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上古」五:共工氏才是那個最早的霸主

2020-12-19 訫立史

共工氏是上古傳說中繞不開的角色,因為他是「大家」的共同敵人。自顓頊開始,接下來的堯、舜,以及鯀、禹,都有與共工氏為敵的記載,那麼共工氏真的活了那麼久?真的那麼壞?

講共工之前先說一個有趣的典故,古代人管政權叫「江山社稷」,現在叫「共和國」,這兩個詞裡面涉及到了三個上古人物,分別是后土、后稷和共工,后土、后稷好理解,後面還會涉及到,再單獨講,那麼「共和國」與「共工」怎麼會有關係呢?

其實「共和」一詞是Republic的意譯,之所以要譯為「共和」,是因為中國在西周時期曾經有一個「共和執政」時期,「共和」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我們在此不討論,但共伯和是確有其人的,他的封地就在「共」,而這個「共」地在上古時期曾經是共工氏的領地,這個地方古代叫共城,位於今河南輝縣市境內。

我們來看看古文字中「共」字的寫法。

「共」字最早的寫法

這個「共」字常見於楚帛中,很可能是最早來自楚地,字的本義是雙手高舉祭品進行祭天。這個「祭品」可能是稻穀之類的收成,而這個儀式被稱之為「供」,「供」其實就是「人共」的合寫。

想想我們的祖先們為了生存篳路藍縷,開荒拓地,一路走來太不容易了,這裡加個公益廣告吧。

「共水」為「洪」,「工水」為「江」,洪和江這兩個字都是由共工而來,所以說,共工的人生軌跡是始終圍繞「水」來展開的,這也無可厚非,因為祝融氏、共工氏所開創的稻農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水利工程,也就是灌溉和防洪,這才是共工被後世奉為水神的原因。

後面我們還會講大禹治水,大禹治水與共工不同,共工治水是為了農業灌溉,而大禹治水是因為遭受了自然災害。

那麼,這裡就有一個疑問了,共工氏的地域跨度為什麼會那麼大,一方面是「江」,一方面是「共」,兩地相隔數百裡,為什麼都會同共工有關呢?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講的事情:共工氏的擴張。

先來看一下江水與共地的位置。

《淮南子》裡講了一個關於共工與顓頊的神話故事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這個故事講得很浪漫,但這浪漫故事的背後其實是殘酷的歷史,而在這個殘酷的歷史發生之前,作為徵服者的共工氏也曾製造過殘酷,這就是「共工霸九州」

《國語》有:「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為社。」

「伯」通「霸」,「九有」相當於「九州」,很多領土的意思,這句話講的是共工氏統治了很大的區域,那麼這個區域有多大呢?

我們還得從時間點和區域來推導他在考古學上的影響範圍,而距今4900年前「共」地對應的正是廟底溝二期文化,而廟底溝二期文化又恰恰是屈家嶺文化對仰韶文化影響的結果。

那麼控制著上古中國的核心區的三種考古學文化類型分別是:大汶口文化屈家嶺文化廟底溝二期文化,從其演變過程來看,這三種文化其實是同源的,他們也許會分化出多個部落,但都是最早的那個「炎帝」的後裔。

這裡需要補充一點,廟底溝二期文化與山東龍山文化的共性並非是因為底廟溝二期文化是龍山文化的前驅,這兩種文化之間還有近四百年的空白,而是因為兩者都可以追溯到大汶口文化,關係如下。

也就是說,距今4900年左右的時候,仰韶文化已經完全被廟底溝二期文化所替代,這與史料所載的「共工氏伯九有」是吻合的,而共工氏之所以能取代神農氏,應該與屈家嶺文化的稻農業的成功關係密切,也就是《山海經》所載的祝融後裔「是復土穰,以處江水。」而當時的神農氏還在流行刀耕火種,以粟農業為主。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交代過,大汶口文化是炎帝發源地,屈家嶺文化對應的是炎帝後裔祝融氏,而廟底溝二期文化對應的又是祝融後裔共工。這裡再補一張《山海經》所載的炎帝族譜吧。

那麼「伯九有」的共工氏顯然是這些炎帝後裔族群中最強大的那個,很可能是作為盟主而存在的,很多年之後,末代炎帝和蚩尤應該就是憑藉這個強大的聯盟北徵黃帝的,最後以失敗告終,這個我們後面會講。

