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手作暖心茶器 俯拾間品匠人之藝

2020-12-25 TOM資訊

「臺灣頂級工藝」首訪北京,6月1日至6月4日於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展出,將臺灣職人工藝帶入北京茶博會,呈現匠師精湛技藝,並以茶為載體,將源於生活、根植於土地,彰顯人的智慧與溫度的工藝文化優雅演繹。今年度臺灣頂級工藝將享茶空間搬入展場,以家的休憩空間為想像,在展場一隅打造茶香氤氳、舒適自在的生活空間;就像生活中靜心享受的,舉目是充滿手感溫度、職人投注意念創作的工藝品,而俯拾間品茶執起的是符合人體使用的杯壺,細細品嘗,萃取生活時光點滴。

而展場中充滿著獨特性十足的作品,茶碗有藏色、黃金、油滴等如宇宙星空般幻化多端的釉色;茶壺,來自臺灣特有的巖礦壺,蘊含地底礦層的神秘能量、採用臺灣大雅鄉紅土及麥稈灰燒成的陶壺;茶則,打磨細緻的保青竹,經過盤養的迷人包漿手感將讓人愛不釋手;除了常見的陶瓷材質,其他如金屬與琺瑯交織而成璀璨色彩的創新景泰藍、銀制茶器、含遠紅外線可柔化茶湯口感的創新科技茶具,都可取用於生活,增添生活意趣。

工藝中心許耿修主任表示,大眾工藝能量的醞釀,需要技術的延續、職人的培育、美感的養成以及成品的營銷推展,有民眾鼓掌的舞臺,方能形成完整的工藝產業鏈,「臺灣頂級工藝」希望既讓民眾體會工藝的美好在俯拾之間,而可以使用則更顯其美好,也讓臺灣工藝有實質推廣舞臺,更加延續活絡工藝職人職涯生命。

盼臺灣工藝職人身體力行創作出的作品,融入日常生活為人所用,走一趟臺灣頂級工藝展場,透過分享與體驗這些存在於臺灣工藝中的好物,提升日常生活美感能量。

 

