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學音樂?音樂啟蒙從兒歌開始!

2020-12-21 稚悅兒童空間

「一首簡單的小星星,愣是彈出了波瀾壯闊的感覺!」#兒歌的高級演奏方式#話題上了熱搜,網友驚呼,這哪是小星星,是流星雨吧?看完視頻對兒歌的認知又上了一個臺階。今天就來聊一聊兒歌和孩子的音樂教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現在很多家長更願意把時間和金錢放在孩子的音樂啟蒙上,相比較跳舞、遊泳、畫畫這些項目而言,音樂教育更受家長的青睞。「郎朗從兩歲開始學鋼琴,十一歲拿到了第一個國際獎項……」,在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希冀裡,音樂被選中的機率可以說是NO.1了。承載爸媽諸多心血的音樂,究竟對孩子成長有沒有幫助呢

儘早接觸音樂,對孩子成長具有極大影響力

音樂是一門抽象的藝術,就像一個巨大的複雜的迷宮,沒有一條明確的固定的路線可走,但不論走到哪一步,都會有不同的體驗。簡單來說,在音樂的探索過程中,從聽音樂、唱歌和樂理樂器各個教學中,能提升孩子的聽覺能力,延長注意力時間,對個性發展、情感表達和審美情趣的提高具有奠基作用。而大多數家長讓孩子從小接受音樂教育,源於兩個基本的作用:

1、產生正面的情緒和行為

嬰兒一出生就會對特定的旋律有所反應,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不同節奏旋律的音樂會讓孩子產生不一樣的身體指標,聽明快規律的音樂會心情愉悅,家長應該深有體會,在孩子哭鬧生氣的時候有節奏地輕撫輕拍孩子後背,哼唱或放一段歡快的歌曲,他們的情緒可能會瞬間轉變,因為音樂傳達的情緒,孩子能快速get到,感同身受的同時產生正面的情緒,也會相應的產生一系列正面的行為,比如做事時積極、更集中注意力、記憶力提升,潛移默化中使孩子在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中產生積極的表現。

2、對事物的感知能力

在節奏、節拍、唱歌、旋律這些方面的音樂學習中,會加深孩子的記憶點,這些熟悉的記憶點能喚醒幼兒的情緒,釋放更多的多巴胺,從而使認知更靈活,促進創造力的發展,也為未來的語言和表達能力奠定基礎。有的小朋友能跟隨爺爺奶奶跳廣場舞就是一個例子,跳小蘋果的能力趕超領舞水平~

音樂啟蒙要不要學兒歌?

答案是肯定的!要!

孩子的音樂啟蒙越早越好,在胎教時期或出生起感受一下音樂韻律的薰陶,而正規的音樂學習最好從5-6歲對音樂有基本的認識後開始,在這階段最簡單易學的教材就是兒歌,如果過早的嘗試正規專業的音樂教學,孩子反而會被枯燥打敗,喪失對音樂的興趣。而兒歌短小精悍,節奏輕快,朗朗上口,容易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也很好上手。不僅是音樂啟蒙,英語、口語啟蒙也藉助兒歌去引導開展教學。

聽兒歌

學會欣賞和聆聽是第一步,與歌曲產生共鳴加深記憶思維,孩子容易出現大吼大叫式唱歌,先聽聽窗外的鳥叫,工地上的機械聲,感受聲音的不同,再播放與兒童發展適時的兒歌,從情緒上安撫,在認知上與孩子一起揣摩歌裡的趣味和場景。

唱兒歌

對於牙牙學語的孩子來說,開口唱,哪怕唱得不對,也是在感受音樂,更多的是從節奏和旋律中感受快樂和熱情。一開始嘗試偏誦讀的童謠,在孩子對兒歌有一定反應和感受後,再選擇用於演唱的歌曲,逐步糾正咬字發音,加上家長的引導和示範,模仿能力強的孩子,自然而然能學會。不斷的重複不同音調和發音的兒歌,能幫助孩子強化舌頭和嘴部的肌肉,疊詞、重複、押韻的詞句,既增強孩子的語感又有助於對內容的理解和認識。

可能光聽和唱兒歌還不夠,還要動起來!

小時候和小夥伴玩過唱過的丟手絹遊戲不會陌生吧,堪稱童年神曲的《丟手絹》,為什麼一提起它,就能馬上回憶起拍手唱歌和你追我趕的場景呢?類似丟手絹數鴨子的兒歌伴隨有韻律的動作,比聽與唱更有記憶點。跑、跳、擺手、彎腰等常見動作和模仿鴨子老虎的動物類動作,把兒歌和身體動作相結合,孩子願意主動用身體去表現兒歌、表達感受,控制自己的身體協調和理解生活。

同時,教孩子兒歌也存在一些誤區

家長常常會犯的錯誤1、給孩子放海量的歌曲,雜亂無章的歌單,從古典純音樂到英語童謠再到流行音樂;2、聽完一首歌后強制性給孩子講解詞意;3、把聽歌當成孩子的任務。傳統刻意的方式會讓孩子產生牴觸情緒,違背了兒歌的整體性作用——寓教於「樂」,爸媽檢討下是否存在這些誤區?

