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守住人生的低谷,才算真正的高人

2020-12-17 騰訊網

蘇軾一生經歷過三次貶謫,無論被貶至何處,他都能泰然自若,一路吟詩作賦,且行且高歌。

以至其生平最為光輝燦爛的詩詞作品,大都創作於三次被貶期間。

甚至連他本人也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宋人張載曾在《西銘》中寫道:「富貴福澤,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汝於成也。」

可見世間磨難猶如一把銼刀,唯有經受住切磋琢磨,方能成就美玉般的光華。

1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軾《臨江仙》

人的快樂主要建立在三個基礎之上——放下過去,面對現實、享受當下。

在遭遇人生中重大波折之後,學會與過去告別,與自己握手言和,才能抵禦無常人生中的更多風雨。

東坡居士是位虔誠的佛教徒,卻從不相信人活著是為了承受苦難的教義。相反,他始終活在當下,享受現實人生。

他曾經金榜題名,也曾餵過馬劈過柴,當過關心糧食和蔬菜的農夫。

他做過一州太守,也做過放浪形骸的世外高人。

這些經歷磨礪過他,也成就了他,卻不曾動搖過他的內心。

他覺得人這一生就像一段旅程,一站一站往前走,哪怕是被貶至千裡之外的蠻荒之地,也只不過是旅程當中新奇的一站而已。

蘇東坡曾對他的弟弟蘇轍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路邊乞兒。眼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可知縱然他半生深陷官場漩渦,卻並未因此變得尖酸刻薄,而是自始至終厚道溫和。

事實上,被貶儋州期間,東坡的確常與默默無聞的書生平民相往來。

他總是喜歡帶上那條名叫「烏嘴」的大狗,在島上四處遊逛。檳榔樹下席地一坐,便與當地村民暢談起來。

跟這些人交往無須在意言語謹慎,他可以暫時脫離蘇軾的名望,自由自在地做蘇東坡。

而蘇東坡的一生,就如天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悠然自得、無憂亦無懼。

2

「萬裡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蘇軾《定風波》

黃州、惠州不過是貧瘠閉塞的小鎮,儋州更是遠在海角。

據蘇東坡說,流放海南時期,島上生活一度十分艱苦:

「此間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然亦未易悉數,大率皆無爾。惟有一幸,無甚瘴也」

蘇東坡卻在這樣的地方,過起了神仙般生活。

整日裡體力勞動使他無暇傷春悲秋,而踏實收穫的喜悅,又令他悟出人生除功名利祿之外,還有許多種幸福值得去追求。

充實的生活、優美的風景、又無世俗事務煩心,最大的樂趣便是趁醉夜遊。

他曾與友人相約,在江上舟中飲酒,一時興起便作詞一首: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仗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谷紋平,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這是何等的安寧心境,何等的開闊胸懷!

需知人生最苦不是低谷,只要能邁過自己內心的那道坎,即便是要面對命運巨輪的無情碾壓,也能淡定從容地度過每一天,這才是真正的高人。

請您轉發分享,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公眾號:國學傳承

(id:gxchuancheng)

