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期貨交易中的「理想」與「現實」

2020-12-24 騰訊網

導語

本文中「理想」泛指書本中概念性質推論或者一些人的第一印象,「現實」即日常交易中真實情況。

01.

「國債收益率經過3%時,國債期貨CTD(最便宜可交割券)會切換」?

理想:

假定所有可交割券YTM相同,當YTM低於3%時候,CTD容易從高久期債券切換到低久期債券。

現實:

1、上述「經驗法則」造成了一個誤區:當活躍券YTM突破3%,就會有投資者興奮的期待國債期貨CTD切換的出現。

2、現實中所有可交割券YTM相同概率極低,T合約可交割券YTM大部分都有2-20bp利差,這就造成了國債期貨CTD從高久期向中低久期切換的分水嶺「3%」在實際交易當中意義不顯著。

3、國債期貨CTD是高久期還是中低久期完全是由可交割券收益率來決定,極端來看如果7Y國債相對於其他可交割券利差足夠大,其在任何收益率都會成為CTD。

02.

「基差交易主要現券交易對象是CTD」?

理想:

期現套利與基差交易涉及現券對象是CTD。

現實:

1、國債期貨基差交易中現貨,通常不是CTD,而是活躍可交割券或者利差相對不合理的可交割券。

2、主要原因在於,CTD與活躍可交割券基差波動方向大概率相同的前提下,活躍可交割券基差波動幅度更大且策略市場容量也更大,進而造成了基差交易以活躍可交割券為主的情況。

03.

「只有當期現組合IRR(CTD) > 資金成本時,才值得參與正套,否則不划算」?

理想:

對於正套即持有現券賣出期貨,正套組合持有至交割的收益率大於資金成本時才能實現投資正carry。

現實:

1、如果國債期貨正套組合持有至交割,確實需要組合IRR大於資金成本,才能實現投資正carry。

2、但現實中,國債期貨期現套利持有至交割的情況是較少的,大部分正套或者反套會在基差快速波動後平倉(類似做多債券,大概率會在收益率快速下行後平倉,而不是持有至到期)。

3、日常交易中如果只是單純盯期現持有至到期IRR來決定是否建立正套組合就會錯過絕大多數基差交易機會。

4、現在大部分情況下只要IRR接近資金成本,做多基差就有利可圖。

04.

「國債期貨不付息,所以持有國債期貨不如持有現券」或者「持有國債期貨比持有現券划算因為衍生品基本不產生資金成本」?

理想:

我國5年期、10年期國債期貨是面值為100萬元人民幣、票面利率為3%的名義國債淨價的遠期合約,國債期貨沒有付息條款。

現實:

1、國債期貨不付息但並非持有國債期貨就沒有類似「票息」的收入。

2、國債期貨多頭所得「票息」(類似於期權賣方所獲得的時間價值)是通過期貨相對於現券價差波動實現的。

3、公式來看 :

基差(票息)= 現券淨價 - 期貨價格 * 轉換因子

= 現券票息收益 - 現券資金佔用成本 + 交割期權

4、國債期貨基差類似期權的時間價值,隨著交割日的臨近,基差大概率逐漸衰減。基差衰減的過程,就是國債期貨多頭獲得「票息」的過程。

5、從等式最右邊可以看出,基差已經考慮了期貨對應現券資金佔用成本這一因素,進而不存在因為持有衍生品,資金成本較低,所以持有國債期貨多頭比持有現券划算這一結論。

05.

「國債期貨的基差應該非負值」?

理想:

因為基差包含持有收益和交割期權,所以基差應該大於零。

現實:

1、基差只是計算出來的結果,基差 = 現券淨價 - 期貨 * 轉換因子。

2、當期貨升水較多或者CTD券票息很低,基差很可能為負。

3、即使臨近交割,如果現券票息遠低於資金價格,基差也不一定向0收斂。

06.

「策略回測時,可使用Wind國債期貨10Y主連進行回測」?