責任編輯: 3858NCY-BD

相關焦點

  • 賞器也賞韻 臺灣暖心茶器預約您的美好生活
    「臺灣頂級工藝」10月11日至15日於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登場,表現設計、材質精美的各式工藝茶器,變幻多端的陶瓷釉色包含柴燒、青瓷、天目釉、礦石結晶釉,為茶席增添藝趣的各式壺器以及融入自然風景的簡約茶具,隨光影角度變換萬千的藏色天目
  • 臺灣茶器的興起與傳承———臺灣創新茶器
    其實臺灣早在日據時代,苗慄與鶯歌就有茶器的產制,代表人物為客籍傑出藝術家吳開興,只是品項與數量甚少,無法形成氣候。 1974年,蔡曉芳首度以各界驚豔的「寶石紅釉杯」,開啟臺灣現代茶器創作的序曲。此後即不斷接受各界如陸羽茶藝中心等委託,製作出系列經典茶器。1978年~1985年日本茶道更慕名來委託製作專用器物,以青瓷、青花與釉裡紅為主。
  • 臺灣宜龍邀您探索柴燒茶器之美
    臺灣宜龍柴燒傳承並採用日本備前燒技術,所有柴燒作品均通過七天七夜不間斷供柴燒制而成,每件柴燒茶器都堪稱上品。臺灣宜龍柴燒茶器所用陶土富含多種礦物質成分,用於沏茶,可以軟化茶水水質;用於存茶,天然礦物質與茶氣相互融合,茶氣愈濃,茶味愈醇。
  • 器之道 與古今對話——臺灣文創精品踏海而來
    器之道 與古今對話——臺灣文創精品踏海而來 2018-08-06 09:03:28來源:中國日報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 《心煮藝》 20131218 臺灣擔仔麵
    主持人繼續臺灣美食之旅,今天帶給大家的特色的美食就是臺灣擔仔麵,又被戲稱為度小月擔仔麵,在熱情好客的冬瓜哥的招待下,一碗小小的擔仔麵也變得別有滋味。品嘗完擔仔麵之後張大廚也在現場教授大家一道臺式炒麵。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 《心煮藝》 花生粉手扎 20150513
    雖然大家對手扎很陌生,但是您一定聽過牛軋糖,這是用蛋白、糖漿、果仁等加工製成的半軟性糖果,今天吳大廚帶來的花生手扎也會蓬鬆酥脆。那它究竟是如何製作的呢?更多詳情,敬請收看。(《心煮藝》 20150513 花生粉手扎) 《心煮藝》 花生粉手扎 20150513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正所謂科技改變生活,當極客遇上美食,瞬間爆發的創造力和科技質感絕對會讓你的吃貨生涯達到新高度。
  • 匠人手作絲網花 文明祭祀樹新風
    為傳承歷史文化,倡導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2020年12月15日,海恆社區婦聯、知行志願服務團隊聯合轄區康利居委會、習友居委會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匠人手作絲網花 文明祭祀樹新風 」宣傳活動。  知行志願服務隊的隊員主要來自海恆社區匠人微課堂手作班的學員們,她們向現場社區居民宣傳焚燒紙錢等舊習存在的諸多弊端,並現場派發她們親手製作的絲網花,提倡以綠色文明的方式取代。
  • 冬日裡的「優樂美」,暖手又溫「心」!紫米暖手充電寶
    正所謂十指連心,此時如果手裡能有個可以暖手的小可愛也讓這嚴寒多了一絲暖意。這不,小米生態鏈企業紫米ZMI也很合時宜的推出了一款兼具暖手和充電功能的暖手充電寶,趕緊來看下吧:白衣飄飄的掛卡紙盒裝依舊是紫米熟悉的味道。封繪上粉嫩圓潤的暖手寶甚是可愛。讓人極欲拆包一睹為快。
  • 這茶器,是我能想到的高級樣子
    近來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朋友開始喜歡上飲茶,而且越來越講究,對於一些至美茶器更是沉迷其中而無法自拔。其實我也是愛茶之人,若干年前正是因為茶器而喜歡上了品茗,紫砂壺、蓋碗、茶盞也多有收藏。因為有了很多高級的茶具,對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換來的是片刻靜心,自認為也是值得的。
  • 茶器 茶聲 茶會
    說起來,無論是唐代陸羽創製的茶器二十八式,還是宋代審安老人的十二種茶器,抑或現代茶席包括煮水器、泡茶器、品茗杯這些茶器十餘種的選擇,不同的材質器形,以及它們之間彼此連接關係,都隱藏著神秘的符號,而經驗老道的喝茶人是符號的破譯者,從這隻壺、那隻杯的關係中,在心裡慢慢勾畫出將要喝到茶的性格和味道。