對音樂外行的家長,該如何教孩子?

除了音樂世家和音樂愛好者,大多數的父母都是「音樂盲」,這樣的家庭裡該如何給孩子教學呢?在網站搜索了音樂啟蒙和兒歌教學,大量的歌單和理論知識撲面而來,在各個平臺的博主裡也不乏一些國外的育兒理念,仔細讀下來受益頗多,但不同國度環境人文不同,難免會「水土不服」,這裡給家長歸納總結了幾個核心觀念。

1、生活化 最近流行的梗「萬物皆可xxx」,生活中萬物皆可兒歌,將音樂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嘗試在日常事務中加入歌曲,當然不是像《新白娘子傳奇》裡那樣說著說著就唱了起來。比如在孩子吃飯時敲碗敲桌子,給換成小木槌或鈴鐺,把雜亂的聲音轉化成有節拍的旋律;也有一些被忽略的地方,孩子拍手跺腳蹦跳也是一種表達方式,跟隨孩子數數字唱通俗的兒歌,來一場合奏;用裝半瓶沙或米黃豆等顆粒給孩子嘗試搖一搖……貼近生活,又觸發孩子對音樂的探索欲。(當然這些都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行)

2、節奏感 在一些論壇裡很多媽媽吐槽即使是節奏很強的抖音和廣場舞,孩子都踩不上點,節奏不僅是對音樂,對語言、反應、平衡感都是極為重要的,通過鼓勵孩子進行朗讀斷句諺語和兒歌,模仿創造節奏,加上扭動頭身拍手跺腳的動作相結合,把語言、動作、音樂融合在一起,從而完成音樂的整體感。

3、遊戲化 遊戲化也就是字面的意思,每播放一首歌,模仿其中的場景和動作,有些兒歌就是用來玩的,最基礎的《兩隻老虎》裡模仿老虎張牙舞爪,蒙住眼睛,蒙住嘴巴,和孩子一起躲貓貓,達到最直觀的感受,堪稱寓教於樂的典範。

除了這些,父母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互動與即興,比如兒歌《小星星》:「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可以抱孩子到窗外,一起對著星星做抓手的動作,幫助孩子認識星星和閃爍的動作,一起互動的意義在於,不管多久之後再唱這首歌和看到星星會回憶起這個有趣的場景來。同時即興讓孩子用A首歌的調去唱B的歌詞,或改變歌詞裡的數字單詞,變成「自己的歌」,來激發創作欲。

