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一本關於「旅行」這個主題的書。如果問在座各位有誰不喜歡的旅行的,恐怕不多吧。那麼,大家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要旅行呢?
A, 欣賞美景,開拓眼界,世界那麼大,我要去看看。
B, 換個心情,走出自己呆膩了的地方,走進別人呆膩了的地方。
C, 洗滌下心靈,在行走的過程體悟人生,放下苟且,遇見詩和遠方。
D, 拍美照,發朋友圈,刷存在感。
E,以上皆有。
不管你的答案是什麼?今天我要推薦的這本書也許會給大家一點不一樣的啟發。這本書叫《遲到的間隔年》。首先,什麼是「間隔年」?間隔年,Gap Year,來源於西方國家,通常一個大學生在畢業後進入社會之前,會用一年的時間去背包旅行,在世界各地遊歷,做些義工之類的,算是為今後工作做些社會實踐的準備。
本書的作者孫東純,就叫他東東吧,他是工作了一段時間後,才開始去做這個「間隔年」,所以叫「遲到的間隔年」。東東最初是要去印度旅行並作「做義工」的,就跟自己的老闆請了三個月假。結果,三個月時間到了,他連印度還沒走到,於是他只好跟老闆辭職了,最後結果他走了整整13個月,跨了6個國家,完成了一個真正的「間隔年」,不僅是時間跨度上的,更是心靈上的。
那麼,在這場漫長的旅途中,東東到底經歷了什麼,又收穫了什麼呢?這本書裡面記敘了許多他經歷過的故事。我很喜歡這本書的其中一個理由就是,他去的許多地方我都去過,我甚至比他更早住過他住過的一些家庭旅館;還有就是他經過的許多事情我也經歷過,比如被騙,生病差點喪命,逃票,在茵萊湖上看日落等等,非常有共鳴。
我只講書中三個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關鍵詞。
第一, 義工。
東東申請的是一家在印度加爾各答開的名叫「仁愛之家」的慈善機構,它的發起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特蕾莎修女,這家機構專門收留生命垂危、瀕臨死亡又沒人照顧的病人。東東到那裡工作,還是要進行面試的,就算是沒有薪水的義工也不是說你想做就可以做的。面試他的修女Selina告訴東東他是第二位到這裡的中國人,這裡亞洲人中大多是日本和韓國人,最後還對東東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We don’t need your help, but you need to be here.
在做義工的過程並不「好玩」,「仁愛之家」每天早上一開門,可能就會發現門口躺著一些被家人遺棄的老人,就像棄嬰一樣。義工們就是要照顧那些沒有自理能力的人,幫他們清洗衣物和床單,有時候上面還有病人大小便失禁留下的排洩物,比較噁心。整個房間也充滿了嗆人的藥水味,洗衣服的消毒水也很傷手。肉體上的損傷還不是最主要的,關鍵他們照顧得都是瀕臨死亡的人,你可能剛和一個病人建立了感情,今天還在陪他做遊戲,第二天就發現他的床空了,你就知道發生什麼了,這樣怎樣一種感覺和心理壓力。
再回到We don’t need your help, but you need to be here. 這句話反覆在書中被提到,作者一直在思考其中的含義,最後東東他想明白了,他說:「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我想更多的是在慰藉自己的靈魂。」這使我想起了另一位旅行達人,谷嶽,就是搭車去柏林的那位。他再有一次在國內支教之後,非常感概的說,原來我以為我是去幫助那些邊遠山區的孩子,後來才發現是他們幫助了我,我才是那個收穫最大,離不開他們的人。
第二, 愛情。
在做義工的過程中,東東不僅收穫了心靈上的成長,還收穫了愛情,這也是我想要講的第二個關鍵詞。東東和一個日本姑娘沙彌香(這個名字就很好聽吧)在做義工的時候認識,最後成為了他的妻子,旅途中兩人相戀的過程很浪漫很傳奇,大家可以買書來看。《遲到的間隔年》出書之後,我就開始關注東東的狀態,後面他們就在日本結婚工作,又去環遊世界,好像在去年,又回到了國內,在陽朔開了一家客棧,叫東院彌香客棧,大家有機會可以去看看。
說到這裡,其實呢,我的太太也是我在旅行中認識的。那時候,我算是一個「老驢」,她是一個「菜鳥」,於是,你們懂的。當然,旅行不一定會有「豔遇」,但旅行的時侯,會遇到各種問題,是最能暴露出一個人真性情與品質的。所以《圍城》裡有句話,大體意思是,旅行是最好的檢驗結婚對象是不是靠譜的方法。本人深以為然,這個方法也推薦給在座單身的帥哥美女們。
第三個我要講的是關於信仰。
這又分兩個部分,先說說宗教信仰。作者跟我們大部分人一樣,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但到了國外,人家問你信什麼宗教,你說我是free thinker,人家會用一種非常奇怪,不能理解的眼神看你,作為一個人類,怎麼可以沒有宗教信仰呢?
把旅行當成一種人生的修行,去哪兒已經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和誰一起去,帶著怎樣的心情去。如今,我一直在路上……
我再說說推薦這本書的理由,這本書不只是一本簡單的遊記或者攻略,作者東東也沒有去炫耀自己的旅行經歷,雖然是一個80後,但是他在書中描述的對生活的態度和對人生的思考,都是我非常欣賞認同甚至要向他學習的。從他的文字裡可以看出,他是個非常真誠的人,就像一個行者在人生道路上虔誠不斷的找尋自己,發現自己,體悟人生,並且謙虛的分享給大家。相信你如果看了也會有不同的感悟。
再來回顧下我本次分享中的三個關鍵詞,義工,愛情,信仰。最後,引用書中的一段話作為結尾:
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間隔年,
不同的故事,
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收穫。
間隔年是個好東西,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需要,
但如果決定上路就要定好目標,
無須模仿追隨,
走出自己的路,
未來的你,
就是你現在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