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放棄上萬月薪照顧患病公公:2小時3次換洗褲子

2020-12-19 環球網

他們(公婆)老了,這個時候最需要我們,我們做兒子兒媳的,不能為了掙錢就不管他們,這也是做兒女的本分。

公公雖然現在什麼都不知道了,但還是要讓他活得有尊嚴。

患上老年痴呆症後,82歲的謝仁貴變得像個一兩歲的孩子。吃飯,需要有人端著碗滿院子追著他餵;換衣服,要事先防他亂打亂動;無法控制大小便的問題,就更難了。家中三女一子,按照農村的習俗,嫁出去的女兒最好不喊回來。合計之下,同樣抱病在身的謝仁貴妻子何作珍給遠在深圳的兒媳婦吳桂英打了電話。

彼時,吳桂英在深圳做「月嫂」。工齡四年、技能優秀、為人和善,這位「金牌月嫂」當時的月薪已超過12000元。但她還是主動提出,由自己回老家照顧公公。辭職回鄉照顧公公三年多來,她覺得自己每天的工作,像是母親照顧小孩。不同的是,真正的小孩會很萌很可愛,這個「老小孩」不僅罵人還打人,但作為「母親」,你卻不能吼他,打他,「他們老了,這個時候最需要我們。」

患病公公

生活無法自理,忘掉了所有親人

不到兩年,謝仁貴就忘記了回家的路和熟悉的鄉鄰,甚至朝夕相處的親人,也被記憶的橡皮擦從腦袋裡抹去。

記憶,是7年前被陸續抹掉的。那時的他,時常胡言亂語,喜歡和鄰居爭東西,總認為別人的東西是自己的,才說過的事情轉眼就忘記了……後經醫生檢查,他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但藥物未能成功阻止老人的情況繼續惡化。

到2013年底,謝仁貴開始無法順利地進行語言表達,也無法自己吃飯上廁所,開始記不清楚身邊的人是誰,空間辨析能力也喪失了,出門後很難找到回家的路。妻子何作珍目睹他一天天變回「老小孩」,記不清自己在多少個夜晚打著手電筒將走失的丈夫找回。

「他(老伴)什麼都不知道了,智商就像一兩歲的孩子,什麼都要人照顧。」在老伴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最初半年,患有胸膜炎疾病的何作珍試圖獨自承擔這一切,不想給兒女添麻煩。但她很快就感到吃力,每次替老伴換洗衣服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驗。「他不讓你給他換,要動手打你,用腳踢你,還要罵你。」

何作珍說,丈夫原來很愛乾淨,她不忍心大小便失禁的老伴穿著一身髒衣褲,在為了給老伴換衣服被多次踢打之後,她開始請村裡的男村民幫忙,每換一次衣服50元。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何作珍越來越感到照顧老伴力不從心,她開始琢磨是否該請個人專門照顧老伴,但她很快又猶豫起來:「請的人畢竟是外人,照顧起來也不會那麼周到」。

是時候通知兒女們回家了。2014年夏天,何作珍陸續給3個女兒和兒子打電話,商量由誰回來照顧老伴。

孝順兒媳

放棄高薪回老家 照顧公公盡兒女本分

接到婆婆的電話時,吳桂英還在深圳當「月嫂」。當時,她的月薪已從8000元漲到12000元甚至更高。但她還是主動提出,由自己回老家照顧公公,她曾到專業的保姆培訓學校接受過育嬰、月嫂、老人護理等技能培訓,照顧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公公,兒女一輩中沒有人比她更合適,「婆婆年紀也大了,我們也不放心她一個人在家裡照顧公公,萬一她再出事咋辦。」

2014年7月,吳桂英放棄深圳的「月嫂」工作,回到儀隴縣立山鎮大埡口村老家,專職照顧公公,臨行前多位朋友勸她,「外面工資這麼高,就這樣回去了很可惜」。但她覺得,「他們(公婆)老了,這個時候最需要我們,我們做兒子兒媳的,不能為了掙錢就不管他們,這也是做兒女的本分。」

