》寫出了唯美動人的冬日景色。怪得北風急,前庭如月輝。天人寧許巧,剪水作花飛。冬天刮的大多是北風,呼嘯的北風總是給人無盡的寒意。北風猛烈是很自然而然地的事情,詩人卻用「怪」字,給人一種奇特的感覺,設置了懸念,令人想一探究竟,到底是如何的「怪」。接下來詩人說「前庭如月輝」,院子前面明亮得如同月光照耀得一般。上句說北風猛烈地 吹了好久,詩人一開門就看到了月光照耀的美麗場景。夜晚月光如銀,映照到院子裡分外明亮。
  • 王維一首詩是唐詩名篇,題目是鹿柴(chái)還是鹿柴(zhài)?
    比如王維的一首唐詩,寫的是山林景色。全文只有20個字,卻是唐詩300首當中的經典名篇。這20個字都很簡單,描寫的意境我們也能夠想像的到。但是對於當時的我們來說,題目卻經常讀錯。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 【用日語讀唐詩】杜牧——江南春
    【用日語讀唐詩】杜牧——江南春 2016年02月22日13:47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人民網日本頻道將每期為大家送上一首優美的漢詩,一起來欣賞其中的奧妙吧。
  • 一首揚州人該全文背誦的古詩,短短28字,讓蘇軾服氣,讓揚州揚名
    徐凝雖有才,脾氣卻挺怪,他為人十分清高,早年拜在韓愈門下時,得不到韓愈的重視,直接留詩一首就拂袖而去。雖是怪才,但唐代的詩人們都挺豁達大氣,哪怕是詩寫得不好,脾氣再怪,也不會有人出來挑釁,但偏偏徐凝寫詩卻招來了不少是非。首先,白居易為了捧他得罪了杜牧。
  • 《全唐詩》裡有唯美的一首詩,通篇一個生僻的字,卻是美得令人心醉!
    《全唐詩》一共收錄了近40000多首詩,大部分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其中一些經典的作品,更是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所以想要系統性地了解唐詩,這部偉大的詩集,那自然是不容錯過。唐詩作為中國文學的一座高峰,在這一千多年來對於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會一直喜愛唐詩的原因。
  • 晚唐杜牧一首寫荷花的唐詩,一共4句每1句都用數字量詞開頭
    晚唐的杜牧和李商隱延續了唐詩最後的輝煌。只不過李商隱顯然更加喜歡寫七言律詩,而七言絕句最後的頂峰就出自杜牧之手。後人把他們兩個並稱為小李杜,與之前的杜甫喜歡寫律詩,而李白的絕句更加出色,似乎也存在某種關聯。
  • 杜牧最精美的寫景唐詩,前2句讀音字形存爭議,最後7個字膾炙人口
    作為晚唐最著名的唐代詩人之一,杜牧和李商隱一道延續了唐詩最後的輝煌。他們的唐詩,尤其是那些經典的七絕作品,在文學史上有很高的人氣。而且其中無論是格律還是遣詞造句的藝術,都很有自己的特點。今天我們所分享的就是一首杜牧寫秋天景色的古詩。全文非常簡單,我們在年少的時候曾經學過。雖然個別字的讀音會有一些爭議,但是且並不妨礙這首古詩在文學史上有很高的口碑和人氣。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 晚唐最失意的一首唐詩,讀來都是傷悲,最後7個字卻驚豔千年
    伴隨著唐王朝的逐漸衰落,唐詩也逐漸告別歷史舞臺。尤其是在晚唐時期,很多詩人都在用心血抒發唐王朝日薄西山的無奈,其中也產生了很多經典的詩句。今天談到的這首古詩就是如此。全文很短,只有28個字,但可以說是晚唐最失意的一首唐詩。
  • 《唐詩三百首》:杜甫爺爺,唯有一首詩被選入,原來是難得的經典
    對於歷史、文化的研究都有巨大意義,《唐詩三百首》是古詩中最為經典的作品集合。其中杜甫的作品就有三十五首,但是安久今天想和大家一起欣賞的,是杜甫的祖父杜審言唯一被選入的作品。杜審言生活在初唐時期,也曾高中進士,但是仕途並不是一帆風順,後來也遭到貶謫。在《杜審言集》中,收錄了他的詩作共計四十三首。但是為什麼被選入《唐詩三百首》的只有一首,其實也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