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百貨服飾業績2016年整體衰退 服裝集團紛紛撤出

2020-12-15 贏商網

  今年臺灣百貨服飾業績整體衰退,本土品牌人力成本高、日系價高市場不討好,加上快時尚、韓系、網購連年攻城略地,進口代理商比其集團、滿心企業皆受衝擊,從今年2月起陸續各有3、4個品牌撤櫃退出百貨;儀大童裝甚至6月解散公司、終結代理,女裝和童裝可說是跌到谷底。

  比其集團成立於1980年,在全勝時期有近30個少、淑女品牌稱霸百貨,見證服飾業的榮景,具有時代意義;如今雖仍可見23區、自由區、ICB、INED等品牌,但Bosch、CRAIG、FAVVI等從今年2月起陸續撤出新光三越、SOGO和遠百體系,明年3月CRAIG也會退出雙和比漾廣場。

  業界分析,因臺灣女裝市場萎縮,比其進行鋤弱扶強,以消費者需求、商品類別重迭性和國產品牌設計開發的投資規模等做為考量,將主力放在有發展性的國產和進口品牌以求生;滿心5月起陸續結束代理COMME CA MEN、COMME CA ISM、Calvin Klein golf,轉而強攻韓系男裝HAZZYS、韓劇十大最愛穿搭女裝品牌O』2nd等,滿足市場需求。

  儀大童裝6月結束,旗下百事特童裝通路櫃點陸續撤掉,FlLA KlDS歸到裴樂與男、女裝合併,SNOOPY、ELLE、Lee童裝全退出臺灣,剩Pippy獨立出來由好悅國際接手,保留1家形象店、20個百貨專櫃。

