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白水江:紅外相機捕捉到野生大熊貓母子活動畫面

2020-12-12 新華社

新華社蘭州8月18日電(記者馬莎)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近日在整理今年第一季度的紅外相機資料時,發現一對野生大熊貓母子活動的珍貴畫面。視頻顯示拍攝時間為3月26日,時長14秒。畫面中,大熊貓幼崽跟隨母親漫步在樹林中,跟在母親身後,步法稚嫩,憨態可掬。

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大熊貓管理辦公室主任何禮文介紹,根據視頻初步判斷,這隻大熊貓幼崽年齡在1歲左右。「野生大熊貓由母親撫養,父親不參與帶娃,一般幼崽大約在2歲時離開母親獨立生活。」

何禮文表示,野生大熊貓是森林中的「獨行俠」,兩隻大熊貓「同框」的畫面十分珍貴。「近年來,隨著保護工作的穩步推進,保護區生態環境不斷改善,野生大熊貓在紅外相機中的『上鏡率』不斷提升,以前幾年才能拍到一回的野生大熊貓母子出行畫面,現在一年可以拍到好幾次。」

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甘肅省南部,這裡是野生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等珍稀野生動物的樂園。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顯示,甘肅有132隻野生大熊貓,其中110隻生活在這裡。

截至目前,保護區共在野外布設紅外相機180多臺。今年第一季度,保護區回收的所有相機,採集到各種野生動物有效視頻2000多段,有效照片10000多張。

「大熊貓繁殖能力較差,雖然母體龐大,但剛出生的幼體十分脆弱。去年以來,紅外相機已捕捉到多對野生大熊貓母子活動畫面,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保護區內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有上升趨勢。」何禮文說。(完)

