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師傅用5萬斤大米堆成「巨龜」,遊客摸龜祈福:摸龜頭蓋大樓

2021-01-08 照真達俗

2月9日,福建泉州天后宮內擺放的一隻巨型米龜,吸引眾多民眾前來摸龜祈福。據介紹,米龜由一萬多袋「平安米」壘成,重達5萬多斤。說起摸龜祈福的寓意,現場一位長者脫口而出:摸龜頭蓋大樓,摸龜嘴大富貴,摸龜身大翻身,摸龜腳舊錢用不完新錢又再來,摸龜尾好頭又好尾。

據介紹,米龜由中國臺灣師傅堆成的,該大「米龜」高1米多、寬4米多、長超過6米。「乞龜祈福」是臺灣澎湖最具特色的正月元宵民俗活動之一。每年的開春正月元宵期間,澎湖居民就推出「乞龜壽」的寺廟活動,澎湖全縣各寺廟供乞的大小米龜多達千隻以上。

從2007年開始,泉(泉州)澎(澎湖)兩地每年都在元宵節聯合舉辦「乞龜」民俗活動,非常有意義。據介紹,今年的米龜從大年初一開始對外展示,「乞龜」活動將一直持續至農曆正月十七,活動結束後,這些大米將分發給有需要的信眾,如慈善總會、養老院、貧困戶等。