「當初回家照顧爸爸,是她主動提出來的,這幾年真的辛苦她了。」目前仍留在深圳上班的謝和俊說起妻子吳桂英滿心感激。他說,妻子很體貼家人,這些年從沒和家裡人紅過臉,受妻子言行影響,兩個已成年的兒子對長輩也很孝順。外出打工多年,他目前就職於深圳一家國企,薪水足以養家。

今年47歲的吳桂英說,自己也有過尷尬的時候,比如說給公公洗澡。「畢竟他是公公,我是兒媳婦,怕別人笑話我,但轉念一想,只要有良知的人,都不會笑話,我總不可能讓上了年紀的婆婆來做這些。」吳桂英說,因為公公現在的樣子就像一個小孩,自己每次就想到是在給一個小孩子洗澡,漸漸就不尷尬了。

村民們發現,自從吳桂英回來之後,謝仁貴平時穿的衣服乾淨整潔了不少。村民周益伍說:「她把老人確實照顧得好,這個沒啥說的,沾滿屎尿的褲子,她都是自己拿去洗,換到其他兒媳婦遇到這樣的爸爸(公公),有幾個能做到這樣子?」

「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她這3年來將公婆照顧得無微不至,是我們這裡出了名的孝順媳婦。」大埡口村支書黃坤說,去年,村上還開會號召村民們向吳桂英的孝心學習。

悉心照顧

餵飯理髮洗澡…… 一件髒衣服要洗4遍

剛回老家時,吳桂英就買回幾箱成人尿不溼和尿片,這樣可避免每天頻繁為大小便失禁的公公換洗衣服。但公公每次都會偷偷將尿不溼或尿片扯掉玩耍,家裡至今仍剩兩箱尿不溼,但公公的換洗褲子已增至30條。

吳桂英說,平均每天要為公公換兩三次衣服,清洗髒衣服會經過4道工序:先拿到魚塘初洗、再拿回家用洗衣粉清洗、開水燙消毒、再次清洗,「如果他(公公)穿得很邋遢,別人肯定會說兒子兒媳沒有將老人照顧好。」

公公不吃稀飯、麵條,每頓都是乾飯加菜,一頓飯量是3兩左右。每天,吳桂英會像當年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端著碗滿院子追著給公公餵飯,因為公公不會老老實實坐著,吃飯時會不停地走動。

每隔一兩天,吳桂英會找來木頭屑、柏樹枝、硫磺、香料等材料堆在公公臥室門口,通過煙燻進行房間除臭。家裡的電線開關、插線板也由丈夫重新調高位置安裝,避免公公去撥弄發生觸電意外。每隔一段時間,吳桂英還會替公公理髮刮鬍子。

去年,吳桂英在緊靠公路邊的一塊空地上建好新房,特地為公公準備了一個房間。但婆婆何作珍最終不同意讓公公到新房居住,因為屋門口就是公路,容易被車撞到,但又不能成天將他關在家裡。婆媳最終決定,還是繼續留在老房子照顧公公。

兩年前,在公公最後一次從家裡走失後,吳桂英找工人在通往自家的三條小路路口分別裝上一道鐵柵欄,這樣,公公每天可以在鐵柵欄內的小路上活動,也不用擔心走失。

吳桂英說,自己每天都會讓公公吃了飯就到外面走路活動一下,「這樣對身體會好一些」。

特寫

兩小時三次換洗褲子

公公轉圈 跟著衝洗

大埡口村位於儀隴縣立山鎮,每天早上7點左右,吳桂英就要起床做早餐,但公公大多數時候會睡到中午時分才起床。

1月9日,經歷幾天的雨雪天氣後,大埡口村終於迎來暖陽。因為上午到鎮上辦事,吳桂英中午時分回家時,公公謝仁貴才起床。在伺候公公喝過開水後,她又進廚房端來先前放在鍋裡用熱水保溫的早飯,碗裡盛有三兩米飯加肉絲和藕片。

