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何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寒冷的東北?

2020-12-25 評史

所謂闖關東就是闖東北地區,為什麼當時的人民選擇去東北而不是去更富庶的江南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北方有土地,而南方沒有土地

中國古代的問題就是一個土地問題,有了土地,人民就有生活下去的希望,失去了土地,人民就無法生存下去。

山東人闖關東就是為了找一條活路,如果他們來到了新的地方,發現那裡已經人口飽和,根本沒有富裕的田地,讓他們耕種謀生,他們將何以為生?唯有乞討,或者繼續漫無目的的流浪。

當時南方就是這麼一個情況,南方雖然經濟比較發達,但是人口稠密,尤其是江南水鄉,這裡的土地早已經被瓜分一空。當地的耕地情況就是總量大,人均少,原住民尚且不夠,那還能接納這些山東的流民呢?

更何況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在明朝時期就已經因為王朝更替被掐斷,沒有眾多的手工作坊,也沒有工業化大生產來吸納這些新城市移民。而這些來自山東的逃荒人士,除了種地之外,幾乎沒有一技之長,這也決定了江南不是他們逃荒的一個好的選擇。

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南方不太平

眾所周知,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以及捻軍起義他們的主要活動範圍就是在山東以南地區。單單一個太平天國運動清政府就花了老鼻子力氣才好,不容易平定下來。

好不容易按下葫蘆吹,又起了瓢,捻軍又來了。這些捻軍的戰鬥力也不是蓋的,清朝的大將僧格林沁就是被捻軍擊斃的。一個兵荒馬亂的南方,到處是兵災的南方,怎麼可能是那些想要活命的山東災民的理想家園呢?而在關外的東北則是承平持久,除了鬧鬍子,沒有大的兵災。

而與江南地區人口稠密,人均佔有土地稀少截然相反的就是東北地廣人稀。清廷入關之後,他們以少數人口掌控一個人口過億的大國家。滿族統治者其實對自己很沒有信心的,他們唯恐被推翻,到時候就不得不退出關外,所以他們一直就把關東龍興之地作為自己的戰略備份區域。

清朝的統治者嚴格控制東北土地的開墾,限制移民,所以說東北的黑土地很多,在當時都處於一個撂荒的狀態。對於農民來說,有了土地就擁有一切,所以東北對於山東災民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那種誘惑也是不言而喻的。

再者,從山東到東北,交通非常的方便

山東省的沿海省份,他們只需要坐船,就能夠一路順風,來到遼東半島,期間只需花上一兩天就OK了。對於窮人來說,靠著自己的鐵腳板,以及強烈的求生意志也能夠走到東北。

山東人到東北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語言上沒有太大的隔閡。山東話和東北話溝通起來是有障礙,但是障礙不大,但是山東話和江南的吳語相比,這個差距就太大了。

我想說,在當時就是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一個山東人跑到上海來,聽上海話,也如同雲裡霧裡,聽了半天,依然一頭霧水。這也是東北戰勝江南,成為山東災民首選的一大原因。

