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吃夜宵有多厲害?有人半年外賣700單 總共花費10萬元

2020-12-14 同花順財經

「有個上海用戶真的很厲害,根據我們平臺的數據,他在今年上半年的夜宵時段(21:00至次日5:00)總共叫了700單外賣,總共花費10萬元!」美團外賣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近日多家網際網路平臺公布的夜間消費數據,上海「夜間經濟」蓬勃發展,不僅滿足了市民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而且體現出「上海購物」、「上海文化」的吸引力。

【700單夜宵從何而來】

美團外賣工作人員表示,他們聯繫了平臺上那名「夜宵最多」的用戶,想問一問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外賣夜宵需求。這名用戶不願意透露太多的個人信息,但表示絕大多數外賣夜宵確實是他個人消費的,主要原因是他的工作特點是夜班多、工作節奏也比較快,所以晚飯、夜宵和早餐大多通過外賣解決,偶爾也會幫助同事叫外賣。「據這名用戶介紹,有時候他晚飯吃得晚,又或者早餐叫得早,這些訂單可能都算在了夜宵時段,所以出現了半年700單的數據。」美團外賣表示,不論是何種情況,都能說明,深更半夜仍舊提供外賣服務的餐飲店,滿足了用戶個性化的消費需求。

其實,來自各家平臺的統計數據都顯示,上海的「夜間經濟」因為活躍的商戶和熱情的消費者變得豐富多彩。

美團點評統計發現,該平臺上的上海夜間經濟(18:00至次日6:00)交易額佔全時段(0:00-24:00)的40%左右,其中餐飲是夜間消費比重最高的品類,酒吧類消費更有90%以上的銷售額發生在夜間。在生活服務品類中,美容美髮、寵物等品類夜間消費佔比也較高,運動健身、洗浴等品類的夜間消費佔比超過45%。

餓了麼覺得,上海的「夜生活」變得更長了:自2016以來,上海夜間各小時平均活躍商戶數以年均52%的速度增長,其中凌晨3、4、5時的活躍商戶數年均增速超過100%,上海夜晚夜因為活躍的本地生活消費而變長。

淘寶發現,「夜上海」不僅體現在線下,而且體現在線上:來自上海的消費者比其他城市的消費者更愛夜間消費,21時至22時成為他們「剁手」的最高峰。

優酷、大麥、淘票票則覺得「夜上海」的文化氣息濃厚。在優酷上,每晚21時至23時是夜間追劇的最高峰,其中上海觀劇用戶數名列全國所有城市第二;大麥也統計了每晚19時至21時的觀演用戶,同樣發現上海的觀眾數量名列全國第二;在淘票票統計的夜間觀影人數中,上海再次奪得亞軍。

【「老業態」變身「新經濟」】

從不同平臺的數據可以看出,上海的「夜間經濟」絕非簡單的一個「吃」字。尤其是隨著「新零售」的滲透,很多「老業態」迎來的新機遇。

「夜市」曾是上海夜間經濟的典型產物。但由於衛生條件、佔道經營等問題,夜市逐漸退出了市民的生活,讓不少喜歡「夜生活」的市民覺得可惜。可藉助外賣平臺,那些夜市又有了新形象。

壽寧路夜市曾被稱為「小龍蝦一條街」,在業態調整中消失。可如今,那些曾經聚集在壽寧路一條街上的老店通過線上夜市重新出現,並且輻射了更多的群體。記者了解到,在2018年壽寧路整治後,不少小龍蝦店搬入了淮海中路上的一家美食城。但與原先在壽寧路上做生意相比,美食城內的堂食空間相對局限,能夠服務的消費者數量不如壽寧路。於是,越來越多的商戶開始發展外賣。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讓這些店鋪獲得了更多地生意。在餓了麼平臺上,有的商戶一晚上獲得的外賣訂單超過120單,意味著增加服務了120桌客人。

同樣藉助外賣平臺實現「新生」的還有原浦東昌裡路夜市的部分商戶。以前,昌裡路夜市線下人氣很高,夜市裡的商戶堂食生意很好,不太在乎外賣生意。2018年,昌裡路夜市經過整治,商戶搬遷到附近不同區域,線下流量驟減,不少商戶開始動線上的腦筋,紛紛推出外賣服務。有的商戶上線不到一年,外賣訂單已經佔到所有訂單量的90%。

