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合肥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獲悉,備受關注的繁華大道集賢路立交橋將於下月全部放行通車。本周六(10月31日)晚21時將放行繁華大道主線橋(東向西、西向東)和繁華大道與集賢路交口北側匝道橋(東向北、東向南)。
據介紹,繁華大道集賢路互通立交工程西起泰山路,東至雲外路,是合肥市域1331綜合交通規劃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繁華大道、集賢路均是合肥市重要出入城道路(繁華大道向西南一直延伸至紫蓬山旅遊風景區,集賢路向南延伸至肥西縣形成區域內微循環)。根據設計方案,東西向繁華大道主線採用雙向6車道跨線橋,自西向東依次跨越杭埠路、集賢路、合九鐵路、九龍路,全長2398米,該路與集賢路節點為互通立交,包含集賢路下穿繁華大道橋、繁華大道主線橋及8條匝道。
根據施工方案,繁華大道集賢路互通立交工程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工程自2016年3月進場(因地鐵7號線啟動前期設計、涉鐵設計方案審批等因素,至2017年3月15日正式開工建設),2017年10月正式放行,放行區域以集賢路下穿為主,歷時7個月。繁華大道集賢路互通立交二期工程分為市政段及涉鐵段兩部分實施,其中市政段自2018年8月18日正式開工,2019年9月18日正式放行,歷時13個月;經合肥市政府與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多輪協商,本項目涉鐵段在2018年10月、2019年9月先後兩次與安徽上鐵地方鐵路開發有限公司籤訂代建協議,並於今年8月18日正式開始第一片預製箱梁架設施工。
繁華大道、集賢路作為合肥市重要出入城道路,立交橋施工期間如何保證沿線車輛及居民在施工期間正常通行,是施工最大的難題。「施工方多次進行交通導改,優化施工方案,最大限度保證了周邊區域交通出行。」據合肥市重點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繁華大道集賢路互通立交工程結構複雜(地上地下共七層),「其中地下兩層,地面一層,地上四層。任何工序銜接出錯都會影響整體工期,且綜合管線、供電遷改等交叉作業多,給本項目在合理的工期內同步施工帶來相當大的管理難度。」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立交橋涉鐵施工——繁華大道集賢路互通立交共有33片預製箱梁(單片梁重166噸)跨越合九鐵路。兩臺架橋機分別需要進行4次拆裝、14次過軌進行施工。為了保證鐵路運營安全,施工方只能在限定單日裡僅有的130分鐘進行施工。「不過,這些困難並沒有難倒合肥大建設的建設者們,通過BIM技術等先進的施工管理技術,最終保證了項目順利實施。」該負責人說。
按照計劃,本周六(10月31日)晚21時,繁華大道主線橋(東向西、西向東)全部放行;繁華大道與集賢路交口北側匝道橋(東向北、東向南)全部放行。繁華大道與集賢路交口南側匝道(北向東、南向東)計劃11月底放行。屆時,繁華大道集賢路互通立交工程將全部放行通車,合肥經開區、蜀山區、肥西縣區域內循環交通壓力也將得到緩解。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 合重宣/文 劉職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