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原創】溼地之神韻

2020-09-04 旺焱兒

那是一脈脈傳承的神奇,在悠遠的神韻中波光暗影;那是一汩汩靈動的思緒,在蒼碧的葦蕩裡飛揚;那是一行行匍伏在蜇氣上的春夢,驚起一群鷗鷺;或寧靜,或喧鬧,或尺幅玲瓏。那就是我心中的七星河溼地,永遠是一副常讀常新的獨特神韻。 一 水之韻

初夏,相約幾好友,甩掉繁雜之事,沐浴著溫潤的夏風,一路神侃地踏上了這片神奇的大溼地。黑龍江省寶清縣七星河溼地,是國家級3A景區、世界重要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些年來,七星河溼地原生態的風貌成為人們嚮往的天堂。我們置身於七星河溼地九曲迴腸的碧水中,泛一葉扁舟,輕輕漾起一灣清泓,微漾的水波笑了起來,

那笑聲驚擾了水面的野鴨子,轉眼的功夫,有幾隻野鴨子踩著碧水怵地滑向遠方。一抬頭,總有不知名的水草向你招手,欣喜中輕搖木筏,嬉戲地追著魚兒前行。宛如流連於水墨江南的小橋流水中。水光瀲灩晴方好。趁著野鴨子飛起抖落的微雨,沐浴著蘆葦染綠的薰風,頭頂是一片湛藍湛藍的天,遊移著三兩朵彩雲,柔軟的思緒慢慢漾開:這仿佛就是一處遠離喧囂的淨水,寧靜中的靈動,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一划槳的功夫誤入了桃源仙境。 我微醺的心不忍擾亂如錦緞的水面。不知誰欣喜中掬一捧碧水清揚,悠揚的歌聲響起。在水天間盤旋低飛的鳥兒,被歌聲驚得撲稜稜飛起又落下,恰是畫家定格在時光裡最生機靈動的瞬間。這片豐腴肥美的溼地是三江平原唯一的大面積水域泡澤地,遠離城市紛擾,千百年來安靜地掠過歲月卻不染纖塵。猶如一位高貴而知性的母親,在優雅與博愛中默默孕育著勃勃蔥蘢;也默默滋潤著寶清的物華天寶水秀山青。 流連在這片神奇的蒼碧淨水中,我們的心仿佛也澄澈了,悠遠了,安靜了。輕吟淺唱中紛紛登上棧橋,沿著散發著草木馨香的長長棧橋蜿蜒盤旋,水面植物開著五顏六色的花朵,唯有柳蘭一串串淡紫色的花瓣在晝夜間唱著不眠的歌。花在水中開,人在橋上遊,縷縷徐風伴著清香,如蘭馨點綴,暖了心房,亮了夢想。漸漸暮色襲來,天邊的燦燦斜陽,邁著優雅的舞步粉墨登場。渾然中低頭靜思,不知誰的一聲驚呼,把我們的視線齊刷刷地聚在水中的那片橘紅中。

一輪美輪美奐的夕陽不知何時就鑽到了幽靜的碧水中,柔情蜜意間上演了傳說中的「星河浴日」。大家紛紛用手去撥動那輪沉靜的水中落日。仿佛時空靜止,最美的景色總是那麼短暫,回眸處一脈脈的神韻頃刻間開始升騰…醉意漸濃。 二 葦之韻

在記憶深處,七星河溼地飛舞飄揚的蘆葦蕩一如我心中的一首歌。踏歌而行,你在我的視線裡招搖;迎風而立,你在那柔風裡舞蹈;回眸遙望,我在你的翠綠裡痴迷…… 我深深愛戀的蘆葦蕩,是綠色的海洋,是水鳥的天堂。碧碧蒼蒼的綠,輕輕嫩嫩的綠,新新柔柔的綠,如我眼眸中遙遠的山巒,在初秋的天高雲淡裡唱響了季末的離歌。我安靜地走來,只為在鋪滿空曠溼地的綠色中領略一份無與倫比的舒緩。遠離塵世的喧囂與浮躁,在薰風中舞動清雅,如我心裡漾起的欣喜與暖意,在絲絲縷縷的蘆葦中演繹了時光中的靜美和恬淡。 清晨,大片的蘆葦在暮靄籠罩下,透著溼漉漉的霧氣,

