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途上的奔波讓人少不了有些疲憊
那就讓美食成為行走路上最好的慰藉
一路我與同行的韓國朋友交談甚歡
當然少不了圍繞著一個字「吃」
估計她也是看出了我的吃貨本質,
說要帶我們去一間在當地比較有名氣的民俗料理館體驗一下
如願 我心暗喜
因為不是第一次來韓國
所以對於多數攻略上描繪的餐廳
肯定不如本地人都流連忘返的「小館」正宗
酒香不怕巷子深,餐廳雖然四處環山
也掩蓋不住這裡食物自然的飄香
遠遠看去近百口傳統器皿
靜靜放在那裡等待時間發酵
了解到醬缸在古代是朝鮮國一種財勢象徵
還有很多牆面建築也會用一些廢棄醬缸碎片去裝飾。
同行的韓國朋友告訴我
他們對這種發酵類食物深愛不已
大約有百種以上
常見的有 白菜 蘿蔔 黃瓜 蕨菜 沙參 魚乾等
因地理偏北
冬期較長
蔬菜生長周期較短
主婦們每年秋季都會準備各種食材以備冬季食用
這類發酵食物不僅可以提高免疫力
還可更好的促進腸道吸收
不管大餐還是便飯餐桌上都少不了它
在這裡更有一日不可無此君的講法
據講房屋的女主人——趙靜江
她在韓國傳統料理上算做了很大的貢獻
多年時間一直為食客愛好者做專研料理的功課
用四季本土特產打扮好每道餐食
減少食物過渡的烹飪
也是健康飲食的倡導者
館所也是以女主人名字命名
古香古色的房屋建築
讓這個傳統美食館地增加了幾分韻味
這裡分為多種料理區域
還可以留宿傳統的民宿房間
如果你愛好美食
也可以來與料理師學習討教各種料理的製作
就因嫻熟專業的料理技能
也招到了韓國電臺SBS的發現
在這裡拍攝《食客》電影題材
韓劇迷必然能從中找出眼熟之處
當日
料理師採用超大的木質器具為我們準備了山菜拌飯體驗活動
山菜拌飯的原料據我觀察有:
米飯、雞蛋,紫菜,胡蘿蔔絲,瘦肉沫、黃豆芽、山菌菇類和各式野菜
料理師講:山菜類,用當季時令蔬菜曬乾保存好
冬季吃的時候再用溫水泡好
邊操作邊與我們講每道配菜怎麼樣去處理能更好的保存原有的營養
美觀的同時又給食用者增加食慾
大家這時已經忍不住掏出手機開始給拌飯拍照「消毒」了
均勻拌好後裝到木質的碗裡
配上土豆燉雞 一些醬菜
和當地蔥餅等
雖然吃過不少大餐
偶爾我們也需要讓腸胃放鬆一下
風情濃厚
飽飽一餐後 暖暖一杯粗糧麥茶
悠哉悠哉
門外的小貓如我一樣 懶洋洋的拉伸著腰板
地道的美食慰籍後
路途的辛苦也就煙消雲散了
我們也將開始下一站行程
初走,相信旅行一切都未完待續
——————————————————————
喜歡旅行那點事 就來關注我
分享吃喝玩樂購的新方式
也可以關注新浪微博:初走先生
了解他最新旅行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