謝仁貴像個孩子一樣站在院子裡,看到吳桂英端著飯碗過來,嘴裡開始發出「嗚嗚」的聲音,似乎是餓了,但當兒媳給他餵飯時,他卻不停地緩步走動。「不要走,就在這裡吃。」吳桂英的話似乎沒有用,她只好跟著公公的步調,在院子裡一邊走一邊喂。一旁的堂嫂劉碧瓊走過來,用力拉住謝仁貴的手臂試圖讓他坐回椅子上,但失敗了,「他的勁很大,拽不動他」。

「遭了……」就在餵飯快要結束時,公公身上散發出來的臭味讓吳桂英覺察到,大小便失禁的公公又弄髒褲子了。乾淨的衣服此前就已準備好,婆婆何作珍雙手緊緊抓住老伴的右手臂,吳桂英則趕緊脫掉公公左手臂的衣服,之後再用同樣的方式替公公換上乾淨的上衣。

但接下來,替公公換褲子就異常麻煩。「必須用繩子把他的手綁著,不然他不讓你脫他的褲子。」吳桂英和婆婆用一根繩子系住公公的雙手腕綁在屋簷下的柱子上,然後快速替公公將髒褲子換下,再用熱水替公公衝洗弄髒的雙腿。公公試圖解開繩子未果,便圍著柱子轉圈,吳桂英就跟著一邊轉圈一邊給公公衝洗。

「今天還好,沒有怎麼反抗,沒有打人罵人,以前不得行,就是換上衣,也非要用繩子把他的手綁住才行。」何作珍覺得老伴今天的表現很不錯。劉碧瓊猜測:「可能是因為這裡有生人(記者),他就看生人去了,沒管你們給他換衣服。」

天太冷的時候,吳桂英會把公公帶到後院避風處換衣服,這裡的牆壁上並排安裝了兩個間隔約1米的拉環,可以將系住公公手腕的繩子套在拉環上。「這些都是經驗總結出來的,之前也想過讓他睡在床上換,但他不得睡,打得還兇,實在沒辦法才想出這個法子。」

就在吳桂英還未將公公剛換下來的髒衣服清洗完時,原本在屋前小路上溜達的謝仁貴又因大便失禁弄髒了褲子。兩個小時內,謝仁貴先後因為大便失禁換了三次褲子。

「每天都要換幾次,她(兒媳)每次看到弄髒了就要來給他換,有一次她有事出去,回來發現老頭子把換下的髒褲子丟到水缸裡去了,你說氣不氣人?」何作珍說,即便如此,她沒有聽到兒媳婦罵過老伴一次。

對話

兒媳:

「他現在什麼都不知道了,但還是要讓他活得有尊嚴」

成都商報:當初選擇放棄月薪上萬的月嫂工作,回來照顧公公,猶豫過沒有?現在後悔不?

吳桂英:沒啥猶豫的,他們老了,這個時候最需要我們,我們做兒女的,不能為了掙錢就不管他們,這也是做兒女的本分。再說,兩個孩子都已經工作了,家裡經濟壓力也沒那麼大,我就回來了,也沒有後悔過。

成都商報:回到老家後的生活是怎麼過的?

吳桂英:每天就是照顧公公,衣服髒了就給他換,還在家裡種了點莊稼,種了一片果園,老公在外面上班,兩個兒子也在上班,經濟上還過得去。

成都商報:平時最大的擔心是什麼?

吳桂英:如果有事外出(就會擔心)。怕婆婆一個人在家裡照管不過來,畢竟她年紀這麼大了,萬一怎麼樣了,每次出去的時候,我都會給鄰居和堂嫂打招呼,讓他們也幫忙照管一下。

成都商報:你現在很少回娘家?

吳桂英:娘家也不遠,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回去,但不在娘家過夜,只要(婆)家裡有事,馬上就能趕回來,那邊(娘家)爸爸也說我(照顧公公)做得對。

成都商報:如何看待周圍人對你「孝順兒媳」這個評價?

