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力學傳奇之一:喜歡扔鐵球的伽利略居然造出了這個

2020-12-14 科學背後的故事

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現在我們已經傲視全球,登上了食物鏈的頂端,在不久的未來,或許我們還可以星際航行,去徵服更大的未知世界,可是在蒙昧之初,我們這個弱小的物種是如何生存下來的呢?這是一個令人費解的問題。

論速度,比不上羚羊,論力量,比不上獅虎,早期人類就是自然界的弱雞,可是這隻弱雞有智慧,依靠智慧發現了最大的助力——火。

有了火之後,我們可以烤熟食物,增加營養,想一想生肉的滋味吧,是不是想來一頓燒烤,有了火之後,我們可以取暖,抵禦風寒,雖然不再需要抱團取暖,貌似失去了撩妹的機會,可是想一想要是在陰冷潮溼的黑夜野外,燃起一堆火,是不是會吸引很多妹子呢?有了火以後,我們還可以防禦大型食肉動物,即便是現在,面對這些食肉動物,我們也是弱雞,可是有了火之後,我們就可以和他們抗衡。

有了火,我們就開始了徵服地球的徵程。

有了火,自然就有了熱,有了熱就需要對熱進行測量,那麼就產生了溫度的概念,誰是第一個測量溫度的呢?

當然是伽利略了,作為偉大的科學先行者,提起伽利略我們往往都會想起比薩斜塔上拋下的那兩個鐵球,其實這是不正確的,現在我們在比薩斜塔上拋下兩個不同質量的鐵球也不能同時落地,伽利略當年是用思想實驗的方法來推證亞里斯多德的理論不成立的。

伽利略

但是第一個溫度計確實是伽利略製造的。

1593年,伽利略發明了第一支空氣溫度計。這種氣體溫度計是用一根細長的玻璃管制成的。它的一端製成空心圓球形;另一端開口,事先在管內裝進一些帶顏色的水,並將這一端倒插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在玻璃管上等距離地標上刻度。這樣,當外界溫度升高時,玻璃球內氣體膨脹,使玻璃管中水位降低;反之,溫度較低時,玻璃球內氣體收縮,玻璃管中的水位就會上升。

伽利略溫度計

伽利略的溫度計是利用了氣體熱脹冷縮的原理,我們現在知道,氣體體積的變化不但和體積有關還和氣體壓強有關,這就是說伽利略的溫度計只能氣體壓強穩定的時空使用,換一個時間,例如早上到晚上,因為大氣壓強不同測量就會誤差很大,換個地方,例如從海拔低的地方移到海拔高的地方就不能使用,而且伽利略溫度計的液體是在敞口容器中,也難免會因為液體蒸發造成測量誤差,最關鍵的一點是伽利略溫度計不易攜帶,走到哪裡都要端著一盆水,這個畫面太有喜感了,所以伽利略溫度計還只是溫度計的雛形。