對市民和遊客來說,線上線下聯動的「新零售」還讓他們不再為夜間的突發事件手足無措。京東到家為商戶提供線上點單、線下限時配送服務,使得傳統便利店、藥店等能迅速搭車「新零售」。從京東到家的數據看,上海夜間訂單量同樣排名全國所有城市第一名;在那些深夜訂單中,除了食品外,與藥品相關的也很多,退燒用藥、止疼用藥、胃腸用藥排名前三。「上海的商業設施比較完善,夜間營業的為數不少。但是,包括藥店在內的、銷售特殊商品的商戶原先很難在夜間為市民提供及時服務,但如今藉助『新零售』的力量,不論是當地居民還是外來遊客,都能在遇到小毛小病等特殊情況下,得到『夜間經濟』的幫助。」京東到家相關負責人解讀以上數據說。

來源: 上觀新聞

相關焦點

  • 哈爾濱外賣夜宵「單王」出爐 半年點451單夜宵平均每晚吃 3 次
    ZAKER 哈爾濱記者 李佳琪寧靜的夜晚,來一單外賣作為夜宵,才不負這夜晚的好時光。近日,美團外賣發布上半年(1-6 月,21 時至次日 4 時)黑龍江外賣夜宵訂單大數據,數據顯示,哈爾濱市宵夜訂單量位列全省第一名,位列東北區域第二,僅次於遼寧省瀋陽市。外賣夜宵都點了啥?數據顯示,黑龍江人宵夜最愛的還是以燒烤為主的食物,尤其是夏季到來後,依然 " 無串不歡 "。
  • 哪裡夜宵好吃他最清楚,每天給同一個客人送同樣外賣
    單程一次送了18單 江湖傳言,杭州是美食沙漠,點夜宵的杭州人頭一個表示不服。在餓了麼,杭州的夜晚訂單在全國排名第四,僅次於上海、深圳和北京。半年時間點夜宵最多的杭州人已經點了308單,平均每天深夜點2單。彭潔的工作量也可以佐證一二。
  • 上半年「夜宵外賣大數據」來了!揚州人夜宵最愛吃啥?
    揚州最愛深夜叫外賣的人下了77單,共消費5217元;揚州夜宵訂單量位居全省第五,同比增長61%;最貴的一單外賣點了20份蒜泥小龍蝦……昨日,餓了麼、口碑發布上半年「揚州夜宵大數據」顯示,市民夜間消費的熱情越來越旺,除了「深夜食堂」,百貨商品、水果、鮮花等新零售成了揚州人的新選擇。
  • 廈門人到底有多愛小龍蝦? 有人一頓吃了5537元
    你知道廈門人叫外賣誰最土豪?廈門什麼外賣單品最受歡迎呢?記者這就帶您一起來看看廈門外賣大數據。  誰最愛叫外賣?  有人每天消費超240元  該平臺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整體交易額中,上海、北京、深圳位列前三,而福州排名第9位,廈門排名第11位。
  • 長沙夜宵外賣訂單量全國第十 最愛點的夜宵竟是……
    長沙的夜聞名全國,各式美味夜宵是其加分項,特別是隨著外賣走進千家萬戶,夜宵覆蓋了家、街頭、辦公樓等多個場景。今日,美團發布上半年夜宵外賣數據,長沙夜宵外賣訂單數量位列全國第十,比2018年上升了一名;上半年,長沙夜宵外賣訂單量增長迅猛,比去年同期增長超50%。
  • 夜宵江湖!這裡有份「海口外賣小哥深夜送餐圖鑑」
    隨著海口夜宵外賣訂單的大幅增加,夜晚,當大家都沉浸在茶餘飯後的悠閒時,有這樣一群人依舊在奔波,為大家送來美食、百貨商品、水果和鮮花……跟隨南國都市報記者走近夏夜的外賣小哥,聽聽他們的故事。小楊笑著說,他派送完訂單都會回到這裡或者在東湖裡路邊等候,這兩處地方燒烤、小龍蝦、清補涼的店鋪比較集中,外賣訂單量比較多。  小楊今年28歲,送外賣的時間雖然不到半年,但能吃苦、服務態度好,目前零投訴,幾乎零差評,是該外賣平臺大英站130個外賣員中的「單王」,也是該站點唯一的「王者榮耀一級騎手」。據統計,7月份截至24日,小楊共跑單1269單,平均配送時長22分鐘。