吳桂英:我就覺得自己做的都是應該的,他們過去帶幾個孩子辛苦,現在老了,該有人來照顧他們。公公生病前是一個極其愛乾淨愛面子的人,雖然他現在什麼都不知道了,但還是要讓他活得有尊嚴。

成都商報:將來有什麼打算?

吳桂英:如果公公走在我前頭,我也不會出去(打工)了,畢竟婆婆年紀這麼大了,也需要人照顧,那時候我就帶著她到外面到處去轉轉。

對話

婆婆:

「天底下應該很難找到這樣的兒媳婦了」

成都商報:你覺得兒媳婦這個人怎麼樣

何作珍:(笑)我沒得文化說不來,但天底下應該很難找到這樣孝順的兒媳婦了。

成都商報:你覺得她把老伴照顧得怎麼樣?

何作珍:很好,這個兒媳婦文武雙全,一個女人能做到這樣子,很好了,這幾年照顧他(老伴),髒衣服都是她拿去洗,從來沒讓我管過。

成都商報:這些年,你們婆媳之間是怎麼相處的?

何作珍:她到我們家來,從來沒跟我們紅過臉。有時候她忙我就去煮飯,煮得不好吃,她也說好吃。(吳桂英事後悄悄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婆婆對兒女們也很好,以前她和丈夫每年從外面打工回來,如果看到端出來的菜很少有人夾,婆婆就會偷偷進廚房重新炒一份菜端出來。)

