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三屆九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青海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建議》的主要目標中明確提出「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升。」
2018年以來,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和要求,我省加快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著力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新時代文明實踐正日益顯現出凝聚民心、匯聚力量的重要作用。
用百姓喜聞樂見的「賢孝」「花兒」、青海小調、快板兒、小品等充滿「泥土味」的形式,把黨的聲音傳遞到千家萬戶;在社區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文藝演出服務、文明新風評比等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讓轄區百姓的滿意度、幸福感明顯提升;一個個身穿紅馬甲、頭戴小紅帽的志願者忙碌在大街小巷,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成為遍布城鄉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村頭巷尾,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讓人們隨時可以汲取知識、學習技能、陶冶心靈……
近年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在青海大地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建立,在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等方面不斷拓展廣度和深度,凝聚起動員激勵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投身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強大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不斷提升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這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指明了方向和目標。截至目前,全省建成文明實踐中心29個,實踐所263個,實踐站2595個,成立志願服務組織、服務隊6000餘個、實名註冊志願者50.3萬人、開展志願服務活動3萬餘場次。
如今,一個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正成為青海各族人民群眾學習理論政策的學校,豐富文化生活的舞臺,倡導移風易俗和開展志願服務的平臺。
盤活用好資源
讓黨的好聲音
「飛入尋常百姓家」
群眾在哪裡,新時代文明實踐就到哪裡。著眼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我省高度重視,同步籌劃,穩步推進,積極推動省級試點和中央試點工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奠定了基礎。各試點地區普遍建立健全組織領導體系,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落實三級陣地和三級志願服務隊伍的領導責任,建立調度協調機制,加強指導協調。同時,在摸清基層資源底數的基礎上,充分整合各類陣地和平臺,盤活相關資源,建立志願服務隊伍,搭建管理運行平臺,成立縣(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試點單位如星火燎原般迅速鋪展。
「打竹板,響連天,文藝隊伍走向前,一號文件說些啥,聽我給你來宣傳……」2020年3月17日,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的「百姓話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藝志願者李洪盛正在用青海方言曲藝打攪兒,為村民宣講中央和省委一號文件精神,那接地氣的藝術表現形式,把黨的好政策送到百姓心窩裡,現場不時傳來農民群眾陣陣叫好聲。
「各位父老鄉親,今天我們給大家講一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前不久,玉樹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理論宣講志願隊先後赴下拉秀鎮、日益格易地扶貧搬遷移民集中安置小區、哈秀鄉開展「百姓宣講團」巡迴宣講活動,通過雙語宣講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鄉音土話」把黨的理論知識送到了群眾的心坎裡。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過程中,我省統籌運用傳統陣地和新載體新手段,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將「大道理」變為「小故事」,「普通話」變成「地方話」,讓理論宣傳和思想教育更接地氣、更有活力、更有溫度,教育引導廣大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與群眾精準對接
播撒文明「種子」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主體力量是志願者,擁有強有力的志願者隊伍是做好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前提。我省著力在拓展工作主體、保障工作力量上下功夫。各地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帶頭作用,精心組織熱心參與公益事業的幹部、職工、教師、醫療工作者以及村民代表參與到志願活動當中來,切實解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創建工作「誰來做」的問題。
2020年春天,「志願紅」成為抗「疫」戰場上一道動人的風景線。圍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個個講科學防治、傳權威資訊、作心理輔導、解生產難題的志願服務項目,在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破土而出」。一批批黨員志願者、青年志願者、網絡志願者、公益志願組織,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知識宣傳、便民幫扶、生活救助、心理疏導等志願服務中,構築群防群治嚴密防線,關心關愛特殊群體,積極參與愛國衛生運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志願力量和文明溫度。
在西寧市城中區,「小馬扎」微黨課、「宅基課堂」「流動黨課」等多種創新宣講方式,讓老百姓聽得解渴,直呼過癮。宣講隊就像蒲公英,在四面八方、小區樓院、田間地頭撒下「種子」,採取短小、靈活、豐富的形式,與民眾面對面,接地氣、冒熱氣地講政策、說問題,贏得了轄區群眾的歡迎和點讚。