國學傳承

弘揚國粹

■ 本文轉自網絡,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面對低谷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格局
    人在繁華之中難以保持清醒,容易被世間紛雜衝昏頭腦,但是一個人能在低谷之中用更強大的心智對待低谷,相對來說才更加艱難。 《菜根譚》中說: 長袖善舞,多錢能賈,漫炫附魂之伎倆;孤槎濟川,只騎解圍,才是出格之奇偉。
  • 蘇東坡人生低谷 留下《寒食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一、蘇東坡人生低谷 留下《寒食帖》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東坡受誣告以詩諷政,讓他入獄一百多天,險遭斬頭,成為蘇東坡生涯的轉折點。後來他在弟弟蘇轍、曹太后和其他大員力保下,改謫任黃州團練副使。險瀕鬼門關,讓蘇東坡留下人生無常的深刻感嘆:「此身聚散何窮已,未忍悲歌學楚囚。」
  • 1082:從蘇軾到蘇東坡的人生蝶變(三)
    一次偶然的遊玩,蘇東坡卻驚喜地有了大發現:「百川東到海」,江水由西到東匯入大海的常識在這裡不靈驗了,這裡的流水竟然是由東向西的!對於情感豐富的詩人而言,異象催生詩意,於是,一首《浣溪沙》詞在龐安時的見證下,通過東坡手中筆的龍飛鳳舞躍然於紙上: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 國慶假期讀幾本好書,也許才是假期真正的意義
    本來以為是一篇長篇小說,看後才知道是一篇短篇小說集。《皮囊》只是其中的一篇,主要講了作者的阿太,也就是太姥姥的人生觀以及作者對阿太的思念之情。文字樸實無華,倒沒有說太多大道理。但文筆中流露出的對生命的思考,以及對阿太的真摯情感非常的打動人。《天才文展》、《厚樸》等篇章,也讓人看後有所啟發和思考。閒暇時值得一看。
  • 蘇東坡:3+7=0,這就是人生
    大文豪蘇東坡有詩曰:「飲酒不醉最為高,見色不迷是英豪。」人生很多事,在將滿未滿時,往往最為恰當。酒飲微醺止,花看半開時。飯吃七分飽,茶倒七分滿。被流放到海南,瘴癘之地,九死一生,蘇東坡卻自得其樂,愛上了生蠔,還吃上了癮。他特地寫信叮囑,叫親朋好友別告訴別人,怕那些京城的官員謀著外調,跑這裡分他的蠔吃。饒是如此,生活中放浪形骸、不拘一格的蘇東坡,在工作上仍然執著。
  • 當你處於人生低谷時,不妨沉靜下來提升自己,能助你順利度過難關
    就拿人生低谷來說,這時的人們往往只能看到低谷期壞的一面,比如低谷期給人們帶來的種種打擊和磨難。但實際上低谷期也有好的一面,低谷期是個養精蓄銳的好時期,也是個學習提升自己的好時期,這時容易讓人的內心安定下來,能讓人更加專心地去做好一件事。
  • 「當此去,人生底事,來往如梭」,蘇東坡的哀而不傷
    李仲覽(李翔)是蘇東坡的好友,他得到消息趕來送別,於是蘇東坡寫了這首詞。(黃州蘇東坡像)實際上這次蘇軾沒有趕到汝州,而是由於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蘇軾的幼子不幸夭折。蘇軾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後被批准,於是他最終沒有趕到汝州。在這樣的背景下,蘇東坡既有滿腹的仕途牢騷,又有濃重的思鄉之情,因此,他思緒萬千,心潮難平,這才有了這首詞。
  • 也無風雨也無晴,從容面對人生的蘇東坡
    這首《定風波》作於蘇東坡貶謫黃州期間。話說有這麼天高氣爽的一天,蘇東坡和幾個友人相約去看一塊地皮,打算看好了就當場買下來。誰知人在路上走天氣竟說變就變,剎那間狂風大作、電閃雷鳴、暴雨淋漓,大家又都沒準備雨具,個個被澆得透心涼,於是紛紛抱怨這壞天氣,瑟瑟發抖中還都怕自己再著涼得了風寒感冒,總之心情是要多壞有多壞。
  • 使用峰谷電先算經濟帳 低谷用電佔11%以上才合算
    使用峰谷電先算經濟帳 低谷用電佔11%以上才合算www.zjol.com.cn 2007年06月01日 08:26:22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有一項測算顯示:只有當居民低谷用電比例達到總用電量的11%以上時,其平均電價才會低於現在0.538元/千瓦時的非峰谷電價。
  • 人生有低谷,熬過幾件事,你會變得強大
    隨時準備好,接受生活的考驗,大家才能在時光荏苒中,提升個人的競爭力;那些人生的低谷,也會變成督促你強大的墊腳石。一、處於低谷,只能靠自己。許多人會認為,在順境中成長,人生才會少走彎路。殊不知,在那些人生的低谷,頂住壓力前行的日子,才是一個人成長飛快的時候。因為寂寂無名,所以在落魄的時候,想要獲得他人的幫助,無異於痴人說夢;在這個時候,若想改善自己的處境,唯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把握住更多的契機。
