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到山東,從上餐桌的那刻起,你眼中的世界,可能就不一樣了
提到山東,大家第一印象就是梁山伯與祝英臺,而提到山東美食,相信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山東大蔥、山東煎餅、煎餅卷大蔥。但其實山東作為全國「吃貨」大省,在全國排名那可不是吹的,山東人「能吃」「吃的多」也跟他們日常飲食習慣有關,看完他們的食物,很多南方人表示手裡的饅頭都不香了。
「以大出圈」的山東麵食
山東人的熱情好客那是舉國皆知,當外地朋友去做客,肯定少不了招待一番,從上桌的那一刻起,你眼中的世界,可能就不太一樣了。我們平時吃的饅頭可能是這樣。
而山東饅頭,就是這樣!遠看是大饅頭,近看這是人頭吧,一隻手都拿不起。
而如果恰逢碰上山東節日,膠東人民製作的棗餑餑,那才真是大,直徑至少30公分起,比臉都大,這一個得吃幾頓?
除了饅頭,還有包子,很多人都懷疑,山東人民,尤其是膠東人,是不是對「包子餡」這個詞有什麼誤解,正常的包子,包的都是餡兒,而山東包子,可能包了一盤菜在裡面,這一勺實在的,恐怕看哭了食堂打菜的阿姨。
然而最神奇的還不止這個,人家吃包子還要吐骨頭!像咱們去市場買肋排,人家會問:「回家燉湯還是紅燒?」。而山東人去買肋排,人家會問:「回家包包子呀?」山東的排骨大包,是將整條肋排剁成2~3釐米長的小段,與白菜和豆角等蔬菜一同做餡,排骨還特別多。
這包子吃的時候要小心,邊吃還得邊吐骨頭,咱們包子那是吃完可能都找不到肉,山東排骨包子這是實實在在看得見肉。
知名美食家蔡瀾先生,去青島辦書法展,回來後談及美食,他就說喜歡吃山東大包,說「這包子有一隻鞋那麼大!」
說饅頭、包子大,山東餃子還不服氣了。之前有報導,蓬萊8塊錢一個的「巨型鮁魚餃子」還喜上熱搜。咱們正常吃過的鮁魚餃子,是這樣的。
而山東蓬萊的鮁魚餃子,是這樣的,比成年人一手掌都大,這是餃子嗎?這是餅吧!
「山東的煎餅像床單,鍋餅像鋼板,桃酥像燒餅,燒餅像湯碗」。以上這些都是山東麵食最基本的日常操作。又大又厚實,這是山東作為「吃貨」大省對糧食的基本尊重。
「高不可攀」的山東大蔥
山東包子之「大」,讓很多食客都望而卻步,而包子裡面的常用的餡料——大蔥,看過的南方人,更是覺得「高攀不起」的存在!
對比咱們的大蔥,咱們種的是蔥,人家那是種的樹呀!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更傷人的還有,章丘大蔥種植狀元的評選,那參賽標準可謂是非常的傷人,低於185釐米以下的大蔥,那是沒有參賽的資格的。像去年的「蔥王」評選,其規格也就2.435米,就比姚明高一個頭。個子矮,蔥旁邊都不配站了唄?
真是沒有對比沒有傷害,南方朋友看完山東這些食物,瞬間覺得手裡饅頭都不香了;但不得不說山東這些美食確實又大又實在,還好吃,連《舌尖上中國》都來取材。看完這篇,對於山東美食,你有沒有想法去體會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