理想:

直接提取Wind國債期貨連續合約進行策略回測,用Wind連續合約中的均線或者趨勢線作為交易依據。

現實:

1、Wind中10Y國債期貨主連其實是當前持倉量最大合約的市價,「主連」是指「連續的主力合約」,但不意味著「連續的價格」,因此不能使用主連的價格進行回測。

2、按市場習慣,合約次季持倉大於當季合約持倉時,主力合約可切換為次月,連續合約價格未來價格 =(連續合約今日結算價 - 次季合約今日結算價)+ 次季合約未來價格。

3、統計類策略的回測,需要較長的歷史區間來驗證策略有效性,按照上述連續合約計算得出的均線以及各種指標與Wind版連續合約有較大差距。

4、按照上述連續合約計算目前T是在106塊以上(2015.3.20 T上市收盤97塊,10Y國債收益率3.5,目前10Y國債收益率3.28)。長期來看,國債期貨上漲幅度與現券資本利得+票息-資金成本基本相當。

數據來源:Wind,萬聯證券整理

數據來源:Wind

07.

「套利類策略風險較小?」

理想:

套利類策略風險小於單邊搏方向。

現實:

1、策略交易可分為強收斂策略和非強收斂策略,狹義的套利類策略是指強收斂策略。

2、嚴格來說,利率債衍生品強收斂策略只有國債期貨正套,風險稍小的有國債期貨跨期價差(一定價差範圍內算是強收斂)、現券新老券利差交易(算統計套利),至於基差交易、收益率曲線交易的風險,完全不亞於單邊搏方向。

3、如果主觀認為基於統計結果的策略交易風險較小,進而放大單邊名義本金,交易下來很容易傷痕累累。老司機告訴我們,所有統計中的歷史極值都是用來被打破的,不要看統計結果偏離歷史均值3倍sigma就特興奮。這只是給了你一個投機下注的機會而已,下周可能回到0,也可能擴大到5倍sigma(那時加足槓桿的組合可能已經不在了)。

4、即使是強收斂的正套來說,實際交易中也會面臨很多不確定性:

(1)首先,正套組合持有至交割收益相對於未來資金成本是否有正carry,很容易交易很久除去資金成本虧錢了;

(2)其次,因為期貨現貨收盤時間不同、期貨收盤價結算價差異也會有,這就造成了期現組合浮動盈虧波動很大,這種盯市盈虧波動你承受得住麼?

(3)最後,還需要考慮機會成本。收益與風險相匹配,強收斂策略的收益風險特徵,能滿足你的組合管理需要麼?

