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樂山,漁者樂水。每一個釣魚人的心中都藏著一片江湖!也許是叢林深處的小溪大江,亦或是遠離喧囂的一畝方塘;也許是山清水秀的世外湖庫,亦或是碧波浩渺的大海茫茫!不論嚴寒酷暑,身在何方,有水的地方就是我們心之所向!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傳說姜太公釣魚從不用魚鉤的,多數時候喜歡坐在懸崖邊上一根魚杆系一根長長的魚線,也許在魚線上再掛個樹枝,就OK了。既然不用魚鉤,那麼魚線就非常重要了。
魚線可以分為「線」和「絲」兩種。線是用兩股或兩股以上的單紗或絲一次或多次合併加捻而成,而絲則是獨此一根。釣絲的製作方法,通常是將原料熔融後,從特製的噴絲孔中擠壓出來,經冷卻、牽伸、卷繞等加工後製成。這樣製得的魚線為透明狀,伸長率較小且具有較強的拉力,其內部結構緊密,內外一致。所以,釣絲的強力是和釣絲的截面積成正比的。多數垂釣者使用的都是釣絲,只是出於口頭上的習慣,將之稱為釣線、魚線而已。下面,我們從總的方面來說下魚線的詳細分類:
1、 尼龍線:最傳統的線。尼龍線的製造過程,取樹脂加工抽絲而成,並在成品上添加顏色,使其稱為四色線,優點是有較佳的延展性和彈性,廣泛應用於傳統釣法。
2、鋼絲線:多股編織而成,單股者質地較硬,受損時容易斷裂,多股者質地較軟,適用於垂釣超級大魚,能防止咬子線。
3、布線:由多股編織而成,具有較佳的拉力值,耐磨性好,高拉力值,但是沒有加覆膜的布線易吸水,使用不太方便,切水性差,多數情況下是船釣者在使用。
4、火線:為多股編織線,在製造過程中,每股細線上加入覆膜,可防止吸水,切水性好,但其受損部分容易形成毛球狀,比較易斷裂,質地較硬,可用於臺釣。
5、融合線:在編織布線上加入覆膜,並在抽絲過程中加入多股尼龍線,其目的是取布線的高拉力值和耐磨性,受尼龍線加入的影響,其柔軟性好,回復性佳。
6、合成線:合成線包括沉水線、浮水線、中通竿用線。這些線都在尼龍線的製造過程中,成品上添加其他素材,如添加浮水物資製成浮水線,應用於磯釣;添加沉水物資製成沉水線,應用於池釣;添加含油性物質,製成中通竿用線。
7、陶瓷線:目前為高強力釣魚線之一,是近年來日本新開發的釣魚線,在我國常被稱之為「太陽線」。它主要採用高分子聚合材料,在線體成型中對本體材料分子的間隙內填充特種樹脂,提高線的抗拉強度和抗拒水對線體的浸入,並在線體加第二層特種樹脂,增強釣線的耐磨性;最後再加第三層特種樹脂再次提高線的抗水性,使之具有優良的抗拉強度、耐磨性,很低的結節破壞率,防水性好,能提高漁訊反饋的靈敏性。
8、碳素線:在釣絲製作過程中加入碳素,增加耐磨度,但延展性隨之下降。由於碳素線比重大於水,故其切水性能較佳,常適用於磯釣或池釣。由於它的質地較硬,也可用於船釣的長子線或綁倒吊式來垂釣。
9、 競技線:專為競技設計的魚線,包括很多種類的魚線,由於其綜合性能更方面都比較優越,常用於黑坑,競技之用,所以被稱之為競技線。
10、聚乙烯魚線:也稱之為PE線,聚乙烯高性能釣魚線,包括心蕊和包覆於心蕊外圍被覆層,由聚乙烯等複合材料製成。由於製作工藝複雜,高端,使得魚線具有高強度的韌性和較高耐磨性,其切水性各方面也表現非常優異。Pe線外觀上比較順滑,耐磨,不容易起毛,質地柔軟,但是無伸展性,反應特別敏感,拉力強大,但是怕衝擊力,常用於路亞。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釣魚線以尼龍線為主,而在尼龍線當中,尼龍6又是眾多尼龍品種使用最多、性能最好的釣線原料。而了解尼龍6釣魚線的性能及其內部結構特點,對於釣魚愛好者正確地使用和愛護釣魚線有著重要的意義。
尼龍6釣魚線按照規格和用途的不同,可分為單股線和膠絲線。
1、尼龍6單股釣魚線是由尼龍6原料加溫抽絲製成,是最常用的一種魚線,外表無色透明,故也稱為玻璃尼龍線。尼龍6單股線比相同直徑的棉線、麻線的拉力都更強,彈性也好,靈敏度非常高,但這種魚線在水溫低的條件下發硬,時間長了就會老化、硬化,只能用於一般環境下的釣魚。
2、尼龍6膠絲線是由多股尼龍6纖維編制而成,有足夠的韌性,抗拉力特別強。因為拉力大、耐磨性好,所以最先人們是把它繞在輪上,在海上做衝鉤線,釣比較兇猛的魚。這種線非常柔軟,在低溫條件下也不發硬,但我們在手竿釣中,一般不用它做主線,因為這種線輕,在水中上浮,下水速度很慢,吃水後變重,透明度也差,極容易被魚發現。提竿時,線出水有聲,極易把魚驚走。
最後,送個釣友一副對子,祝各位釣友高高興興釣魚去,平平安安回家來!
上聯
一根釣竿,兩顆釣子,
三餐不定,志在四海釣魚,
拼得五臟俱損,六神無主,
仍然七點起床,八點出發,
晚上9點回家,十分辛苦!
下聯
十年釣齡,九年風雨,
八面奔波,忙得七竅冒煙,
鬧得六神不寧,五體欠安,
仍然四處奔走,三更不眠,
只為釣得兩條,一生快活!
橫批
釣者樂意!
PA產業鏈: 諮詢:邵君
手機/微信:18912213606
加入:尼龍千人微信實名交流群
加入:萬人尼龍通訊錄
尼龍產業鏈千人QQ群群號:555140537
免責聲明
平臺重在分享,除署名外其餘內容均來自網絡,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版權屬於作者,如有侵權煩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