一層層一圈圈漾開,翠翠的綠啊,宛如綠色的海,在晨風裡翩翩起舞,時而曼妙隨風湧來又隨即遠去;輕柔的新綠,宛如少女含羞的笑,燦燦的,如煙波浩渺的八百裡太湖,蕩漾著一浪高過一浪。此時此刻,朋友們歡呼著。有人興奮中高喊,看啊,這就是我們北方的海---蘆葦海。也有人說,那是蘆葦蕩。不管是海還是蕩,那就是家鄉最美的風景,在時光裡站成永恆,絢麗了我們枯燥的時光。誰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曲徑通幽的一條通向溼地深處的小路在腳下延伸,柔潤的徐風揚起我的秀髮,空氣裡流淌著七星河溼地特有的馨香,有甜絲絲的青草的味道,這是七星河溼地固有的原生態的味道,不知有多少中外遊人慕名而來,就是奔著空氣裡流淌的那份濃鬱的芳香。久居鋼筋凝固的家園,奢華中總是缺少了大自然賦予我們的那份靈秀與真淳。 霧一點點散去。那片風姿綽約的蘆葦海在徐風中歡快地舞動起來。悠然心動中讓我莫名想起落花無言、人淡如菊,想起時光中的採菊東籬下……靜默轉身時,心中湧起太多的俗世紛雜。這裡的寧靜、真實、天地合一讓我相信,無論腳步走到哪裡多少會有些遺憾,唯有家鄉的這片廣袤的大溼地,在萬物合一中孕育的和諧與朗潤讓我們流連忘返。

金燦燦的陽光穿透朦朧蒼綠的蘆葦林灑在時光的隧道裡,和著柔柔的微風,在空曠的天地間奏響了悠揚的小提琴曲,世界蔥蘢起來。 醉意漾開,終不忍離去。

三 鳥之韻

這片神奇的溼地堪稱水鳥的天堂。翱翔天宇的丹頂鶴、東方白鸛、白枕鶴、白琵鷺,給這片悄悄沉靜於三江平原腹地的大溼地,注入了生機活力。

初春的風似剪刀,把溼地削剪得更有了稜角。小草悄悄拱出地面,楊柳靜靜抽芽,冰凍的水面日日吸吮陽光,拼盡全身的力量,製造一場聲勢浩蕩的冰河解凍。隨著萬物的吐綠納新,一批又一批的鳥兒從四面八方湧來。沉寂了一季的溼地,歡騰起來,熱鬧起來,相互問候著,擁吻著。蒼茫的天宇會在凝眸的瞬間,有群燕突兀飛過,有健美的白琵鷺掠過視線;有驟然翱翔的丹頂鶴躍然衝霄;有成群結隊的白鷺、蒼鷺、草鷺和鷗鳥一起歡唱。 幾百種神奇的鳥兒奏響了溼地最美妙的琴音。遮住你視線的丹頂鶴,上演了空中芭蕾,跳躍翻轉,盤旋低繞,雪白的羽毛,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張弛有度的雙翅掠過水麵的葦蕩,你會聽見,窸窸窣窣的聲響傳來,似挽留又像告別。深情處,飛遠的丹頂鶴,好似聽到了葦葉的聲聲招呼,轉身又向葦蕩衝去。啊!太美了,我們靜靜佇立於天地間,空曠的大舞臺放飛我們的視線。誰能說不美啊,回眸處,又有幾隻叫不出名的大鳥揮舞著靈動的雙翅,啁啾著聽不懂的祝福,從我們眼前凌空飛起。家鄉的鳥啊,好似被這片豐腴肥美的溼地賦予了神韻,有了靈性。那一刻的溼地仿佛在上演一場百鳥群英演唱會,時而低吟,時而鳴唱,時而高歌,時而低繞。群鳥竟自共鳴,一場別開生面的鳥之韻唱響了春天的序曲。 隨著盛夏的悄然而至,成群的野鴨子一下子呼啦啦地飛落在溼地的每一個角落。時而撲稜稜地立在蘆葦的深處,仿佛是在等待,或是在尋覓;時而突然躥出水面,站在枝頭上遙望,或者三五成群地排成整齊的隊伍,安靜地佇立在水面漂筏上,列隊向遊人行注目禮。那一刻,世界很安靜,溼地很安靜,安靜的讓我有一種置身於世外桃源的超然,心很寧靜,很明麗,很陶醉。