相關焦點

  • 感恩敬老|黃英:孝順兒媳十餘年精心照顧癱瘓公公
    今天,讓我們閱讀孝順兒媳十餘年精心照顧癱瘓公公—黃英的故事。黃英,女,生於1966年,漢族,群眾。家住星光工業園星光社區三組。黃英自嫁到夫家後熱愛勞動,忠厚誠實,尊敬長輩,互敬互愛,勤儉持家,孝敬父母,贏得了鄰裡和社會的好評。黃英本身就體弱多病,其公公輕時苦勞成疾,現癱瘓在床近十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 廣東兒媳來湘照顧重症公公 在石門傳為佳話
    ,獨自一人在湖南省石門縣人民醫院精心護理患腦溢血的公公熊桂枝的敬老孝親事跡,在當地廣為傳頌,傳為佳話。   2016年7月10日,家住石門縣夾山鎮官渡橋社區9組的62歲老人熊桂枝,突發腦溢血倒在地上,可嚇壞了正哺育小孩的兒媳鄧秋平。鄧秋平迅速呼喚鄰居幫忙,打電話請官渡橋衛生院的救護車護送,緊急送公公到縣人民醫院治療。剛進院時,老人神智不清,大小便失禁,鄧秋平不厭其煩地一遍遍地為公公擦拭身體,進行按摩,接屎接尿,始終保持著公公身體、床鋪和衣服的潔淨。
  • 自學照顧老人方法,常帶老人自駕旅遊 孝順兒媳 照顧偏癱公公17年
    家住大山洞社區的「孝順兒媳」王德英阿姨,為了照顧生病的老公公,主動放棄了外出工作的機會。17年來日夜堅守在病床旁無微不至的照顧老人。她總是說:「百善孝為先,為人子女就應該贍養老人」。婆婆過世公公一病不起2000年,婆婆張武芳因病過世,老公公張蓮保則因為憂思過度引發了大面積的腦出血,留下了偏癱的後遺症。「當時情況挺危險的,搶救了三天三夜,終於保住了性命。」
  • 好兒媳帶公公改嫁:只要生活過得走,都要帶著他
    成都好兒媳帶75歲公公改嫁劉華英給公公剃頭。  相見有緣  劉華英和何文虎第一次見面,劉華英用輪椅推著老丈人來何家。何家88歲的老母親看到輪椅上的老人被這個媳婦照顧得乾乾淨淨,當即就認可了劉華英。  做好榜樣  「人人都要老嘛,我們上一代人就是榜樣,現在你做什麼,下一代都看在眼裡。
  • 如果你家公公不敲門就進你房間你會怎麼辦?
    這事一分為二的看吧:1、這個公公不講究兒媳坐月子,是身體最虛弱的時候,並且衣服肯定不是很齊整,隨時處於換洗衣服狀態,作為一名過來人,公公應該清楚兒媳現在的狀況,是不能隨意進入兒媳房間的,尤其是在未敲門的情況下,極易引發不必要的尷尬。
  • 臨潁縣有個好兄弟好弟媳精心照顧2個殘疾哥哥30年
    在河南省臨潁縣王孟鎮高村,有一對孝老愛親的好夫妻,他們不求名利,不離不棄,與兒子、兒媳一起共同攜起手來,精心照顧2個智障和殘疾的哥哥30多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人間大愛,被鄉親們親切的稱為"中國好兄弟"、"中國好弟媳",受到了鄉親們的高度讚揚和當地政府的表彰。
  • 公爹放棄治療救兒媳:我這一輩子夠了,兒媳的路還很長
    旁邊,他37歲的兒媳、直腸癌患者梁春鈴拿著紙巾,給公爹擦拭嘴角穢物。一家兩人患癌,讓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困境。為了減輕家裡負擔,趙保林決定放棄治療,把有限的資金用於兒媳的救治,而他年邁的老伴不得不在打工之餘,撿拾破爛貼補家用。自從患病以來,家中花費超過50萬元,幾個年幼的孫子孫女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經常一個多月還吃不上一頓肉食。
  • 東海好兒媳,照顧癱瘓婆婆4年
    她微笑著,臉上滿是溫暖,一手端著水,一手拿著藥……昨天中午,記者在東海鎮德字村16組,見到了周邊村民一致稱讚的好兒媳林玲,她正在服侍88歲的婆婆張美菊吃藥。清晨5點,61歲的林玲就早早起床,做好早餐,然後給88歲的婆婆穿衣服、洗臉刷牙,等收拾好了之後,叫公公一起來吃飯,86歲的公公也患有多種疾病,但簡單的吃飯穿衣還能自理,可是婆婆的吃喝拉撒都是要林玲幫著操持。
  • 湖北羅田一對公婆為兒媳徵婚!
    三年前,兒子患病去世。今年,自己又查出患有與兒子同種病症,一個原本不富有的家庭,如今,欠下巨額外債。面對接二連三的變故,兒媳沒有離開,既要照顧公婆和孩子,又要打工還債。夫妻倆不忍看著兒媳跟著他們受苦,不想葬送兒媳的青春和未來。想為兒媳徵婚,找一個能照顧她,陪伴她走完今生的伴侶。