相關焦點

  • 伽利略著名的「鐵球實驗」向世人證明了什麼,有什麼科學意義?
    很多人都知道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做重力實驗的故事:亞里斯多德時代,人們普遍相信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先落地,而伽利略從比薩斜塔上同時扔下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這兩個鐵球同時落地,從而證明了物體下落的速度與它的質量無關,因此伽利略的實驗證實了人們以前的想法是錯的。
  • 《萬國覺醒》伽利略的鐵球實驗推翻了哪位古希臘科學家的理論答案...
    導 讀 「伽利略的鐵球實驗推翻了哪位古希臘科學家的理論?」
  • 蘋果沒砸牛頓,伽利略的鐵球
    蘋果沒砸牛頓,伽利略沒扔鐵球從小學開始,我們總是聽到,牛頓在蘋果樹下休息,然後被蘋果砸中了,然後發明萬有引力的故事,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們的成長,這些我們曾經深信不疑的科學故事,竟然被現代科學和真實歷史給證偽。
  • 這個學科比力量,某航:我來也!伽利略:兩個鐵球同時落地
    公元1590年,在義大利比薩城,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教師在著名的比薩斜塔上,做了一個糾正了兩千年錯誤結論的實驗:他將兩個分別重10磅和1磅的鐵球在塔頂同時拋下,結果「兩個鐵球同時落地」。這個年輕人就是後來著名的科學家伽利略。
  • 還原歷史真相,伽利略真做過兩個鐵球同時落地?
    最近幾天,當我在網絡上瞎逛時,我發現了一個令我感到詫異的消息,伽利略沒有做鐵球實驗。不知道各位讀者朋友聽到這則消息時是否和筆者一樣的震驚呢?人教版的小學課本收錄的內容,還會有假?這可是官方的權威。課文講述的是年輕的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敢於挑戰權威,並對人人都相信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所謂真理表示懷疑。經過反覆的實驗和驗證,他在人們的嘲笑和懷疑中登上了比薩斜塔,並用實驗驗證了真理。這篇文章讚揚了伽利略不迷信權威的獨立人格和他對真理的執著追求。
  • 大神伽利略用一顆鐵球就夠了
    伽利略拿著兩顆重量不等的鐵球登上了比薩斜塔做了一個名傳後世的著名實驗自由落體實驗或許對於今天的我們而言自由落體的形象再正常不過了>但是要知道在那個年代先賢亞里斯多德曾斷言物體從高空落下的快慢同物體的重量是成正比的對於這個觀點不僅教會奉為經典百姓更是深信不疑伽利略這一舉動
  • 伽利略的思想實驗
    有人說,伽利略當時只用邏輯就推翻了「重物落得比較快」的物理學教條。其實不是。在伽利略的年代,幾乎所有人都相信亞裡斯多德的說法,認為在自由落體的情況下,重的東西會落得比輕的東西快。伽利略使用一個很簡單的方法駁倒了這個主張︰假想有兩個鐵球,一個12磅,一個22磅。把這兩個鐵球一起從高樓放下,根據亞氏物理學,22磅的那個會落得比較快,比較早著陸。
  • 伽利略上斜塔,牛頓被蘋果砸,這些經典科學史竟然是假的?
    伽利略登上斜塔扔鐵球,證明了自由落體定律。 瓦特盯著沸水壺出神,於是發明了蒸汽機...... 在這些經典的科學故事裡,我們被科學家的堅持、探索、好奇和不畏懼權威的精神感動。 但你有沒有想過,其實這些故事是編造出來的?
  • 伽利略真的在比薩斜塔拋過鐵球嗎?真相沒那麼簡單!
    這位古希臘先哲曾經斷言,一個物體從高處墜落的速度,由這個物體本身的重量所決定。也就是說,亞里斯多德認為,物體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反之,物體越輕,下落得也就越慢。  他的這個思想在之後影響了人類兩千多年,直到伽利略提出另一種觀點。
  • 子彈說 | 不靠譜的名人故事(五)伽利略與比薩斜塔
    今天就聊聊現在依然在小學課文中的又一篇著名的課文---《兩個鐵球同時著地》。這個青史留名的故事最大的貢獻並非伽利略的試驗成果,而是讓我們都知道了比薩斜塔,從此比薩斜塔成為了全世界最著名的景點之一,無數遊客慕名而來。
  • 4個伽利略的事實,可能沒有在比薩斜塔進行自由落體實驗
    1.伽利略可能沒有在比薩斜塔上做「鐵球實驗」1971年8月2日美國太空人在月球表面重現伽利略物體自由下落實驗,伽利略著名的「鐵球實驗」,是他在比薩斜塔上用兩個鐵球進行自由落體的著名實驗,該實驗證明物品的下落速度與重量無關,並否定了亞里斯多德的觀點
  • 伽利略比薩斜塔實驗真實性存疑:科學故事非事實