本文轉載來自:中國時報 郭家崴,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百貨女鞋王Nine West將於8月底撤出臺灣
    曾經是百貨女鞋櫃業績最高鞋王Nine West,所屬GRI集團7月底已函文至SOGO、新光三越、遠百等各大百貨體系,GRI旗下包括Nine West、easy spirit等7個品牌鞋履與服飾,將於8月底全數結束營業撤出臺灣,現有30多家櫃位、上百名員工將資遣,百貨業目前均在緊鑼密鼓企畫下半年周年慶,今年少了Nine West等女鞋牌促銷吸客,女鞋業績恐掉2成以上。
  • 2016臺灣商業30強業績大pk 百貨仍是主力
    臺灣百貨店整體業績超過630億人民幣(不含購物中心及奧萊),接近江蘇省的百貨規模,略強於購物中心奧萊與百貨雙分天下的北京,遠高於購物中心發達而百貨業萎縮的香港和上海市場。2014年佔37.1%,較2013年增加2.7個百分點,已超越衣著及服飾配件類之36.4%,2016年餐飲食品銷售額佔比進一步攀升。除此之外,電商網購市場亦對臺灣百貨業績造成一定影響。故臺灣地區部分百貨公司亦逐漸布局電子商務市場,打造網購平臺,注重高端與平價之平衡發展,以擴增競爭實力。
  • 2016臺灣商業、百貨單店30強業績pk 百貨仍是主力
    *《2016臺灣商業30強排行榜》,臺灣各百貨商場業績不含券不含稅,部分甚至不含租賃店鋪業績故看似較低臺灣百貨店整體業績超過630億人民幣(不含購物中心及奧萊),接近江蘇省的百貨規模百貨業界指出,快時尚快速擴張開店也許是造成臺灣百貨業績下降的原因之一,近幾年僅服飾業(包括男女裝與童裝)就縮水500億臺幣。臺灣統計處表示,為了開拓百貨公司集客力,近年來積極引進連鎖餐飲業進駐百貨商場,致百貨公司食品供應類之營收比重升高,躍居第1。
  • 2016年臺灣店王出爐 前30強百貨仍是主力軍
    *《2016臺灣商業30強排行榜》,臺灣各百貨商場業績不含券不含稅,部分甚至不含租賃店鋪業績故看似較低 臺灣小百貨瓶頸初現 店王業績僅增1.6% 臺灣百貨店整體業績超過630億人民幣(不含購物中心及奧萊
  • 業績不佳,樂天百貨擬撤出中國內地市場
    繼韓國大型零售商樂天瑪特謀劃逐步撤出中國內地市場後,該事件再有進展——樂天集團旗下高端百貨連鎖樂天百貨(LOTTE DEPARTMENT STORE)也計劃出售其在中國內地市場的門店,可能逐步撤出中國內地市場。
  • 臺灣百貨7月業績分析:新光三越、SOGO衰退
    在尼莎、海棠雙颱風作弄下,百貨7月業績不如預期,其中,龍頭新光三越在去年基期較高下大幅衰退兩位數,SOGO除部分店衰退3%外其餘持平,遠百在50周年慶加持下逆勢成長逾7%。遠百營運長林彰豐指出,若非雙颱攪局,7月營收可上看兩位數成長,但接連兩個颱風至少損失1.5天的假日業績;惟遠百因7月有「遠百50」周年慶促銷開紅盤,傳統周年慶前的8~9月買氣仍有待觀察,是否能彌補上半年的衰退,還要更努力。
  • 獨家┆2016臺灣商業、百貨單店、購物中心業績大PK
    *《2016臺灣商業30強排行榜》,臺灣各百貨商場業績不含券不含稅,部分甚至不含租賃店鋪業績故看似較低臺灣百貨店整體業績超過630億人民幣(不含購物中心及奧萊2014年佔37.1%,較2013年增加2.7個百分點,已超越衣著及服飾配件類之36.4%,2016年餐飲食品銷售額佔比進一步攀升。除此之外,電商網購市場亦對臺灣百貨業績造成一定影響。故臺灣地區部分百貨公司亦逐漸布局電子商務市場,打造網購平臺,注重高端與平價之平衡發展,以擴增競爭實力。
  • 北京最大單體百貨之一的崇光百貨瀕臨倒閉 莊勝集團陷入困境
    上世紀90年代進入北京,由開發宣武門外大街東側佔地25公頃的舊改項目站穩腳跟開始,莊勝集團多年來形成了商業不動產、百貨零售、工礦業三大支柱產業,但是好景不長,這家上市公司陷入多事之秋,2016年半年報裡就已經決定去除百貨零售業,但業績並未有所提升。   有消息稱,莊勝集團曾考慮將連同百貨、寫字樓、酒店在內的北京莊勝廣場出售給萬達集團,但因「要價太高」未能成行。
  • 12家休閒、運動服飾企業2017年業績:搜於特營收最高 戶外品牌全虧
    在線下門店業績紛紛下滑的情況下,服飾企業線上渠道卻集體保持了大幅增長。從各企業2017年年報來看,森馬服飾線上收入增速達40.13%,收入佔比達26%;佐丹奴電子商務銷售額3.1億元港元,電子商務增幅高達31.
  • 專攻特定消費群 臺灣百貨店「分眾」經營求生路
    面對全客層買氣衰退與平價時尚及網購侵蝕,臺灣百貨從日本取經,打算以「一百貨、一特色」來的經營分眾,未來僅有少數連鎖百貨能經營全客層,「分眾」將成百貨新顯學。   從近兩年開幕的新百貨,可看出「分眾」概念的風行,統一坂急臺北店專攻粉領上班族,結合轉運站的餐飲,年營收可破五十億元。