  • 「最美兒媳」吳紹美:總裁兒媳 彩衣娛親
    「孝美行天下——尋找山東最美兒媳電視展播」頒獎典禮將分上、下部分,分別在2021年1月2日、1月3日播出,帶您走進12位最美兒媳代表的生活中,感受她們所帶來的溫情與感動。今天,我們來聽聽「2020山東最美兒媳」吳紹美的故事。
  • 著名女星史可:洋兒媳難當,我有4個公公婆婆
    她將寶寶的存摺、保單、奶粉等一大堆東西放到床上,待了兩個多小時就走了,此後就再未露面。於是史可按照丈夫的意願,將4位公公婆婆都請到家裡,大家圍著長條桌吃飯。在中國這種情況會很尷尬,但史可的4個公公婆婆很坦然,彼此談笑風生,還互給對方倒紅酒。要是在中國,有4個公公婆婆兒媳會很難做。可4個洋公公婆婆,沒給史可帶來任何壓力。05
  • 記天灣村「好兒媳」李桂英
    她照顧老人體貼入微,用孝老愛親的行動對兒孫言傳身教;她不辭辛勞忙裡忙外,用勤勞和堅韌支撐著這個家,只為了讓家人過得更好——堅韌——丈夫患病,她耐心鼓勵並為其圓夢在隆昌市雙鳳鎮天灣村4組,李桂英不僅是賢惠孝順的兒媳婦,也是為人和善的茶館老闆娘,更是勤勞善良、堅強獨立的典範。
  • 白蘿蔔這樣做,公公婆婆連誇兒媳做的好吃,比燉的香
    白蘿蔔這樣做,公公婆婆連誇兒媳做的好吃,比燉得香。有一天,公公在我這吃飯,看公公來了,連忙再炒個下飯菜,要炒得好吃,但又不能太鹹,他一直以來都嫌棄我這個兒媳做的菜太淡了。自從婆婆血壓高,不可以攝入過多鹽分,總是一次又一次的勸說,他才會慢慢的習慣吃的稍微淡一些。
  • 湖南8旬公公每月挑著80多斤重擔子,給兒媳送菜送錢,原因令人淚目……
    10月18日,湖南衡陽,一段年邁公公為生病兒媳送菜的視頻感動了眾多網友,不少人說看到了父愛如山。王芳31歲的時候,突然得了急性脊髓炎,然後短短幾小時就高位截癱了。王芳的丈夫現在也病得很嚴重,今年檢查就已經是肝癌晚期。家裡只有婆婆在照顧,80歲的公公在鄉下種地。
  • 「兒媳,你必須辭職伺候公公,否則就從我們家滾出去」「滾就滾」
    之前有一篇文章提到婆媳矛盾時,文中兒媳被婆婆欺負,說不給婆婆養老,評論中有人引用了法律條文,說「養老」這種事由不得兒媳自作主張,既然有法可依,無論婆婆是好是壞,都得給她養老。話可以從這個角度說,但是事實卻未必是這樣的走向。一個受盡婆婆欺負的兒媳,她就是不給婆婆養老,誰也不能拿她怎麼樣,逼急了大不了離婚,這才是現實。
  • 作為兒媳,過年,你給公公婆婆買衣服嗎?
    作為兒媳的我們,過年,要不要給公公婆婆買衣服?你和閨蜜,和同事,甚至跟媽媽,討論這個問題嗎?答案是肯定的。作為結婚馬上十年的「老人」。我總結下這麼多年,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朋友們的親身經歷。心想,公公婆婆一定會很開心的。他們試穿以後,要不然肩膀那太窄,不好活動,要不顏色不對,要不就是衣服還是要自己去試買的好。我說,要不我再去換。又不讓換,將就穿。這也還算好的。我身邊的朋友A,她的長輩比較挑剔了,女兒買的就是好,兒媳買的哪哪不好。身邊是不是總有那麼幾個長輩是比較刁鑽的呢!
  • 婆婆大壽全家坐著閒聊,兒媳懷孕9個月做飯,公公回來怒掀桌子!
    不希望她出去工作,只需負責照顧家裡的瑣碎的事就可以了。因為王強每個月的工資也是非常高的。彤彤在剛結婚的時候,在一家國企上班,其實她還是很喜歡上班的感覺,認為那樣比較充實,但是看到自己的老公不想讓自己出去工作,為了給丈夫一份安全感,於是選擇待在家裡。時間久了,婆婆看到兒媳婦只知道待在家裡,心裡是非常不平衡的。
  • 暖新聞 | 祖孫三代當警察、花甲兒媳獨自照顧臥床婆婆……他們的...
    90歲的老革命崔連喜離休後無償從事社區服務工作30年、70年來祖孫三代都是警察的楊子一家庭、丈夫過世後獨自照顧婆婆的花甲兒媳祁家波、獨自一人照顧四位老人和一雙兒女的「最美軍嫂」黃林敏……他們的故事感染著現場所有人。
  • 兒媳指控公公強迫與其生子 公公暗中換孩子(圖)
    上篇:「兒媳」:我的兒子是「公公」的  「公公」:孩子根本不是你的  兒媳:公公騷擾後懷孕  小玲2歲時父母離婚,她跟了父親,她說, 2002年7月底,經姑媽介紹,她來到在昆明做生意的彭小強家,準備給彭的大兒子彭家株做媳婦,然而,到了彭家她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