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證網
2月21日,四部委發布公告,允許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和保險機構試點參與國債期貨交易,這是我國金融市場改革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事件。中國農業銀行作為首批試點機構之一得以參與這一改革進程,感到十分榮幸。
商業銀行參與國債期貨市場,無論是對商業銀行自身還是對整個金融市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其一,商業銀行參與國債期貨交易有利於進一步提升金融市場的有效性。
從理論上說,國債期貨作為場內交易的標準化合約,報價連續性好,成交價格能夠更加充分地反映市場對未來利率走勢的預期,扮演著價值標杆的角色。
近年來我國國債期貨市場取得了較好發展,然而,由於當前市場參與者以券商、廣義基金和個人投資者為主,作為主要持債機構的商業銀行缺席,導致國債期貨市場的深度和廣度均受到限制,價格信號傳導的有效性尚待提升,進而影響了金融市場的整體運行效率。從實際情況看,2019年國債期貨日均成交金額僅607.21億元,而同期國內市場利率債日均交易量近5000億元,顯示國債期貨市場功能仍待進一步發揮。
當前,商業銀行債券持有量佔全市場接近60%,作為天然的套期保值者,商業銀行的入市將顯著改善國債期貨市場參與者的多樣性,提供差異化的交易需求,從而勢必增加國債期貨市場的深度和廣度,提升國債期貨市場的定價效率。同時,在債券市場方面,由於擁有國債期貨作為對衝工具,商業銀行現券做市交易的活躍度也必將進一步提升,從而有助於改善債券市場的流動性,健全反映市場供求關係的收益率曲線,最終推升金融市場的整體有效性。
其二,商業銀行開展國債期貨業務是推進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步驟。
當前我國債券市場正處於對外開放的加速期,境外投資者對中國債券的投資規模持續增加,迫切需要使用有效的利率衍生工具對其所面臨的市場風險進行管理,對進入國債期貨市場有著較高呼聲,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可持續性。
商業銀行開展國債期貨業務,將顯著提升國債期貨市場的成熟度。商業銀行依靠自身持倉,有助於發揮市場穩定器的作用,增強市場的內在穩定性和價格形成機制的有效性,為後續引入境外投資者奠定基礎,從而為債券市場對外開放進程增添新的動力。
其三,商業銀行參與國債期貨市場對提升自身風險管理能力、進而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人民幣債券是我國商業銀行的主要資產之一,從參與試點的五大行情況看,佔總資產的比例平均在22%左右。由於人民幣債券基本上均為固定利率品種,因此債券價格對市場利率變化的敏感性高,估值變動對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影響較大。以五大行為例,根據年報數據估算,截至2019年末,五大行人民幣債券持倉規模合計約24.9萬億元,持倉平均久期約4.1年,基點價值約102.1億元,市場利率波動會顯著影響債券投資組合價值。以2016年為例,受當年利率上行影響,五大行FVOCI帳戶下債券因公允價值變動對資本公積的影響合計約955億元,導致五大行資本充足率平均下降約14基點。
從上述情況看,商業銀行對有效管理人民幣債券資產的市場風險具有較強的內在需求。相比市場上可選的其他利率風險對衝工具,由於內在機理和交易機制的作用,國債期貨與債券組合,特別是利率債組合價格波動的相關性強,經測算基本能維持在90%以上,套保有效性較高且表現穩定,是對人民幣債券組合進行風險管理的高效工具。參與國債期貨市場後,商業銀行可以更加靈活地管理資產負債表,有效應對市場波動,一方面有助於降低資本消耗,為業務拓展保留空間,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對客報價競爭力,提升客戶服務能力,進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總體來看,商業銀行試點開展國債期貨業務對市場發展和銀行經營都會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對於商業銀行而言,開展國債期貨業務固然會帶來很多機遇,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其中也蘊含著諸如新的監管要求、新的交易規則、新的產品、新的風險因素等諸多挑戰。針對這些機遇和挑戰,農業銀行要在前期籌備工作的基礎上,持續完善加強在人才隊伍、風險內控機制、業務系統等方面的建設,在監管框架下,以風險管理為目的穩健開展國債期貨業務,積極參與國債期貨市場建設,協助維護市場穩定,為我國金融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農業銀行金融市場部副總經理程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