  • 暖心茶器盡在臺灣頂級工藝
    9號館臺灣頂級工藝(T939)感受臺灣原創工藝精品。一句道盡生活所需,其中「柴米油鹽醬醋」皆為日常生活主食及調味必備,而現代人物質生活豐富之餘,「茶」儼然已躍升精神生活的重要元素,因此,臺灣頂級工藝以茶為出發點,匯集臺灣茶器各領域翹楚,展出富含手感溫度與韻味的茶器,一壺好茶以美器相襯,器為茶之父,茶與器互為表裡,茶因器而香,器因茶而美,生活也因此多了番韻味。
  • 藝典網拍|繁多錦繡天巧之作,盡顯錦木雅趣生活
    一件件木質器物的成型,不是天作,也並非只是依靠匠人手中的技藝就能所駕馭而成的。是天地精華汲取的不同,給了木頭不同模樣的胎記,是匠人之手精巧的記憶,將這一器一物的模樣此般進行雕刻拼接,才構建成今日桌案之上擺放收納載著歷史,擎著傳統文化的精巧物件。
  • 以崇德尚藝修「傳世之心」
    近年來,我國電影行業之所以呈現出繁花似錦的可喜局面,就在於有一大批優秀的電影人在矢志不渝地堅守著做好電影的夢想和初心,並為之不斷地努力。「凡作傳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傳世之心。」而崇德尚藝,就是蘊藏在這顆傳世之心中的重要精神品質之一。  崇德尚藝是一種職業精神。
  • 手作器物與日用之美
    相對的,匠人創造每一件器物,專心一志,將他的感情、理念、技藝所打造出的作品是有生命的,像孕育一個孩子一般每一個都是獨特的唯一,充滿溫度及手感。 日常器物日用之美,是我想與大家分享的。日本民藝大師柳宗悅曾說:「器物因被使用而美,美則惹人喜愛,人因喜愛而更頻繁使用,彼此溫暖、彼此相愛, 一起共度每一天。」
  • 古人的「旅行套裝」這麼精緻丨上手歷代珍貴茶器文物
    「中國人的智慧是很高的,對茶器材質的運用發揮到了極致。除最主流的瓷器、陶器外,還有金屬器、象牙器等門類。各種材質在中國匠人手裡都得到了進一步地提升與升華。」清 錫胎嵌椰殼雕山水紋提梁壺「製作器具時,在材質和做工方面,當代匠人還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間
  • 展覽預告 | 臺灣巖礦壺之父古川子西安首次個展
    」,其從事陶藝學習及茶器創作近30年,是臺灣巖礦壺的創始者和工藝傳播者。他的作品,也早成了臺灣巖礦壺的代表。巖礦壺脫胎於傳統紫砂壺,在對名家古壺研究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材料、器型以及燒制技術的多種創新。古川子擅長以壺體當畫布飾五色絞泥,所以質樸典雅中又有絢麗華美的風格。其手制的大壺,壺型渾然如天成、風範獨具大氣攝人,古意盎然似從唐宋舊塵中迤邐行來。
  • 茶器+茶席+茶聲+茶事+茶會
    自上古神農時代的【藥飲】至唐代陸羽的【瀹飲】,再到明代的【泡飲】,茶文化涵蓋了修身養性之道。時至今日人們又應通過何種途徑來滿足內心的精神渴求?中國傳統茶道,承襲自唐宋茶人師祖的茶事風雅,在現代生活中以茶為媒介,來尋求內心的寧靜和平衡。茶器
  • 頂級豪門的茶器珍藏(和風版)
    茶器成為藝術品乃是始於織部」。(海音寺潮五郎「日本的名匠」 中公文庫)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收藏依據就是茶器的出處(包含了製作人和使用人的背景,諸如很多經典茶器的傳奇離不開匠人自身的成就以及使用的茶人、藝術家、文豪、武家、甚至公卿貴族或事平民詩人等等,故事的傳承很重要)這個三井家族有多豪?我簡單給大家梳理一下。
  • 一不小心闖進杭州這幾家手作店,開啟了遠離喧囂的慢生活之旅
    懂小姐曾經幻想開一家手作店在甚囂塵上的城市裡
  • 匠人匠心匠藝 品讀富士精緻料理的純粹
    從《中國餐飲報告》數據來看,在中國傳統的八大菜系之外,純屬「外來系」的日本料理,居然一路殺入前八,營業額直追排在第一的川菜,頗有點一「菜」之下萬「菜」之上之勢。好的日料,食材、手藝與一顆匠人之心,缺一不可,富士精緻料理恰好就是這樣一個日料品牌。富士精緻料理隸屬於赤燊國際品牌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餐飲開發、品牌孵化、品牌合作、品牌託管、店鋪直營、運營指導、管理培訓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型餐飲酒店連鎖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