  • 高校食堂送外賣,一天700多單!網友卻擔心…
    學校食堂送外賣,一天700單武昌理工學院的食堂外賣服務推出於3月27日。武昌理工學院後勤服務中心飲食部負責人黃向陽告訴記者,「現在學生學業都很繁忙,有的吃飯時間還在工作和學習,只能點學校外的外賣,但校外外賣在飲食安全上還是良莠不齊,有一定的安全隱患,所以決定由校內推出了食堂外賣服務。」
  • 長沙人多愛吃夜宵?看到外賣小哥的工資自閉了……
    凌晨1點多,他從新開鋪路上的「達小達」店拿了外賣,就立馬開車前往下一個目的地。兩三公裡路,他十多分鐘內就把單送到。餓了麼平臺是24小時運行,陳超沒想到,凌晨零點到兩點竟然在夜晚還能形成一個小高峰。點單量對於陳超這種勤奮的外賣小哥來說意味著收穫。「最勤奮的外賣員一天可以收入300元,一個月可以賺到上萬元,一般的也能拿到5000元以上。」
  • 11城夜宵外賣battle:重慶人最愛吃夜宵,深圳華強北最苦逼
    從數據上來看,住宅區仍然是城市夜宵外賣的最大主場。其中,向來以安逸氣質著稱的成都和重慶,擁有更高的住宅區訂單比例。上海也有8成夜宵訂單來自家裡。 不過在部分城市,來自寫字樓的加班餐也頗有存在感。深圳、廣州、杭州來自寫字樓的夜宵訂單比例分別達到23%、19%和18%,在11座城市中名列前茅。
  • 晚8點後外賣訂單量增加三四成 寧波人夜宵最愛吃這些
    今日大暑,到了一年中最酷熱的時候,不少人待在家裡不願出門,點外賣似乎成了最好的選擇。昨天晚上8點多,飯點已過。不過對於外賣配送騎手來說,夜宵送餐的大幕才剛剛拉開。今年30歲的姚小林是安徽蚌埠人,在寧波已做了兩年多的外賣騎手。東到下應工業區、南到南部商務區、西到鄞州萬達廣場、北至環城南路,在這塊大約23平方公裡的區域裡,姚小林每天要穿梭近百趟,即便是晚上8點到凌晨這幾個小時,也至少要跑二十多單。
  • 杭州人半夜都在叫什麼外賣?炸雞位列榜首
    根據餓了麼外賣平臺夜宵訂單量最新排行,最愛吃夜宵的全國十大城市中,杭州穩居第二,僅次於上海。  最誇張的一位杭州朋友,去年到今年一年時間裡,深夜外賣總共有616單,平均算下來,每個月光吃夜宵就要花掉上萬元。  杭州人半夜都在叫什麼外賣吃?餓了麼外賣平臺數據顯示,全年夜宵外賣點單總冠軍是各式炸雞炸串,一年點了1652843份。接下來是簡餐、蓋澆飯、米粉麵條、漢堡。
  • 安溪夜宵量衝全國榜首,泉州外賣最暢銷的竟然是……
    ,顯示出泉州人在「重口味」方面不甘示弱,吃辣的勁頭一點也不輸給川渝人士。安溪人夜宵量幾乎全國最高 有市民一口氣點136份下午茶隨著各平臺以數位化升級為核心的「新服務」戰略的落地,泉州中心城區外其他縣市區的生活服務業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 外賣資訊—全面復甦的夜宵外賣
    夜宵外賣的本質還是外賣,只是將經營時間細分到晚8點—凌晨4點這一時段。這一時段想吃東西的人,或許是為了果腹,也或許是為了解饞,也有可能是聚餐需要下酒菜。面對顧客多層次的需求,夜宵外賣涉及到的消費群體越來越多。
  • 深圳人吃夜宵,全國第一!