相關焦點

  • 「音樂啟蒙」多重要?專家:學音樂的孩子更聰明
    現在「音樂啟蒙」早就已經被很多家長了解了,尤其是在家長想進行胎教的時候,最好的選擇就是音樂。很多家長也會發現,基本上每個孩子對音樂都表現得很有興趣,不管是什麼類型的音樂,只要旋律響起來,孩子就會立刻手舞足蹈。而根據相關調查表明,那些學音樂的孩子比同齡人會更加聰明。
  • 70首英語啟蒙兒歌|好聽好學,為孩子收藏!
    70首英語啟蒙兒歌送給剛做啟蒙英語的家庭~其實英語啟蒙的資料還是很多很多的,這邊是我對圓圓平時英語兒歌的一些總結吧。還有11個寶寶必讀英文繪本故事+super simple songs單詞閃卡(430張)+高清兒歌視頻(200個)電子檔,要的話可以問我。我從圓圓出生後就開始給她唱英文歌。
  • 孩子沒有音樂天賦就不能學習音樂?當心進入音樂啟蒙的五大誤區
    現在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以及父母教育觀念的轉變,許多父母都想讓孩子培養一種興趣愛好,而在許多興趣愛好之中 ,樂器類受到了許多家長和孩子的追捧。誤區3,學樂器才是學音樂有些家長固執的認為,孩子只有學習吉他,鋼琴,架子鼓,這才算是學音樂,但是如果孩子跳舞,或是玩一些音樂方面的遊戲 那麼孩子就不能算是在學習音樂。
  • 音樂啟蒙全功攻略:掌握這3點,讓孩子更聰明
    音樂的本質是空氣,能讓寶寶更加聰明。對於0~6歲的寶寶,是音樂啟蒙的關鍵時期,最適宜的音樂活動就是探知聲音。音樂教育對語言表達能力、協調力等的發展都是很有幫助的。音樂在我們的傳統教育顯得太單薄,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音樂家,沒有孩子不喜歡音樂,只是缺乏一個充滿音樂的環境。送孩子去培訓班去上奧爾夫音樂課就可以了嗎?其實,讓孩子熱愛音樂、音樂最好的課堂始終是家庭,家庭永遠是最好的早教場所。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不花錢的音樂啟蒙!
  • 我為什麼堅決要讓孩子學音樂?因為有這10個理由!
    米粒同學看見一個鑽一個,恨不能全買下來~(還好老母親捂住了錢包)試琴的時候,邊凹造型邊衝我嚷嚷:媽媽,我之後要學吉它。媽媽,咱們去看音樂劇吧~~~「喲,看樣子咱家要出個音樂家了?這麼入迷。」本想逗逗米粒,誰知他直接甩我一個無語的眼神兒。誰說學樂器就要當音樂家?
  • 音樂也能讓孩子變聰明,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音樂天賦
    依據科學表明,從幼年時期學音樂的孩子和沒有學過音樂的孩子情商是有差距的;還有語言表達能力,一首歌除了去欣賞輕音樂之外,還會去學唱兒歌,兒歌裡有歌詞,在不知不覺中就能學會很多的詞彙。當然還可以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因為有些歌詞裡面講到的我們現實不存在的,從歌中就會發散他的思維,提高他的想像能力。
  • QQ音樂與全民K歌助力藝術行動 關注親子推動新時代兒歌唱作
    很多咿呀學語的寶寶都是從兒歌中開始認識和感知事物,形象生動的優質歌謠更是培養他們良好習慣和音樂啟蒙的重要途徑。因此,通過讓優質兒歌重獲新唱,進一步倡議兒童音樂全民共創便是本次藝術行動的主要目的,正如騰訊集團副總裁程武所說:「藝術教育不僅關乎藝術,它將點燃孩子心中的火種,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培養出極具創造力的下一代。
  • 耶魯爸爸的音樂啟蒙心得:樂器玩得好數學差不了,3歲娃就能玩
    有了孩子以後,更是帶著三個娃玩音樂,家裡的孩子每個人都會十幾種樂器,還時不時組成樂隊在小區和學校演出。在跟這位「樂迷爸爸」的聊天中,我發現他對音樂啟蒙的獨特理解,那麼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學霸眼中「音樂啟蒙」的作用。
  • 「把國學唱成兒歌」 瓜瓜龍加速構建啟蒙語文護城河
    線上的啟蒙教育賽道,也隨之得到更多關注。而繼啟蒙英語、啟蒙數理思維、啟蒙編程賽道火了之後,存在感偏弱的啟蒙語文,一夜之間重新被重視起來。以瓜瓜龍啟蒙為例,在推出英語和數理思維課之後,在今年8月份,瓜瓜龍上線了語文業務,瓜瓜龍啟蒙的"三駕馬車"開始配齊。古詩詞的啟蒙一直以來都是啟蒙教育當中的重要一環。
  •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鋼琴家,孩子到底需要怎樣的音樂啟蒙?
    德國小孩大多擅長一兩門樂器,這與他們從出生後,就開始音樂的薰陶是分不開的,據說在德國的家庭,對孩子的音樂啟蒙早教課非常系統。而在我們中國,隨著社會的進步,家長對大音樂學習的認可和樂器考級對升學有用處的功利驅動之下,中國孩子學習樂器的現象也非常普遍。但是,做家長的往往會陷入音樂學習的誤區。
  • 音樂啟蒙對寶寶影響有多大?這幾個關鍵時期,寶媽們一定不能忽略