  • 太平洋SOGO百貨2015年大陸關停2家門店 業績衰退年減8%
    中國零售業寒冬,太平洋SOGO去年在大陸的商場11店結束天津和無錫共2店,營運總經理汪郭鼎松表示,中國目前9店還會繼續找適合的據點,既有店2015年營收做新臺幣190億元,年減8%;相較下,臺灣SOGO業績去年做460億元,仍微增約2%,今年景氣混沌不明,目標仍訂470億元,年增2%。
  • 北京最大單體百貨之一的崇光百貨瀕臨倒閉 莊勝陷困境
    上世紀90年代進入北京,由開發宣武門外大街東側佔地25公頃的舊改項目站穩腳跟開始,莊勝集團多年來形成了商業不動產、百貨零售、工礦業三大支柱產業,但是好景不長,這家上市公司陷入多事之秋,2016年半年報裡就已經決定去除百貨零售業,但業績並未有所提升。   有消息稱,莊勝集團曾考慮將連同百貨、寫字樓、酒店在內的北京莊勝廣場出售給萬達集團,但因「要價太高」未能成行。
  • 百盛、大洋百貨撤出石家莊4年後 原商場未度過艱難時期
    2011年12月17日,石家莊大洋百貨開業,項目選址石家莊市最繁華的中山路商業圈,進駐位於中山路與休門街西南側的濱江商務大廈裙樓商場。該店總面積約22000平方米,包括B1層和L1、L2層,集中了國內外150多個品牌,是大洋百貨集團全國連鎖的第十八家店,也是該品牌進入北方市場的重要戰略布局。   然而好景不長,2013年5月,運營時長不足兩年的大洋百貨關店。
  • 全國高端商場2016業績出爐
    聯商網&搜鋪網獨家聚焦高端商場業績,監測範圍覆蓋港臺,經過兩個月的反覆校對、核准,最後統計出了全國40家高端商場2016年業績報告。我們將此報告分為東(華東)、南(華南)、西(西南西北)、北(華北東北)、中(華中)、香港、臺灣七大區域,鎖定購物中心/百貨/百貨購物中心、奧特萊斯兩條主線,僅統計區域內業績前三甲的高端商場進行對比分析,從中得出一些結論,供業內人士借鑑。
  • 中國人工成本10年暴漲7倍 日本服裝品牌悄然退出中國市場
    由於中國服裝零售市場持續不景氣,人工成本不斷上漲,許多服裝生產基地逐漸向勞動力更低廉的東南亞、印度地區轉移,不僅大型服裝企業伊都錦Itokin決定撤出中國,擁有眾多門店的日本快時尚集團好儷姿Honeys也在不斷地關店。  著名鞋廠朝日Asahi也因運營成本的迅速增加,計劃在5年內將生產全部遷回日本國內。
  • 中友百貨更名 植入臺灣百貨模式時代終結
    1999年剛進來時,西單一直是大眾百貨的聚集地,在引進的第一年,業績並不理想,然而到2000年時,臺灣百貨模式逐漸得到國人的認可,第二年已經實現盈利。」北京昭邑零商管理諮詢有限公司首席諮詢顧問劉暉告訴記者。  相關數據顯示,1999年,中友百貨全年營業額為2.9億,2000年全年營業額為5億,同期同比增長67.77%,2001年全年銷售額更是飆升至7.9億,同期同比增長57.26%。
  • 中國最賺錢百貨公司驚變 臺灣團隊撤出新光天地
    網易財經1月24日訊 被稱為「中國最大最賺錢單體百貨」的北京新光天地在2012年悄然迎來巨變。業界最近傳聞,新光天地的臺灣運營團隊已經正式撤出,經營管理由本土股東華聯集團接手。
  • 安娜蘇服裝業績剩十年前一半,日本百貨集團三越伊勢丹決定不再合作
    合作到期當月,安娜蘇在該集團旗下百貨中開設的10間日本店鋪將隨之關閉,另有兩家位於日本的奧特萊斯店鋪也會關閉。界面時尚查閱安娜蘇官網了解到,目前該品牌在日本的銷售點有近40餘個,其中多數位於三越伊勢丹旗下的伊勢丹、三越百貨中。
  • 看過日韓才知道中國數千家百貨有多慘?
    至2014年連續3年微幅上漲,百貨業整體銷售額維持在6.2萬億日元。(TIPS:2016年1月最新匯率與文中2015年初匯率計算日期不同)師從日本的韓國百貨業,歷經1997-2003年的大衰退後,從谷底反彈成功,但2014年起,韓國百貨業再度遭遇電商及購物中心的雙重打擊,即便中國遊客消費大量增加,韓國百貨業銷售額依然出現下滑,樂天、新世界、現代三大百貨集團紛紛實施百貨單店大型購物中心化(例如釜山新世界百貨、首爾新世界百貨永登浦時代廣場
  • 永輝等25家零售企業2016年半年度業績曝光
    這次的主要目的是藉助永輝生鮮經營的成功經驗和運營模式,提升中百生鮮客流、客單,提升生鮮營運標準,提高生鮮銷售佔比,提升生鮮獲利能力及提升中百倉儲生鮮市場份額,進而使得中百倉儲整體業績、盈利能力逐步呈現穩步發展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