民生問題無小事。無私奉獻、甘於付出的「紅馬甲」們,始終以點滴善舉為群眾送溫暖、解難題,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落到實處。西寧市城中區以「中心隊」「專業隊」「全民隊」「特色隊」分層發揮引領作用,建設專業化、精準化、全民化志願服務隊伍,受到群眾普遍好評;瑪沁、興海、玉樹等涉藏州縣組織黨員領導幹部、行業專家、黨校教師、援青幹部、駐村幹部、老黨員、村警組建「紅旗志願服務隊」「馬背志願服務隊」「摩託車志願服務隊」,深入雪山草場開展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三江源地區積極組織生態環保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開展生態科普、環保理念普及、野生動植物調查、野生動物遷徙守護、生態違法行為勸阻、垃圾撿拾、流浪犬治理、衛生健康知識普及等志願服務活動,為全國人民守護好「中華水塔」。
突出實踐特色
把文明實踐落到實處
如何將基層陣地用起來、工作力量動起來、活動開展起來,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宣傳群眾、凝聚群眾上更好發揮作用?青海的答案是——突出實踐特色,做好結合融入文章。
「我們家的水壓已經恢復正常,沒想到這麼快就解決了。」家住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中興佳苑二期的住戶馬女士高興地說。2020年3月24日,馬女士通過大通縣融媒體中心網絡問政平臺反映了自家水壓不穩情況,隨後,融媒體中心迅速通過網際網路渠道第一時間反饋給了相關縣級部門,相關部門又及時與小區物業公司溝通,限期5個工作日內解決住戶反映的問題。
依託融媒體平臺,開展文明實踐線上線下同步推進。近年來,大通縣積極探索縣級融媒體中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共抓共建路徑,通過在網際網路移動端開發志願服務模塊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賦能,實現了網上點單、派單、接單、評單功能。
「這麼『聚民氣』的文明實踐活動已成為我們居民最樂意參加的集體活動。」1月11日,互助土族自治縣威遠鎮東街社區組織開展了「睦鄰嘉年華」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轄區居民提供文化服務,搭建相互交流溝通平臺,增進「鄰裡情」。
積極融入基層社會治理是新時代文明實踐深化拓展的有效切入點和支撐點。東街社區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縣級試點之一,採取「網際網路+」的治理方式,深化了「四點半課堂」「家長學校」等活動,動員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群防群控、聯防聯治,確保群眾心聲有處可訴、百姓難題有人化解。
「新時代文明實踐既要治理有方,還要創新方法提振婦女經濟收入。」興海縣子科灘鎮城西社區黨支部書記童延芳說。立足全面小康融入群眾生產生活。城西社區主體居民為藏族群眾,社區婦女缺少增收路徑是突出問題。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帶頭示範,直播帶貨。平日裡,社區志願者走家串戶與繡娘進行深入交流,鼓勵更多的繡娘參與到社區「紅葉繡坊」的直播平臺來展示各自作品,引導繡娘共同直播。經積極帶動,社區「紅葉繡坊」共吸納了90多名繡娘。如今,65歲的繡娘拉毛才讓通過直播出售自己的刺繡產品,每月可收入1000元。殘疾繡娘丁英芳通過直播帶貨年收入近2萬元。
一個個動人故事,講述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辛勤耕耘。隨著文明實踐活動不斷延伸拓展、完善優化,群眾的參與積極性也在不斷提高。
「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隨著全省各族幹部群眾奮力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範也正在青海大地徐徐展現。
採訪手記
讓文明實踐成為社會「新時尚」
「春回大地帶來平安的消息千萬個你奮不顧身的努力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愛從不缺席共度風雨一次次生死不離……」
聽到這首《感謝有你》,看著鏡頭裡反映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那一個個愛心故事、一幕幕感人畫面,一次次愛心傳遞,不由地使我回想起採訪過的那些抗疫先進典型、「青海好人」、「中國好人」、道德模範、優秀志願者……他們以感人的情懷和事跡,為和諧社會建設點亮了道德之光,綻放了精神之美。
在我們身邊,我也同時看到了還有更多的人,包括普通的社區黨員、退休老人、青年學生、文藝團隊成員,他們依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穿著「紅馬甲」,如一顆顆「種子」,實踐文明理念,傳遞正能量,為社會帶來關愛和溫暖。
要讓新時代文明實踐遍地開花結果,就要不斷提升理論和人民群眾的粘合度。要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相結合,與大數據應用、融媒體相結合,讓新時代文明實踐貫穿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各方面和全過程,使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培育文明新風、傳承優秀文化成為一種社會「新時尚」。
在採訪中,記者看到各地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雖然特色不同,但共同的一點是都會大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圖書閱覽區,安靜的環境散發著濃濃的書香氛圍,讀者三五成群專注於書籍之中。文化活動室裡吹拉彈唱、載歌載舞、書法繪畫、青繡、剪紙藝術,笑聲不斷,掌聲陣陣。田間地頭、農家院落、牧區草場,一場場文明實踐活動在全省各地由點及面,滋潤著群眾的心靈。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人民群眾在物質生活不斷提升的同時,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與日俱增。一個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建立,就成為了人民群眾汲取精神花蜜的花園。在一個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裡,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培育著新時代人民群眾守正創新、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人民有信仰,國家就有力量,民族就有希望。
一個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就是一個個文明實踐新地標。通過各地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我省將文明成果送到農村牧區、送到基層,將「理論」轉化為「成果」。它們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動員起千萬人民群眾共同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讓文明實踐成為一種「新時尚」。(魏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