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能持續性放量,煙花行情得以延續
在隔夜美股收了個新年「開門黑」的影響下,本周二的A股四大指數全線低開,隨後展開了寬幅震蕩直至午間休市前約一刻鐘。隨後大盤等指數在上證50等權重板塊的支持下,自低點持續震蕩走高,截至收盤,各指數均收取近乎光頭的陽線,繼續刷新了近期的高點。但四大指數的漲幅出現了明顯分化:大盤收漲0.73%,深成指收漲2.16%,中小板指收漲3.62%,創業板指收漲0.65%。
但個股方面就遠沒有指數全線收漲這麼樂觀,截至收盤,漲跌比僅為1633:2385,是很明顯的跌多漲少的局面。和一副「逼空」架勢的指數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
本周二,兩市成交額由本周一的11644億元大幅放量至12664億元,這也是本周二大盤等指數能繼續再創新高的重要保障。這也是兩市成交額自2020年8月以來第一次重返12000億元臺階上方。
指數迭創新高,但需警惕潛藏的諸多危險信號
本周二的大盤等指數是延續了周一的勢頭,迭創新高,頗有一副「逼空」的架勢。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指數迭創新高的背後,已經開始潛藏著諸多的危險信號,簡單列舉一下:
1、主力資金繼續大幅淨流出
上圖為本周二的兩市實時資金流向圖。此前截至12月29號主力資金是持續20個交易日淨流出逾5000億元!然後在2020年最後兩個交易日分別淨流入了41.14億元和49.40億元,合計僅為90.54億元,都不如本周一淨流出的92.84億元大。而本周二則是再度大幅淨流出了304.6248億元。
而最耐人尋味的是上圖已標註的超大單這部分在午間休市前的一個明顯變向,而這也直接對應了大盤等指數的走勢。在這,聽海又看到了熟悉的「老鄉別走」,大家看到的是啥呢?
2、主力資金淨流出時,融資的槓桿資金卻扎堆進場
上圖是12月28號至元月4號的兩市合計融資融券歷史數據圖,本周二的數據尚未拿到。看看「淨買入(元)」這一項,本周一是淨買入了多達237.0億元。融資客再度成為本周做多的主力部隊,但在主力資金再次轉為持續淨流出時,融資的槓桿資金卻扎堆進場,是不是很有意思?
以往也說過多次融資客的本質上就是借錢炒股,所以這就決定了很大一部分融資客喜歡追漲,而且在調整來臨時跑得更快。在上周已經貼過截至12月25號的此前三周的歷史數據,可以看到當時的「淨買入(元)」這一項沒有一次是單日超過100億元的。再往前翻找的話,最近兩次分別是11月9號的108.2億元和10月12號的118.9億元,而對應的大盤是不是都走到了波段式震蕩的高點了?
而看看去年國慶假期前後三個交易日的數據就非常典型了:9月30號,聽海說抄底時,它是淨流出的,多達-165.7億元;10月9號,107.4億元;10月12號,118.9億元。而元旦前的12月29號指數只是小幅調整時,上圖也顯示了:-62.79億元。
3、指數上漲主要動力依舊來源於機構抱團股
本周二指數和個股是出現了明顯的大分化,即便是四大指數之間的分化也很明顯。這就是因為指數上漲的主要動力,依舊是來源於機構密集抱團的貴州茅臺、海康威視等權重個股上。而隨著新一年裡必然會有的機構調倉換股,後續的變化就耐人尋味了。
4、北向資金轉為淨流出
本周二,北向資金合計淨買額-44.44億元。這個就不多說了。
結束語就沿用本周一的:煙花行情裡,擅長短線又有時間去搏近期短線的朋友們儘管隨意去參與,但請謹記:煙花易冷。
(堅持原創碼字不易,各位朋友認為有可取之處敬請點讚、關注等支持鼓勵或評論一起探討。認可文章觀點的朋友歡迎分享,轉發請註明出處!免責聲明:本文純屬聽海個人觀點,為聽海對股市思考的筆記,無法保證正確,不喜請勿噴!不構成投資入場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