相關焦點

  •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去富裕的江南,而選擇寒冷的東北?
    很多人都會疑問,為什麼山東人放著溫暖的南方不去,而選擇寒冷的東北地區呢?其實那當年山東人闖關東,之所以要往北方去,而不往南邊去,有以下幾個原因:一:南方土地問題東北地區雖然也有盜賊出沒,但是總比在南方的被抓去當壯丁好得多,因為參加起義軍時要掉腦袋的,相比掉腦袋,盜賊就不是那麼令人害怕了,所以當初山東人還是選擇了嚴寒的東北。四:語言差異雖然在一個大地上,但是南北差異特別大。
  • 闖關東的山東人,為什麼不去富裕的南方,而是選擇了嚴寒的東北
    但是因為山東人居多,所以,今天我們要探討的就是狹義上的,山東人,在清朝末年以及民國時期的闖關東。為什麼山東人要往東北去,而不是南方?但是,南方就不行了,南方人口眾多,土地稀少,沒有山東老農民的生存空間。再次是路的原因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僅一海之隔,走水路兩三天就到了,走陸地也就是十天半個月。從經濟成本上來講,到東北最經濟省錢的。但是往南方去救不一樣了,路途遙遠,說不定還沒走到,全家人都餓死了。
  • 闖關東的時候,山東人為何不去南方,而要選擇嚴寒之地東北
    人口增加,土地卻無法增加,這讓農民出現了土地不夠耕種的情況,沒有足夠的土地,就生產不出糧食吃不飽飯。所以山東人就想遷徙到地方人稀、土地更多的東北去,這樣他們才能養活得了家人。同時,清朝晚期和軍閥混亂時期,山東地區天災人禍不斷,戰爭和自然災禍頻繁,軍閥為了籌措糧餉,對百姓是橫徵暴斂,這讓山東人苦不堪言,生活難以為繼,只能忍痛含淚離開家鄉。
  • 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走西口、闖關東、下南洋,相信這三個詞語,各位都不陌生,這三個舉足輕重的詞語透露出一股磅礴的氣勢,那就是「我命不由天、我的未來我做主」的昂揚鬥志。今天筆者就想講講這三種大規模移民模式中的其中一種——闖關東。小編感到好奇的一定是,為什麼當面他們選擇去天氣寒冷、毫無優勢的關東,而非是氣候宜人、遍地商機的南方呢?
  • 山東離江浙更近,為何闖關東時不選擇富裕的江南,反而去了東北?
    說回闖關東,闖關東顧名思義便是「去關東地區闖出一番事業」。其實不僅是山東人,北方不少地區都有闖關東的身影,不過山東絕對算得上是主力人群。 如今東北地區不少民眾,族譜往上翻三代,基本上都能找到膠東半島的影子。 為何當年的山東人紛紛離開故土去關東呢?原因在於明清以來,由於番薯的引進,導致我國人口飛速增長,而氣候適宜的山東一下更是躍居成了當時人口密度第一的省份。由於山東面積並不算大,自然承載不了這麼多人口。所以一直以來,山東地區一直有人員向外遷徙開墾荒地。
  • 當年山東人闖關東為何不去更富裕的南方,而選擇關外那嚴寒之地?
    電視劇《闖關東》可以稱得上是良心巨作,從演員、劇本到歷史背景的主題,很多場景都真實反映了當時「闖關東」的情景。 可是面對大東北漫天雪地,到了關東之後的艱辛生活,很多人都覺得奇怪, 如果是逃荒,為什麼要去那麼貧瘠的地方呢?如果去南方不是更能實現溫飽嗎?
  • 清末時期,為何山東人要跑去東北?而不去其他地方
    幾年之前,一部《闖關東》這部電視劇,火遍大江南北,他真實地展現了清朝末期,山東地區遭受洪澇災害,匪患橫行,飢殍遍地。山東人為了生活,開始了闖關東的曲折歷史,那麼為何當時山東人要不遠千裡去荒涼的東北呢?他們為何不選擇去其他地方謀生?
  • 山東人「闖關東」,為什麼要去東北,而不去富庶的江浙?
    小時候每到冬天,全家人都會圍在爐子旁邊,一起看電視,而電視上播放的最多的,就是曾經火爆網絡的《闖關東》。這部電視劇讓我們看到了,山東人身上所富有的豪情壯志,同時也讓我們對於關外地區,有了不同以往的看法。
  • 山東人「闖關東」,為什麼要去東北,而不去更加富有的江浙滬?
    闖關東顧名思義是從山海「關內」向山海關以東的「關外」進行的大規模人口遷徙,這次大規模人口遷徙的持續時間和遷徙人口都是歷史之最。那麼為什麼闖關東時,當時的山東同胞選擇了向當時的關東地區遷徙,而不是溫暖的南方呢?
  • 歷史上闖關東的人為何要選擇寒冷的東北,而不去富饒的江南?
    近代的「闖關東」,其實促成的最主要因素,還是在於清廷有意識地對東北的「開禁」。東北地廣人稀,土地肥沃,物產豐美,是有條件接納上千萬人口的未墾之地。而促成最大規模「闖關東」的以及從局部到全面「開禁」,和「丁戊奇荒」(1877 —1878年)有關。熱河、山東、直隸、河南、山西、陝西、安徽、江蘇北部一帶遭遇大旱,大約有1000多萬人餓死,華北大批災民湧入東北。
  • 闖關東時,為什麼山東人都選擇去東北,而不去更為富庶的江浙呢