秋天來了,成群結隊的各種水鳥開始準備南遷。這些水鳥各有各的告別方式。它們深埋此刻對這片神奇溼地的無限依戀。天邊總有這些鳥兒在盤旋、在告別、在訴說著一份依依不捨的離別。那時,我心總是不免驚異,不管是人類還是鳥類,在一個地方生活久了,便堪稱家園,便有了一份濃濃的鄉情,產生了離別的愁緒,可箭在弦上,秋的清冷和冬的威嚴在一點點逼近,大批的鳥類不得不開始了長途跋涉。於是,整個深秋加上一個漫長的嚴冬,這片廣袤的溼地便深沉安靜地等待著候鳥的歸來。細細品味溼地的精髓,豁然間感覺:水是葦草的夢想,葦草是水鳥的嚮往,水鳥是人類的朋友。水、葦草、水鳥與我們奏響了和諧共存的融融樂章。

站在神奇的七星河溼地上放眼望去,那種原生態的純美,遠離了城市的喧囂,遠離了塵世的紛擾,讓我頃刻間梳理出心中迷茫的思緒,怵地輕鬆明朗起來。仿佛溼地的那種高尚品格,開闊襟懷,大愛情懷漸漸衝散了心靈深處的渺小與狹隘,心境開闊起來,天地間一團和氣,一團喜氣,和諧之音唱響了溼地的獨特神韻。這,真是人間的天堂,心靈的淨土!歸去兮,不忍歸去。