中國自古以來的天下一統的觀念可能就是從共工時期萌芽的,畢竟對農耕族群而言,統一了才可以協作和互助,這對治水和抵禦自然災害都有極大的幫助,所以當這個統一的模式第一次建立之後,人們就會始終對它有所嚮往,最後形成一種文化。

共工的繼任者就是「能平九土」的后土,這個「能平」可不是簡單地平整土地,作為首領的后土顯然不會做這麼低級的事情,這個「平」應該做平定講,「九土」對應的是共工的「九有」,也就是說,共工打下來的領土是由后土去平定的,而平定的過程當然會包括推廣農業,而這個農業應該包括兩類,一個是他們自江漢平原帶來的「稻農業」,一個是繼承於神農氏的「粟農業」,那麼,這個后土的功績顯然是非常非常大的,解決的是人們的吃飯問題,而吃飯問題永遠是國家的頭等大事,這應該才是祭祀后土的主要原因。「后土」的「後」是上古時期部落對首領的稱謂,相當於後世的「王」,這個用法在夏代還在使用,所以夏代的王是稱「後」的,祭祀即是「示」,那麼祭祀后土即是「示土」,合寫就是「社」。這個「社」是中國歷代王朝都要祭祀的,所以國家政權又稱之為江山社稷,這應該就是所謂的傳統吧。

「后土」地位最高的時期其實是周代。

《尚書·武成》有:「予小子其承厥志,底商之罪,告於皇天后土。」

講的是周武王弔民伐罪之後,把紂王的罪行報告給皇天和后土,在這裡,「后土」與「皇天」被一同祭祀的,所以我們就有一個成語叫「皇天后土」,「皇天」就是上帝,那麼「后土」的地位可想而知了。周人之所以這麼推崇后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后土就是周人的傳說中的祖先之一,這個我們後面會單獨去講。而漢武帝祭祀皇天后土的典故就是從這裡來的。

我們現在來解答開頭提出的那個問題,為什麼從顓頊到禹,近五百年的時間裡,他們都在與共工氏為敵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共工氏」為什麼會活那麼久,這其實與後世對上古部落的稱謂有關。事實上,在上古時期,一個部落不一定真的有名字,即便有名字也不一定有與之對應文字或符號,所以很難保存下來,但英雄的名字通常會被後人傳說下來,後世就會以英雄的稱謂來稱呼他所建立的部落,並在後面加一個「氏」,這個「氏」是旗幟的意思,所以,共工氏其實就是指共工所建立的那個部落,共工會死去,但這個部落會持續下來,於是稱之為共工氏,並不是一個具體的人,這個共工氏前後持續了五百餘年。

而顓頊、堯、舜、鯀、禹等之所以都以共工氏為敵,是因為他們歸屬於不同的文化體系,顓頊等人其實都是黃帝後裔,我們稱之為黃帝後裔族群,而共工氏是炎帝後裔族群,這是兩個不同的文化族群,從上古到戰國,始終保持一種複雜的對抗關係。

因為先秦文獻是以黃帝的立場來講故事的,那麼作為黃帝後裔族群最大對手的共工氏,當然就得以負面的形象出現了。

最弔詭的是,後來的姜姓就是從共工氏分化出來的,而姬姓又是姜姓的分支,這個我會在以後的文章中給予論證,而姬姜又是現代中國人最主要的祖姓,也就是說,現在中國人的姓氏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有姬姓和姜姓分化出來的,那麼,父系血統都可以追溯到上古的那個共工,而我們又一直把這個「共工」看作是敵人,這不也算是一種「數典忘祖」嗎?

很多時候,就是誰有發言權誰就是正確的,無關乎客觀事實,最無奈的是,它會永遠正確下去。

如果單以血統來看,中國人被稱之為「炎黃子孫」再恰當不過了,並且「炎」在前面,這也算是漢代的翻案吧,但這個「炎」不應該是《史記》裡記載的那個「炎帝」,而是共工的先祖,那個來自東方的炎帝。