    我們都知道人們外出工作都會往富裕的地方,這樣才能掙更多的錢,可是為什麼山東人要去當時很貧瘠的東北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農耕時代,東北的自然條件好得爆棚,東北是一望無際的黑土地,都是無數的耕地,對於國內的人來講,他們的人均耕地很少,所以對於他們來講,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的關東大地簡直就是天堂。
  • 大連身為東北經濟強市,為何處處充滿「山東範兒」
    東北很多人都很清楚,東北重工業比較發達,但近年來,隨著中國發展重心南移,東北的發展也不如往年輝煌,目前東北最發達的城市是大連,去年大連的經濟總量在東北很多城市中排名第一,可以說大連是東北地區的經濟龍頭,為什麼全是「山東範兒」?
  • 東北人都是山東人嗎 這件事要從闖關東說起
    山東人和東北人之間的確有不少相似的地方,比如兩個地方的人都很愛喝酒,比如兩個地方的人個頭都非常高,再比如兩個地方的人都很直爽,大氣。網上之所有東北人都是山東人的說法,是源於當初的一場闖關東,在清朝時期,清政府對東三省也就是關外地區管控嚴重。
  • 為什麼東北都是山東人?看看闖關東舊照,就知道那時山東有多慘!
    「闖關東」是我國晚清、民國時期一段悲慘歷史的代名詞,闖關東的人大多是山東、河北等地,其中又以山東最為突出。這些闖關東的舊照就是拍自當時想要去東北的山東父老,看著他們扶老攜幼和貧困潦倒的樣子,就知道那時的山東有多慘,而山東悲慘的命運也是整個中國的縮影。
  • 山東人闖關東後,為何沒保留住山東方言?東北話又是如何起源的?
    現在的東北人,很多都是當時闖關東移民的後代,而闖關東的移民裡面,又有很大一部分人來自山東,很多網友就有了疑問,為什麼這些從山東移民過去的人,沒有保留住他們的山東方言,而是形成了一個全新的方言——東北話呢?
  • 闖關東不止是山東人,身居內陸的湖北人,也曾大批移民東北
    民間的「闖關東」「闖關東」在我國可謂是家喻戶曉,但人們知道闖關東的主力軍是以山東為主的北方百姓,卻不知道在清末由政府主導的「移民實邊」活動中,南方內陸省份湖北也是前往東北移民的重要力量一、移民實邊,政府的無奈之舉眾所周知,清朝統治階層滿族是自東北發家之後再南下逐鹿中原的,東北在清王朝確立起對天下的統治之後也一直是作為清政府的「龍興之地」受到清政府的嚴格保護。內地與東北之間的人員流動受到了政府的嚴厲限制,除獲得政府批准,內地人嚴禁前往東北進行墾荒。
  • 山高水險,只為夢中那片肥沃的黑土地,山東人闖關東的真實路線!
    山東人去闖關東,多是在老家遭遇災荒,家裡沒有土地,身上缺少盤纏,到關東是為了夢寐以求的容身之地,尋找「插根筷子就能發芽」的肥沃黑土,憑藉著這份信念,路再遙遠,他們也會帶上一家老少踏上前程。年輕人多是靠步行,也有推著獨輪木車或大車的,車上多半要承載老人或孩子,以及一些「破家值萬貫」的必備家當。
  • 大量東北農民工現身山東,山東是東北人的根?
    闖關東大家耳熟能詳的電視劇,闖關東的拍攝地位於濟南市章丘區的朱家峪,這裡已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旅遊景區。闖關東的人都是因為太窮沒有出路,選擇去地廣人稀的東北。大量的土地能種出糧食不至於餓死,當然闖關東已經是民國初期的事情,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只知道闖關東的人口超過了東北本土人口。
  • 為何「黑吉遼」三省的人統稱自己為東北人,而不單獨說省份?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很多人喜歡去其他的城市旅行。我們都知道由於我國國土面積的廣闊,南北方有著巨大的差異。每個地域有著自己的文化。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被稱作為東北三大省。通常「黑吉遼」三省的人統稱自己為東北人,而不單獨說省份,這又是為何呢?其實這3個省可以稱得上是我國關係最密切的省份,每當有這三個省的人去南方遊玩時,他們總是會介紹自己的是東北人,來自東北。其實如果仔細劃分的話,東北地區不僅包括「黑吉遼」這三大省,還包括了內蒙古以東的地域。
  • 老瀋陽的山東人瀋陽的「山東廟」,真實版的闖關東
    就說「山東廟」吧,瀋陽現有山東廟巷、山東廟社區、山東廟派出所等都與「山東廟」有關,但很多人會問:「那個『廟』去哪了?」這事啊,還是要問問專家學者,才能弄明白。據史料記載,山東廟在盛京城懷遠關外(大西邊門外)。山東廟院落寬敞,高大的山門後建有戲樓。院裡有前後兩層大殿,前殿供觀音菩薩,後殿供天后娘娘。這座廟堂主祭的是天后娘娘,即海神娘娘,又稱媽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