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步行林間,傾聽蟲鳴。想起小時候常見的一種昆蟲,家鄉魯西那邊叫:知了龜(jieliaogui)。知了的幼蟲。
就是在這個季節,暑期,麥收過後秋來之前。孩子們放學後,天一擦黑,胡亂扒幾口晚飯,帶上玻璃罐頭瓶、小鏟子和手電筒,呼朋引伴三三兩兩潛入村邊的林子,開始「摸知了龜」。
先是看樹旁的地下,尋找一個個不規則的小洞孔,小心翼翼用手指摳開,一個知了龜正舞動雙鉗,抓起來放進玻璃瓶裡:摸著一個啦!有的不這麼容易被抓到,剛把小孔摳開,知了龜就「跳井」了,孔很深夠不到,於是用鏟子挖。還有的,用瓶子從旁邊池塘取水,灌進去,不一會它就乖乖爬了出來。
再晚一點,就要看樹上了。這時知了龜從洞裡爬出,開始上樹。注意,不能看到爬動的活物就抓。有時會抓到「臭妮子」(一種會飛的昆蟲,很臭,不知學名叫啥),弄一手臭味,經久不散,會被同伴取笑很久。
天繼續黑,漸漸的什麼也看不到了,就要打開手電筒了。束束光柱在林子裡亮起,時而交相輝映。這時知了龜已經爬到很高,需要用樹枝或竹竿把它挑下來。
夜深了,摸得差不多該回家了。滿滿一罐頭瓶知了龜,沙沙作響,很有成就感。
回到家,把瓶中的知了龜倒在盆子裡,放入清水衝洗幾遍,繼續加水,撒些鹽在水裡。第二天鍋裡放油煎一煎,很不錯的午餐。
漏網的知了龜,趁著深夜爬上樹梢,找個舒服的位置停下來一動不動。凌晨十分,背部慢慢裂開,一隻嫩嫩的金蟬於是脫殼而出。
對了,知了龜的殼子可以入藥。當年村小學班上有一惡少,留級的原因,年齡比我們大幾歲,為了能有錢去縣城打電子遊戲街機,強迫班上的孩子去找「知了龜皮」給他,每人100個,不給就恐嚇。拿到縣城藥房去賣,然後去遊戲機廳換成遊戲幣。
如今,老家已經「合村並居」,村裡平房全部被拆。池塘、林子也不見了。農民都搬進了樓房,村子改成了小區。土地被承包出去,村裡年輕人大都或遠或近去工地、工廠上班,很少有閒在家的,一天不去,上百塊就沒了。
估計也沒人會晚上再去「摸知了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