    就是想吃東西怎麼辦?在吃與不吃之間最後小晚都是……選擇了夜宵不單單是小晚很多深圳人都一樣!近日,美團研究院發布《2020 年上半年美團夜宵指數發展報告》,推出全國首個夜宵指數,以定量描述中國各城市的夜宵經濟活力。數據顯示,2020 年上半年全國夜宵指數為 16.4,即每百單中約有 16 單在夜宵時段產生。從區域來看,南方新一線、二線城市「有閒」又「有錢」 ,成為夜宵經濟活躍的地區。夜宵指數榜單中,深圳夜宵交易額和訂單量均位居全國城市首位。
  • 2019年廈門夜宵外賣訂單量比增近40%
    據說,他的店鋪周末生意最好時,一天能賣300多斤小龍蝦。外賣銷量也不斷攀升,佔據營業額的30%至40%。夜宵的火熱,也帶動了明發商業廣場內的其他消費———深夜的海盜船、旋轉木馬等遊樂項目依然有人光顧。帶著吉他、笛子、柳琴的賣藝人徘徊於此,連桌遊吧也營業至深夜。
  • 「十一」超百萬遊客景區點外賣 11萬人次在上海吃生煎外賣
    東方網記者程琦10月5日報導:特色飯店排隊太長不願意等?夜宵吃太撐需要健胃消食片?景區飯店太貴不捨得吃?國慶出遊遇到的這些問題怎麼辦?「十一」長假期間,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國慶旅遊點外賣成了不少遊客的新選擇。
  • 成都夜宵消費全國第五 醫生:常吃夜宵易發胖 得結石
    成都作為美食之都,夜間餐飲消費排名全國第五;雙流機場夜宵人氣最旺。為減肥曾半年不吃晚飯加班後宵夜要吃半隻烤兔《報告》顯示,夜生活豐富的美食之都成都,夜間餐飲消費排名全國前五。不過好景不長,用半年時間把體重從110多斤降到100斤的馬女士透露,半年後她的體重又回到了110多斤,「那時候遇到工作變動,事務突然就繁雜起來,每天下午四五點就餓得天昏地暗,好不容易熬到七八點,只想吃點好的。」她笑言,「有時候加班到晚上十一二點,還得點外賣解饞。」
  • 便利蜂發布《白領夜宵報告》:90後00後男性成夜宵主力 超6成花費...
    夜宵變社交,超3成白領「被迫」深夜進食  研究表明,夜宵已不僅是一項填飽肚子的活動,其「社交屬性」越來越明顯,分別有49.1%和14.7%的受訪者表示,吃夜宵最主要的原因是朋友聚會和客戶應酬  除此之外,受訪者還提供了其他原因,比如「想吃就吃」、「為了增肥」等等。  超6成白領夜宵花費大於30元,是午餐的6倍  此次調查發現,大排檔、燒烤攤依然是白領最常吃夜宵的場所,佔69.78%,遠超其他;緊隨其後有38.27%的受訪者選擇了飯店、餐廳;便利店以微弱差距(34.09%)排在第三位,成為重要的夜宵新去處。
  • 便利蜂發布《白領夜宵報告》:6成白領夜宵大於30元 超午餐花費6倍
    超6成白領夜宵花費大於30元,是午餐的6倍此次調查發現,大排檔、燒烤攤依然是白領最常吃夜宵的場所,佔69.78%,遠超其他;緊隨其後有38.27%的受訪者選擇了飯店、餐廳;便利店以微弱差距(34.09%)排在第三位,成為重要的夜宵新去處。
  • 杭城夜宵開啟「深夜+外賣」模式·杭州日報
    記者 柯靜 夏天,與天氣指數成正比的是點擊量節節攀升的夜宵生意。讓杭城球迷「時差顛倒」的歐洲杯足球賽,讓深夜的外賣生意火了起來。今年夏日的夜宵檔,不僅有各大外賣APP發力,就連傳統餐飲門店,也掉轉槍頭,打破時間和區域壁壘,出爐專門夜宵菜單,試圖在「夜高峰」中抓住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