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鮮嫩的野菜,
是大自然在春天送給我們的第一份禮物。
它們曾經可能是有點苦澀的味道,
如今,卻是杯來盞往間想念的健康味道。
帶著田園的清新,
化身尋常餐桌上可人的一抹綠,叫人心動!
各位喜歡挖野菜的小夥兒伴,
一起去戶外挖野菜吧!
今天小編幫你羅列了一些
田間地頭常見的野菜!
這些野菜不光好吃,有些還有藥用價值哦~
別名:馬蘭、馬萊、馬郎頭、紅梗菜、雞兒菜等。
食用部位:嫩莖葉
食用方法:涼拌、做湯、炒食等
食用功效:解毒、抑菌消炎、利尿止痢、潤腸消滯
食用禁忌:馬蘭頭為寒涼之品,脾胃虛弱、大便洩瀉及孕婦忌食;
涼拌馬蘭頭
↓↓↓
別名:水英、細本山芹菜、牛草、楚葵、刀芹、蜀芹、野芹菜等
食用部位:嫩莖葉
食用方法:生拌、炒食、做香料、作餡
注意:採摘水芹時與毒芹區別,最好在近水的地方採摘水芹,以免跟毒芹混淆。
別名:扁豆子、花苜蓿、野苜蓿、三葉草 牛角花
食用部位:都可
食用方法:炒食、涼拌、作菜餡、菜羹等
草籽年糕
↓↓↓
別名:花花菜、護生草、羊菜、雞心菜、地米菜、雞腳菜、假水菜、地地菜、煙盒草、西西、山蘿蔔苗
食用部位:嫩幼株
食用方法:炒食、涼拌、作菜餡、菜羹等
薺菜餃子
↓↓↓
別名:香椿鈴、香鈴子、香椿子、山椿、虎目樹、虎眼、大眼桐、椿花、香椿頭
食用部位:嫩芽
食用功效:健脾開胃、清熱解毒
食用禁忌:香椿為發物,多食易誘使痼疾復發
食用方法:涼拌、炒雞蛋、醃製等
香椿炒蛋
↓↓↓
別名:遏草、香艾、蘄艾、艾蒿、艾絨、艾葉、青、蒿枝
食用部位:整株
食用禁忌:長期食用對神經會有抑制
食用方法:炒食、涼拌等
清麻餈
↓↓↓
別名:又名野蔥、薤白、賊蒜、野小蒜、小根蒜、山蒜、、菜芝、小根菜、細韭等
食用部位:整株
食用功效:健脾開胃、助消化、解油膩、促進食慾,可潤中補虛,使人耐寒
食用方法:炒食、涼拌、菜羹、作餡等
野蒜腊味炒飯
↓↓↓
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華花郎等
食用部位:嫩芽
食用功效: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等功效,治熱毒、癰腫、瘡瘍、內癰、目赤腫痛、黃疸、牙痛,目赤,咽痛等。
食用方法:生吃、炒食、做湯
蒲公英炒肉絲
↓↓↓
食用部位:嫩芽
食用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能降低血糖濃度、保持血糖恆定,對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
食用功效:馬齒莧為寒涼之品,脾胃虛弱、大便洩瀉及孕婦忌食;忌與胡椒、該粉、鱉甲同食。
食用方法:炒食、涼拌、做餡。如涼拌馬齒菜、馬齒菜炒雞蛋、馬齒菜餡包子、馬齒菜粥等。
馬齒莧炒雞柳
↓↓↓
別名:平車前
食用部位:幼嫩苗
食用功效:利尿、清熱、明目、祛痰、止瀉
食用方法:焯水涼拌、炒菜、做湯、做餡、泡茶
枸杞大棗車前草湯
↓↓↓
別名:桂荏、白蘇、赤蘇等,有奇異芳香
食用部位:嫩葉
食用功效:散表寒,發汗力較強,用於風寒表症,見惡寒、發熱、無汗等症,常配生薑同用。具有下氣消痰、潤肺、寬腸的功效。
食用禁忌:氣虛、陰虛久咳、脾虛便搪者忌食。
食用方法:涼拌、做湯、做粥。常見菜品如涼拌紫蘇葉、紫蘇粥、紫蘇汁。
辣蘇葉(泡菜)
↓↓↓
別名:苦菜又名苦苣菜
食用部位:嫩葉
食用功效:清熱燥溼、消腫排膿、化淤解毒、涼血止血
食用方法:苦菜可生吃、焯水涼拌、炒食、制菜乾、做湯等,或加些大豆粉做成小豆腐吃,亦可沸水燙後蘸面醬食用。
苦菜杏仁
↓↓↓
1.小區裡的草坪或馬路邊的草坪裡經常有薺菜、馬齒莧的影子,挖過野菜的人會眼尖地發現它們,但這種野菜很可能已被噴大量殺蟲劑;公園的草地和果園都曾噴灑過農藥;汙水溝、化工廠附近的土壤可能被汙染。
2.不認識的野菜不要挖,更不能食用,很有可能會因誤食有毒的野菜而中毒哦!
3.野菜挖回來,最好先在清水中浸泡20至30分鐘後再洗淨,有的野菜吃前還要用開水焯一下,這樣既可降低毒性又能除去附著的汙染物。
4.別忘了保護環境,挖過的地方以後野菜也會長得很旺,所以最好別斬盡殺絕,挖完的坑記得填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