  • 真正的千古絕對:下聯「三才天地人」,上聯只有蘇東坡對上了
    其實,歷史上真正稱得上千古絕對的,只有一個,下聯是:「三才天地人」,上聯據說是蘇東坡對出來的。這個對聯故事有多個版本,我說說流行最廣的一個:蘇東坡妙對遼使北宋時候,北方的遼朝軍力強大,宋朝不是對手。遼使給出的下聯是:「三才天地人」天、地、人合稱「三才」,是中國一個傳統說法,由來已久。當時宋朝才士甚多,但聽了這個下聯,全都倒吸一口涼氣:好刁啊!
  • 《菜根譚》:持守人生靜好,以平淡淡然為樂,才有真正的幸福
    國學智慧《菜根譚》:持守人生靜好,以平淡淡然為樂,才有真正的幸福。大多數人追求的都是十全十美,心滿意足,但是正是因為這種事情的執念,卻讓自己更加的沮喪和痛苦。人生很難真正的達到十全十美的狀態,即便是你真正到達自己期望的那個點,你也會產生新的期望,永遠不可能有心滿意足。有這樣一句話叫做人心不足蛇吞象,也正是這樣一個道理,你為了想滿足的時候只有給自己找不自在了。
  • 蘇東坡與東坡肉:一個吃貨的人生哲學
    東坡肉據考是為紀念東坡所做,並不是蘇東坡本人所創。蘇軾(1037.1.8-1101.8.24),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四川眉山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歷史治水名人。
  • 2020精闢的人生哲理句子,守住自己的節奏,才是最好的活法
    1、人生最難得的兩件事 一是知足,二是感恩煩惱太多的根源是想得太多,能力不夠,總是不知足,有些東西越想要,越是得不到,越是得不到,內心越焦慮。所以任何時候,擁有平和的心態很重要。知足常樂,守住眼前的幸福,做理所能力的事情,嘗試讓自己開心的事情。
  • 詩詞:什麼才是真正的「三十而立」
    ——《論語·為政》一個人真正的「成熟」,是從「立」開始的。孔子說,三十而立。只有靠著自己的雙手雙腳,穩穩地站立在了這個世界上,才算是長大成人的開始。那麼,三十而立,要立什麼?怎麼去「立」?詩詞來告訴你。【立志】武侯諸葛亮曾說:「志當存高遠。」《後漢書》也曾說,有志者事竟成。「立」起來的第一步,是立志。
  • 蘇東坡: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蘇東坡在被貶往惠州的途中,曾經路過河南湯陰,在那裡吃到久違的豌豆大麥粥:「朔野方赤地,河堧但黃塵。逆旅唱晨粥,行皰得時珍。」彼時,蘇軾所經之地為連河堧,滾滾黃沙飄揚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農人們滿懷希望地種下一粒粒大麥種,而蘇軾手裡的豌豆大麥粥,便是農人們辛苦一年所得的微薄收穫。在人生的逆旅中,他感受到了薄涼人間那難得的真情暖意,而那粥的滋味也令他永生難忘:「青斑照匕箸,脆響鳴牙齦。」
  •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如果你不快樂,讀讀蘇東坡吧
    但蘇東坡是否有不開心的時候,是否有歸屬於他的悲傷時刻,自然有,例如《江城子》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但這並不表明問題,由於悼念亡人,總是悲傷和悲痛的,算不得數。事實上,蘇東坡最經典的悲傷時刻,理應是他被貶黃州以後當初中秋寫《西江月》的那一刻。先看這首詞:世事一場大夢,人的一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 從人生低谷走向萬丈光芒
    從人生低谷走向萬丈光芒有一句話說得好:「人生真正的成熟,便是身處逆境的自我救贖!」貧困潦倒時,正是磨練1個人魄力的時候,要是能從逆境中自救,那麼就能從人生低谷邁向萬丈光芒,要是從此沒落,人生的黑暗將無窮無盡!就如《菜根譚》裡邊說的那樣,「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如果你不快樂,讀讀蘇東坡吧!
    (詩人:余光中)在林語堂先生筆下,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似乎曾國藩也曾經說過:「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 」(這個我記不清了,前天有朋友說是林語堂說的,我沒有查到出處)。
  • 人,只有在低谷時,才能看清人心
    只有在這個時候,你才能體會到人生的冷暖,才能真正地看明白一些事,才能頓悟生命的意義,才能看清別人,看清自己,看清世界。當你在人生低谷時,讀懂了人情冷暖,體會到了緣分善變。在無助的時候,你才會知道誰最愛你;在人生低谷時,你才知道誰會真心陪你,順水推舟人人會,患難與共卻很難。人與人之間所有的感情,只有路過了風和雨,才知道不離不棄的深愛;經歷了榮與衰,才懂得不變的是真情。走過了一段路,經歷了一些事,才能真正看清一些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