相關焦點

  • 千曲百回、逶迤如帶,燕趙最美溼地——灤河神韻
    灤河神韻灤河神韻風景區位於沽源縣城東北二十公裡處,北依轉佛山,南臨茫茫是沽源旅遊的地標性景點,具有「中國特色旅遊最佳溼地」及「燕趙最美的溼地」之稱。·灤河神韻·灤河神韻源頭閃電河蜿蜒流轉、九曲十八彎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韻之筆。
  • 草原天路(五)——灤河神韻
    20公裡處,景區是一個方圓面積不大,落差幾十米高的圓形大山包,名為「轉佛山」,山的周邊被草原溼地所覆蓋,水草豐美,風景秀麗,這裡是灤河的源頭閃電河,又稱閃電河國家溼地公園。,閃電河水流過草原大地,蜿蜒流轉,千曲百回,逶迤如帶,「灤河神韻」也因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韻之筆而得名。
  • 沽源灤河神韻風景區
    小浪看旅發 【沽源灤河神韻風景區】雲遊河北 灤河神韻風景區坐落於素有「中國特色旅遊最佳溼地」及「燕趙最美的溼地」之稱的河北壩上閃電河國家溼地公園區核心域內,灤河神韻北依轉佛山,南臨金蓮川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絲路美景」絢麗多姿的生態神韻,令人無限神往的溼地公園
    新疆塔城地區額敏縣玉什喀拉蘇鎮額敏河國家溼地公園,其獨特的自然風光,絢麗多姿的生態神韻,令人無限神往。沿著蜿蜒的棧道,穿過風雨廊橋,移步至觀景亭,拾階而上,遠眺碧草藍天,俯瞰散落在草原各處的牛羊,滿眼儘是和諧美好。
  • 萬隻天鵝集聚黃河溼地 三灣喜迎天上來客
    在山西省與河南省交界處,沿黃河流域,有一塊水草豐沛的溼地,每年冬季上萬隻天鵝,從遙遠的西伯利亞、貝加爾湖一帶飛越千山萬水,到這裡來過冬,這就是三灣大天鵝湖區。圖文原創/荷塘月色三灣溼地毗連黃河,依山傍水,背風向陽,氣候溫和,沿河兩岸山西運城、河南三門峽地域內種植了大量的樹木
  • 平谷美食:炸排叉的製作方法(原創圖文)
    平谷美食:炸排叉的製作方法(原創圖文)平谷美食:炸排叉的製作方法(原創圖文)作者:風離塵平谷美食:炸排叉的製作方法(原創圖文)徵集令:「美麗平谷」徵集原創文字和照片,有關美麗平谷、休閒綠谷、公益活動、戶外活動的,文體不限,字數不限,版權自有,嚴禁抄襲及非原創投稿。
  • 河北沽源灤河神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神韻之筆令人驚嘆
    元代就有「灤河源頭九龍池」、「清灤悠悠北鬥北,直疑銀河天上來」等詩句形象地描繪出了閃電河的旖旎神韻。灤河神韻源頭閃電河蜿蜒流轉、九曲十八彎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韻之筆而得名感悟灤河神韻不是簡單的「以目視形」,而是「以心蘊神,以情育韻」。
  • 水墨天成幾曲彎——草原避暑行之二閃電河灤河神韻風景區
    水墨天成幾曲彎雲戀神韻尋河源難逆風意常聚散誰與攜手做雨還——迷戀2018年7月28日,繼續草原避暑行。河北壩上閃電河國家溼地公園灤河神韻風景區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沽源縣城東北二十公裡處,據說是灤河源頭之一。
  • 「晉人之美,美在神韻」
    美學家宗白華先生把晉人這種風神灑脫、不沾滯於物的哲學和心靈之美,概括為一句話:「晉人之美,美在神韻。為什麼說「美在神韻」呢?「神韻」標明的是一種內在美。晉人這種內在的神韻美,最充分地表現於晉人的藝術中。魏晉六朝時期哲學和文藝的中心是人和人格本身,而不是外在事物。因此,阮籍、嵇康、陶潛等人的詩歌;顧愷之、陸控微等人的繪畫;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等人的書法,無不充分顯露出魏晉誼對個性的尊重,對聖澍的愛好,對自然的認同。對哲理的追求。這些藝術家無不以敏感坦蕩的心靈和純淨適我的胸襟,將魏晉的美文藝帶進玄學的極致。
  • 圖文:羌唐草原溼地在青藏鐵路建設中得到保護(1)
    圖文:羌唐草原溼地在青藏鐵路建設中得到保護(1) 位於西藏自治區北部羌唐草原的古露溼地在青藏鐵路車站建設過程中得到有效保護。建設者施工時先在原溼地旁的植被稀疏處挖掘出與溼地等高的窪地,將溼地原水引入窪地,營造出人工溼地環境後,再將車站用地上的牧草一塊塊植入人工溼地內。截至目前,中鐵十三局的建設者們已移植溼地草皮14萬平方米。