相關焦點

  • 泉州天后宮,過橋求平安,乞龜討彩頭
    正月初二,再來天后宮,泉州天后宮是我國現存的媽祖廟歷史最久遠,規格最高最大的廟宇,泉州天后宮有溫陵天后祖廟之稱,許多臺灣、東南亞的媽祖廟都是從這裡分靈出去的。媽祖信仰在人類的海洋文明發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 泉州天后宮,過橋求平安,乞龜討彩頭
    正月初二,再來天后宮,泉州天后宮是我國現存的媽祖廟歷史最久遠,規格最高最大的廟宇,泉州天后宮有溫陵天后祖廟之稱,許多臺灣、東南亞的媽祖廟都是從這裡分靈出去的。媽祖信仰在人類的海洋文明發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 兩岸「乞龜祈福」廟會明日登場 5萬斤大米堆砌成巨型米龜
    由5萬斤大米堆砌而成的巨型米龜,國慶期間將在海滄青礁慈濟祖宮與市民和遊客見面。導報記者昨日獲悉,海峽兩岸國慶「乞龜祈福」廟會已準備到位,備受關注的「乞龜求平安」活動將於明日上午登場,廟會持續到10月19日。據悉,這也是海滄區「2014兩岸樂活節」配套活動之一。
  • 福建泉州臺灣澎湖民眾攜手「乞龜」為兩岸祈福
    福建泉州臺灣澎湖民眾攜手「乞龜」為兩岸祈福 2013年02月25日 08:0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泉州人過元宵:摸「龜」祈福討彩頭 聽戲猜謎「鬧元宵」
    談及元宵節的傳統祈福活動,對於在泉州市區土地後居住了三十多年的思捷而言,每年都要在元宵節這一天,和家人一同去離家不遠的天后宮中,摸一摸「大米龜」,為新年討個好彩頭。思捷說,年少時並不知摸「大米龜」有何寓意,僅是覺得這一做法很有趣。後來聽家裡的長輩解釋,才知這「大米龜」與閩南地區的「乞壽龜」習俗有關。
  • 福建泉州與臺灣澎湖民眾在泉州「乞龜」祈福兩岸
    中國臺灣網3月6日泉州消息 3月5日,正值中華民族傳統元宵佳節,福建泉州與臺灣澎湖民眾早早地趕到泉州天后宮「乞龜」,為兩岸祈福。這是泉州與澎湖兩地攜手舉辦的「乞龜」民俗文化活動連續第九年在泉州舉辦。  「摸龜頭蓋大樓,摸龜嘴大富貴,摸龜身大翻身,摸龜腳吃不幹,摸龜尾吃到有頭有尾。」
  • 泉州霞洲媽祖宮4.5萬斤米龜完工 正月初一可祈福
    泉州霞洲媽祖宮重4.5萬斤的米龜昨天完工  閩南網1月14日訊 「摸到頭,起大樓;摸到嘴,大富貴;摸到尾,有頭又有尾……」在閩南,到了年節,總少不了「乞龜」習俗。昨天,泉州霞洲媽祖宮4.5萬斤重的大米龜已經碼好,泉州天后宮的米龜明天也將開工。  從2007年起,泉州、澎湖兩地天后宮開始聯合舉行「乞龜祈福」民俗活動。「乞龜」是閩臺兩地流傳久遠的傳統民俗,尤其是在臺灣澎湖,每年元宵期間,澎湖群島民眾都會舉行「乞龜壽」寺廟活動,寓意來年幸福安康。而70%以上的澎湖居民祖籍泉州,澎湖「乞龜」習俗也源自泉州。
  • 閩臺同信仰 摸龜祈福壽
    8月26日,一年一度的平和山格慈惠宮廟會開鑼,主題活動戚家軍祭祀儀式(漳臺乞龜民俗)現場人山人海,香火繚繞。最引人注目的是慈惠宮天井裡很多大小不一的靈龜,大人小孩爭相去觸摸它們的身體,以此祈求平安、吉祥、長壽。在海峽對岸,因為臺灣雲林縣的寒林寺與泰安宮是由山格慈惠宮分靈出去的廟宇,三座廟宇都將烏龜奉為信仰物,都有類似摸龜祈壽的民俗。
  • 2018祈福招財米龜
    2018擁有妙吉祥原創祈福招財米龜,幸福財富滿載而歸設計者:佛教唐密真言宗五十六世傳法阿奢梨淨德居士祈福招財米龜是閩南人古老的祈福方式,用來供佛供神祈禱新的一年平安吉祥。3、米龜:「龜」斜音「歸」有滿載而歸之意且小龜疊大龜象徵代代相傳人丁興旺。龜代表北鬥七星,米代表眾星可消災解厄,米亦常為闢邪之物也象徵五穀豐登,將米裝於龜形之中可令獻供者吉星高照、鴻運當頭、健康長壽。4、六個乾隆六帝錢象徵六六大順諸事呈祥,多子、多福、多壽,銅錢有化煞之用可化解當年病符災星保平安。5、龜上紅花象徵「狀元插金花」可令家中學子學業有成聰明智慧。
  • 泉州天后宮展出5.39萬斤「米龜」 沾喜氣過佳節
    泉州天后宮展出5.39萬斤「米龜」 沾喜氣過佳節   元宵節將至,泉州節慶民俗活動熱鬧上演,泉州天后宮一隻5.39萬斤的大"米龜",就吸引了不少泉州市民遊客前去沾福氣。此外,猜燈謎、聽南音、看花燈、遊古城等活動也讓大家提前感受到節日氛圍。
  • 走,摸知了龜去!
    想起小時候常見的一種昆蟲,家鄉魯西那邊叫:知了龜(jieliaogui)。知了的幼蟲。就是在這個季節,暑期,麥收過後秋來之前。孩子們放學後,天一擦黑,胡亂扒幾口晚飯,帶上玻璃罐頭瓶、小鏟子和手電筒,呼朋引伴三三兩兩潛入村邊的林子,開始「摸知了龜」。先是看樹旁的地下,尋找一個個不規則的小洞孔,小心翼翼用手指摳開,一個知了龜正舞動雙鉗,抓起來放進玻璃瓶裡:摸著一個啦!
  • 摸乳巷、龜頭小學、吹簫巷……奇葩搞笑又讓人臉紅心跳的地名街道
    NO.1 摸乳巷(聞名中外)位於臺灣省彰化縣鹿港古鎮北街,是一條200年歷史的窄巷道,只能容許一人通過,如碰巧兩人相遇,只好躋身而過,因此有「摸乳巷」的戲稱。NO.4 泥馬巷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中山南路橋西南,絨莊新村南側,東起絨莊街,西至評事街,明代即用此名。
  • 洛陽龍門石窟佛像被遊客摸出包漿,為什麼遊客都要摸一摸石像?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自1982年被列入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以來,備受遊客喜歡,很多遊客甚至不遠千裡、不遠萬裡,從全國各地趕來,只為一睹龍門石窟的尊容。尤其是很多虔誠的遊客、佛教徒,更是對龍門石窟充滿了敬仰,每來到龍門石窟參觀佛像、瞻仰佛容,並且都要摸一摸佛像。久而久之,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的很多石佛像,都被摸出了包漿,那麼為什麼遊客都要摸一摸石佛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