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金融界網站訊由中國期貨業協會、深圳市期貨業協會主辦的「2020年第16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於12月19日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
這是一年一度期貨行業最重磅的會議,證監會副主席、期貨業協會會長、四大期貨交易所和滬深交易所總經理,以及頭部期貨公司董事長雲集第16界中國(深圳)期貨大會,金融界作為合作媒體全程報導,為關心中國期貨業發展的投資者帶來最前沿的監管思考以及行業動態變革。
本次會議,以「凝心聚力謀發展助力經濟新格局」為主題,圍繞在新發展階段,期貨行業如何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更好地發揮自身作用、作出積極貢獻展開交流研討。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總經理霍瑞戎介紹了中金所2020年在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助力抗疫及復工復產方面所做工作和發揮作用,共有五個方面。
第一,保障金融期貨市場平穩運行。今年以來,受疫情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境內外市場波動幅度明顯加大,市場風險管理需求增強,境內金融期貨產品經受住了市場波動考驗,在自身安全平穩運行的情況下有力支持了資本市場平穩運行。同時,進行科技監管實踐,構建了有中國金融期貨特點的風險監測模型。
第二,服務復工復產,促進經濟發展。積極與財政部國庫司溝通協調,抗疫特別國債招標發行後,第一時間將其納入國債期貨可交割券範圍,促進了特別國債的平穩發行,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在滬深300股指期權上市、商業銀行參與國債期貨業務與調整國債期貨開盤時間等工作中,均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服務現貨和市場主體,同時也服務於國家的宏觀調控要求。多年來第一次較大規模地在財務等方面對會員和市場進行支持,反哺市場,助力復工復產,收到良好社會和經濟效益。提升對外服務水平,優化席位審批等會員日常業務辦理流程,推進會員通系統建設,上線會員合作培訓線上審批系統。
第三,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推進金融期貨市場對外開放。巴交所方面,協助巴方落實三年商業規劃,推出首批ETF產品,做好技術系統升級改造工作,推動巴交所各項工作走上正軌。中歐所方面,推動股東完成增資方案內部審批並提交了報批材料,完成了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ESMA)第三國交易場所交易後透明度評估,正式納入ESMA正面清單。
第四,進一步優化市場結構。成功發展五家商業銀行成為交易結算會員,保險資金參與國債期貨交易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積極推動企業年金等中長期資金進入期貨市場,分散風險。
第五,助力脫貧攻堅。我所在全國扶貧辦五項指標中有三項指標位居前列,受到表彰。嚴格落實會黨委要求,在扶貧中強調精準扶貧和形成合力,和工商銀行、會員、人保公司一起,在扶貧工作過程中進行體系性、制度性的探索,並把區塊鏈的技術引入到其中。今年5月,新華社播發了長篇通訊《習近平的扶貧故事》,人民日報頭版轉載,引用了我所在證監會統籌下做好定點幫扶延長縣金融扶貧的案例。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總經理霍瑞戎匯報了中金所在深入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十四五」規劃的五方面工作。
第一,認真領會五中全會精神和「十四五」規劃藍圖以及2035年遠景目標。深刻認識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重要意義。《建議》集中全黨全社會思想共識和行動智慧,是今後5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同時也為做好金融期貨市場各項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二,找準交易所定位。在宏觀經濟背景下,立足資本市場,思考謀劃金融期貨市場高質量穩健發展的問題。
第三,安全生產,平穩運營。作為平臺,交易所自身的安全生產、平穩運營是我們第三個方面關注的問題。
第四,進一步做好服務。立足國內,服務好實體經濟、服務好會員、服務好投資者。
第五,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中金所對標對表亞太時區的兩家境外交易所,列了五個方面24條的差距,用國際化的眼光和視野梳理自身過程中的差異,由易到難,苦練內功,結合中國的實際,促進交易所同境外先進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