    因此幼兒的音樂啟蒙教育必須要被重視起來。那麼音樂啟蒙在什麼時候開始比較好呢?答案是越早越好,因為聽音樂和唱歌是促使孩子早期語言和認知能力發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從0歲就可以開始,而正規音樂學習最好從5-6歲開始。那麼寶媽寶爸們在家如何給孩子進行音樂啟蒙呢?主要分為4個階段,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啟蒙方式。
  • 耶魯教授:古典音樂提高孩子對音樂的修養,對人腦是很好的鍛鍊
    前段時間跟你們聊了陪孩子練鋼琴的事情,收到最多的問題就是:「鋼琴什麼時候開始練?」 其實這個問題因人而異,像我們這邊的鋼琴班,一般5歲開始。但是我有一位朋友,他家女兒2歲多就開始彈琴了,是當地有名的天才琴童。
  • 聽是一切的基礎,啟蒙音樂教育的4大好處,讓孩子受益終生!
    音樂啟蒙越早越好,因為聽音樂、唱歌是促使孩子早期語言和認知能力發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這件事從0歲就可以開始,也在美國的公共早教課上佔據了極大的比重。正規音樂學習(尤其是樂器學習)最好從孩子5-6歲再開始,因為這時孩子的精細動作能力才能勉強達到樂器學習的基本要求。
  • 英語啟蒙不可錯過的英文兒歌
    聽英文兒歌是英語啟蒙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心寶從6個月起,寶媽就開始以英文兒歌做背景音樂播放。一些經典的兒歌已經聽了幾十遍了。英語啟蒙為什麼從兒歌童謠開始兒歌一般很簡單,它的韻律節奏往往能讓從來沒有接觸過英語的孩子很容易接受英語。而且從小聽兒歌的孩子樂感會更好,以後學習樂器也會更容易。對於小孩子,尤其是一歲左右的孩子,因為聽力辨音能力強,所以兒歌中的語音他們很容易就能吸收。
  • 每天一首英文兒歌 gogokid讓孩子於音樂中探尋英語學習樂趣
    而兒歌這種以押韻為主的表達形式韻律感豐富且朗朗上口,再根據歌曲內容配合對應的畫面,孩子們極易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尤其適合作為孩子的英語初學啟蒙,剛剛報名gogokid學習英語的小學員Lucy就是一個十足的「gogokid英語兒歌迷」。
  • 用垃圾做樂器,貧民窟出了一個樂團,普通家庭怎麼做音樂啟蒙
    在一位音樂老師和一名垃圾場工人的幫助下,這裡的孩子憑著對音樂的喜愛,從垃圾堆裡走出來,走向了全世界的舞臺。 孩子們的熱愛終究會成就他們的音樂才華,而他們的音樂也終究成就他們新的人生可能! 就像石縫間頑強的小草,它掙扎著長出了自己的一片蔥鬱。 音樂啟蒙有助大腦開發 說起音樂啟蒙,很多人覺得必須要給孩子報興趣班,必須要送去學費不菲的鋼琴班才叫學音樂。還有一些家長認為,孩子並沒有音樂天賦,學這個學那個有意義嗎?
  • 語言啟蒙,從唱兒歌開始
    作者葉子,授權轉自公眾號「葉子的博客」(ID:yezi_blog)來自專輯早教啟蒙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和豌豆媽媽一起關注孩子成長一歲半以後,豌豆豆小盆友的語言表達能力逐漸變強以前都是蹦詞,最近這一段時間開始長句子式的表達自己的感受。今天這篇整理了一下豌豆豆小盆友日常的兒歌清單。對於小朋友的語言啟蒙,童謠兒歌是最好的方式,因為讀起來朗朗上口,有的兒歌還可以配合手指,鍛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 音樂啟蒙不為培養藝術家,發展娃的認知和情感,打擊樂器了解一下
    那麼,家長會好奇,如何培養孩子的音樂啟蒙能力比較好呢?打擊樂器了解一下。0202給孩子做音樂啟蒙,打擊樂器是個好選擇著名鋼琴家孔祥東老師和德國教育家卡爾·奧爾夫都曾指出,兒童的音樂學習最好從打擊樂開始大家會發現,如果你給兩歲的孩子唱簡單的兒歌童謠,並且加上樂器,他會接受得非常快。但如果你直接播放世界名曲,孩子可能就把它當做背景音樂,自己幹別的事情去了。因而,當打擊樂加入時,正說明孩子對音樂產生了興趣,開始有了快慢節奏的認知。
  • 在遊戲中給幼兒音樂啟蒙
    中班教室裡,教師一遍遍彈奏鋼琴,讓孩子們跟著鋼琴的節奏和教師的聲音練習一首兒歌。唱著唱著,孩子們就疲倦了,他們開始三三兩兩地聊天,這讓教師很頭疼。慢慢地,他們開始探索不同材料、不同力度、擊打不同位置,並開始欣賞它們發出的高高低低、長長短短的聲音。隨意敲打是我們設計的階梯式音樂遊戲的第一階段,主旨就是讓幼兒感受聲音。只有把探索不同的聲音當作一個專門的話題,幼兒才會有意識地注意聲音、感受聲音、區分聲音,而這,其實正是音樂學習的第一步。隨意敲打的過程,看似隨意、缺少章法,但卻讓幼兒萌發了最原始的音樂感受力。
  • 你認為孩子學音樂的最佳年齡是幾歲?
    第20封信 |孩子學音樂的最佳年齡是幾歲?依目前國內的鋼琴教育現狀,4歲是一個比較適中的音樂啟蒙的年齡。當然,依據孩子的具體狀況,家長還可以自行調整。我本人是4歲開始學琴的,客觀來說,我既贊成3歲開始學習也贊成6歲開始,因為3~6歲是既是孩子聽力發育最好的時期,也是最能培養良好的手指機能的年齡段。我們可以借鑑國外學習音樂的例子,借鑑他們先上幾節集體大課,再開始上一對一小課的經驗。7歲開始肯定是偏晚的,因為這時孩子的手已經基本發育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