相關焦點

  • 金瑞期貨:美國國債期貨介紹及啟示
    主要交易品種有10年期國債期貨、5年期國債期貨、2年期國債期貨、新近發行(OTR)10年期國債期貨、新近發行(OTR)5年期國債期貨、超長期國債期貨和長期國債期貨幾個品種。但是在2000年以後國債期貨合約得到迅速發展,主要是因為2000年以來美國國債佔GDP比例持續上升,國債現貨市場每年的發行量、交易量持續上升,現貨市場非常活躍,為期貨市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另外一方面,由於金融業的進一步發展,眾多投資者參與到國債期貨投資中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受2008年次貸危機影響,5年期美國國債交易量迅速下降,這充分說明國債期貨交易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非常大。
  •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總經理霍瑞戎:保險資金參與國債期貨交易取得...
    本次會議,以「凝心聚力謀發展助力經濟新格局」為主題,圍繞在新發展階段,期貨行業如何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更好地發揮自身作用、作出積極貢獻展開交流研討。
  • 美國國債期貨市場的發展之路
    國債期貨交易起源於美國,1976年1月6日,CME的國際貨幣市場率先推出90天美國短期國庫券期貨交易。2001年之後,10年期國債期貨品種取代30年期國債期貨成為CBOT成交量最大的品種,也是全球利率期貨市場最活躍的交易品種之一。
  • 美國國債期貨交割期權的類型與定價分析
    一般來說,國債期貨交割期權的價值越大,國債期貨的價格越低 A 美國國債期貨中隱含的交割期權類型  國債期貨交割期權主要來自於國債期貨的交易和交割制度,這裡以美國10年期國債期貨為例,表1和表2給出了國債期貨的主要交易和交割條款
  • 登山臨水又一程 記商業銀行試點參與國債期貨業務
    來源:中證網2月21日,四部委發布公告,允許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和保險機構試點參與國債期貨交易,這是我國金融市場改革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事件。中國農業銀行作為首批試點機構之一得以參與這一改革進程,感到十分榮幸。
  • 利率衍生品系列專題(二): 國債期貨隱含的市場情緒信號
    國債期貨隱含收益率的計算需要結合可交割券來進行,首先從一籃子可交割券中流動性較好的子債券池子中選取最便宜的債券作為國債期貨的最便宜可交割券CTD,國債期貨隱含收益即為當CTD到期時的淨價為當前國債期貨價格乘以轉換因子時對應的到期收益率,隱含到期收益率的計算包含了最便宜可交割券不變的假設。
  • 國債期貨開盤時間 將推遲15分鐘至9點30分
    □本報記者王輝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簡稱「中金所」)6月12日晚間發布公告表示,該所已於當日修訂並發布國債期貨合約及其相關實施細則,修訂後的國債期貨合約及實施細則將於2020年7月20日起實施。為配合商業銀行開展國債期貨業務試點整體工作,中金所在反覆論證和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將國債期貨開盤時間推遲15分鐘,此舉對於促進國債期貨市場健康發展和平穩運行具有重要意義。調整後,國債期貨開盤時間與交易所債券市場和股指期貨開盤時間一致。新湖期貨董事長馬文勝分析表示,中金所本次規則修訂後,國債期貨開盤時間由9點15分推遲至9點30分,更便於投資者參與交易。
  • 期貨交易代碼大全
    期貨交易代碼大全 2016-12-15 16:50:30來源:金投期貨網編輯:yangshuntao 摘要期貨交易代碼大全
  • 「327國債期貨事件」24周年祭:「四大贏家」三死一坐牢!
    國家決定引入發達國家的交易方式,讓國債更具流通性和價格彈性,1992年12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計並推出了12個品種的期貨合約。  第二年,也就是1993年,財政部決定參照央行公布的保值貼補率,給予一些國債品種保值補貼。國債收益率開始出現不確定性,炒作空間擴大了,國債市場開始火爆,聚集的資金量遠遠超過了股市。
  • 【中金所張曉剛:金融期貨功能逐步發揮,國債期貨市場參與者類型有...
    【中金所張曉剛:金融期貨功能逐步發揮,國債期貨市場參與者類型有待拓展】我國金融期貨自上市以來,服務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能力不斷提升,功能逐步發揮。股指期貨推出後,豐富了機構交易策略和產品種類,增強機構投資者資產管理水平,吸引機構長線資金入市,優化投資者結構,股票市場波動和換手率均有所下降,對比股指期貨推出前後8年時間,滬深300指數年化波動率由29.8%降為23.9%,降幅為24.7%。
