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1 1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1月27日
中國石化新加坡義順一道站
提前一個月完成萬噸油站的奮鬥目標
成為中國石化在新加坡的第2座
萬!噸!級!加油站
圖為中石化第一座海外新形象站 - 新加坡義順一道站
2020年
面對疫情防控和經營創效的雙重壓力
中石化(香港)有限公司迎難而上
始終以進攻的姿態抓服務、搶銷量
在疫情衝擊的艱難市場情況下
實現油非雙雙逆勢增長
新加坡武吉知馬路新形象加油站
11月9日,新加坡武吉知馬站
在投營第二年就率先實現萬噸站的奮鬥目標
成為中國石化在海外打造的第一座萬噸站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一個月內,連續兩座加油站
實現萬噸級銷量目標
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成功秘訣吧!
穩定員工團隊,保障油站疫情期間正常經營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新加坡各個行業經濟均受到嚴重影響,人們也降低了收入預期。因去年油站整體業績實現經營目標,今年3月公司果斷對油站5名考核優異的骨幹員工進行提職加薪,對表現優異的9名員工進行了普遍加薪,在大家擔心失業的氛圍中 ,公司逆勢提職加薪,進一步凝聚了人心。
隨著銷量穩定增長,油站工作強度有所增加,部分員工出現懈怠情緒,因為新加坡油站行業薪酬結構主要以固定工資為主,浮動獎金站佔比大多低於10%。為穩定了隊伍,保持銷量良好增長勢頭,公司借鑑國內做法,拿出增量部分銷量作為聯量工資,鼓勵員工,多勞多得,與公司一起成長。一年來,油站員工平均流失率低於5%,優於行業水平。
3月17日,馬來西亞政府突然宣布自3月18日起至3月31日實施「鎖國」策略,即禁止本國人出境及外國人入境。此項政策的出臺,讓新加坡公司加油站的13名員工猝不及防,他們住在馬來西亞新山市,每天通過騎行摩託車往返於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公司迅速為7名願意留下工作的馬來員工安排了住宿,並制定了詳細班次安排和住宿安全管理細則。此舉打消了外籍員工的生活顧慮,留宿員工也將對公司感恩化為對顧客的更加真誠的服務,疫情期間受到客戶廣泛表揚。
從細節入手,落實各項員工關愛措施
新加坡實施「斷路器」措施期間,加油站作為必要經營行業,每天仍維持38名員工三班正常運轉模式,每站每天平均服務近1200個以上的客戶。因此,做好一線員工防疫防控工作是重點和難點。
新加坡公司進一步細化防疫措施,從關心、關愛一線員工入手,提高員工抗疫士氣,夯實防疫基礎工作。
自馬來西亞「封國」以來,7名留守員工連續堅守崗位2個多月,生活面臨較多實際困難。5月14日上午,新加坡公司鄭昱總經理一行前往住宿看望、慰問7名員工,表達公司對他們的關懷。
Guna是武吉知馬路站的站領班,為避免工作受影響,他決定留下來繼續工作。其間愛人生產也沒辦法趕回去,至今都沒有親自抱抱孩子。
新加坡2座油站有近1/3員工是穆斯林員工,適逢傳統齋月,員工工作期間基本上是不能進食,為確保在崗員工保持良好的工作情緒,公司為每一位穆斯林員工贈送廣受歡迎的椰棗,鼓舞幹勁。
新加坡油站進店客戶多,營銷手段多,若戴口罩、面罩與客戶溝通,員工必須提高嗓門,交流困難。針對這個特點,公司特意制定了透明垂簾,懸掛於收銀臺前,這樣既可以正常溝通,又可以避免傳染風險。同時,公司為收銀員購置了防滑超薄手套、洗手液等,提高防護等級。
為落實政府防疫要求,油站在便利店門口張貼進站須知,要求客戶戴好口罩運行進入,並做好電子登記。
精準營銷,打響石化品牌知名度
實施精準營銷,鎖定銷量基本盤。作為新進入新加坡油品零售市場的競爭者,如何快速提高石化品牌知名度,如何贏得新加坡人對中石化的認可一直是新加坡公司思考的問題。打鐵還需自身硬!經認真調研,公司決定先鎖定計程車打車平臺Grab、貨運車運輸平臺Lalamove兩類特殊群體。因為,這兩類客戶是新加坡加油頻次最頻繁、對價格最敏感、對油品質量最在乎、對油站服務最挑剔的群體,有針對性地出臺油非組合優惠政策,並迅速取得了良好效果,「中石化油品質量高、價格優勢、服務好」口碑迅速在業界傳開,油站銷量迅速攀升。目前兩站平臺客戶穩定上升至32%。
建立會員制,強化客戶黏性。隨著不斷有新的顧客來中國石化加油站體驗,新加坡公司開始研究如何將這些體驗客戶轉化為忠實粉絲。借鑑國內會員制營銷經驗結合現有油站信息系統功能,迅速推出中石化獨具特色的會員積分卡--X卡。對於初次加油體驗客戶一律給予雙倍積分優惠;累計積分超過一定額度,就可以即時在站內兌換油品折扣,並定期通過線上Facebook、線下實體推廣宣傳,隨機客戶轉化會員的比率逐月提升,目前,累計轉化會員21105名,會員銷量佔比超40%。
根據所在國特點,針對性推出特色營銷。國慶節、屠妖節、聖誕節、萬聖節等幾個節日是新加坡人非常重視的節日,充分體現了新加坡多元文化的本地特色。公司針對性地組織具有文化特色的營銷活動,融入當地文化,提高油站人氣指數,提升油站油非銷量。
----- / END / -----
責編:劉羽鴿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