    新浪科技訊 8月5日消息,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十大科學實驗之一的「自由落體」實驗,在大眾認知裡普遍與伽利略
  • 近代物理學啟蒙人——伽利略
    按照慣例,開頭先來幾句廢話:比薩斜塔作為義大利最優秀的文化遺產,被譽為中世紀七大建築奇蹟之一。它斜而不倒的優美造型在全世界都獨一無二,是聞名世界的經典之作。可能很多人知道比薩斜塔是因為中學課本上的那個故事——《兩個鐵球同時落地》:話說在1590年,伽利略在認真研究了亞里斯多德的「物體落下的速度和它的質量成正比」這個觀點後產生了質疑。於是他就帶領自己的學生做了個實驗,登上了比薩斜塔的頂層,讓手中兩個質量不等的鐵球同時從塔頂垂直自由落下,結果他的學生不幸被鐵球砸死了。
  • 小學語文試講稿《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一.導入(出示圖片)同學們,知道這是什麼塔嗎,這就是斜而不塌的比薩斜塔,1590年義大利人伽利略就在這個斜塔上做了著名的試驗,從此這座塔名聲大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於這個試驗的文章。就在人們狂熱的信奉亞里斯多德的時候,伽利略對他的一句話產生了懷疑,同學們快速默讀第三段,邊讀邊勾畫事哪句話。師:你找的很準確,快請坐。亞里斯多德憑著「自信的直覺」提出了「重物體比輕物體下落要快些」的觀點,這種觀點統治西方學術界近兩千年,人們對此毫不懷疑,但伽利略卻對這句話產生了疑問,誰來讀讀伽利略產生了怎麼的疑問?
  • 「兩個鐵球同時落地」實驗不是伽利略做的
    但美國語言與信息研究中心的執行主任、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數學系的客座教授凱斯·達維林卻提出一個驚人的理論:伽利略根本就沒有做過那樣的重力實驗!為防誤導,伽利略不做試驗根據課本上的說法,著名的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作了一個著名的重力實驗:他從比薩斜塔上同時拋下了兩個同樣大小的球,其中一個球是重金屬球,另外一個則是木製球。
  • 伽利略自由落體理論通過太空驗證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聶翠蓉)等效原理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基本假設之一,400多年前,伽利略提出自由落體理論並在義大利比薩斜塔對等效原理進行了當時最精確的實驗測試。現在,這種自由落體理論首次在太空獲得驗證。
  • 無傳奇,不足以服後人——記近代科學之父:伽利略
    而亞里斯多德卻完全把老師的學說給顛倒了個個來理論,認為但凡是我們看不見的東西都不應該認為它是存在的,所以真正存在的是這些(看得見摸得著)實在的東西,他主張對事物的理解必須觀察才能下結論,這倒好,由於認知局限,觀察得不夠仔細,也下了錯誤的結論,比如說用力扔一塊石頭出去,慢慢石頭就停止運動了,得出的結論是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自由墜落的物體重的會比輕的下落的快。
  • 帶你認識伽利略的落體實驗,原來比薩斜塔一直是謠傳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蘇蘇,歡迎閱讀我的科學文章,喜歡的可以關注我哦!在同一高度讓兩塊重量不同的石頭同時落下,你猜哪一個先著地呢?也許你已經知道答案了,但是歷史上第一個破解它的人,比你早出生了五個世紀,他還發明了早期的鐘擺、溫度計,望遠鏡等等,他就是現代科學之父略伽利略。
  • 物理世界,思想實驗的力量:兩個鐵球同時落地是邏輯上必然的嗎?
    伽利略開創了近代科學。過去人們研究科學總是坐而論道,只要靠腦子裡思辨就可以了不用去做。實驗家說這怎麼行,一定要做實驗來驗證。在實驗室裡做實驗跟純粹的去觀察自然界不一樣,自然界現象都很複雜。在起作用這就不好說,給實驗室裡面就比較理想,可以儘量的去掉幹擾因素,伽利略最有名的試驗就是比薩斜塔實驗。他學生說的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扔了兩球,一個十磅一個一磅,結果兩球幾乎同時落地。
  • 近代科學實驗方法之父伽利略
    在伽利略涉足力學研究之前,古希臘學者亞里斯多德關於運動的理論在這個領域中的權威地位是不可置疑的,儘管亞氏的理論的確存在著不少錯誤。亞氏將運動分為自然運動和強迫運動,伽利略則提出,在自然界中所發生的一切都是在自然規律的作用卜發生的,「物體向上的運動與它在重力作用下向下運動一樣自然」。