  • 國債期貨:債市已至周期末 捲土重來應可知
    回顧年內債市運行,可以將市場劃分為三個階段:1-4月份利率超常規放鬆下,國債期貨價格大幅衝高,收益率水平創下本輪周期低點;5-9月份政策邊際收緊,國債期貨價格快速回落,收益率重回年初水平;10月份之後,各項政策進入正常化階段,國債期貨開啟築底過程,市場收益率水平在配置價值與交易價值中尋頂。
  • 二、國債期貨實行持倉限額制度,自交割月份...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關於提示國債期貨交割相關事項的通知;一、5年期國債期貨、10年期國債期貨、2年期國債期貨合約最後交易日為合約到期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五,最後交易日為國家法定節假日或者因異常情況等原因未交易的,以下一交易日為最後交易日。TF2009、T2009、TS2009合約的最後交易日為2020年9月11日。
  • 資金面延續寬鬆,現券收益率下行,國債期貨震蕩走強
    原創 Wind Wind資訊// 債市綜述 //11月4日,現券期貨震蕩走強,國債期貨震蕩攀升多數收漲,10年期主力合約漲0.15%。下周三國債招標規模追平上月創下的歷史高點,不過地方債發行已進入尾聲,一級壓力總體來看還是在減輕,也有助於二級進一步休養生息。銀行間主要利率債收益率下行約1bp,中短端政金債仍受捧。
  • 國信宏觀董德志:8月國債利率繼續下行但互換利率上升
    在本次國債期貨換月移倉中,由於1909合約在前期的IRR整體處於中性水平,故在1909合約上參與IRR策略的投資者應該較少。這一點不利於判斷國債期貨在1909向1912移倉過程中,到底是多頭移倉為主還是空頭移倉為主。實際中也可以發現,相比於前兩次移倉,本次移倉中,跨期價差的波動雖然也有放大,但並無趨勢性變化。
  • MLF驚喜點燃市場情緒,10年期國債期貨創近四個月最大漲幅
    國債期貨全線大幅收漲,10年期主力合約漲0.44%,創近四個月最大漲幅;銀行間主要利率債收益率大幅下行5-9bp,10年期國債活躍券200016收益率下行5bp,創7月10日以來最大下行幅度;銀行間市場資金供給充裕,隔夜回購加權利率雖上行但仍在1.1%附近低位。央行11月30日開展2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1500億元逆回購操作。
  • 細數股市中的牛人——「期貨理財專家」劉增鋮
    劉增鋮(圖片來自網絡)劉增鋮,中國期貨行業頂級操盤手。在期貨生涯裡,取得成功也有過失敗。他以短線操作為主,來回幾次介入取得利潤逢高利用短線平倉,有機會就會逢低再做,棉花期貨是劉增鋮做得最好的品種。1992年,劉增鋮踏入期貨市場,戲劇性的電影就這樣開幕了。
  • 期貨交易:學會放棄,讓交易變得簡單!
    對於廣大期貨交易者來說,交易的煩惱無處不在,虧損時痛苦不堪,盈利時又忐忑不安,患得患失的心態貫穿於整個交易過程。無論虧損還是盈利,很多時候其實都是我們的貪念在作祟,比如貪求不論什麼行情都在不停地交易;不論時機是否成熟先殺進去、生怕錯失了自我想像中的所謂大行情;不論行情能否持續,一味追求過高的目標,導致盈利轉虧損出局;等等。修習佛法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熄滅貪嗔痴,勤修戒定慧。
  • 交易新增平安期貨!期貨通已支持43家期貨公司交易
    同花順期貨通(同花順官方期貨APP)新增平安期貨交易!截至目前,期貨通已經支持43家期貨公司的交易!分別是:安糧期貨、渤海期貨、寶城期貨長江期貨、財信期貨、東證期貨大地期貨、東吳期貨、國投安信期貨國元期貨、光大期貨、國金期貨國泰君安、冠通期貨、國聯期貨國盛期貨、
  • 期貨交易是什麼意思?
    期貨交易是什麼意思?「現貨交易」的對稱。商品交易所中以期貨合同形式買賣的方式。合同規定賣主把某種商品在將來某一時間和地點交給買主。期貨交易參加者大致有兩種人:一是為了套期保值的目的,避免成交的商品因價格變動而遭受損失;另一是買者和賣者都是預期價格上升或下跌,而在兩次交易中謀取差額利益的買空賣空投機者。世界上許多國家允許進入期貨交易的領域不只限於商品實物,也包括金融資產如有價證券、外匯、商業票據等。
  • 金融期貨市場功能彰顯 護航股市債市服務實體經濟
    2010年,境內第一張股指期貨合約在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下稱「中金所」)誕生,資本市場的金融衍生品時代拉開帷幕。  回眸這10年,隨著股指期貨、股指期權、國債期貨、國債期轉現等品種與工具不斷推出,市場投資者對如何應用金融衍生工具也在不斷加深認識,金融期貨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日益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