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由於經濟發展達到了一定高度,出現了很多令人刮目相看的新農村。甚至在特別富裕的農村地區,幾乎家家都住著小洋樓,農村不再是髒亂差和落後的代名詞。但是在久遠的古代社會中,生活在農村地區的老百姓,卻一直過著艱辛的生活。
雖然在大多數人的眼中,農村人基本上都沒有文化,而且每天都與泥土打交道,所以認為他們與所謂的時尚、高雅根本不沾邊。但筆者就認為,發源於農村的習俗文化,不僅具有多姿多彩的藝術特色,而且還擁有濃鬱的鄉土之情。
雖然在古代社會中,很多老百姓都沒讀過書,但是他們卻將生活和生產中的經驗,總結成了一句句飽含真理的俗語。即使是在現代社會中,很多俗語依然被人們傳誦。比如,農村人經常說的「五花八門」,其實就蘊含了非常深刻的含義。
「五花八門」寓意深刻
相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五花八門只是一個普通成語。在現代漢語中可以解釋為,種類繁多、事物冗餘,以及千變萬化或變化莫測。但是在古代社會中其寓意,卻指代行軍打仗時所用兵法陣名,隨著時代變遷又可以解釋為,各行各業通用的暗語。
實際上五花八門最早出現於,清代小說家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那小戲子一個個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極新鮮的靠子,跑上場來,串了一個五花八門」。
在這句話中五花八門,指的是令人眼花繚亂或沒有秩序,亦或是演出時的表演方式。
一、「五花」為五個行業
現代人在使用五花八門這個成語的時候,一般都是將五花八門放在一起使用。但事實上「五花」和「八門」,深入挖掘其含義都是另有所指。「五花」一般指代古代社會中特定行業,但由於這些行業相對低賤,所以就用五種花名代替。
金菊花代指以賣茶為生的女人;木棉花則比喻街邊擺攤的治病郎中;水仙花暗喻酒樓中賣唱的歌女;火棘花就是古代玩雜耍的人;土牛花則是說身份低賤的挑夫。這5種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鮮花,其實也暗喻了不同職業的心酸。
二、「八門」各有所指
「八門」分別是巾、皮、彩、掛、平、團、調、聊。如果大家對這八個行業不是特別了解,那麼簡單說就是在市場擺地攤,或者靠口、舌養家餬口的生意人。筆者認為如果將五花八門合在一起,實際上就是指代13個不同的行業。
一門金多指行走江湖的各色藝人,戧金、啞金、啃子金、袋子金等;二門皮就是古代社會中的賣藥行業,包括挑招漢、挑頓子漢、挑爐啃等;三門彩就是變戲法的人,現代社會中被稱為魔術;四門掛是指在市場、廟會練把式賣藝。
五門評就是說評書的說書人;六門團就是現代社會中說相聲的;七門調則指代搭篷扎紙;而八門一般說的是柳唱大鼓的人。
這「八門」在古代社會中,都屬於窮苦人養家餬口的本事。相比較於「五花」來講,社會地位也同樣低賤。
如果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這十三個各式各樣的行業,或者說五花八門,皆處於社會底層。其實與五花八門相對的就是士農工商。五花八門從業者由於身份低賤,所以經常會遭受其他人群的白眼。所以從這一點來看,五花八門也就有貶低的意思。
當然,現代人所說的五花八門,記者已經與古代社會相去甚遠。一般都是指形形色色或各式各樣,比如,水果、蔬菜或其他商品,都可以用五花八門來形容。雖然這個成語已經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但是卻依然具有獨特的歷史韻味。
結 語
農村人口中的「五花八門」,其實也大家所了解的成語含義,或者說所代指的事物根本不一樣。現代人所有的「五花八門」,多指人、物、事過於繁雜。但在古代社會卻是各行各業的代名詞,「五花八門」作為當時的「下九流」,根本不受人們的尊重。
隨著時間不斷推移以及歲月不斷的流逝,「五花八門」終於迎來了新生。從古代社會中對低賤職業的蔑稱,轉變為一個具有中性含義的成語。這不僅是俗語文化的一次創新,而且更是人們精神生活極大豐富的表現。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