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科技領域當中的重要一環,半導體晶片一直都是各大企業乃至各大國家都比較看重的目標。根據相關統計顯示,我國近年在晶片進口方面所耗費的資金要比石油進口所耗費的資金還多,這就直接體現出了我國在晶片需求方面的龐大。但與此同時,我國華為卻又開始因為晶片問題,所以在晶片方面我國開始逐漸注重起來。
要說目前世界上的幾大著名晶片巨頭分別為高通、聯發科、臺積電、英特爾、AMD、三星以及美光等等。其中大部分企業都是美國企業,日韓也佔了一部分,而臺積電和聯發科則是臺灣企業。但是要知道的是,大部分晶片企業在技術選擇方面都用到了美國的技術。所以說美國在半導體技術方面佔據著比較核心的地位。
與此同時,最讓一些企業與國家感到緊張的是前段時間美國英偉達準備收購ARM一事。因為一旦英偉達成功收購了ARM之後,整個行業的格局或許將會出現一個變化,而且美國的手中則又多了一張關於晶片的「王牌」。這件事情是任何一家企業都不想看到的。
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之下,儘管美國在晶片行業當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但還是避免不了很多企業或者國家想要實現去美化。比如說我國,我國的中科院已經將光刻機列為主要研發項目,華為也開始在晶片製造領域進行研究,為的就是有一天能徹底擺脫對美國的依賴,達到完全自主研發的目的。
如果說我國著重研發晶片是美國意料之中的事情,那麼接下來這個消息或許是讓美國萬萬沒有想到的。根據國外媒體表示,法、德、西班牙等累計17個國家聯合公布了一項新的計劃,這些國家將攜手合作迅速出擊,提高自身在半導體領域當中的地位,以達到減少對美國以及亞洲等企業的依賴程度。
首先我們要知道,隨著去年5G時代的開始,越來越多的技術都開始和晶片脫不開關係。截止到目前為止,臺積電已經生產了超10億顆7nm晶片,這些晶片不僅僅只是用在手機上,其中還有通信、AI以及無人駕駛等技術上。所以從這方面可以看出晶片對於現代科技的重要性。
而現在晶片技術掌握在美國手中,晶片製造主要靠亞洲,大部分歐洲國家都沒有話語權。所以這一次這些歐洲國家打算聯手合作,增強自身的實力。同時也是為了避免與華為類似的情況發生。想必這個情況連美國也沒有料到,因為美國可能只想到了我國會研發晶片,而這也並不是美國想要看到的結果。
這些歐洲國家聯手合作就意味著未來的晶片市場當中,歐洲將會減少從外界進口晶片的比重,這就會間接的影響到美國上遊企業的營收和利潤,進而對企業的發展造成影響。但這種情況可以說是美國自作自受,畢竟如果不是晶片規則限制,可能就不會引起其他國家以及企業的恐慌,更不會對美國企業的發展造成影響。
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