相關焦點

  • 甘肅白水江拍攝到野生大熊貓受傷畫面
    前爪受傷的野生大熊貓在雪地裡行走。保護區管理局供圖新華社蘭州4月20日電(記者馬莎)近日,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熊貓棲息地拍攝到一段受傷的野生大熊貓在雪地裡行走的視頻。畫面中,大熊貓一隻前爪受傷,一瘸一拐地行走在厚厚的雪地中。
  • 甘肅白水江:野生大熊貓「倒立撒尿」留下「求愛」標記
    新華社蘭州8月30日電(記者馬莎)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公布的紅外相機拍攝資料顯示,今年前兩季度,該保護區拍攝到多段野生大熊貓「倒立撒尿」的視頻。專家表示,大熊貓通過這種行為留下「求愛」標記,尋找配偶。
  • 甘肅白水江野生大熊貓「接吻」被拍
    2021-01-06 17:40:20 來源: 隴南之聲 舉報   近日,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整理紅外相機資料時
  • 甘肅白水江保護區工作人員偶遇野生大熊貓
    甘肅白水江保護區工作人員偶遇野生大熊貓 2020年04月02日 17:40:18         近日,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讓水河保護站護林員在開展巡護工作時,偶遇一隻野生大熊貓並用手機記錄下了珍貴畫面。據護林員韓偉回憶,他們與野生大熊貓邂逅時,距離只有10米左右。
  • 甘肅一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密林中邂逅野生大熊貓
    新華社蘭州4月3日電(記者朱藝琳、馬莎)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韓偉最近很幸運:他在巡護山林的路上,竟與一隻野生大熊貓不期而遇。3月31日下午,韓偉在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讓水河保護站的轄區內巡護山林。
  • 四川茂縣片區的土地嶺大熊貓走廊帶紅外監測相機連續兩次「捕捉...
    新華社成都8月10日電(記者 餘裡)據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10日發布的信息,位於四川茂縣片區的土地嶺大熊貓走廊帶紅外監測相機連續兩次「捕捉」到野生大熊貓蹤跡。這是自2002年在全國建設大熊貓生態廊道以來,首次在廊道內拍攝到野生大熊貓。
  • 白水江自然保護區野生大熊貓雪地撒歡「嗨翻天」
    白水江自然保護區野生大熊貓雪地撒歡「嗨翻天」 2020-04-24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今年首次,四川臥龍公布野生大熊貓母子畫面
    四川出現野生大熊貓母子 1月16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公布一段野生大熊貓母子影像,這也是2020年全球首次公布的野生熊貓母子畫面。在臥龍老鴉山海拔2800米左右, 一對野生大熊貓母子玩耍爬樹的畫面被紅外相機記錄下來。
  • 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兩次拍到野生大熊貓母子同框
    新華社成都9月23日電(記者張海磊)記者從位於四川西北部的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該保護區工作人員近日對部署在野外的紅外相機梳理時,發現了兩次大熊貓母子同框的視頻。這是今年保護區首次發現兩對野生大熊貓母子同框。
  • 2020年大熊貓全球十大新聞
    為了回顧2020年大熊貓保護成就、大熊貓生態文化發展成果、大熊貓國際交流與合作成效,進一步提高人們對大熊貓生長現狀、棲息環境、生態文化的關注度,推進野生動物保護、全球生態環境事業發展,由四川省大熊貓生態與文化建設促進會、四川省林草局宣傳中心、大熊貓國家公園雅安管理分局、大熊貓祁連山國家公園甘肅管理局白水江分局、大熊貓國家公園佛坪管理分局主辦,四川雅安市盼達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大熊貓網等媒體支持的2020
  • 看在四川境內拍攝到的野生動植物珍貴畫面
    近年來,黃龍景區設置了30多臺紅外相機、監測野生動物活動信息,經過10多年的監測,川金絲猴種群數量穩步增長,達到百餘只。  四川平武紅外相機拍下大熊貓雌雄同框  2020年11月13日,據四川雪寶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介紹,在最新收取的紅外相機數據中,再次在多個相機點位上拍攝到野生大熊貓活動影像,尤其在虎牙片區的一個相機點位上拍攝到2隻大熊貓同框的畫面。  該點位拍攝到的野生大熊貓畫面包括白天2隻同行以及夜晚單獨1隻活動畫面。
  • 四川綿竹首次拍攝到活體野生大熊貓活動影像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沈序明 通訊員 張紅):在綿竹金花鎮境內,竹林叢生樹木繁多,一隻屁股上沾著泥灰的野生大熊貓出現在紅外相機的鏡頭裡,只見它屁股肥碩、身材健壯,在竹林中悠然「散步」,行至半途又停下腳步左右觀察,或「欣賞」林間美景,或「品嘗」竹子美味,其憨態可掬的模樣惹人憐愛。
  • 四川唐家河:紅外相機意外拍下大熊貓疑似「走婚」經過
    陶濤 楊邦富 川報觀察記者 寇敏芳日前,記者從大熊貓國家公園廣元分局獲悉,該局唐家河片區在開展今年第二季度紅外線相機監測工作時,在摩天嶺保護站老虎溝區域海拔2206米處的一臺紅外相機再次捕捉到大熊貓身影。
  • 「天府旅遊名縣」首次在生態廊道內拍攝到野生大熊貓
    新華社成都8月10日電(記者 餘裡)據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10日發布的信息,位於四川茂縣片區的土地嶺大熊貓走廊帶紅外監測相機連續兩次「捕捉」到野生大熊貓蹤跡。這是自2002年在全國建設大熊貓生態廊道以來,首次在廊道內拍攝到野生大熊貓。
  • 四川茂縣土地嶺首次拍到野生大熊貓,網友:還會看鏡頭
    8月10日,大熊貓國家公園對外發布,位於四川茂縣境內的土地嶺大熊貓走廊帶紅外監測相機連續兩次「捕捉」到野生大熊貓蹤跡,拍攝時間分別為8月6日和8日。據悉,這也是茂縣土地嶺大熊貓國家公園建立後,首次拍攝到野生大熊貓實體。
  • 涼山美姑拍到野生大熊貓珍貴影像
    2月18日,四川美姑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椅子埡口大熊貓監測點,意外拍攝到一隻野生大熊貓的珍貴鏡頭,這是保護區今年通過野外監控相機第一次拍到大熊貓影像。當天下午,一隻憨態可掬的熊貓出現在四川美姑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椅子埡口大熊貓監測點,並在該區域悠然玩耍,這一幕恰好被監控相機拍了下來。視頻中,熊貓一會兒在地上兜兜轉轉,一會兒又做出爬樹的動作。最終,好像發現地上有什麼吃的,便開始在地上仔細尋找起來。在來來回回走了幾圈後,它離開了監視區域,消失在鏡頭前。
  • 在北京追蹤野生動物:15歲女孩紅外相機裡的城市秘影
    如今,她發起了「我們身邊的動物」項目,希望能通過紅外相機,捕捉到潛藏於隱秘角落的神奇野生動物,影響更多的人去思考城市與野生動物之間的關係。  她亦總結了一些「拍獸心得」,「深山裡,野豬、狍子會很多,豹貓也有,但較少;野鴨湖、密雲水庫的豹貓較多;奧森的喜鵲特別多,拍到的80%的影像都是喜鵲,黃鼠狼、刺蝟也不少。」
  • 甘肅紅外相機拍攝到雪豹影像
    從去年3月份開始,甘肅阿克塞縣展開了第二次雪豹保護性監測調查。最近,當地林業生態工作站技術人員深入到海拔3000多米的祁連山末端紅柳灣鎮加爾烏宗村山區,對此前架設的28部紅外相機進行數據的回收採集工作。據了解,這28部紅外相機是阿克塞縣林業生態工作站技術人員在2020年3月展開第二次雪豹保護性監測調查時架設的,基本覆蓋了祁連山末端紅柳灣鎮加爾烏宗村山區。
  • 我省一自然保護區320個紅外相機高密度監測 40餘種野生動物頻頻上鏡
    生活報4月23日訊 我省在中央站黑嘴松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高密度野外紅外監測,歷時兩年時間,至4月初,已監測到40餘種野生動物。工作人員表示,監測區內出現大量野生動物,包括頂級獵食者猞猁和狼,說明生態環境正在恢復,並為東北虎等食肉動物回歸提供了條件。
  • 大熊貓國家公園累計建立野生動物監測點4839個
    工作人員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內巡護。大熊貓國家公園供圖 據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李晟介紹,獨立探測次數是指紅外相機拍攝到動物的有效次數,一般一臺相機在半個小時內連續拍攝到的同一物種計為一次。單位工作量監測強度下記錄到的獨立探測數的高低,是評估目標動物種群相對多度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