  • 慢遊會仙溼地,行攝桂林天空之鏡
    -會仙喀斯特國家溼地公園是灕江流域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原生態溼地,集「山、水、田、園、林、沼、運」等景觀要素於一體,以其巖溶溼地之典型、山水景觀之秀麗、歷史文化之深蘊而著稱。溼地以其分布之廣大、巖溶溼地之典型、山水景觀之秀美、歷史文化之深厚,在全國乃至全球峰林巖溶地區也是罕見的,廣西則是獨一無二,這也是桂林山水最為稀缺的資源。
  • 溼地星空《盛開的櫻花》爭奇鬥豔系列(2020.3.25攝)原創首發
    溼地星空《盛開的櫻花》爭奇鬥豔系列圖1(2020.3.25攝)原創首發溼地星空《盛開的櫻花》爭奇鬥豔系列圖2(2020.3.25攝)原創首發溼地星空《盛開的櫻花》爭奇鬥豔系列圖3(2020.3.25攝)原創首發溼地星空《盛開的櫻花》爭奇鬥豔系列圖4(2020.3.25
  • 孟津黃河溼地之美
    這是一片充滿神奇、夢幻色彩的溼地。成群結隊的不同鳥類在頭頂飛旋,它們以優雅的身姿、悅耳的鳴唱,給這片溼地增添靈動的氣場,呈現出生機與活力。這些可愛的精靈,有的在藍天與河面間翩翩起落,如行雲般舒展;有的旁若無人地放聲歌唱;有的悠閒自在地捕食、嬉戲;還有的靜立於樹梢,瞭望著遠方,就像在迎接你的到來……這是初秋時節我在河南孟津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看到的一幅鮮活的生命景象。沿著通往溼地的木棧道蜿蜒前行,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水泊和葦草叢。
  • 深秋的蘭州銀灘溼地公園
    溼地公園位於安寧區北濱河路西段,銀灘大橋的東兩側,總佔地面積32.85公頃,全長約3000米,是甘肅省首座城市溼地公園。該溼地類型屬於河流溼地,保護環境、恢復生態,展現黃河溼地風貌為理念。圖文均為原創
  • 貴州「三洗」之:茅臺洗胃(原創攝影圖文)
    貴州因其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有「三洗」之說:遵義洗腦、茅臺洗胃、赤水洗肺。今天我們就來一次「洗胃」之旅。之所以有「茅臺洗胃」之說,顯而易見是因為茅臺酒,至於是洗胃、健胃還是傷胃,那還得看喝酒人的酒量與喝酒時的狀態了。說到茅臺酒,朋友們都不陌生。我的感覺是:酒真好,但太貴。記得兒時茅臺與五糧液一樣,都是幾塊錢一瓶,但現在都變成了一千多元的天價了,而且還不好買。
  • 岱山之神韻
    美麗的風景,似乎總在遠方,東海之濱、翠島星布、風物宜人、仙蹤如謎,給人以無限的遐想。於是,得空選擇在這個時節,悠然出尋,千裡迢迢,一路風塵,舟車跨海,我等山人滿懷著對海洋的特別眷戀,赴時光之約,奔四面臨海的仙島,來領略岱山之神韻。
  • 凱德印象MCN:原創圖文視頻KOL
    凱德印象:知名旅行家,專業攝影師,原創視頻VLOG博主,網紅名人,微博十大原創旅遊大V,十大旅遊視頻大V,騰訊旅遊自媒體年度先鋒獎,今日頭條年度新銳頭條號,多個汽車手機快消品牌證言人。大衛行攝:佳能合作攝影師,微博旅行玩家,百度夢想旅行家,中國攝影師協會會員,秒拍視頻達人,原創視頻VLOG博主,航拍攝影師,微博十大旅遊紅人。
  • 炎炎夏日,黃河溼地氣溫太低,人們穿外套避暑,垂釣野餐兩不誤
    內蒙古包頭是黃河的流經地,當地借勢打造黃河溼地風情園,優美的溼地風光吸引了很多的城裡人到此垂釣休閒。 (鴿子視角圖文原創)從市區出發一路向南駛上景觀大道,還沒有到溼地風情園,就看到景觀大道下邊一艘廢棄的鐵皮船。
  • 一幅描繪毛主席家鄉風景的水墨山水畫,傳統筆墨神韻淋漓盡致
    其實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也」。他的這段道出了繪畫創作的規律: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試想,如果畫家沒有對大自然長期體會和觀察,怎麼可能把握山光物態的神韻,又如何能孕育出物我交融後生機勃勃的作品呢?(文:羅雄)有畫說|不止有畫,還有藝術想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