相關焦點

  • 共工氏的史書記載,你知道嗎?
    共工氏的史書記載    古文獻中談到共工氏的相當多,且與水有關。《左傳·昭公十七年》載:「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國語·魯語上》載:「共工氏之伯九有。」這不僅說明了共工氏是一個古老的氏族,而且是三皇五帝時代的頑強部族。他們有著豐富的治水經驗,人們尊之為水神。共工氏修築的防洪堤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防洪工程。
  • 共工氏的自白:「哥只是個傳說,不周山的倒塌跟我沒半毛錢關係」
    最可氣的是哪些寫小說的,為了博人眼球,更是怎麼引人,就怎麼寫,才不管什麼歷史真相呢。象那個元末明初的羅貫忠,一部《三國演義》把曹操糟蹋成什麼樣子了,反倒是把關羽抬那麼高,讓明清以後的民眾們都建了關帝廟來膜拜。這咱也不扯了,我就想與大家聊聊,通過歷代史者和小說家們的演繹,我是如何由一個氏族首領演變成惡神的。
  • 「共工怒觸不周山」背後的上古史記
    其後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列子·湯問》這就是神話「女媧補天」和「共工怒觸不周山」的原始版本,事實上這兩個故事並無交集,而是東漢學者王充將「共工怒觸不周山」作為了「女媧補天」的背景。目前史學界對於上古記載,最為可信的是《尚書》。
  • 上古十大神鳥《西遊記》中出現五隻,其餘幾隻為何要遭后羿射殺?
    從最早就出場的無名小輩寅將軍、熊山君,到文殊、普賢、觀音菩薩的坐騎青獅、白象和金毛犼,再到被豬八戒打死的隱霧山南山大王——艾葉花皮豹子,抑或太乙救苦天尊的座下號稱九靈元聖的九頭獅子,這些成精的,得道的,或者仍處於修煉期的獸們,幾乎佔據了《西遊記》整個妖魔榜。相比而言,禽確實很少。然而,它們卻個個都是上古神鳥或者兇禽。
  • 中國上古八大姓,他們才是最早的貴族
    在中國上古社會的母系氏族時期,產生了最早的八個姓,他們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貴族。妊(rèn )中國最早的上古八大姓之一。《左傳》中記載,妊姓為伏羲氏後代。伏羲為《史記》中的三皇五帝之一,可以說這一姓為中華始祖直系後裔,貴不可言。
  • 微軟公布《帝國時代 2:決定版》首個官方擴展包「西方霸主」
    軟在《帝國時代》官方網站公布了《帝國時代 2:決定版》的首個官方擴展包「Lords of the West」。擴展包含有兩個全新的文明和三個完全配音的新戰役。新文明分別是「勃艮第」與「西西里」。勃艮獨特單位是「馬上輕裝兵」,而西西里的獨特單位則是步兵單位「薩金特衛兵」。新戰役設定在西歐和地中海,分別為:「長腿愛德華」、「西方大公爵」和「歐特維爾家族」擴展包還帶來了 16 個全新的 Steam 和 Microsoft Store 成就。
  • 「上古五帝」第2篇:共工怒觸不周山,帝顓頊創製九州
    根據《水經注》記載,昌意才德不行,不能繼承帝位,且還被降職了,成為若水的諸侯,後來娶蜀山氏之女昌僕為妻,在若水之野生下了顓頊。但相較於酈道元的說法,我更願意相信第二種說法。傳說之所以是傳說,就是傳的人多了,說法也就多,故事就更神秘了,真相也就更加撲朔迷離了。
  • 「上古捲軸5攻略」天際野怪篇之——屍鬼
    各位親愛的小夥伴你們好,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上古捲軸5野怪篇的屍鬼野怪,這個野怪我相信大家也是耳熟能詳,各種洞穴,墓穴,野外,墳地,各種場景也是屢見不鮮。下面就給大家帶來一點點關於這個野怪的更多信息吧,知道的朋友也請高抬貴手,勿噴。
  • 「聽歌學日文」你的名字主題曲<前前前世>歌詞解析
    解析:①かい是か的加強語氣詞,多用於口語中,而且男生用的會比較多。②覚ます(さめす)他動詞,對應的自動詞是覚める。③動詞的連用形+は+しないよ表示強烈的否定,「口語當中は多轉換成や」④眼も合わせる表示四目相接的意思⑤だい是だ的加強語氣詞遅いよと怒る君 ,これでもやれるだけ飛ばしてきたんだよ。
  • 我國現存最早的上古傳說之書,文字佶屈聱牙,曾經被當成少兒讀物
    克裡特島皇宮遺址其實在我們中國,也有一本書,比《荷馬史詩》更全面,雖然上古時期的文字描述佶屈聱牙,但是確實我們可以通過它了解上古時期許多隱晦的歷史事件。國內目前現存最早的史書是《尚書》,成書於春秋時期,相傳經過孔夫子的校訂增刪,根據孔夫子言傳身教的「為尊者諱」的習慣,一些真正的歷史真相很有可能會被夫子以「春秋筆法」帶過去。
  • 「原神」未歸的熄星活動解析——「詭夢之星」
    「未歸的熄星」開啟了活動的第二階段「詭夢之星」,旅行者在完成第二階段活動劇情後,即可參加新玩法:隕星殘骸回收,除此之外在活動第二階段「詭夢之星」開啟時間段中,旅行者在第一階段中未收集的熄星碎片仍然可以繼續在地圖收集(原傳送熄星碎片消失bug已經被修復)本篇攻略將會給旅行者們帶來活動第二階段「詭夢之星
  • 談明代「秘密宗教」中「觀音老母」及蓮池大師譴責的「五部六冊」
    這些都是羅清所創的新興宗教—「羅教」或「無為教」所強調的看法。如其他後起的新興宗教一樣,它是以在家人為主的團體,並有千禧年的期望。羅清寫了五本被稱為「五部六冊」的寶卷,於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出版。
  • 「T帖」海賊王969話分析「大哭變成大笑,又變成大哭」
    「大哭變成大笑,又變成大哭」在506話中的雷利也是這樣的心情。試著解說這樣的心情吧。雷利與羅傑是最早的夥伴。不管羅傑是不是像主角魯夫那樣儘是闖禍讓夥伴照顧收拾,他們都一起到最後。由於羅傑得到無法忍痛而不解的絕症。
  • 出了「五服」就不算親戚,「五服」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無所不知的科普君:牛立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存在這樣的一種疑問,「五服」是什麼意思呢?明明是親戚,怎麼又不能算是親戚呢?「五服」又代表什麼意思呢?「五服」指的是服裝,還是輩分呢?別急,今天科普君:【牛立賓】就來給大家詳細解讀「五服」的含義,知識不迷路,我是科普君。「五服」一詞源於古代官服制度,後又演變成為一種喪葬習俗,再後來直到今天的「五服」通常指輩分。不過今天我們來區分「五服」還是採用喪葬的衣服穿著來區分親戚之間是否在「五服」之內,如果親戚之間不在「五服」之內,是不用穿喪服的,那麼這個喪服又是如何進行輩分區分的呢?接著向下看。
  • 「經典推薦」上古捲軸5——膝蓋中箭永遠的經典
    「經典推薦」上古捲軸5——膝蓋中箭永遠的經典 2020-12-16 19:25  Switch遊戲推薦
  • 原來古代人說的都是廣東話,普通話後來才出現!
    古代中國北方,中原,經常受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滿清,隨著不斷的入侵同化,上古漢語早就消失,但是如今我們熟知的廣東話粵語,經考證才是真正的中國上古漢語。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在廣東話中,「新」﹑「人」﹑「真」和「勻」都是同一個韻,但普通話卻不是。證據之三:以下還有多個例子,白居易的〈宮詞〉︰「淚盡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杜甫的〈佳人〉︰「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
  • 人皇氏-上古神話人物
    「地皇氏逸,於有人皇九男相像其身九章。」(《路史》引《洛書》)人皇之時,分治九州乃是上古大九州,亦即全球。「何謂九州?東南神州曰農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並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東北薄州曰隱土,正東陽州曰申土。」(語出《淮南子·地形訓》)「天有九道,地有九州。天有九部八紀,地有九州八柱。崑崙之墟,下洞含右。
  • 《山海經》中記載了5位上古人首蛇身的神,你知道哪一個?
    今天我們來聊聊,在上古神話中,人首蛇身的神有哪些。說道人首蛇身,想必大家不管是在影視劇中,還是怪誕異志裡,首先想到的就是創造了人類的女媧娘娘,但是除了女媧娘娘,還有四位比較有名的人首蛇身的神。第一位女媧。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
  • 天主教最早傳入中國的先驅「景教」
    那麼天主教最早傳入中國算是什麼時候呢?今天就來簡單說一下「景教」。全球天主教會中心-羅馬梵蒂岡「景教」最早是被羅馬天主教會所稱為「異端」教派之一。該派為君士坦丁堡聶斯多略始創於公元五世紀初葉。
  • 「高考地理熱點題目」海水稻「附詳細解析」
    對高考地理題型不熟的同學建議認真看已經推送過的文章高考地理低於85分同學的福利,地理學習方法總結全了如果真正要熟練掌握高考地理題型的各種方法,並學以致用,全力推薦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高考複習資料高考地理《提分寶典全 我的手邊題本地理》「高考地理熱點題目」隱形的「殺手」——微塑料「附詳細解析」「高考地理熱點試題」澳大利亞森林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